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的介绍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三药槟榔的介绍

三药槟榔,丛生常绿小乔木。间以灰白色环斑,顶上有一短鞘形成的茎管。雌雄同株,单性花,果实橄榄形,熟时橙色或赭石色。既是庭园、别墅绿化美化的珍贵树种,更是会议室、展厅、宾馆、酒店等豪华建筑物厅堂装饰的主要观叶植物。

野槟榔的介绍

野槟榔(学名: Capparis chingiann B.S.Sun)常绿乔木,高5~20米。小枝有褐色茸毛。叶互生,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或矩椭圆形,长6~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亮,下面密生灰褐色茸毛,叶脉于下面明显凸出,侧脉9~12对;叶柄长8~20毫米,密生褐色茸毛。直立的葇荑花序,长达24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3朵聚生;雌花数十朵,细小,3~7簇生。果序长10~20厘米,果密集;小坚果扁球形,直径1~1.6厘米,长0.9~1.5厘米,果实的3/4为壳斗包被,壳斗木质,上排为覆瓦状的鳞片,被有棕黄色细毛,苞片三角形和壳斗贴生,顶端和壳斗分离;花柱宿存。花期春季。广西德保曾有果“入药,但有毒,人吃能致死”的记载。

红槟榔的介绍

红槟榔,一种棕榈科植物。为常绿灌木。株高3~4m,干细长。

水槟榔的介绍

水槟榔别名屈头鸡、马槟榔、水三七、土三七等。为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根。高达3米以上。根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等功效;能够治疗感冒发热;痰热咳嗽;痄腮;跌打损伤等病症。

马槟榔的介绍

马槟榔又名马金囊、水槟榔、紫槟榔。含有马槟榔甜蛋白1,主治: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理气止产能;散瘀止血。主感冒发热;痰热咳嗽;百日咳;脘腹胀痛;泻痢腹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肝炎;咽喉肿痛;牙痛;痄腮;瘰疬;疮肿;烫、烧伤;带状疱疹;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采槟榔的介绍

《采槟榔》,曲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湖南湘潭黎锦光先生根据湖南民歌《双川调》创作,殷忆秋作词,1930年周璇原唱,其歌词朗朗上口,简洁明快,风靡上海,遂成为周璇名曲。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该歌屡屡被多名歌手翻唱,如奚秀兰、邓丽君(邓丽君曾在82年的演唱会上现场演唱该曲)、凤飞飞、龙飘飘、卓依婷、小萍萍等,此歌又再次风靡,成为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老上海流行乐之一。亦有歌手阿朵以《新采槟榔》为歌名进行改唱。

槟榔的介绍

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槟榔原产马来西亚,1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2(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3)

槟榔的介绍,槟榔的功效主治

关于槟榔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下面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该水果的一些知识吧。【警告】槟榔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嚼槟榔可以增大口腔癌的发病几率槟榔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_(Piperbetle)的叶。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另有同名电影作品《槟榔》。释名槟榔树初生时像直上的,一节一节的没有分枝从心抽条,顶上的叶子像蕉叶笋竽,三月时叶子突起一房,自行裂开,出穗共数百颗,大如桃李。穗下累生刺以护卫果实。槟榔的采集加工五月成熟,剥去皮,煮其肉而晒干。岭南人将槟榔当果食,说是南方地湿,不吃它没有法祛瘅疠。生食槟榔味道苦涩,但与扶留藤和蚶子灰一同咀嚼,则柔滑甘美。性味味苦、辛、涩,性湿,无毒。槟榔的功效主治主治消谷逐水,杀肠道寄生虫、伏尸、寸白虫;除湿气,通关节,利丸窍,除烦,破腹内结块;还可治脚气、水肿、胸痛、痢疾、腹胀腹痛、大小便不能、痰气喘急,疗恶性疟疾,抵御瘴疠。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生食槟榔,必同扶留藤、蚶子灰合嚼。俗称槟榔为命赖扶留。就是说槟榔能伤真气,不可多食。按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瘅疠,它的功能有四:一是醒能使之醉,食后不久,则头晕颊红,似饮酒状。附方治蛔虫腹痛:用槟榔100克,酒二盏,煎取一盏,分二次服。治腰垂作瘅:槟榔子为末,酒服5克。[1]

槟榔的介绍

关于槟榔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下面就让我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该水果的一些知识吧。【警告】槟榔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1类致癌物,嚼槟榔可以增大口腔癌的发病几率槟榔树在印度、斯里兰卡、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都有栽培。树干不分枝,高达12~15公尺。槟榔子是棕榈科(Palmae)槟榔树的种子。而槟榔叶是胡椒科(Piperaceae)_(Piperbetle)的叶。槟榔果略小于鸡蛋,果皮纤维质,内含一粒种子,即槟榔子。胚乳坚硬,具灰褐色斑点。于8~11月果实完全成熟之前即予采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晒乾,干后呈深褐色或黑色。槟榔子是劣等儿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碱是槟榔碱,兽医用作驱虫药。另有同名电影作品《槟榔》。释名槟榔树初生时像直上的,一节一节的没有分枝从心抽条,顶上的叶子像蕉叶笋竽,三月时叶子突起一房,自行裂开,出穗共数百颗,大如桃李。穗下累生刺以护卫果实。槟榔的采集加工五月成熟,剥去皮,煮其肉而晒干。岭南人将槟榔当果食,说是南方地湿,不吃它没有法祛瘅疠。生食槟榔味道苦涩,但与扶留藤和蚶子灰一同咀嚼,则柔滑甘美。性味味苦、辛、涩,性湿,无毒。槟榔的功效主治主治消谷逐水,杀肠道寄生虫、伏尸、寸白虫;除湿气,通关节,利丸窍,除烦,破腹内结块;还可治脚气、水肿、胸痛、痢疾、腹胀腹痛、大小便不能、痰气喘急,疗恶性疟疾,抵御瘴疠。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生食槟榔,必同扶留藤、蚶子灰合嚼。俗称槟榔为命赖扶留。就是说槟榔能伤真气,不可多食。按罗大经《鹤林玉露》载:岭南人以槟榔代茶御瘅疠,它的功能有四:一是醒能使之醉,食后不久,则头晕颊红,似饮酒状。附方治蛔虫腹痛:用槟榔100克,酒二盏,煎取一盏,分二次服。治腰垂作瘅:槟榔子为末,酒服5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