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富春山居图用松烟墨还是油烟墨

2023-06-11 09:23:59
TAG: 松烟
kven

富春山居图是用油烟墨和铅笔绘制的。

富春山居图的画面表达了什么感情?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扩展资料: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是一个哲学,一个生命态度的东西,使创作者能够把积压了九十年的亡国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豁达,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当时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觉得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就有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有时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山脚水波,风起云涌,一舟独钓江上,令人心旷神怡。接着是数十个山峦连绵起伏, 群峰竞秀,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点缀村 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 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
2023-06-11 08:39:491

题富春山居图 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 村庐依古树,烟棹钓深泓。 渚断离鸿缈,春残别梦惊。

富春山居图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村庐依古树,烟棹钓深泓。渚断离鸿缈,春残别梦惊。推窗明月出,临岸听涛声。
2023-06-11 08:40:161

什么是富春山居图?

一幅画,这幅画的风景不错,是一位很厉害的画家画的,这幅画在世间非常的有名。
2023-06-11 08:40:254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元代作家黄公望。至正十年为其同门师弟郑樗所画,是浅绛山水画的代表作。画作以富春江为背景,描绘两岸浩渺连绵的峰峦云山、丘陵沙汀、丛林烟树、小桥渔舟、民居村舍等种种景色,但并不追求真山真水如实描摹,而是偏重于笔墨意趣的创造,山石树木多以干笔皴擦,或以浅淡水墨烘染。画作影响全图用墨淡雅,干湿浓淡并用,用淡墨画山石,用浓墨点横苔,点线相间,浓淡交错,若淡若疏,笔法随意潇洒,画面明净疏朗,秀润清爽,充分发挥了笔墨意趣,体现了中国画线条和墨色的审美价值,被誉为中国山水画长卷“第一神品”。真本曾多次易手,在明末清初由宜兴吴正志珍藏,由于吴对此画宝爱异常,临终时将此画焚以为殉,其侄趁其瞑目之际从烟燎中救出,然已烧去起首一段,揭去烧焦部分,分成前后两段,分别为“无用师卷”和“剩山图”两段(全长约688厘米,高33厘米)。
2023-06-11 08:41:421

我国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画面描绘的是,今浙江富春江上游富阳、桐庐一带的景色。早在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就赞美这一带的景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里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峰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莺莺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弋飞戾天者,望风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比,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明《大明一统志》记载,富春山在桐庐县西三十里,一名严陵山,清丽奇绝,号锦峰秀岭,乃汉严子陵隐钓处,前临大江,上有东西二钓台。”可见这里不仅自然景观好,人文景观也好,所以才能招来历代文人来此隐居。
2023-06-11 08:41:571

