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白茶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福建政和白茶只是白茶吗?政和白茶有哪些产地?

【产地】福建政和白茶原产福建政和县铁山区,已有一百余年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福建政和、松溪两县,建阳、崇安、周宁、福安等县有少量栽培。【特征】福建政和白茶春茶含氨基酸2.37%、茶多酚24.96%。福建政和白茶适于制红茶和白茶。福建政和白茶制成的红茶与滇红相近,乌黑油润,条壮,身骨重实,香气高,水色红浓,味浓醇,叶底红匀。福建政和白茶制白毫银针,颜色鲜白带黄,全披白毫,香气清鲜,滋味清甜。【工艺】福建政和白茶的制作工艺是萎凋干燥,命名依据是采摘原料为幼嫩芽叶,且政和白茶茶树品种本身多毫(白毫银针和白牡丹之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毫、政和大白茶)。【渊源】福建政和白茶(Zhenghe dabaieha)茶树无性系品种之一,又系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国家良种之一。据传说,在清光绪5年(1880年)由铁山人魏年老将此茶树移回家中种植,后因墙倒,无意压条数十株,逐渐繁殖推广。《茶叶通史》载:咸丰年间,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福建政和白茶多至万余箱。特别是光绪五年(1879年),铁山村发现福建政和白茶(一说在咸丰年间发现)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广,勤劳智慧的福建政和人民利用福建政和白茶为原料,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继问世,品质大幅度提高,声名鹊起。为福建政和白茶发展增加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政和白茶的介绍

政和白茶,福建省政和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以中国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经政和县茶农特有的制茶技艺加工生产的,所产政和白茶具有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功效。驰名中外,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政和白茶皆如意怎样

政和皆如意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旗下白茶品牌皆如意。公司地址位于政和县金鸡山路50号,企业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政和白茶,福建省政和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以中国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经政和县茶农特有的制茶技艺加工生产的,所产政和白茶具有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功效。驰名中外,在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政和白茶原以菜茶品种的小芽为原料,清朝初年,政和铁山发现大白茶树种(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逐广为栽培,并以此为原料制出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白毛猴、莲心等多个优质白茶品种。

政和白茶三大品牌

闽景印象、云根白茶、隆合茶叶。政和白茶是福建省政和县的特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的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宋代时,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政和白茶三大品牌政和白茶是以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的,政和白茶具有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政和白茶主产区石屯、东平的相对海拔高度在380米以下,所产的茶叶有独特的高山特质,所制的白茶质量高。政和当地很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板房、廊桥,通风良好,茶叶可以阴干,对茶业形成一定的独特优势。

政和白茶与福鼎白茶哪种陈化快

今年的银针政和比福鼎的耐泡

什么茶叶好喝。。。政名白牡丹---政和白茶----,(怎么样?)《》980¥500g的是正品吗~~

很遗憾的告诉你,你被坑了首先,白茶分为5个档次,寿眉(全叶子),贡眉(叶子,带一点点芽),白牡丹(1叶1芽,或者2叶一芽),牡丹王(大部分芽,带有一些叶),白毫银针(全芽)而白茶产地有主要2个位置,分别是“福鼎”和“政和”其中,福鼎的存放价值最高,政和次之我知道,福鼎的今年头春的全叶子是100多,如果带芽,估计是250左右,全芽的350以上,当然,我说的是春天第一批,后面几批都慢慢降价了政和的我估计即使是春茶第一批的白牡丹,行情价格顶多是100左右500g,后面几批估计产地价格在35·--60左右吧,你980元让我很匪夷所思,因为在外面零售,顶多就翻三番(100元→300元)

