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雀舌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金坛雀舌茶的制茶工艺

鲜叶采摘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经摊放,杀青,整形等工序,运用带、捺、压、抖等手法交替进行加工而成。 金坛雀舌茶采于谷雨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3厘米以下,通常加工500克特级雀舌茶需采4.0~4.5万个芽叶。要求芽叶嫩度匀整,色泽一致。不采紫芽叶、雨水叶,防止芽叶红变。采回的芽叶进厂后均匀摊在竹匾上,经3~5小时的摊放,方可炒制。其炒制工艺分杀青、摊凉、整形三道工序,运用搭、抖、捞、压、抓等手法交替进行加工而成。起锅:炒制雀舌茶用双手在洁净光滑的铁锅内进行,当锅温达80~90℃时,在锅面涂上少许乌柏油,特青烟消失后,投入250~300克摊放叶,采用抖、捞手法,将茶叶捞起抖散,散发部分水分后,锅温降至60~50℃,开始采用以搭为主结合抖、捞的手法做形。当芽叶形呈扁直,稍有触手感,含水量约25~30%时,起锅摊凉回潮约1小时左右,进行整形。整形:目的是进一步做形并达到足干。锅温掌握高、低、高的原则。下锅锅温60℃,随芽叶含水量减少,锅温降低(40℃)。将起锅时,锅温略升(50℃)。每锅投叶量约300~350克,以搭、压和抓的手法为主,结合理条手法,当茶叶达到扁、直、平、滑、形似雀舌,含水量6%左右,即起锅摊凉,冷却包装。贮藏:在装有块状石灰的铁桶或缸中,以防茶叶受潮变质。 金坛雀舌茶以其形如雀舌的精巧造型、翠绿的色泽和鲜爽的嫩香屡获好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金坛市引进名优茶机械,进行金坛雀舌茶机制试验,克服了手工炒制费工多、成本高、质量不够稳定等缺陷。通过试验,还探明了机制金坛雀舌茶的适制品种,以及各炒制阶段的适宜温度。机制金坛雀舌茶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整形理条→摊凉→辉干。适合于金坛雀舌茶的机制工序的要点在于:1.品种选择:龙井43、祁门槠叶种和鸠坑种为机制金坛雀舌茶的适宜品种。干茶外形形体小,状如雀舌。2.工艺要点:杀青:采用6CSF-30D滚筒杀青机,杀青时掌握15kg/h的投叶速度,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以100℃杀青叶质量最优,杀青均匀,无焦边。整形:选用6CDM-42型多功能机,以每次1.25~1.50kg的投叶量,槽温控制在90℃左右。以90℃处理的整形叶质量最优,整形叶扁平,色泽翠绿,香气纯正辉干:将6CDM-42型多功能机的摆动频率调整为130次/min,槽温控制在80℃左右。所制金坛雀舌茶干茶色泽翠绿,香气鲜嫩,品质优良。

金坛雀舌茶

金坛雀舌茶,江苏省金坛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坛雀舌茶以“外形扁平挺秀、状如雀舌,茶条匀整、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而闻名,被列为金坛农业六大特色产业之一。金坛雀舌茶历史悠久,因形似雀舌而得名,在1985年全省名茶评选会上曾名列总分第一,其后屡获省“陆羽杯”和全国“中茶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金坛雀舌茶成为江苏省惟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其品牌价值达7.66亿元。金坛雀舌茶外形扁平挺秀、状如雀舌,茶条匀整、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高、栗香明显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2012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金坛雀舌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雀舌名茶的金坛雀舌