富春山居图有关诗句

1. 关于富春山居图的诗句 关于富春山居图的诗句 1. 求美化富春山居图的诗句,帮忙多提供一些 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访司一名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中最孚众望的大画家。此外,画作之余,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皆为后世典范之学。、、、 《富春山居图》 作者:黄公望 、 正文: 两至正七年(1347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授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锐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1350年)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2. 富春山居图作家 书画《富春山居图》。 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画分前后两段。 原画主要是描写浙江富春江带的山水景色。所画富春江两岸峰峦树木,似初秋景色,几十个峰,一峰一状;几十棵树,一树一态,雄秀苍莽,变化多端。 茂林村舍,渔舟小桥,亭台飞泉,令人目不暇接,丰富而自然。画法有董(源)、巨(然)的温笔披麻皴,也有干笔皴擦,用笔简练,使水墨发挥了极大作用。 对以后水墨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诗词《富春山居图 》作者:白玉东方日初照, 地阔天高, 已是春光无限好, 蛟龙飞舞凤凰叫, 各领风骚。 挥笔任逍遥, 思潮如涛。 逸情雅雅云外飘, 万里江山何处是? 唯我独娇。 3. 介绍富春江的景色 以水色佳丽著称于世的富春江,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这条浙江水系的翡翠玉带,尤以桐庐境段最为秀丽。 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上游七里泷, 水如染,山如削, 峰紧紧流窄,鸢飞鱼跃,称“富春江小三峡”。自严子陵钓台至窄溪,江流宽阔,两岸绿树烟花,小桥流水,山庄错落,更兼有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白云源、桐君山、天子岗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零星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两岸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两岸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 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绕水生。群峰拥翠,为旅游风光中少见。富春江以水系为主体,融合众多飞瀑、雄奇岩峰 、古老村落缀成一组风光旅游带,可谓“水碧山青画不如。”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 古人是怎样描绘富春江景色的呢?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富春江名胜诗集》一书中就摘录了自南北朝至清代1500年间的1003人,吟咏富春江山水的诗词就达2000余首。其中南朝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日:“风烟俱净,天下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唐朝韦庄称富 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可见,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胜景了。流贯桐庐境内的富春江山光水色,足以使人陶醉。 富春山水,天下独绝。遥望当年,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隐居富春,费时数年绘制了一幅“富春山居图”。这幅历史名作饱经沧桑,差一点被当成富人的殉葬品化为灰烬。如今这烧为两段的画卷,分藏在大陆和台湾的博物馆中。 4. 【关于富春江的诗句(三句以上)】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 作者:【张若虚】 体裁:【乐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5. 描写富春江句子:秋光今月······ ②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③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上游七里泷, 水如染,山如削, 峰紧紧流窄,鸢飞鱼跃,称“富春江小三峡”。 自严子陵钓台至窄溪,江流宽阔,两岸绿树烟花,小桥流水,山庄错落,更兼有严子陵钓台、大奇山、白云源、桐君山、天子岗等名胜古迹点缀其间,宛如一幅幅绚丽的画卷。 ④富春江景色四季宜人,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零星来江水绿如蓝”的艳春、“两岸绿树凝滴翠”、“翠色随人欲上船”的夏景,或是“一江流碧玉、两岸点红霜”的秋色,都有一番醉人的魅力。 即便是“诸山皓然”、“寒江独钓”的冬天,也有耐人寻味的底蕴 . ⑤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⑥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⑦遥望当年,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隐居富春,费时数年绘制了一幅“富春山居图”。 ①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梁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1) 吴均 风烟俱(2)净(3),天山共色(4)。 从流飘荡(5),任意东西(6)。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7),奇山异水,天下独绝(8)。 水皆(9)缥碧(10),千丈见底。游鱼细石(11),直视无碍(12)。 急湍(13)甚箭(14),猛浪若(15)奔(16)。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17),负势竞上(18),互相轩邈(19),争高直指(20),千百成峰(21)。 泉水激(22)石,泠泠作响(23);好鸟相鸣(24),嘤嘤成韵(25)。蝉则千转不穷(26),猿则百叫无绝(27)。 鸢飞戾天(28)者,望峰息心(29);经纶世务者(30),窥谷忘反(31)。横柯上蔽(32),在昼犹昏(33);疏条交映(34),有时见日(35)。 (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一作《与朱元思书》。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书:信函 (2)俱:全,都。 (3)净:消散,散尽。 (4)共色:同样的颜色。共,相同。 (5)从流飘荡:(小船)随着江流漂浮荡漾。从,顺,随。 (6) 任意东西: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7)自富阳至桐庐: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注:如按上文“从流飘荡”,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 原文可能是作者笔误。)至:到。 许:表约数。 (8)独:独特。 绝:到了极点。 (9)皆:全,都。 (10)缥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绿色。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13)急湍:湍急的水流。 (14)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5)若:好像。 (16)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马。 (17)寒树:耐寒常绿的树。 (18)负势竞上:凭借(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竞:争着。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19)轩邈(miǎo):比高远。 轩,高。邈,远。 这里作动词用。 (20)直指:笔直地向上。 指:向。 (21)千百成峰:形成无数的山峰。 (22)激:冲击。 (23)泠(líng)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声响。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4)好鸟相鸣:好,多;相鸣,互相和鸣。 (25)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 韵,和谐的声音。 (26)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转,通“啭”,鸟婉转地叫。 (2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 (28)鸢(yuān)飞戾(lì)天:意思是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 鸢,古书上说是鸱(chī)一类的鸟。也有人说是一种凶猛的鸟,形状与鹰略同。 戾,至。 (29)望峰息心: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息:使……平息,使动用法。 (30)经纶世务者:处理政务的人。 经纶,筹划、治理。 (31)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反:通“返”,返回。窥:看 。 (32)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边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 蔽:遮蔽。 (33)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昼:白天。犹:好像。 (34)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疏条:稀疏的小枝。 交:相互。 (35)日:太阳,阳光。 6.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而充满了传奇色彩。 历史背景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天不思茶饭的观赏临摹。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险在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 乾隆年间,一幅富春山居图被征入宫,乾隆皇帝爱不释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图进入清宫。前者称“子明卷”是后人伪造;后者是“无用师卷”,这才是黄公望的真迹。但乾隆皇帝认定“子明卷”为真,并在假画上加盖玉玺,并和大臣在留白处赋诗题词,将真迹当赝品处理。直到近代学者翻案,认为是乾隆皇帝搞错了。 “剩山图”今天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而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前半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名称:《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馆藏:浙江省博物馆 尺幅: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后半卷 名称:《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仿本 名称:《富春山居图·子明卷》 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名称:《富春山居图·沈周临摹本》 馆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创作过程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此画卷为六接的纸本,即是由六张纸连成的画卷.黄公望(字子久)为元代最负盛名的画师,在画史上的影响颇大。他在《山水诀》中,明确提到模写。他说:“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之。”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当属《富春山居图》。为了创作《富春山居图》,他在“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时,“袖携纸笔,凡遇景物,辍即模记”。此画成于至正七年(1347年),此时子久年近八旬,画中所题文字表明,他为完成此画而潜心观察、揣摩费时三四年。张庚在《图画精意识》中记载了董其昌对此画的赞誉,“子久画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韵超逸,体备众法,脱化浑融,不落畦径。” 7. 富春山居图 元至正七年(公元1348年),黄公望开始创作这卷山水画名作,历时多年方始告竣。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黄公望所为山水画,溶合对自然实景之感受。自成一家。年七旬时,在富春江畔“小洞天”所作《富春山居图》,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构思时,足迹遍及春江两岸,越六、七年而成,满纸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 《富春山居图》因其用笔熟练老到,不事雕琢,自然天成而为万世所瞩目,不设色而使墨自具五彩。《富春山居图》在章法布局上将五代、北宋的全景式构图法与南宋的小景构图法相结合,有旷远不羁的情调。又有主次分明的优点。 《富春山居图》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写意技巧,也代表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虽有富春山水的一般特征,却不是真山真水的真实复述,他给后人的感受不是明秀,不是雄伟,而是清灵脱俗的飘逸神采,这正体现了黄公望晚年出尘脱世的恬静心迹。
2023-06-11 08:42:041