政和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初制的过程主要是萎凋。白茶萎凋的目的,表面上是去掉水分为主,实际上是引起一系列的自发的生物化学变化,在开始时有促进作用,以后有制止作用,还带有干燥作用。水分蒸发开始很快,以后逐渐缓慢,直到全部干燥为止。化学变化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到相当干燥后变化也基本停止。白茶制造的萎凋过程,也可以说是发酵开始的过程,所以有的把白茶列为微发酵茶类。萎凋时由于鲜叶中水分的蒸发,鞣质起了变化,细胞生活力逐渐下降,氧化酶逐渐活跃,叶内有机物的合成与分解推动平衡,在强烈的呼吸作用下鲜叶是开始进入了发酵。由于单宁复合体的氧化,才能改变茶青原来的苦涩味和青草气,使茶叶的色香味都能达到人们理想的要求。但是白茶的发酵不若红茶,只能轻微的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就得停止,不然就失去了白茶特有的风格。便如说白茶所要求的汤色,从生化方面来解释,可能是茶单宁复合体中儿茶酚氧化后形成的邻位醌是黄色的,如能适时终止其活动则可得到杏黄或橙黄色的茶汤,如不能及时停止其活动,拖长了萎凋时间,就地产生不合白茶要求的红色茶汤。当茶青采回后即薄摊于水筛上,称“开青”。开青技术好的,动作快、摊叶均匀,每筛约0.5—0.75斤。摊放后切不可翻动。将水筛放置于通风的萎凋室里凉青架上。小白约经30—40小时减重达70%左右时,即可并筛,约5筛并为1筛,再经10小时左右,减重达72%—73%时即为萎凋、干燥适度的毛茶。大白茶品种因含水分较多,不能全用室内萎凋,当减重达55%—65%时即须加温萎凋,用炭火烘焙,不然叶会转黑。火温140℃左右,每2-3分钟翻转一次,翻4次后约经12—13分钟即可起焙。如遇雨天,当萎凋减重达40%左右,茶青萎凋至贴筛状态,色泽转变暗绿、无光泽,毫心尖端略向上弯曲(称“翘尾”)时,即可进行烘焙。开始时用高温(125℃—130℃),经十几分钟后改用文火(60℃左右)焙干。如萎凋程度不足即行烘干,叶色易转黄,尤其较为粗老的叶张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化学变化并叶绿素含量、色泽互有相关)。总之,影响萎凋速度的外界条件是温度、湿度和空气的流通。温度高、湿度低、风速大则萎凋时间短,反之则需时长。所以要因时因青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群众经验,全萎凋的品质最佳,色泽灰绿或翠绿、鲜艳,有色又有泽,毫心洁白,叶张服贴,两边略带董卷形,叶面有明显的波纹,嗅之无青气,而有一种清香气味。半加温萎凋的,色泽常灰黄,毫毛易脱,如烘焙不慎且会带有烟味。倘不经自然萎凋即全用加温萎凋的,叶张皱缩,色泽青绿、燥绿,过一两天即变枯黄,色香味不正或带有涩味,品质尤不及半加温萎凋的。凡经焙干的毛茶即可归堆进仓,进行精制。凡已达八、九成干未经烘干过的毛茶,采购站仍须再行烘焙,火温约90℃,时间约1小时,其中翻转一次即可起焙。因为通过烘焙,不光是去掉水分把茶叶品质固定下来便于保存,同时还借着热的作用合成茶叶色香味的品质。

政和白茶的生产情况

截至2010年政和县茶叶加工企业150多家。政和县局面对政和茶产业广阔发展空间,积极引导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示范带动茶园标准化建设。2010年全县共有无公害茶园面积3万亩,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5%,有效改善茶园的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另外,政和县还引导企业扩建改建厂房,更新改造设备,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生产加工能力,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步完善产业政策,从产业规划、产品保护、商标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政和白茶的品质特征

政和白茶原以菜茶品种的小芽为原料,清朝初年,政和铁山发现大白茶树种(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逐广为栽培,并以此为原料制出白牡丹、白毫银针、寿眉、白毛猴、莲心等多个优质白茶品种。 白毫银针,简称银针,又叫白毫,也被人多称白毫银针,按制茶种类分,属白茶类。政和白毫银针的成品茶外观茶芽肥壮,满披白毫,色泽灰绿,闪烁如银,挺直如针。茶汤呈杏黄色,清澈晶亮,香气清鲜,入口毫香显露,滋味清甜鲜爽,叶底:匀整,明亮 。白毫银针是茶叶珍品,采摘于政和大白茶明前肥壮之单芽,经萎凋、低温烘(晒)干、捡剔、复火等工序制作而成。是政和所产的珍品白茶,曾多次荣获国家名茶称号,请鉴赏她全身满披白毫、纤纤芬芳的外形。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独特的工艺使得政和白茶品质与众不同,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功效。 2002年,该县白牡丹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牡丹城牌白茶在中国(福建)茶叶博览会上获金奖。2009年3月,政和白茶跻身地理标志产品之列。 2002年中国(福建)茶博会名茶评比中,政和县白牡丹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牡丹城”牌白茶荣获金奖,2003年中国(上海)茶博会名茶评比中,政和县闽辉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正禾”牌白茶又荣获金奖。

政和白茶的品种起源

关于政和大白茶的起源,当地有两种说法:一说1879年(清光绪五年),铁山村民魏春生茶园中有一棵大白茶,只开花不结实,后因土墙倒塌,茶树埋入土中,翌年竟生出数棵新茶苗,此后村民就用人工压条法繁育茶苗,使大白茶得以发展。又有一说是清咸丰年间,铁山村有一位看风水先生,在高岭头山上发现大白茶,遂移植回家种植,因枝条埋土较深,竞生出新茶苗,以后就用压条法繁育了大白茶。“茶树压条法”可以说是铁山茶农最早创造,这在过去科学不发达的年代,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建国后,安溪县茶农创造了更为先进的“茶树短穗扦插法”繁育茶苗。1959年,福建省农业厅在政和县建立了大面积大白茶良种繁殖场,采用短穗扦插法繁育政和大白茶苗2亿多株,种植区域已扩展到贵州、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省及福建省的其它县市,1972年定为中国茶树良种。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有什么不同之处?