金坛雀舌茶是江苏省最早研制开发的地方名茶之一,1982年由金坛县多管局立项研制,1985年6月通过技术鉴定,先后获省农业科技进步奖、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奖和商业部全国名茶称号等。金坛雀舌茶选料精良,制作精细,其品质特征是:色泽绿润、扁平挺秀、条索匀整、状如雀舌、内质香气清高、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产品先后多次荣获中茶杯、省陆羽杯特等奖,并通过省无公害认定及有机茶茶认证,成为江苏唯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金坛雀舌茶“超微绿茶粉”产品属国内首创,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它是以茶树鲜叶为原料,采取特殊的保鲜技术和精细加工技术制成,外观呈翠绿色、粉末状,稳定性能好,在常温下保存一年,其色泽仍不变,能保持茶叶原有的各种营养成份、药效成份和保健功效,是不含任何化学添加剂的天然固体食品添加剂,可广泛应用于茶点、茶糕、茶糖、茶冷饮等食品行业。 雀舌茶采于谷雨前,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度3厘米以下,通常加工500克特级雀舌茶需采4.0~4.5万个芽叶。要求芽叶嫩度匀整,色泽一致。不采紫芽叶、雨水叶,防止芽叶红变。采回的芽叶进厂后均匀摊在竹匾上,经3~5小时的摊放,方可炒制。其炒制工艺分杀青、摊凉、整形三道工序,运用搭、抖、捞、压、抓等手法交替进行加工而成。起锅:炒制雀舌茶用双手在洁净光滑的铁锅内进行,当锅温达80~90℃时,在锅面涂上少许乌柏油,特青烟消失后,投入250~300克摊放叶,采用抖、捞手法,将茶叶捞起抖散,散发部分水分后,锅温降至60~50℃,开始采用以搭为主结合抖、捞的手法做形。当芽叶形呈扁直,稍有触手感,含水量约25~30%时,起锅摊凉回潮约1小时左右,进行整形。整形:目的是进一步做形并达到足干。锅温掌握高、低、高的原则。下锅锅温60℃,随芽叶含水量减少,锅温降低(40℃)。将起锅时,锅温略升(50℃)。每锅投叶量约300~350克,以搭、压和抓的手法为主,结合理条手法,当茶叶达到扁、直、平、滑、形似雀舌,含水量6%左右,即起锅摊凉,冷却包装。贮藏:在装有块状石灰的铁桶或缸中,以防茶叶受潮变质。 该茶外形微扁,形似雀舌,色泽翠绿,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清亮,生化及卫生指标均达国家规定标准。该茶1994年荣获首届中国中茶杯一等奖;1995年荣获等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年荣获等二届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银奖;2001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6、2009两次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及QS食品质量安全双认证。

金坛雀舌有哪些功效

金坛雀舌茶因形状似雀舌形而又出产自江苏省金坛市所以得名为金坛雀舌。什么你没听过金坛这个地方,那你一定听过道教圣地茅山吧。没错金坛雀舌的产地就是茅山所在之处,此处四季分明, 金坛雀舌茶的功效 美容养颜 金坛雀舌可以很好的抑制紫外线的侵入,虽然效果没有防晒霜那么明显,但还是可以从内调理一下。而且金坛雀舌能使人体内SOD的活性提高,从而延缓衰老,有效的抑制肌肤老化。 清洁肠道 金坛雀舌茶在不影响我们肠内有益菌繁殖的前提下,大量且快速的杀死其它有害细菌,从而达到对肠道的清洁作用。在垃圾食品超及多的今天,你知道你的身体内吃进了多少垃圾吗?所以闲暇之于喝些金坛雀舌对我们肠胃很有帮助。 抑制血液凝结 据实验表明金坛雀舌可以抑制血液凝结,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率。也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液中脂肪的含量。现在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大部分都是油性的,这对我们血液来说负担很重,所以大家平时应多关爱下自己的身体,喝喝茶,降降脂。 清新口气 金坛雀舌能清洁肠道中的细菌,对于我们口腔中的细菌当然也会起到作用了。金坛雀舌含有大量的氟化物,能有效的阻止酸性物质的产生,并且又因其酚类化合物的存在,龋齿的形成也起到了抑制作用。细菌没有了,龋齿没有了,还有什么能破坏你的口气呢? 醒脑提神 金坛雀舌不仅口感香正,而且还清脑提神。这是因为金坛雀舌它含有大量的咖啡喊,可以暂时驱走睡意,还你一个清醒的大脑。而且金坛雀舌中的锌元素含量很高,每天饮用,就完全可以满足人体对锌的吸收要求。 注意事项 金坛雀舌饮用时最好可以慢慢饮,细细品,还都市快节奏生活偶尔的轻松。 参考资料 来源于网络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

金坛雀舌茶是什么茶,金坛雀舌茶的功效与作用

  金坛雀舌茶是扁形炒青绿茶。金坛雀舌茶产于江苏金坛西部方山、茅山东麓丘陵地区。金坛雀舌茶品级分特级和一级。金坛雀舌茶扁平挺直匀整,状如雀舌,色绿。冲泡后汤色鲜绿,清澈味鲜。   金坛雀舌茶的功效   金坛雀舌茶具有可消食,化积,行气,壮阳,减肥的功效与作用。

阳羡雪芽 金坛雀舌 碧螺春的口味各是什么样的?

