蚌埠卷烟厂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雪茄烟生产部电话是多少?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雪茄烟生产部联系方式:公司电话0558-7623481,公司邮箱mcxjyscb@sing.com,该公司在爱企查共有4条联系方式,其中有电话号码1条。公司介绍: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雪茄烟生产部是2001-11-02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成立的责任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蒙城经济开发区政通路与王冠路交叉口。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雪茄烟生产部法定代表人姚猛,目前处于开业状态。通过爱企查查看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雪茄烟生产部更多经营信息和资讯。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怎么样?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是2006-06-20在安徽省蚌埠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长丰路258号。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40300772837783R,企业法人王茂林,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的经营范围是:卷烟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更多信息和资讯。

南京南长途汽车站到蚌埠卷烟厂多远

207.32公里。根据查询百度地图显示得知:南京汽车客运南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蚌埠卷烟厂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长丰路258号,两地相距207.32公里,自驾车需要3小时21分钟。

中电科41所和蚌埠卷烟厂哪个好

蚌埠卷烟厂更好。蚌埠卷烟厂是国内知名的卷烟生产服务商。作为全国行业36家重点企业之一,蚌烟具有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生产管理能力和市场推广能力,拥有资产总额达15.5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年实现税利近20亿元,是安徽省跨行业第一税利大户,并雄踞安徽省五家卷烟工业企业之首多年。

蚌埠卷烟厂这次招聘有多少人是内定了的?

没有关系的话。就考试成绩要好。基本很突出的。如果有关系的话。去参加考试。事先打声招呼无论你考的怎么样。都能进去了。

蚌埠卷烟厂待遇如何?

我就知道工资待遇还不错 不过上班是三班倒 一本二本的工作量不同 具体休息这个真不知道

蚌埠卷烟厂工资有多少

他们那里,一个月大概四千多块钱

蚌埠卷烟厂招聘条件是什么

1、具备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专业要求,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需取得相应的学位。应聘者的学历必须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学历(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函授、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生等除外)。应聘者的毕业证或留学归国人员学历认证必须在2019年7月31日前取得,否则将被取消录用资格。2、大专生年龄25周岁以下(1993年11月1日及以后出生);本科生年龄26周岁以下(1992年1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市场营销中心、技术中心岗位可放宽至30周岁(1988年11月1日及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年龄30周岁以下(1988年1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其中技术中心烟具结构设计岗位可放宽至35周岁(1983年11月1日及以后出生)。3、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违纪记录。4、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以及国家规定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人员的健康要求,矫正视力达1.0以上。5、录取后与其他单位无劳动关系,其中生产操作类岗位自愿在报考岗位服务5年以上,能胜任夜班及三班制倒班工作和长时间站立工作。6 、与岗位之间不存在按规定应当回避的情形。谢谢采纳!

安徽蚌埠卷烟厂和海南红塔集团哪个有前景

安徽蚌埠卷烟厂。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于2006年06月20日成立。2021年3月,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被安徽省总工会公示为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预选单位。

蚌埠卷烟厂工资待遇

5000元-7000元。通过查询蚌埠卷烟厂发布的招聘信息得知,蚌埠卷烟厂工资待遇是每月5000元-7000元,包含基本工资每月4000元,奖金和绩效没有1000元-3000元,待遇是非常好的。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怎么样?

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成立于2006年06月20日,法定代表人:赵立,地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区南外环路1699号。公司经营状况: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卷烟厂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目前在招岗位2个,招投标项目350项。建议重点关注:爱企查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1月26日,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信息18条,涉及“裁判文书”等。以上信息来源于「爱企查APP」,想查看该企业的详细信息,了解其最新情况,可以直接【打开爱企查APP】