首先味道有些不一样,而且香气也有一定的差别,价格上也是不一样的。

读《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的发展

在最开始,《政和白茶》讲述了白茶的历史发展,那第三篇它更加深入地讲述了政和白茶的发展历史。 第二篇中我们已经了解,在斗茶赛中屡屡获胜的关隶县因为所产的茶品质上乘而备受宋徽宗的推崇,宋徽宗甚至将自己的年号赐予这个小县以示喜爱。 但即使更名为政和县,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县级建制来说,它仍然是山高路远、交通闭塞。因此,政和产出的茶并没有作为独立的贡茶推出自己的品牌,只能长期作为北苑贡茶的一部分进献朝廷。 元朝时期,古籍中对政和茶的记载还非常的少。直到明朝初期,才开始在县志中记载茶事。根据县志记载,到了万历二十七年的时候,茶叶的分布范围已经非常的广泛,而茶叶生产已经成为山区百姓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茶叶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升。但茶叶的商品化并没有带给政和茶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反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茶叶商品化后,建茶整体没落,武夷茶开始兴起。政和县位于山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商业并不发达,在当地售卖往往很难售出好的价格。因此,茶贩会不辞辛苦的将自己家所产的茶长途跋涉运往武夷山,充当武夷茶进行销售。清初的时候,政和茶借由武夷茶的销路经由晋商销售到俄罗斯、再进入欧洲;也有一部分茶通过水路运到广州卖给东印度公司,进入欧美。政和白茶的商品化是在清朝中期,得益于大白茶茶树品种的发现和推广种植。据考证,光绪六年,政和县对良种大白茶树进行大量的种植推广。光绪十五年,政和县正式开始采制白毫银针。相传,下里铁山人周少白试制了四箱银针,探销非常的成功,于是在第二年他又与邱国梁共同制作了四箱银针销往国外。随着银针销量的慢慢发展,政和茶逐渐进入产业化生产的鼎盛时期。 民国时期,政和县凭借着资源优势,将茶业发展成为政和的主要经济产业。新中国成立后,政和白茶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007年3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政和白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政和白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正式启用。2008年3月,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白茶之乡”。2012年,政和白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政和县在因年号得名之后,又一次获得了新的生命!

怎样分别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

白茶主要产自福建省的政和和福鼎两地,虽说都是白茶,但互相之间还是有所区别,两地的白茶在有经验的茶友面前,一眼便能分辨出产地。为啥能一眼看出?这几点特征与大家分享一下。 先来看一组关于茶种的数据: 1、福鼎大白茶:小乔木,中叶种,叶形椭圆,芽叶颜色黄绿,遍布绒毛,一芽三叶一百颗芽头重63.0g。 2、福鼎大毫茶:小乔木,大叶类,叶形椭圆或近长椭圆,芽叶颜色黄绿,遍布绒毛,一芽三叶一百颗芽头重104.0g。 3、政和大白茶:小乔木,大叶类,叶形椭圆,芽叶颜色黄绿带微紫,遍布绒毛,一芽三叶一百颗芽头重123.0g,芽叶密度稀。 通过这组数据,咱们可以看出两地白茶的区别。首先是茶芽的颜色,福鼎白茶的茶芽均为黄绿色,而政和白茶的茶芽还有一些微紫色。 除了颜色,还有后面的重量,三个茶种的100颗芽头的重量不同,这里只是一个平均的数字,并不一定是这么重。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福鼎大白茶长得最为紧密,茶梗较短,所以轻。福鼎大毫茶较为紧密。而政和大白茶长得比较稀疏,叶片之间隔得远,导致茶梗较长,所以最重。 下面的实拍图对比更加明显: 上图中为福鼎与政和两地的寿眉,而图中福鼎寿眉等级较低,采摘时间比政和寿眉晚。 通过这几张两地寿眉的实拍图,对比可以看出,福鼎寿眉的芽叶密度并不比政和寿眉低。如此可以推断,同等级的白茶,政和芽叶是要比福鼎芽叶长势稀疏一些。 除了茶芽的长势,还有茶梗的不同,整体上而言,福鼎的茶梗会细一些,政和的茶梗会粗一些。 在制作工艺上,两地也有不同,主要在烘干这道工序中,政和白茶的烘干温度比福鼎白茶的烘干温度高。所以政和白茶颜色更深。当然,这是工艺导致的情况,所以用政和采摘的原料用福鼎的烘干温度在制作,自然颜色与福鼎白茶一样喽。从上面图片也能看出政和茶的干茶、叶底颜色比福鼎茶深。 说了一堆,最后总结一下两地白茶的区别: 1、芽叶的颜色不同,虽然均为黄绿色,但政和白茶带一些微紫色。 2、芽叶的密度不同,政和白茶比较稀疏。 3、茶梗长度与粗细有别,政和白茶芽叶的茶梗比较长、粗。 4、烘干工艺有别,政和白茶的烘干温度比福鼎烘干温度高,导致成茶后干茶和叶底的颜色比较深。 以上便是两地白茶的分辨点,两地白茶并没有谁优谁劣,高下之分,白茶都很好,不过用两地之间的茶相互冒充,这种行为就有些过分了。