《富春山居图》传奇

老翁作画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 本是江苏常熟人 叫陆坚。南宋末年 在北方蒙古铁骑南侵的隆隆声中 陆坚来到温州过继给黄家。黄家老翁已经90多岁了 见向他走来的小男孩聪明伶俐 喜出望外,说:“黄公望子久矣。”于是 陆坚改姓黄 名公望 字子久。 南宋亡 文人的地位一落千丈。元朝90多年 前36年是废除科举制度的。对于黄公望来说 读书做官这条路彻底封死了。直到中年 他才来到浙西廉访司当书吏。 1347年 黄公望老了 78岁了 当他再次踏足富春江时 不禁逸兴思发。这里的山水 明秀中透着幽趣 清丽中饱含灵气。更何况 这里有严龙王听吃了惊,又怕又是恨。怕只怕,家丑外扬太难听;恨只恨,龙女不肯离俗尘。子陵钓鱼台。终生不仕的严子陵 无疑是元朝文人的一"你"马金彪双眼发红,厉声说,"你别欺负我是个叫花子,又瘸了腿,老子就是拼了命,也不会让你抢去我的传家宝。"刘云阁笑道:"你的传家宝?你睁开眼瞧瞧我是谁?"马金彪看了半天,突其实,那银须老人是事先新郎按祝龙风的吩咐扮的。然面色惨白:"你是刘"刘云阁点点头,马金彪瘫在了地上。许久,他突然跪倒在地,把头磕得"咚咚"响:"刘老爷,你大人有大量,饶了我这条狗命吧。"个精神象征。同行的师兄无用师感叹富春山水 请黄公望将其描画下来 于是黄公望便在南楼铺开纸卷 着手作《富春山居图》。 开始时 他并未刻意去画 只在闲暇时 兴之所至 随意画上几笔。因经常云游在外 三四年后,从边关传来音讯,蓝大顺在次战斗中不幸身亡。婆媳俩得知这噩耗,顿时肝胆俱裂,哭得死去活来。自此,两个女人天天以泪洗面,悲伤度日。米氏因思念丈夫,寝不寐,食无味,泪哭干,嗓喊哑,个如花似玉的 *** 犹如缺了白胡子额布根笑呵呵地说:水的牡丹花,很快便容貌憔悴了。婆母见媳妇终日愁眉不展,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也很伤心。可不是,个年纪轻轻的女人没了丈夫,那是什么滋味啊!婆婆是个开明人,知道儿媳守不住,就劝道:"儿媳啊,别愁坏了身子。如今大顺为国捐躯,你年纪轻轻的,不能为大顺耽误辈子,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瞅着有合适的人家,娘同意你走。"不久,邻村邱绅士之子邱彬托人前来提媒,婆婆知道邱家是个殷实富户,儿媳过去不会受罪,就欣然应允。于是,邱家很快送来聘礼,择日成婚。婚礼那天,邱家张灯结彩,鼓乐喧天,用顶花轿将米氏抬回家中。新婚夫妇拜过天地,携手进入洞房。自此,米氏犹如久旱的禾苗喜逢甘霖,脸上的愁容逐渐展开了,再加上邱家饭食充足,衣被丰厚,那原本很久很久以前,在我的老家东北,有片荒地,这里荒无人烟,只有个坟头。没人知道这个坟里埋的究竟是谁,只知道当时有个地主非常重视这座坟,日夜派人看守。俊俏的面孔重新焕发了光泽,不到半年,又成了个鲜活明丽、光彩照人的女子。年过去了还没画好。后来 他特地将画卷放进随身的行李中 早晚有空就接着画 终于在82岁那年完成此画。 《富春山居图》画好了 交到了无用师手上 4年后 黄公望去世。 名扬天下 100多年过去了 《富春山居图》到了明代画家沈周手中。 与名画相遇的刹那 62岁的沈周仿佛灵魂出窍 呆立画前。他反复欣赏 摩掌赞叹 在画卷上题跋 题了又题 又想 让画友也来题跋如何?哪知这一念竟惹出了事端。 当沈周将画卷交给一朋友时 朋友的儿子见利忘义 偷偷将画卷卖掉了。这一来 沈周失魂落魄 但后悔已晚。一个偶然 沈周在古董铺又见此画 他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待确认之后 兴奋异常 赶紧回家筹钱。但终因价钱过高无功而返。画卷被苏州樊舜举以重银国公主说:"从来没有见过俄国人,也没有听说过,现在亲眼看到了。怎么,你是有事还是偷懒来了?""呵,美丽的姑娘,我找妈妈。""你妈妈在我父亲那里。他是乌鸦精,很狡猾,诡计多端。他在山上飞,洞里藏,云中飘。王子,他会杀死你的。给你个线团,去找我的小妹妹,她会告诉你往前走还是往后退。"金获得 回头还请沈周题了几句。 又过去100多年 《富春山居图》在谈志伊、周台幕、安绍芳等人手里流转 终于到了一个大站――明末画家董其昌手中。火光雷电的刹那再次重演。39岁的董其昌 像孩子一般惊呼:“吾师乎 吾师乎 一丘五岳 都具是矣。” 《富春山居图》在人世流传到此时 由于沈周、董其昌的极度推崇 它忽悠术揭秘:无中生有。将本来没有的事情制造出让人深信不疑的假象。草根往往被别人所忽视,但却处在冷眼旁观的位置,因此往往更容易洞察上层的弱点,当局者深处局中,更容易被假象迷惑。已变成了人间宝物。 