蚌埠卷烟厂的烟厂历史

蚌埠卷烟厂是安徽最大的卷烟厂。它原名为东海烟厂。 1958年由一家地方国营烟厂和一家公私合营烟厂合并而成。蚌埠卷烟厂的历史,是一部闪耀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也是一部蚌埠地区烟草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历史。凤阳产烟区和门台子烤烟厂据史料记载,烟草原产美洲,16世纪明万历年间,由南洋传入我国。早在明末清初,凤阳开始种植烟草,至晚清烟田已遍全县。凤阳城西留守师和刘府小塔寺的“皮丝烟”,油分足、弹性强,誉驰黄淮一带。每年秋天,享有盛名的凤阳烟草,总是引来不少山东、河南和皖北的商人登门求购。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国初年,凤阳以产烟历史悠久、水陆交通便利,而被英美烟草公司看中。1917年,英美烟草公司派员携带烤烟种(佛光种)来到凤阳,经实地勘查,选刘府官园村先行试种。为使烟农改种烤烟,外国老板们发放烟种,传授栽培方法,提供器材,介绍烘烤技术,援建炕房,高价收购烟草。优厚的经济收入,对生活贫苦的烟农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力,仅二三年光景,烤烟便在凤阳的刘府、武店和十五营一带,逐渐取代了晒烟的传统地位。烟草生产季节性强。每年秋季收购上来的大量初炕原烟,仍含许多水分,易霉变,必须复烤,才能长久贮存,适应卷制工业均衡生产的需要。为此,英美烟草公司又于1919年在门台子买地100余亩,投资兴建一座工厂,专营烟叶收购和复烤,这就是人们熟知的门台子烤烟厂。经两年多的筹建,烤烟厂于1921年正式投产。建厂初期,厂内仅两栋仓库,一间大型烤烟房,内有5台1.2吨的锅炉,一台7.5马力蒸汽动力带动复烤机运转工作,每日可复烤烟叶200担。当时,这在国内已是数一数二,在国外同行业中,也称得上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大工厂了。这家外资兴办的工厂,长年雇工20人,旺季临时招雇400人,平均每年开工不足4个月。工厂事务,托付予一个名叫王耀庭的天津人经管。武店地主王仰之,在凤阳一带人事熟、家资厚,也被英美烟草公司聘作经纪人。随着栽培技术的广泛普及,烤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了30年代,烟田已越出县界,跨过淮河,延伸到定远、五河、怀远、灵璧。由于烟农的精心培植,加之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烟叶品质也愈显优良,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凤阳烤烟,叶肥梗细,质地细密,烤制后,叶色金黄,香气馥郁,口味醇和,虽稍有杂气,但易燃烧,少刺激,属烤烟类中的浓香型。行家们喻之为“中药里的甘草”——甘甜、润喉、提神,是制作中档烟的上好原料,也是高档烟配料中不可缺少的一味。丰产优质的凤阳烤烟,在我国烟草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至抗日战争前夕,安徽凤阳及山东潍坊、河南襄城,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三个烤烟产地。每年初秋,新烟出炕。英美烟草公司趁机压级压价,对烟农盘剥勒索。成千上万担廉价烟叶,在门台子复烤后,装入大木桶(一桶1000磅),随车源源运抵上海。其中少量的远涉重洋运往欧美,大量的在上海就地卷制成各种香烟,销行全国。大来烟厂的兴衰蓬勃发展的烟草种植业,为蚌埠地区卷烟工业的兴起准备了充裕的原料。进入20年代,津浦铁路通车已有10多年的历史。蚌埠,作为一个新兴城镇,已初具规模,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和粮食加工业等相继建立。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交活动日益频繁,香烟(当时称洋烟或纸烟)比起旱烟和水烟,美观体面,携带方便,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交际场合,从而又为卷烟生产提供了商品市场。1925年,英美烟草公司的翻译范玉田,在太平街买下一块地皮和50多间房屋(今三十二中),另外吸收少量股份,筹措资金,从上海购回两部“花旗”牌卷烟机和部分设备,请来几位上海技工,办起一家卷烟厂,也就是蚌埠历史上最早的卷烟厂——大来烟厂。大来烟厂于1926年春开工,50多间平房改建成了车间和仓库。在撕烟、切丝、卷制、包装几道工序中,仅卷烟使用机器,其他均手工操作。全厂130多人,大多是当地无业市民,几位上海技工负责配料、操作和维修机器。生产原料,烟叶来自凤阳,盘纸、香精购于上海,烟包上的商标也在上海印制。大来烟厂首批生产“来富”牌香烟,这是蚌埠最早的一个香烟品种。