日照绿茶生产周期长,所以更耐冲泡,口感平和,特别是春茶,清香高,保健功效也好,有的牌子有:日照韵青绿茶。

金坛雀舌价格

金坛雀舌产于江苏省常州金坛市(金坛与溧阳同属常州管辖的县级市)方麓茶场。金坛东近上海,西偎南京。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中中国道教圣地茅山就坐落在这里。茅山山峦起伏,苍松翠竹连绵,终年林阴覆盖,云蒸霞蔚,古人赞道: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这里水库塘坝密布,山清水秀,道家的三宫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观交融在一起,令人吨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之感。金坛产茶历史悠久,据县志第一卷舆地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1923年金坛县志记载:茶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金坛,现代数学巨匠华罗庚的故里,自三国至清末,出生在金坛的各界名人有戴叔伦、储光羲、王肯堂、段玉裁、冯煦等。唐朝著名诗人戴叔伦对他的故里金坛有过很好的描画: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的确,金坛这块土地,可以用钟灵毓秀四个字来形容,这里不仅风光雅致优美,人才辈出,而且物产亦极为丰富,是著名的中华绿茶之乡和中华绒螯蟹之乡,名茶金坛雀舌即出自这里。金坛东近上海,西偎南京。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中国道教圣地茅山就坐落在这里。阴历三月三,万名香客朝茅山,茅山是中国道教南道教中心,全国八大道教圣地之一。茅山山峦起伏,仓松翠竹连绵,终年林阴覆盖,云蒸霞蔚,古人赞道: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林荫覆盖,云蒸霞蔚,道家的三宫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观,令人顿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之感。

金坛雀舌

雀舌茶中的名贵品种金坛雀舌,是原产于江苏省金坛市一个著名茶场的品种,因其形如雀舌而得名,又因其产于金坛,所以起名叫做金坛雀舌。她生长在山峦起伏,层峦叠嶂的毛衫,山中终年林荫遮蔽,云雾缭绕,因此产于金坛的雀舌茶,茶叶汁水丰富,饱满新鲜,再经过高超的烘焙技术,使得雀舌茶的芳香四溢,滋味鲜爽,真是不可多得的人间极品。如今的金坛雀舌,确不仅仅是产于江苏金坛了,因为武夷山这个盛产茶叶的风水宝地,岂能浪费?所以武夷山在不久之前引进了金坛雀舌的种植技术,在同样云雾缭绕的武夷山上,出现了金坛雀舌的身影。点击购买壶润私房茶水仙金坛雀舌,凭借其精巧的造型,碧绿的色泽,还有清爽的茶香,屡次获得大奖与好评。她看起来条索均匀,十分协调可观,颇具欣赏价值,其茶身虽然小巧,但是每每用热水泡开,沏上一壶金坛雀舌时,金坛雀舌就变了一个样子,冲泡后清香无比,色泽鲜嫩,滋味清爽,汤色橙黄透亮,行家可一眼看出此属上品。仔细观察杯底的茶叶,片片嫩绿,成朵绽放,甚是迷人。最重要的是,这种茶叶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都远超过其它茶叶,多饮可以恢复年轻体态,也有助于新陈代谢的加快。如果顾客们希望买到武夷山出产的金坛雀舌茶叶,有很多种方式哦,可以在机场自提,也可以在网上订购,有一个叫做手礼网的网站,不仅提供了各种雀舌茶,还有很多不同的配送方式呢,并且价格十分合理。

溧阳天目湖白茶和金坛雀舌哪个好

溧阳天目湖白茶。1、味道。溧阳天目湖白茶入口即甜,回甘立起,而金坛雀舌苦涩味较重。2、功能。溧阳天目湖白茶可以调节饮食吸收、促进脂质排泄,而金坛雀不能调节饮食吸收。

金坛雀舌茶价格

除了清明前的贵点,找人的话250一斤差不多可以买到。而且是包装精美的。

什么是雀舌茶?金坛雀舌茶有什么特征、功效?