一分为二 董其昌晚年 将《富春山居图》以高价卖给了宜兴收藏家吴之矩。吴之矩临死前 将《富春山居图》传给了儿子吴洪裕。 自从得到《富春山居图》 吴洪裕就一直处于如痴如醉的状态。饮茶带着它 吃饭带着它 睡觉也带着它。实在太喜爱 怎么办呢?吴洪裕花巨资为《富春山居图》造了一座楼 唤作“云起楼”。 明亡清兴 吴洪裕临死前,实在放不下《富春山居图》 经过千思万虑 他作出一个令家人惊讶不已的决定:要此画为他火殉。 吴洪裕奄奄一息的时刻,画被颤抖着投入火苗中 吴洪裕带着满足的笑容渐行渐远。说时迟但在快乐幸福的生活中,也有件小小的烦恼。原来这座神山都是漂浮在大海中的,下面没有生根,遇有大风,便会漂流不定,这给神仙们来来往往造成不便。于是他们派代表向天帝去诉苦。天帝也害怕几座神山漂到天边去,诸神无家可归。于是吩咐海神"禺强"派十只大乌龟,去把座神山用背驮起来。每座神山由只大乌龟驮着,其余的两只守候在旁边,万年轮流次。这样来,神山稳定了,住在山上的神仙们都欢天喜地。那时快 他侄儿以极快的速度偷偷捞出此画 往火中投进另一幅画 偷梁换柱。 经此劫难的《富春山居图》 起首一段已烧去 中间烧出几个连珠洞 并断成一大一小两段。从此 小段被称作《剩山图》 纵31.8厘米 横51.4厘米。大段保‘在下腹中饥渴,想寻小馆儿填饱肚子,但又见姐姐这里似乎并非有酒菜可卖,所以便想要离去。"郎答道。留了原画主体部分 被称作《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纵33厘米 横636.9厘米。 两岸相隔 时代变迁 几经辗转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真迹在清宫里静静安放了187年。直到1933年 日军攻占了山海关。为避战火 自此之后的15年中 《富春山居图》与近百万件故宫文物一起 历尽艰辛坎坷 由北京经南京辗转运抵四川、贵州 至抗战结束后 陆续运回南京。又于1948年底 被运至台湾。 吴家后人重新装裱后的《剩山图》 1669年被清初大收藏家王廷宾购得。此后辗转于各藏家之手 战火硝烟中 长期湮没无闻。再次面世 已是250多年后的1938年。认出它的是上海收藏名家吴湖帆。 1938年秋 吴湖帆卧病于上海家中。一天 汲古阁老板曹友卿前来看望他 随身带了刚购买到的一张破旧的《剩山图》。吴湖帆这一看不得了 只见画面雄放秀逸。画上无款 仅书“山居图卷”四字。吴湖帆捧画赏识良久 从画风、笔意、火烧痕迹等处反复研究 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前一部分。 吴湖帆拿出家中珍藏的商周古铜器 将这个残卷换了下来。后来吴湖帆发现 换下的只是残卷中的残卷 题跋也没有了。后来 由曹友卿再向原卖主寻索 终于在废纸篓中找到 恢复了原貌。 解放后 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在浙江博物馆供职。当他得知《剩山图》在吴湖帆手上后 内心颇为不安。他也是从战乱中过来的人 他觉得 李说:"阎王爷,你不要小看我这头草牛,它是条神牛,跑得特别快。骑上它念咒,就会跑起来,还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哩。"阎王听,信以为真,就问这咒语怎么念法。李说:咒语是这样的:拍拍;走百。按按,走万。抠抠 *** ,过江过海。"这件国宝在民间辗转流传 一旦天灾人祸 以个人之力极难保存 只有国家收藏 才是万全之"啊--啊--啊!"青年拖长声音说。策。于是 数次去上海与吴湖帆商积公是唐朝着名高僧,而附近的寺西村里那时正卜居着位饱学儒士李公。李公曾为幕府官吏,动乱时弃职,在景色秀丽的龙盖山麓开学馆教授村童,与积公感情深厚。积公就请李公夫妇哺育拾得的弃婴,当时,李氏夫妇的女儿李季兰刚满周岁,就依着季兰的名字取名季疵,视作亲生般。季兰季疵同张桌子吃饭,"你怎么敢跑到这儿来呢?"大臣问道。同块草甸上玩耍,晃长到岁光景,李公夫妇年事渐高,思乡之情日笃,家人千里迢迢返回了故乡湖州。洽 张作霖不让任何人护送,自己溜溜达达地往回走。当时已是午夜时左右了,街上行人稀少,夜色漆黑片。张作霖不慌不忙地朝帅府走去,他想从东门回家,慢慢地靠近了帅府东门。大帅府的东门胡同灯光幽暗,大帅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帅府东门的岗亭,并影影绰绰地感觉到个哨兵在站岗执勤。眼看要到家了,大帅轻松愉快地走着。几经周折 1956年 《剩山图》终于落户浙江博物馆 成为该馆“镇馆之宝”。 选自《深圳商报》 传奇山居富春
2023-06-11 08:42:101