“来富”牌是一种中档烟,烟包浅黄色,商标上画着一条狗,其意源于“猫来穷,狗来富”这句中国俗话。烟厂创建人范玉田原籍天津,虽多年受雇于英美烟草公司,但对卷烟生产不甚了了。工厂开业之后,因经营不善,产品质次价高,在市场上远远不是上海同类香烟的对手。第三年,范玉田病故。这时,工厂已经亏空,负债累累,为偿还债务,只得将厂房卖给了王仰之。王锐意图强,决心重整旗鼓,招杨树诚(即杨三,宝兴面粉厂老板)等人入股,募集股金,并对工厂的领导层作了大刀阔斧的改组,两个精通业务的宁波人被推举出来管理工厂:支起眉任经理,分管财会商务;桂宝鼎任厂长,过问生产技术。改组之后,生产渐有起色,产品销路随即打开。工厂日产香烟近10箱,产销趋于平衡。“来富”牌香烟在市场立脚之后,大来烟厂又生产一种“蚌精”牌香烟。烟包上画有一只河蚌,张开两翼蚌壳,其间立一古装美女。这一装潢设计,不但色调鲜丽,而且与史书所载沿淮盛产河蚌可育珍珠的传说相照应,想象力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0年代末,蚌埠市场出现手工烟。手工烟因不纳税,当时又称私烟。一些无业市民从烟行买来烟叶,又从商店买回盘纸和香精,自行切丝、配料,用手推子(简陋的卷烟工具,木制品)卷制烟支,自产自销。或摆摊出售,或沿街叫卖,或整包销出或论支计价,销售方式十分灵活。吸用者大都是搬运工人和进城农民。由于手工烟不纳税,价钱低,薄利多销,尚能养家糊口,所以至抗日战争前夕,手工烟个体户已发展到240家。廉价的手工烟充塞市场,抢了大烟厂的生意,影响了当地税收。当局计划分四批取缔手工烟,两年结束。但不久,抗日战争爆发,这一计划未能完全实施。1937年春,中日战端一触即发,国内弥漫着战争气氛。为避战乱,大来烟厂决定迁出蚌埠,支起眉出面与刘府烟行老板李席珍洽商约定,暂租借其烟行维持生产。夏天,大来烟厂的机器设备陆续运至刘府安装。不久。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军大举入侵,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大来烟厂复工不到两个月,蚌埠沦陷,日军随即出兵凤阳。支起眉、桂宝鼎、李席珍丢下工厂去四川,厂房遂为日军占用,作为兵营。至此,开业12年之久的大来烟厂毁于战乱。沦陷期间 抗日战争初期,日本烟草公司接管了英美烟草公司在沦陷区的全部资产,垄断了凤阳、蚌埠乃至整个华东的烟草收购业。当时的蚌埠烟叶收购点就设在宝兴面粉厂南边的大院内(今第三毛纺厂)。为了一家独利,沦陷区的私营烟厂也遭禁绝。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第五个年头,禁令有所松弛。蚌埠和皖北市场香烟短缺,精于生财之道的杨三,买通日本军方,以大来烟厂股东的身份,把支起眉丢下的两部卷烟机从刘府运回蚌埠,同上海人周子林合作,在宝兴面粉厂院内开了一家卷烟厂,仍以大来烟厂作为厂名。这家工厂由杨三出钱、出人,周子林提供技术和管理经验。厂房实际上就是一座楼(即宝兴北楼),楼上包烟,楼下卷烟。切丝机、卷烟机、烘丝机等设备靠马达带动,由宝兴面粉厂发电机输送电力,生产方式比较先进。全厂约100人,生产“三驼”、“红枪”、“飞剪”三种香烟。其中“三驼”牌香烟气浓、劲头足,颇适北方人口味,曾一度远销天津,被天津人誉为“小炮台”。 卷烟业的高额利润,吸引着来自扬州的兄弟俩——姜寅观、姜宏观。当时兄姜寅观在老大街(今青年街北段)开一“同生布店”,弟姜宏观协助其父姜松岩在米坊街(今青年街南段)经营“祥生钱庄”。1943年底,兄弟俩凑了3000元,在天桥东端(今和平电影院)创办了“兄弟烟厂”。起初,全厂150人、42间房屋、3部手摇卷烟机和1台压梗机,半年后又添置了1台大型卷烟机和1台发电机。兄弟烟厂首批生产“宝钱”、“宝马”两种香烟。新牌号上市,顾客不认,产品积压,眼看生产难以维持、为了打开销路,姜家兄弟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扎一辆彩车,敲锣打鼓开上街去,宣传产品,招揽顾客;二、在烟包里放入彩票,购者中彩有奖,彩票上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画像,中彩者可持彩票来厂领奖,头彩奖自行车一辆,二彩奖电唱机一台或毯子一条,三彩奖水瓶、毛巾等生活用品。半年后,烟贩纷纷前来订货,销路从此打开。在此基础上,姜家兄弟又增加生产“圣母”牌、“橄榄”牌香烟,扩大了花色品种;聘请上海技工改进配方,添加香料,着力提高香烟的内在质量,从而使得该厂香烟拥有越来越多的吸用者。尤其是“宝钱”牌,烟支饱满,香浓味醇,不仅在蚌埠地区畅销无阻,还被烟贩们运至徐州、开封、扬州等地,与沪产烟和当地名牌烟争夺市场。至解放前夕,兄弟烟厂已发展到500多人,拥有108间房屋、3部大型卷烟机,日产香烟40余箱,成为蚌埠乃至全安徽首屈一指的大烟厂。1945年5月,由几个刘府人办的江淮烟厂开业。原刘府烟行老板李席珍任经理,天成布店房东康振林为副经理,李席珍的堂弟李石如为厂长,厂址在舞台街和胜利路的交会处(今一中大门稍东,旧址已不存)。全厂近100人,10余间房屋,1部手摇卷烟机,日产2箱“精忠”牌香烟。