读《政和白茶》| 第十二篇 白茶存放过程中品质的转化

白茶的色泽我们一般从三个方面来看,分别为干茶的色泽、茶汤的色泽和叶底的色泽。 干茶在存放的过程中干茶的色泽会由灰白、灰绿等较为鲜嫩的颜色逐步变为灰黄、褐色,并且有些存放年份较久的白茶表面还会出现霜。茶汤的色泽也会由原来的浅杏黄色变为颜色较深的红褐色。而叶底的色泽基本与干茶的色泽变化一致,颜色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步加深。 白茶的色泽变化主要是因为白茶中多酚类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生成了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这些物质都是颜色较深的水溶性色素,而且它们会于蛋白质等一起凝结为暗褐色的物质沉积在干茶上使得白茶的色泽逐步加深。在逐年的存放中,白茶的香气会由清爽的花香、毫香慢慢转变为粽叶香、枣香、陈香等气味。造成这类变化的原因当然也是因为茶叶自身内含物质的变化,在自然的生化变化中,茶叶内含物氧化降解形成具有熟韵的醛类、酮类等。品茶较多的还是关注它的滋味,白茶在数年的存放后滋味会由原来的清鲜醇爽变为醇和。我们已经知道,在自然转化过程中白茶中的多酚物质会氧化为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这些物质相对于多酚而言涩感较低、收敛性较弱。此外,氨基酸氧化降解使得鲜爽感降低;同时,氨基酸与咖啡碱和多酚氧化物聚合,使得茶味变淡而药味出现。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区别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区别如下:1、原料分级差异。福鼎白茶,产量高、规模大、体系完善,原料分级采摘较明显,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新工艺等级标准明晰。政和白茶,发展总体相对落后,再加上品牌茶企数量相对落后,分级不太明晰。大多茶友只知道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最大量的寿眉却鲜有人知。不过最近几年经过当地政府的扶持,己有所改观。政和白茶也被更多茶友所知道。等级也有了贡眉和寿眉。2、茶叶外观不同。福鼎白茶的特点是白亳特明显,较肥硕短粗,以芽茶见长,芽粗壮肥;政和白茶则芽头稍瘦细长:,比福鼎白茶茶梗微粗一些也稍微长一些,毫也挺多略薄,较福鼎白茶色泽有些灰绿。3、口感滋味有异。福鼎白茶,以毫芽洁白肥壮壮、多茸毛、香气清鲜。有毫香,带着浓郁的高山气息,滋味清醇鲜爽。政和白茶,滋味鲜醇浓厚,主要是滋味较浓,香高味甜。它的滋味清鲜稍逊福鼎白茶,但味更醇厚,茶汤颜色也更浓一些。4、树种不同。福鼎白茶就制作茶叶的树种主要是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树种为主。而政和白茶,主要是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等树种。5、制作工艺不同。福鼎:日晒萎凋或室内自然萎凋后炭火烘培,选择早晨和傍晚阳光较弱时将鲜叶至于阳光下轻晒,等茶叶达到一定干度,后转用炭火烘焙。政和:全靠自然萎凋,先在通风阴处萎凋七八成干,再放到烈日下全部晒干。6、产地环境不同。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南凝东海。而政和位于福建省北部,主要是丘陵地貌。

政和白茶和福鼎白茶区别是什么?

产地环境的不同:产地环境的不同是造就福鼎白茶、政和白茶不同风格的根本原因。一方水土养一方茶,离开了产地、水土、环境再来谈茶的区别与好坏,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因为茶树种可以互相移植扦插培育引种、工艺可以互相学习借鉴、色香味形可模仿一致,但两地的水土环境,是没有办法通过人为方式去改变的。福鼎和政和两地,海拔、年积温、年降水量、温差、光照、风向、土壤风化、矿物质等等很多环境因素都不同。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茶树品种特色,有着地方特色的内含物质和风味特征。喝政和白茶的注意事项1、政和白茶的清热下火效果是相对不错的,因为对于胃热患者来说,可以再空腹的状况下适量的饮用;胃中性者,可随时饮用;而胃寒者,则建议再饭后饮用。2、政和白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但老年人饮用白茶的用量,每天不可以多,宜控制在3-5克即可,适量饮用可促进身体健康,多了的情况下,反而对身体健康有害。3、肾虚体弱者、心率过快、严重高血压、严重便秘、严重神经衰弱、缺铁性贫血者,不宜喝浓茶。4、空腹状态下,不适合喝茶,否则很容易出现头晕、心跳加速等醉茶的现象。