《富春山居图》——庶使知其成就之难

《富春山居图》——庶使知其成就之难 文/空谷幽兰草山高山低,高峰低谷,一丘一壑,一生走过,吉凶祸福。上下富春江,看到的是一种情怀,没有什么东西要这么在意,爱是痛苦的开始,受苦的开始,对人的爱,对事物的爱,这个执着对生命有很多的疑惑。 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致,画了三四年,青龙在庚寅,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画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当看到巧夺天工的《富春山居图》时,无用师弟热泪纵横。而喜极而泣的大痴道人黄公望则不发一言,悄然在画卷题字:无用过虑,无用,干嘛那么担心呢?举手将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图》,赠予无用师弟。 黄公望的号叫大痴,别人都以为你傻,而你愿意去做的事情是痴,痴可能是比智慧更高的一个东西,痴的部分,不是他的技巧笔墨,而是性情上的某一种东西。历经流转,每一个故事里每一个人的个性都看得出来,有不见得好,没有不见得不好,因为很多人后来可能为这张画巧取豪夺,家破人亡之都有。“岂爱根尤未割”的无用师弟,七十多岁了你能够拥有这张画几年呢?“直性命殉之”的吴问卿,怪不得要拿《富春山居图》做陪葬,生时便以卧以起、以食以饮,临死也要与这张画一同毁灭。“十全老人”的乾隆,在子明卷所有的留白处题诗五十几次,忽然发现有一种爱是可以毁灭的。 “潜龙勿用,亢龙有悔”潜龙刚好和乾隆同音,黄公望好像和乾隆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在子明卷后一年出现的无用师卷乾隆不好意思说它是真的了而说这是假的里面最好的,所以只题了一首诗。所以有时候假的不见得就不好,有时候可以幸免于难。 问卿目空一切,乃时移事迁感概系之。“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富春山居图》里画人的部分不多,山水是无限的,生命是有限的,思考人在山水中的渺小。黄公望把这些哲学,文学的东西变成了水穷跟云起之间互动的关系。 八十二岁的一个大痴道士,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不慕名利,一生给别人卜卦算命,尝尽所有人算命时候的哀伤喜乐,年过五旬隐居富春山畔,潜心学画,出名已经是八十几岁的老翁了。 黄公望画的不只是人,而是千年里漫长的历史,它是一个人一生的回忆。黄公望画的不只是他一个人,在千年的历史里,漫长的江水流过来的浅滩,激流,高峰。 这个山水不会因为我来我走有什么变化,黄公望希望元朝能够解脱掉受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的自己。“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那是比君臣一梦,今古虚名还要重要的东西。所以他在下笔的时候这些都变成了他的文化记忆。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里又讲到严子陵。史载,严子陵,浙江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与刘秀同游学。刘即帝位,征召其为谏议大臣,拒之,归隐富春江衅,耕钓以终。相传刘秀称帝后,曾3 次遣使才访得严子陵入京,与之畅叙友情并同榻而卧。睡间,严以足压在刘秀腹上,刘亦不以为然。次日太史上奏:"客星犯帝座,甚急"。刘秀笑道:朕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耳。自汉以来,严甘愿贫苦,淡泊名利的品质一直为后世所景仰。 严和庄本为同姓,只因刘秀太爱庄子陵而给他的太子取名为刘庄,只因百姓不能与皇室同名同字而后庄子陵改为严子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那个断肠人大概就是他们,亡国了,他们不做官就在河边垂钓,在山里打柴,这个就叫渔樵传统。读书人可以变成渔夫,渔夫可以变成读书人,其实角色可以变换,黄公望这个里面有非常大的暗喻性。 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化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 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他希望以后所有的人讲到这张画,知道艺术创作多么困难,那个成就的艰难。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向来萧瑟处”的这种情感在富春山居图里流露出来,在蒋勋老师侧重讲述了这幅画里面的方方面面,从富春江的山水,到黄公望本人,从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到这幅画的流传,但是我们喜欢这幅画,其实更喜欢的是这幅画后面的故事。2011年6月山水合壁其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黄公地下有知,大概会非常开心这件事情。
2023-06-11 08:42:171