年底,增添1部大型卷烟机,1台发电机,日产量增至7箱,生产稳步发展。空前而暂短的繁荣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国民党政府把刚从日本人手中接管过来的门台子烤烟厂,改为第九后方医院,烟农只得把烟叶运到蚌埠出卖。在当时百业萧条的境况下,蚌埠烟草收购业却畸形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据资料统计,日本投降后短短两年内,蚌埠私营烟行猛增至107家。三径街(今太平街南段)是烟行集中的地方,从今天的第一制线厂到南岗一路加油站,有万和烟行、大成烟行、兴隆烟行、信大烟行……几乎一家挨着一家。新烟上市的时候,这里车水马龙,每天成交数百担烟叶。为了维护本行业的经济利益,协调本行业内部的各方面关系,蚌埠烟行工会于1946年秋成立。本地蒋家岗人蒋卓章,被推为蚌埠烟行工会会长。兴旺的烟草收购业,刺激着卷烟工业的发展,为其带来了空前而暂短的繁荣。1946年至1947年间,蚌埠烟厂蜂起,出现了一股“烟厂热”。短短两年之内,烟厂从3家增至61家,生产上百种香烟。60余家烟厂散落在从火车站到南岗一路这一狭长地段。或位于闹市,或处于近郊,或临街而建,有的为一家独资经营,大部分则是多家合股兴办。其中除几家大烟厂,如大来、兄弟、裕民、汇丰、庆华、江淮、中兴、福丰,使用大机器生产外,其余的数十家,生产方式落后,仅属手工业作坊类型。譬如,当时的裤裆街(今中区菜市口)就有3家烟厂,厂与厂仅数步之隔。各厂均2间平房,10来个人,1部手摇卷烟机,规模甚小。这些小烟厂因无资金周转,一旦产品滞销,便即刻倒闭。当时舞台街中段,有一家小烟厂,从开业到倒闭先后仅5天,以致该厂歇业数月之后,许多同行还不知这里曾有过一家烟厂。在众多的中小烟厂中也有办得出色的,如汇中烟厂、淮光烟厂、派克烟厂。汇中烟厂由18家股东合资筹建,于1946年10月投产。18家股东大部分是烟贩和手工烟个体户,投份多则1000元,少则只100元,山东烟贩王凤和任厂长,厂址设在舞台街与六安街(今建国路)的交叉处(今胜利三小)。全厂3部手摇卷烟机,2台切丝机,工人110人,其中30人撕烟叶,30人包烟,均拿计件工资,其余40人在厂里干杂活,如搞运输、摇机器。厂里包伙管吃,每月只给点零用钱。工人中有一部分是附近农村的农民,农闲时来厂做工,农忙时回村种地。卷烟机、切丝机全靠人力摇动,劳动强度较大。工厂生产3种香烟:“真善美”、“福兴”、“双鱼”,由于产品价格低廉,质量尚可,销路一直很好,不仅在烟厂如林的蚌埠有销路,在附近各县也有市场。蚌埠卷烟工会于1946年的“烟厂热”中成立,庆华烟厂老板、刘府人王子兴为工会会长。1947年下半年,大量的上海烟北来,倾销蚌埠市场,供渐渐过于求,本地香烟滞销积压,一些中小烟厂纷纷倒闭、破产。同时,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胜利,一些大烟厂的老板惊惶失措,忙于转移机器,携带钱财,逃往江南,又造成部分烟厂瘫痪。到了1949年,61家烟厂已锐减至33家。蚌埠烟草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卷烟工人和烟区农民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根根烟支中,都凝结着工人、农民辛勤的汗水。至解放前夕,蚌埠卷烟工人已达3500多人,约占全市产业工人总数的70%。各大烟厂相继成立了工会。与此同时,中共蚌埠地下组织也深入到卷烟工人之中,宣传真理,培养骨干,团结工人同资本家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在资本家南逃之后,广大卷烟工人在人民解放军胜利捷报的鼓舞下,同心协力保护工厂,坚持生产,翘首迎接解放。东海烟厂的创建和迁徙几乎在杨三的大来烟厂开业的同时,一家7个半人的小烟厂在苏北益林镇诞生了。这就是以后几经辗转迁至蚌埠,又为蚌埠卷烟工业作出巨大贡献的东海烟厂。40年代初,苏北盐城、阜宁一带驻扎着新四军主力部队。阜宁县的边缘小镇——益林,距海100余里,数百户人家,一条小河穿街而过,可通射阳河,入大运河,交通方便。当时,这里是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后勤机关的集中地。1942年,原陕北红军战士于金彪和高明显、宋长和、姚士安、贺才生等8人,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挂彩,留益林养伤,其中7人轻伤,1个重伤残废(有人称其为“半个人”)。当时,苏北缺烟,许多战士卷豆叶吸,甘涩呛人,一些惟利是图的商人便趁机把香烟从外地运来苏北,高价出售,牟取暴利,又加剧了根据地的财政困难。于是,于金彪等人一合计,便置了3把刨刀、3个手推子,在益林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开起了一个小烟铺。这便是东海烟厂的早期萌芽。手工卷烟效率低,开初每人一天只能卷20条香烟供应部队。