抖音上政和白茶怎么样

好。1、口碑方面。抖音上的政和白茶有形、有韵、有厚度,是我国本土的一线品牌,口碑不错。2、味道方面。抖音上政和白茶从树上采摘下来后,不炒,不揉,口感醇厚、柔和、茶香显、清甜(回甘)、鲜爽。

政和白茶三大品牌

闽景印象、云根白茶、隆合茶叶。政和白茶是福建省政和县的特产,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的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宋代时,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 政和白茶三大品牌 政和白茶是以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的,政和白茶具有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 政和白茶主产区石屯、东平的相对海拔高度在380米以下,所产的茶叶有独特的高山特质,所制的白茶质量高。 政和当地很有特色的建筑就是板房、廊桥,通风良好,茶叶可以阴干,对茶业形成一定的独特优势。

政和白茶为什么比福鼎的便宜

产量较高,推广不足。1、产量方面。政和白茶之所以比福鼎产出的白茶便宜,主要原因在于政和白茶的产量较高,政和白茶的整体产区比福鼎白茶大,且茶树每年符合制茶要求的鲜叶数量多。2、推广方面。政和白茶比福鼎白茶的售价便宜,还与政和白茶的整体推广力度较小有关,再者政和白茶的转化时间比较慢,以至于市场知名度、市场售价低于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是什么茶

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久远的文化,并且茶的种类繁多,每一种茶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那么政和白茶是什么茶呢?功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政和白茶是什么茶 政和白茶是属于白茶,是福建省政和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政和白茶以茶政和大白茶品种为原料,所产政和白茶具有鲜纯、毫香、凉爽的品质特征。不仅具有解暑、退热、降火、生津止渴功效,还具有降血压、解毒、止泄、杀菌、抗氧化、抗辐射、抗肿瘤等功效。 产品特点 政和大白茶,亦称“政大”。茶树无性系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自然三倍体。植株高大,树姿直立,分枝较稀。叶色深绿,富光泽,叶形椭圆,叶面隆起,叶质较厚。芽叶肥壮,茸毛特多,一芽三叶百芽重123.O克。花冠直径4.3~6.2厘米,花瓣6~8瓣,子房多毛,花柱3裂。开花不结实。抗寒性较强。春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24.9%,氨基酸2.4%,咖啡碱4.0%,儿茶素总量14.9%。适制红茶和白茶,品质优。适宜在长江以南红茶区和白茶区推广。 政和白茶的功效 1、促进血糖平衡 调研显示,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以显著提高体内脂酶活性,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 2、明目 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更高。白茶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原,它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合成视紫红质,能使眼睛在暗光下看东西更清楚,可预防夜盲症与干眼病。 3、保肝护肝 白茶片富含的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天然物质。当酒精摄入过量,超过人体肝脏的代谢能力和解毒能力时,酒精就会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或间接损害、刺激脂肪合成、缺氧、产生乙醛而诱导各有关酶系活性而导致扰乱肝脏代谢等等。 4、治麻疹 白茶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白茶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在中国华北及福建产地被广泛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 5、养颜抗衰老 白茶有养心、养肝、养目、养神、养气、养颜的养身功效。白茶可抗氧化,嫩白、细致肌肤。白茶可以延缓肌肤衰老;白茶具高效抗氧化功能,可强化肌肤抵抗力,防止外界环境对肌肤所引发的不适与提前出现老化问题,让肌肤保持持久光滑。

政和白茶、福鼎白茶、云南白茶,有啥不一样?

政和白茶

政和白茶主要产区:政和的白茶主产区是石屯、东平、熊山,周边松溪县的茶平、郑墩也有生产。简单介绍:政和白茶,福建省政和县特产,相对福鼎白茶来说,名气要小一些,也因此,性价比要更高一点。政和地处东南丘陵区,平均海拔200~1200米,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因此冬暖夏凉,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宋朝时,就是贡茶的主要产区之一。福鼎 vs政和:自然条件福鼎三面环山,一面傍海,政和为内陆丘陵区,平均海拔高。茶树树种:福鼎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为代表,政和以福安大白、政和大白、福云6号为主。茶叶感官:以白毫银针为例,福鼎银针外形比较肥壮,满披白毫,颜色雪白,政和银针芽头较长,往往芽头带蒂,茶芽披毫,颜色灰白。白毫银针:白毫银针采用单芽制作,制作一斤白毫银针大概需要春茶壮芽20000个左右。 白牡丹 :白牡丹以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制成,以春茶品质最佳。贡眉:贡眉一般采用群体种茶树的一芽二三叶制成,这种等级的采摘标准兼顾了茶叶品质和茶叶产量。寿眉:寿眉一般是以一芽三四叶为原料,或者全是叶片制成的白茶,采摘原料嫩度较为宽泛。冲泡建议:白茶在冲泡上并不挑剔,只要不是投茶量太多了,一般不会苦涩,用玻璃杯泡也行、使用盖碗用功夫茶的泡法也行,老白茶还可以煮着喝。白毫银针、白牡丹:盖碗冲泡的话茶水比1:30,30秒左右出汤,玻璃杯冲泡茶水比1:50,水温95℃左右。寿眉:盖碗冲泡的话茶水比1:30,30秒左右出汤,水温100℃。可以先用盖碗冲泡几道之后,再放入壶中煮饮。注意:服药期间就忍一下,不要喝茶啦,空腹最好不要喝,容易茶醉,饭后一小时再喝,孕妇、经期、小朋友最好不要喝。