【产地】金坛雀舌茶是产于江苏金坛西部方山、茅山东麓丘陵地区的扁形炒青绿茶。金坛雀舌茶产品朱熹沪宁沿线各城市以及香港,外销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特征】金坛雀舌茶品级分特级和一级。金坛雀舌茶扁平挺直匀整,状如雀舌,色绿。冲泡后汤色鲜绿,清澈味鲜。【工艺】金坛雀舌茶清明前采摘芽苞和初展的一芽一叶,经摊放、杀青、整形、焙干制成。【功效】常饮金坛雀舌茶可消食,化积,行气,*,减肥。【渊源】金坛雀舌茶于1982年开始研制,1985年研制成功,在当年的江苏省名茶评选会上,名列前茅。同年,在国家农牧渔业部、中国茶叶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名茶平展会上,金坛雀舌茶荣获“部优质茶”称号。 江苏金坛茅山原名句曲山,为道教圣地。“阴历三月三,万名香客朝茅山。”这给金坛茅山茶平添了道家的神秘文化的色彩。金坛茅山、方山产茶历史悠久,据《金坛县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而“茶都出郁冈山(茅山东麓)者佳,茶文化,出方山者尤佳”。可见,茅山地区早在隋朝即为江南茶乡,所产的传统名茶享有盛誉。清顺治年间乾元观一带所产的“乾茶”和民国时期茅麓公司生产的“茅麓茶”就颇为有名。显然,茶叶与道教在茅山山区同生共荣,相得益彰。20世纪30年代,江苏省林业试验场在石墩头开辟了大片的茶园。解放后,茅山地区又建成了许多茶园。80年代以来,各茶厂大力开发金坛雀舌茶等名优茶,以“茅山长青”、“金山翠芽”最为著名。

金坛雀舌的产地

“金坛雀舌”产于江苏省常州金坛区方麓茶场。金坛东近上海,西偎南京。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中国道教圣地茅山就坐落在这里。茅山山峦起伏,苍松翠竹连绵,终年林阴覆盖,云蒸霞蔚,古人赞道:“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这里水库塘坝密布,山清水秀,道家的三宫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观交融在一起,令人顿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之感。金坛产茶历史悠久,据县志第一卷舆地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1923年金坛县志记载:茶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金坛,现代数学巨匠华罗庚的故里,自三国至清末,出生在金坛的各界名人有戴叔伦、储光羲、王肯堂、段玉裁、冯煦等。唐朝著名诗人戴叔伦对他的故里金坛有过很好的描画:“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的确,金坛这块土地,可以用钟灵毓秀四个字来形容,这里不仅风光雅致优美,人才辈出,而且物产亦极为丰富,是著名的“中华绿茶之乡”和“中华绒螯蟹之乡”,名茶金坛雀舌即出自这里。金坛东近上海,西偎南京。这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中国道教圣地茅山就坐落在这里。“阴历三月三,万名香客朝茅山”,茅山是中国道教南道教中心,全国八大道教圣地之一。茅山山峦起伏,仓松翠竹连绵,终年林阴覆盖,云蒸霞蔚,古人赞道:“峰从云间出,烟自幽谷起”,林荫覆盖,云蒸霞蔚,道家的三宫五院和洞、泉、池等自然景观,令人顿生“花飞佛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之感。金坛雀舌主产于金坛市方麓茶场。茶区主要分布于金坛西部方山、茅山东麓的丘陵山区,境内山峦起伏,苍松翠竹连绵,森林覆盖率达30%,水库塘坝密布,山清水秀,景色秀丽。茶园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PH值5~6,生态环境良好,适宜茶树生长。金坛方麓茶场位于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风景区东部。建场于1957年,是江苏省大型国有专业茶场之一,是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和出口红碎茶的主要生产基地,现有茶园200公顷,年产干茶400吨。1995年金坛被命名为“中国绿茶(名茶)之乡”。茅山茶品种多、质量优,其中“茅山青峰”获国家金奖,“雨花”、“雀舌”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畅销国内外,金坛茅麓茶场还被定为国家级茶叶良种繁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