1943年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几道封锁线,从淮南军区的飞马烟厂(当时在天长县,由新四军一师创办)运回一部手摇卷烟机。随后,工厂渐增至70人,日产“黑猫”牌香烟500条(合2箱),厂址也从村庄迁入镇内一家旧商行,有十几间房屋。因盐阜地区濒临东海,故烟厂取名为东海烟厂。1943年秋,东海烟厂在苏北地区已是家喻户晓了。为了扩大生产,盐阜区财委会拨30元华中币给烟厂办了一家交易所,经营大豆、生猪、油料等,又经过走私商人把这些农副产品运往上海,换回4部手摇卷烟机、1台发电机和盘纸等生产原料。从此,生产迅速发展,工厂越办越兴旺。到了1945年,工厂已初具规模。全厂职工已达300多人,增盖了20多间房屋,同时还经营一家油行。工厂使用柴油机发电进行生产,专用一艘载重50吨的小火轮为工厂往返采购原料。香烟日产量增至3000条,最高时达5000条。品种也由原来的一种“黑猫”增加了“黄猫”、“金虎”、“飞虎”、“飞马”4种。这些香烟除供应部队外,也拿到地方出售,畅销苏北,其中数“金虎”牌价廉物美,曾远销扬州、宝应等地。东海烟厂的兴办和发展,有力地打击了奸商的投机活动,为增加财政收入,供应部队需要,支援战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160万军队,向中原、华东、华北、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扬言要在三至六个月内摧毁解放区和消灭人民解放军。7、8月间,苏北部队在苏中地区七战七捷之后,逐步向外转移,继续进行运动作战。东海烟厂接上级指示,把本厂划为两个分厂,一分厂随部队北撤山东,二分厂暂留苏北坚持生产。为了防避空袭,二分厂迁入益林附近的一片小树林里生产。俩月后,往北迁至杨寨。不久,敌军攻入盐阜地区,二分厂又奉命撤离苏北,开赴鲁南。1946年初冬,东海烟厂二分厂的70多人,带着卷烟机和少量烟叶,艰难地跋涉在黄淮平原上。沿途,上有敌机轰炸,后有追兵紧逼,土匪和地主武装还时常骚扰截击。他们日夜兼程,越新沂河,跨陇海线,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艰辛。途经竹墩时,土匪偷袭,经理于金彪和警卫员被围,幸遇部队援救,才免遭毒手。 年底,二分厂人员进入鲁南,抵达莒县大店,与先前到达的一分厂人员会合。大店,地处沂蒙山南麓,集镇附近有一座天齐庙,被东海烟厂临时用作厂房。会合后,全厂尚有100多人。这时,他们在转移中已同上级失去联系,给养断绝,加之大部分人员乍来山东,生活不习惯,又无棉衣御寒,处境十分困难,但大家互相鼓励积极生产自救,克服困难,革命热情非常高涨。1947年4月,国民党政府把山东作为进攻的重点,纠集34个旅,25万多人,直逼山东解放区。敌军压境,东海烟厂遂迁入山区,先后在小窑、涛雒、李家桑园落脚。山东是革命老区,群众觉悟高、基础好。东海烟厂职工在人民群众的掩护下,东搬西迁,忽南忽北,巧与敌人周旋。平日,他们保持高度警惕,一边生产,一边练武。敌人偷袭,他们且战且走,及时转移,有时机器来不及带走,就埋在地下或丢进塘里,待敌人离去,他们即刻重新安装机器,争分夺秒增生产,支援前线、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胜利进行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一举全歼蒋介石嫡系“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从而扭转了山东战场的整个战局。下半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陈粟大军经过艰苦作战,收复并发展了豫皖苏鲁解放区。年底,上级命令东海烟厂分水旱两路返回苏北。旱路人员由部队护送,跨越陇海路,进入豫皖苏边区;水路人员租借民船,分两批先后从莒南县岚山头起程南航。部分人员在连云港附近遭遇海匪船和国民党军舰,被扣押拷打,但因未暴露身份,终于虎口余生。1948年,东海烟厂的100多名职工辗转千里,终于又先后回到了苏北,上级把他们集中起来,安置在洪泽湖畔的王小集子(属泗洪县)。当时,人民解放军正在准备发动淮海战役,东海烟厂的职工靠着仅存的3部手摇卷烟机,加紧生产,支援战争。1949年1月,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蚌埠解放。为了扩大生产,东海烟厂遵照上级命令,于3月离开苏北,迁至蚌埠。从此东海烟厂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解放以来,蚌埠卷烟厂生产了40多个牌号的香烟,除在本省销售外,还行销祖国各地。像“渡江”、“金叶”、“团结”、“百寿”、“黄山”等烟已为名牌,在广大吸用者中享有很高的信誉。近几年来,蚌埠卷烟厂每年为国家创造上亿元的产值,上交税金占蚌埠全市锐收总额的一半以上。目前,蚌埠卷烟厂正在新长征中奋进,为祖国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蚌埠卷烟厂普通人能进吗