读《政和白茶》|地理环境(二)

政和县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由于政和县地势东高西低,所以局部的气候又有所不同。 东部茶区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较为温和,夏季由于海拔高较为凉爽,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特点。年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0℃,如同温带气候。西部茶区是河谷盆地,冬无严寒、夏有酷暑,因此是标准的中亚热带气候。 而政和白茶的产地主要在东部高山区,东部来的海洋性气候和西部来的大陆性气候在这里交锋形成二元气候区,使得这里的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在这样的环境中,茶树生长十分迅速并且嫩度较高。 人们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在日平均温度20℃左右、中午气温25℃、夜间气温10℃左右的时候,茶叶品质较好。而白茶茶树适宜的日平均温度为20~30℃,年平均气温为13℃以上。政和县的整体气温恰恰处于这个区间,因此茶树的品质较为优良。 标准的生态茶园要求“头带帽,脚穿鞋,腰绑带”,这样的要求就需要山顶上要有常绿阔叶林涵养水土,半山腰和山脚下要有完整的森林带分布。 植被在自然界中,不仅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局部小气候的作用,对于生物来说,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生长环境,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政和县大部分的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至今良好的保持着生物多样性。在《政和白茶》中,杨丰先生还写道,在铁山镇、星溪乡、岭腰乡、外屯乡还保留有比较丰富的第三纪和第四纪以前古老科属的植被,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空气湿度较大时,一般茶树的新梢叶片较大,节间较长,叶片薄,产量较高,而且茶叶的嫩度较高、叶片柔软、内含物质较为丰富。 生产实践证明,茶叶在生长季节里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比较适宜,土壤的持水量在70%~90%比较适宜。 白茶茶树喜湿润,适宜生长区的年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要在5个月以上。 政和县位于武夷山和鹫峰山之间,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境内植被茂盛、溪流密布,不仅水源充足,空气湿度也适宜,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政和白茶的历史沿革

作为中国白茶重要主产区,政和县白茶渊源极深,可追溯到唐末宋初。到宋代,政和已成为重要的北苑贡茶主产区,生产的银针茶备受推崇,被文人誉为“北苑灵芽天下精”。1115年(宋徽宗政和年间),当时的关棣县因进献贡茶银针,“喜动龙颜,获赐年号,遂改县名关棣为政和”。 明朝,政和白茶产量已具相当规模,到了清朝时期,进入鼎盛。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政邑知县蒋周南有《咏茶》诗一首,述事甚详:“丛丛佳茗被岩阿,细雨抽芽簇实柯;谁信芳根枯北苑?别饶灵草产东和。上春分焙工微拙,小市盈框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如何。”(注:政和别号东和)。清初政和县产茶的盛况,连著名的北苑产区比之都要黯然失色。茶季到了,茶工雇佣一空,可能当时政和县山区无茶行、茶庄的设置,一筐筐的茶叶被茶贩运到武夷山市出售,名茶流失,使这位知县不禁生出无限感叹。迄至清咸丰年间政和始有茶叶加工场所。《茶叶通史》载:“咸丰年间,福建政和有一百多家制茶厂,雇佣工人多至千计;同治年间,有数十家私营制茶厂,出茶多至万余箱”。特别是1879年(光绪五年),铁山村发现政和大白茶(一说在咸丰年间发现)并得以大量繁殖推广,勤劳智慧的政和人民利用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制作的各色名茶相继问世,品质大幅度提高。陈橼专著《福建政和之茶叶》(1943年)述:“政和茶叶种类繁多,其最著者首推工夫与银针,前者远销俄美,后者远销德国;次为白毛猴及莲心专销安南(即越南)及汕头一带;再次为销售香港、广州之白牡丹,美国之小钟,每年总值以百万元计,实为政和经济之命脉”。民间流传“嫁女不慕官宦家,只询茶叶与银针”之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家对茶叶生产的扶持,政和县茶叶生产得到发展,茶区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和县充分发挥区域、生态、绿色优势,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政和县传统主导产业。政和县内的石屯、东平、熊山等镇均是白茶的重要产区,分别种植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云六号等品种。

福鼎白茶与政和白茶有什么不同呢?

