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槟榔发热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吃槟榔发热出汗是什么原因

吃槟榔全身发热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槟榔之中含有槟榔碱,其能够祛除寄生虫,但是在摄入过多时就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就会表现出身体血液循环加速,汗腺分泌旺盛,所以不少人在吃槟榔之后会出现浑身发热的表现。吃槟榔出现身体发热属于正常生理反应,与患有疾病没有关系。 槟榔碱在进入消化系统中后会对胃部造成一定的刺激,少量的摄入能够让胃肠的平滑肌张力升高。不仅能够促进胃液分泌,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速度加快,所以具有增强食欲的作用。但是大量摄入就会对口腔黏膜和消化系统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甚至还会因此而诱发口腔癌

吃槟榔发热.是好还是·不好

吃槟榔吃的浑身发热的,还有出汗的,是因为制成槟榔时放了发汗和发热的药物,起兴奋作用的,吃了就有反应的。槟榔(学名:Areca catechu L.)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茎直立,乔木状,高10多米,最高可达30米,有明显的环状叶痕,雌雄同株,花序多分枝,子房长圆形,果实长圆形或卵球形,种子卵形,花果期3-4月。槟榔原产马来西亚, 中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亚洲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在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还有将果实作为一种咀嚼嗜好品。性味归经: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功效主治: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用药禁忌:本品缓泻,并易耗气,故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气虚下陷者禁服。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单用杀虫,可用60—120g;或入丸、散。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久者。槟榔知识介绍: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成熟种子。槟榔常绿乔木,生于热带地区,常栽培于阳光充足、湿度大的林间地上。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11至12月将采下的青果煮沸4小时,烘12小时即得榔干。3至6月采收成熟果实,晒3至4日,捶破或用刀剖开取出种子,晒干,亦有经水煮,熏烧7至10月,待干后剥去果皮,取出种子,烘干者,称为榔玉。槟榔种子呈扁球形或圆锥形,顶端钝圆,基部平宽,高1.5至3厘米,基部直径1.5至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至暗棕色,具淡色网状纹理,基部中央有凹窝,旁有大形淡色种脐。质极坚硬,切断面可见大理石样纹理。气微,味微涩。以个大、体重、质坚、无破裂者为佳。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槟榔、炒槟榔、焦槟榔、槟榔炭,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气虚下陷及脾虚便溏者禁服。槟榔食疗作用: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质重沉降。具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消肿、截疟的功效主治虫积疳疾、食滞不消、脘腹胀痛、泻痢后重、大便秘结、疝气、脚气、水肿、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