可以。根据蚌埠卷烟厂发布的招聘信息显示,该厂只要符合招工要求面试过关就可以,并没有其他要求,普通人也是能进的。蚌埠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

蚌埠卷烟厂的概况

蚌埠卷烟厂是一家前身诞生于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随军工厂,有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5年以后,蚌埠卷烟厂从20万箱规模的小厂逐步成长为如今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行业36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年产65万箱卷烟,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年创税利18亿元左右,继续保持着省内行业的龙头地位。蚌埠卷烟厂现有主业职工2100多人,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480箱,资产总值17亿元,2003年销售收入30.95亿元,实现税利18.43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跻身全国工业500强和全国纳税百强行列,年纳税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跨行业之首。蚌埠卷烟厂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主要产品有“黄山”、“渡江”、“丹健”等系列卷烟,2001年,“黄山”卷烟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评为全国36种名优卷烟;产品行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达96%以上,黄山卷烟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9年—2012年来,蚌埠卷烟厂不断打造诚信蚌烟,先后被授予“中国公众形象优良企业”、荣获AAA级标牌与证书。2002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全国百家企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称号。2005年3月底,蚌埠卷烟厂与合肥卷烟厂、滁州卷烟厂联合成立了安徽黄山卷烟总厂(以卷烟品牌来命名的),以上三厂均取消了独立法人地位成为总厂的加工厂。“随着2005年11月国办发[2005]57号文件颁布施行,行业改革与发展又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和新任务。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公司党组果断决策,于2006年2月正式启动第二阶段联合重组。先后顺利完成了方案制订、宣传发动,以及重组企业办公会、职代会审议批准等基础工作。安徽省省长办公会于2006年3月27日听取并原则同意了重组方案。2006年5月18日,国家局正式批准重组方案,同意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黄山卷烟总厂、芜湖、阜阳卷烟厂,合并重组为一个独立法人主体,实行资产、品牌、采购、销售“四统一”,2006年9月20日,国家局党组宣布了安徽中烟工业公司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至此标志着安徽中烟联合重组工作全面完成”。蚌埠卷烟厂也因此正式命名为“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无法人地位,仅是生产点而已。