1、芽叶颜色。两者均为黄绿色,但政和白茶黄绿中带微紫。2、芽叶密度。政和白茶芽叶相对稀疏。3、茶梗。总体而言,政和白茶梗略长,略粗。4、工艺。标准的政和白茶烘干温度略高,因而干茶和叶底颜色较深。

福鼎白茶和政和白茶有什么区别?

福建福鼎就口味而言,福鼎茶是甜的。特别是福鼎的白毫银针。 1.福鼎大白茶:小树,中叶种,椭圆形叶,黄绿色芽,多余的绒毛多,1芽3叶片和100芽的重量为63.0g。福鼎白茶主要是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它的特征是肥大而浓郁的茶芽,短条纹和大量白色。2. 政和白茶主要是正和大白茶种。它的特征是茶芽长,有很多条,颜色是灰绿色。芽和叶的密度很薄。但是,与正和白茶相比,福鼎白茶具有明显的新鲜度和较弱的质感。政和位于武夷山的延长线上,属于高山,茶味浓郁,囊泡丰富。对于相同大小的茶青,福鼎茶的叶子比政和茶的叶子小,但有更多数量。福鼎大白茶的芽和叶最致密,最稠密,而福鼎大白茶的芽和叶相对较密,茶的芽和叶相对较密,而政和大白茶则相对较密。茶芽和茶叶最稠密。稀缺。所谓的芽叶密度是指标准采摘的芽和叶之间的距离,并且由于政和白茶的芽和叶比较稀疏,因此所选择的芽和叶似乎具有相对较长的茎。综上所述,福鼎白茶与政和白茶的第一个特点是,福鼎白茶鲜叶为黄绿色,政和白茶的鲜叶除黄绿色外还略带紫色。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东南与东海接壤。福鼎在海边气候宜人,平均温度18℃,空气湿度高。白茶长期存在于云雾中。这有助于形成白茶。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621.7小时,日照适中,有助于白茶的生长。政和位于福建省北部,主要是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约为16度,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907小时。政和白茶累积阳光照射的时间很长,这对于形成优质茶叶非常方便。

政和白茶的地理标志

项目 内容 地理标志产品名称 政和白茶 地理标志类型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 保护范围 福建省政和县所辖行政区域 批准文号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07年第55号 批准时间 2007年3月20日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信息产品名称政和白茶商标类别集体商标注 册 人政和县茶叶技术推广总站注 册 号6228806商标图样 (一)立地条件。海拔高度200m至800m;土壤为红壤和黄壤;土壤有机质≥2.5%;土壤pH值4.5至6.5。(二)栽培管理。1、育苗:选取母树上红棕色、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为插穗,扦插育苗时间在9至12月。2、定植:(1)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2)定植密度≤6万株/ha。3、施肥:(1)每隔二年,结合秋、冬季土壤深翻施有机肥≥37500kg/ha或施饼肥≥1500kg/ha。(2)幼龄茶园施纯氮75kg/ha至150kg/ha,N.P.K比例按1∶1∶1施用。投产茶园施纯氮300kg/ha至450kg/ha,N.P.K比例按3∶1∶1施用。4、茶树修剪:幼龄茶树进行3至4次定型修剪;投产茶园适时轻修剪;衰老茶园进行重修剪或台刈,时间在立春前或春茶后。(三)鲜叶采摘。每年春、夏、秋各季采摘。春茶在春分至谷雨前后采摘,夏茶在小满至夏至采摘,秋茶在小暑至秋分采摘。白毫银针鲜叶采摘标准为单芽,白牡丹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叶。按“九不采”原则进行采摘,即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头不采、紫色芽头不采、空心芽不采、损伤芽头不采、病虫伤芽头不采、开裂芽头不采、病虫害引起芽叶弯曲等畸形芽不采。(四)加工工艺。工艺流程:鲜叶→萎凋→烘焙→毛茶。在晴好天气条件下进行加工,掌握“两个时机”和“四个动作”。“两个时机”即:1、萎凋时机,温度在20℃至25℃,相对湿度在70%至75%,历时48至60小时,萎凋叶含水率最终控制在8%至9%;2、并筛时机,当萎凋叶含水率达30%至50%时进行并筛,以利于形成政和白茶特有的叶态。3、“四个动作”即:(1)摊凉厚度均匀适中,互不重叠,不影响水分蒸发;(2)摊凉动作要轻,避免损伤鲜叶,造成红变;(3)据天气、温度、湿度和风力情况,通过车间百叶窗,调节风力、温度和湿度;(4)天气转为闷热时,为防止萎凋叶红变,应及时转入烘焙工序。(五)质量特色。1、感观特色:(1)白毫银针:外形:单芽肥壮,满披茸毛,色泽银白或灰白。内质:香气清纯,毫香明显;滋味清甜鲜爽,毫味足;汤色淡黄,明亮。叶底:匀整,明亮。(2)白牡丹:①特级白牡丹:外形:叶抱芽,芽叶连枝,叶缘垂卷,毫心肥壮银白,毫多而显,叶色灰绿或翠绿,叶背有茸毛。内质:香气清鲜浓郁,毫香明显;滋味清甜纯爽,毫味显;汤色杏黄,明亮。叶底:毫心多,叶张嫩,芽叶连枝,色泽嫩绿、明亮。②一级白牡丹:外形:芽叶连枝,匀嫩,尚匀整,叶缘垂卷,略有破张,毫心银白,毫心显,叶色灰绿或暗绿,部分叶背有茸毛。内质:香气清鲜纯正,有毫香;滋味尚甜、纯正,有毫味;汤色浅黄,较亮。叶底:毫心尚显,叶张柔软,叶脉微红,尚亮。③二级白牡丹:外形:部分芽叶连枝,破张较多,有毫心,毫心稍瘦,叶张尚嫩,色泽暗绿,稍带少量黄绿叶及暗褐叶。内质:香气尚清鲜纯正,略有毫香;滋味尚鲜纯,略带青涩回甘;汤色深黄尚明亮。叶底:少量毫心,叶脉浅红。2、理化指标:水分:≤6.50%;碎茶:≤6.00%;粉末:≤1.50%;水浸出物(以干基计):≥30.00%;可溶性氨基酸总量(以干基计):≥2.50%;咖啡碱:≥2.70%;灰分(以干基计):≤7.00%。 从前,政和山区遇大旱,河流干枯,人民苦不堪言。人们相传在东方云雾遮挡的洞官山有一口“龙井”,其旁长着几颗仙草,人们饮其汁能治病,滴到干涸的河里河水即流。为此,许多勇敢的小伙子前赴后继去寻仙草,但都未能生还。此时,村里有户人家,兄妹三人为救苦难勇往直前。哥哥志刚与志诚上山采仙草,先后遇难,化为石头,未能如愿。妹妹志玉,平时习得一手好箭法,精通刀剑武艺,为营救大家和两个哥哥,她强忍悲痛,毅然背起弓箭,只身前往洞官山。她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洞官山的龙井边,忽然一条小黑龙张牙舞爪的向她扑来,她便左右开弓,将黑龙的双眼射中,黑龙顿时化作一团“黑气”向本天飘去。志玉采下仙草的芽梢,并舀起龙井水浇灌,仙草顷刻间生长成树。她采得仙草芽榨汁,用仙草汁滴在石头上,救活了那些为寻草而化作石头的村民和两个哥哥。她将仙草汁滴在河里,河水即刻就流动起来,人们得救了,仙草芽的名声传开了。人们将仙草芽晾干,一枚枚挺直似针,满披茸茸白毫,洁白如银,便称它为“银针”。为感念志玉救命之恩,大家亲昵地称她为“银针姑娘”,并立一尊“银针姑娘”塑像作为对志玉的纪念。

