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的药用价值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槟榔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槟榔的药用价值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药协会高级顾问李连达在研讨会上表示,槟榔可作食品、药品用途。包括我国南方在内的亚洲部分地区有“嚼槟榔”的传统习俗。而药用槟榔则至今尚无有关致癌的临床报告证明,更无可靠证据证明槟榔是致癌物质。国家药典限量一天3-5克。研讨会上,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著名中药专家金世元、副会长张世臣,中药检定首席专家林瑞超,国家药典委首席专家钱忠直,中国中医科学院儿科专家安效先、中药专家李贻奎等从“槟榔入药”的炮制加工、临床使用和科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讨,并形成专家共识:1、“嚼槟榔”和“药用槟榔”本质不同,应予明确。2、经专家查证,目前尚无一例服用含槟榔中药“四磨汤”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iknow-pic.cdn.bcebos.com/e7cd7b899e510fb33bb0e6bdd733c895d1430c6a"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e7cd7b899e510fb33bb0e6bdd733c895d1430c6a?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e7cd7b899e510fb33bb0e6bdd733c895d1430c6a"/>扩展资料“嚼槟榔”与“槟榔入药”的区别:1、所用原料部位不一样“嚼槟榔”所用槟榔是“幼果”,包括皮壳一起用。而药用槟榔使用成熟的果仁;2、炮制加工不一样“嚼槟榔”用石灰水浸泡,再加强碱性、刺激性很强的香精、香料等,这些辅料有致癌物质,且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中药槟榔则须经炮制、加工、提取、除杂,有明显的解毒作用;3、入口方式不一样“嚼槟榔”有的人一嚼几个小时,造成对口腔黏膜的化学性刺激、机械性损伤,导致黏膜下纤维化、白斑、苔藓病变,进一步恶化就是口腔癌。而中药槟榔是汤剂口服,不会长时间刺激口腔黏膜;4、用量不一样“嚼槟榔”没有限时,属于大量、无限制的使用。而中药用槟榔在国家药典里有限量规定,一天一般是3到5克,打虫子用药才是30到50克。如中药口服液“四磨汤”,一天只用到2.25克,剂量非常安全;5、疗程不一样“嚼槟榔”是生活习俗,易造成慢性损伤、累积损伤。槟榔中药则用药疗程短,如“四磨汤”,用药3到5天,短疗程、小剂量,不会引起血液中毒、慢性损伤,更不会造成癌前病变;6、使用卫生习惯不一样“嚼槟榔”有的为调味添加一些有毒物质,起到兴奋作用。而药用槟榔绝对不会添加这些东西;7、安全性保障不一样“嚼槟榔”诱发口腔癌涉及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剂量、疗程、用法,这些不良因素综合到一起可能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中药槟榔在多环节采取了有效解毒措施,确保了药用槟榔的安全性。参考资料来源:/shipin.people.com.cn/n/2013/0514/c85914-21472353.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槟榔入药未见致癌报告">人民网-槟榔入药未见致癌报告/baike.baidu.com/item/%E6%A7%9F%E6%A6%94/584134#8_2"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槟榔">百度百科-槟榔

槟榔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海南栽种槟榔已有500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琼中、屯昌、定安、陵水、崖县 等地。槟榔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外形和椰子树一样无枝,婷婷玉立,但比椰树窈窕秀丽。槟榔的种子叫做槟榔子,它含有槟榔碱和鞣酸等,可供食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用作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证。其果皮叫做“大父皮”,能行气、利水、消肿。除果实外,树叶也可食用。 在万宁、陵水、三亚一带,吃槟榔已成了重要的习俗。槟榔切片后沾上佐料,细咀慢嚼,吐完绿水,又生丹津,吃后脸红耳赤,正如苏东坡即兴写的“两颊红潮曾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诗句。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和办喜事,槟榔更是不可缺少。

槟榔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海南栽种槟榔已有500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琼中、屯昌、定安、陵水、崖县 等地。槟榔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外形和椰子树一样无枝,婷婷玉立,但比椰树窈窕秀丽。槟榔的种子叫做槟榔子,它含有槟榔碱和鞣酸等,可供食用。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用作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证。其果皮叫做“大父皮”,能行气、利水、消肿。除果实外,树叶也可食用。 在万宁、陵水、三亚一带,吃槟榔已成了重要的习俗。槟榔切片后沾上佐料,细咀慢嚼,吐完绿水,又生丹津,吃后脸红耳赤,正如苏东坡即兴写的“两颊红潮曾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的诗句。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和办喜事,槟榔更是不可缺少。

槟榔的药用价值有多高?

魏晋时期就记载了槟榔具有消食和驱虫的药用价值

槟榔的药用价值是什么

槟榔的药用价值有“杀虫,破积,降气行滞,行水化湿”的功效,曾被用来治疗绦虫、钩虫、蛔虫、绕虫、姜片虫等寄生虫感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药协会高级顾问李连达在研讨会上表示,槟榔可作食品、药品用途。包括我国南方在内的亚洲部分地区有“嚼槟榔”的传统习俗。而药用槟榔则至今尚无有关致癌的临床报告证明,更无可靠证据证明槟榔是致癌物质。国家药典限量一天3-5克。研讨会上,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著名中药专家金世元、副会长张世臣,中药检定首席专家林瑞超,国家药典委首席专家钱忠直,中国中医科学院儿科专家安效先、中药专家李贻奎等从“槟榔入药”的炮制加工、临床使用和科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讨,并形成专家共识:1、“嚼槟榔”和“药用槟榔”本质不同,应予明确。2、经专家查证,目前尚无一例服用含槟榔中药“四磨汤”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扩展资料“嚼槟榔”与“槟榔入药”的区别:1、所用原料部位不一样“嚼槟榔”所用槟榔是“幼果”,包括皮壳一起用。而药用槟榔使用成熟的果仁;2、炮制加工不一样“嚼槟榔”用石灰水浸泡,再加强碱性、刺激性很强的香精、香料等,这些辅料有致癌物质,且易引起口腔黏膜损伤。中药槟榔则须经炮制、加工、提取、除杂,有明显的解毒作用;3、入口方式不一样“嚼槟榔”有的人一嚼几个小时,造成对口腔黏膜的化学性刺激、机械性损伤,导致黏膜下纤维化、白斑、苔藓病变,进一步恶化就是口腔癌。而中药槟榔是汤剂口服,不会长时间刺激口腔黏膜;4、用量不一样“嚼槟榔”没有限时,属于大量、无限制的使用。而中药用槟榔在国家药典里有限量规定,一天一般是3到5克,打虫子用药才是30到50克。如中药口服液“四磨汤”,一天只用到2.25克,剂量非常安全;5、疗程不一样“嚼槟榔”是生活习俗,易造成慢性损伤、累积损伤。槟榔中药则用药疗程短,如“四磨汤”,用药3到5天,短疗程、小剂量,不会引起血液中毒、慢性损伤,更不会造成癌前病变;6、使用卫生习惯不一样“嚼槟榔”有的为调味添加一些有毒物质,起到兴奋作用。而药用槟榔绝对不会添加这些东西;7、安全性保障不一样“嚼槟榔”诱发口腔癌涉及到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剂量、疗程、用法,这些不良因素综合到一起可能使口腔癌发病率上升。中药槟榔在多环节采取了有效解毒措施,确保了药用槟榔的安全性。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槟榔入药未见致癌报告百度百科-槟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