蚌埠卷烟厂的概况

蚌埠卷烟厂是一家前身诞生于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随军工厂,有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5年以后,蚌埠卷烟厂从20万箱规模的小厂逐步成长为如今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行业36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年产65万箱卷烟,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年创税利18亿元左右,继续保持着省内行业的龙头地位。蚌埠卷烟厂现有主业职工2100多人,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480箱,资产总值17亿元,2003年销售收入30.95亿元,实现税利18.43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跻身全国工业500强和全国纳税百强行列,年纳税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跨行业之首。蚌埠卷烟厂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主要产品有“黄山”、“渡江”、“丹健”等系列卷烟,2001年,“黄山”卷烟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评为全国36种名优卷烟;产品行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达96%以上,黄山卷烟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9年—2012年来,蚌埠卷烟厂不断打造诚信蚌烟,先后被授予“中国公众形象优良企业”、荣获AAA级标牌与证书。2002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全国百家企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称号。2005年3月底,蚌埠卷烟厂与合肥卷烟厂、滁州卷烟厂联合成立了安徽黄山卷烟总厂(以卷烟品牌来命名的),以上三厂均取消了独立法人地位成为总厂的加工厂。“随着2005年11月国办发[2005]57号文件颁布施行,行业改革与发展又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和新任务。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公司党组果断决策,于2006年2月正式启动第二阶段联合重组。先后顺利完成了方案制订、宣传发动,以及重组企业办公会、职代会审议批准等基础工作。安徽省省长办公会于2006年3月27日听取并原则同意了重组方案。2006年5月18日,国家局正式批准重组方案,同意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黄山卷烟总厂、芜湖、阜阳卷烟厂,合并重组为一个独立法人主体,实行资产、品牌、采购、销售“四统一”,2006年9月20日,国家局党组宣布了安徽中烟工业公司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至此标志着安徽中烟联合重组工作全面完成”。蚌埠卷烟厂也因此正式命名为“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无法人地位,仅是生产点而已。

蚌埠卷烟厂的概况

蚌埠卷烟厂是一家前身诞生于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随军工厂,有着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5年以后,蚌埠卷烟厂从20万箱规模的小厂逐步成长为如今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行业36家重点工业企业之一,年产65万箱卷烟,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年创税利18亿元左右,继续保持着省内行业的龙头地位。蚌埠卷烟厂现有主业职工2100多人,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480箱,资产总值17亿元,2003年销售收入30.95亿元,实现税利18.43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跻身全国工业500强和全国纳税百强行列,年纳税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跨行业之首。蚌埠卷烟厂先后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主要产品有“黄山”、“渡江”、“丹健”等系列卷烟,2001年,“黄山”卷烟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评为全国36种名优卷烟;产品行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品的市场覆盖率达96%以上,黄山卷烟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2009年—2012年来,蚌埠卷烟厂不断打造诚信蚌烟,先后被授予“中国公众形象优良企业”、荣获AAA级标牌与证书。2002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全国百家企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称号。2005年3月底,蚌埠卷烟厂与合肥卷烟厂、滁州卷烟厂联合成立了安徽黄山卷烟总厂(以卷烟品牌来命名的),以上三厂均取消了独立法人地位成为总厂的加工厂。“随着2005年11月国办发[2005]57号文件颁布施行,行业改革与发展又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和新任务。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公司党组果断决策,于2006年2月正式启动第二阶段联合重组。先后顺利完成了方案制订、宣传发动,以及重组企业办公会、职代会审议批准等基础工作。安徽省省长办公会于2006年3月27日听取并原则同意了重组方案。2006年5月18日,国家局正式批准重组方案,同意安徽中烟工业公司与所属黄山卷烟总厂、芜湖、阜阳卷烟厂,合并重组为一个独立法人主体,实行资产、品牌、采购、销售“四统一”,2006年9月20日,国家局党组宣布了安徽中烟工业公司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至此标志着安徽中烟联合重组工作全面完成”。蚌埠卷烟厂也因此正式命名为“安徽中烟工业公司蚌埠卷烟厂”,无法人地位,仅是生产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