政和白茶口感特点

政和白茶口感特点 政和白茶口感特点,白茶很多人都喜欢喝,而其中,政和白茶是白茶的一种,因主要出产在福建的政和县而得名,这种茶叶是白茶中的精品,我们一起来看看政和白茶口感特点。 政和白茶口感特点1 政和白茶是一种滋味清香甘甜的茶叶,纯爽浓厚和毫香味足是它最重要的口感特别点,人们喝这种茶不但能品味到它的诱人滋味,还能吸收丰富营养,而且能清凉解暑,预防上火,并能起到止咳生津的重要作用。 喝政和白茶的好处 1、保护牙齿 保护牙齿是人们喝政和白茶的重要好处,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微量元素氟,这种物质被人体吸收以后能在牙齿表面形成保护层,可防止腐蚀性物质对人类牙齿产生伤害,并能预防蛀牙,对维持人类牙齿健康有特别好的作用,经常喝政和白茶还能让人们的牙齿变得更白更亮。 2、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也是人们喝政和白茶的重要作用,这种茶性质微寒,能清理身体内的热度,可防止人体因热毒过重出现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平时人们出现声音嘶哑或中暑等不良症状时,及时用它泡水喝也能让症状减轻。 3、减肥瘦身 政和白茶是一种低脂低热量的健康饮品,人们用它泡水喝,能加快身体内脂肪分解和代谢,并能促进人体脂肪燃烧,可减少身体对脂肪的吸收,它能让人类体重明显减轻,会让人类身材变得越来越苗条,另外政和白茶还能净化血液,它能防止血脂升高也能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政和白茶口感特点2 白茶 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白色,故名白茶。六大茶类之一。白茶为福建特产,主要产区在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基本工艺包括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萎凋是形成白茶品质的关键工序。白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的品质特点。 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此外,中国浙江的安吉白茶和贵州正安白茶因自然变异整片茶叶呈白色,不同于带有白色绒毛的一般白茶。 白茶,又称福鼎白茶 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 区不多见。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因此又称为福鼎白茶。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白茶是指一种采摘后,只经过杀青,不揉捻,再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白茶白毫显露。比较出名的出自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还有白牡丹。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橼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