有哪些描述“富春山居图”的诗句?

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村庐依古树,烟棹钓深泓,渚断离鸿渺,春残别梦惊,推窗明月初,临岸听涛声。
2023-06-11 08:42:274

富春山居图在构图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富春山居图的不凡之处首先体现在构图布局的章法和技巧上。富春江南起建德梅城,经过桐庐到富阳,在杭州注入钱塘江,沿途时而群山夹峙、滩多水险,时而丘低山远、江宽流缓。古人称赞说“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面对百里山川,画家并没有刻板的照搬,也没有意义罗列两岸名胜古迹,而是则其要、删其繁,“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随着画卷的展开,起首只见一座高岗,犹如文章的开门见山,继而平坡沙渚、水波不兴;再接层峦叠嶂,江水似乎不见但是有山涧溪流暗通消息,这一段山景是画卷高潮做在,之后一路平缓,寂寥空阔,看去虽平淡,但是却有着“无声胜有声”的笔法。使简略的景物蕴含连绵不绝之意,结尾处有事一座山岭陡立,与卷首呼应。整幅作品中,起伏的山形成自然的段落,水势贯穿始终,景物疏密有致、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画中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画中的峰峦旷野、丛林村舍、渔舟小桥,或雄浑苍茫、或推洁飘逸,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都生动的展示了江南的优美风光,可谓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了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2023-06-11 08:42:451

《富春山居图》是什么时候的画作?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公认的山水画的巅峰作品。《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公认的中国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一种烟波飘渺的意境,包含了不同时间的景象变化,蕴藏着回环往复的哲学思想,这幅画同时也影射了黄公望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绘画最重要的就是笔墨运用和诗画意境,黄公望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绘画风格影响颇深,具有高度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对进一步研究元代山水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06-11 08:42:522

问富春江山居图是谁画的

黄公望
2023-06-11 08:43:062

富春山居图是谁的作品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的作品。黄公望(1269年9月12日—1354年11月10日),元代画家。自称浙江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黄公望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尤擅画山水,曾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著有画论《写山水诀》。作品赏析:《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黄公望
2023-06-11 08:43:141

尴尬了!乾隆题字50次的《富春山居图》为赝品,那真的在哪里?

浙江博物馆
2023-06-11 08:43:306

刘德华多大啦?他是哪一年演的无间道啊?最近为什么会烟富春山居图这种烂片啊?

61的,是人都喜欢钱啊,当然拍
2023-06-11 08:44:273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哪位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代黄公望,这是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黄公望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
2023-06-11 08:44:361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的作品前半卷为什么?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前半卷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为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作者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2023-06-11 08:44:561

历史上真实的《富春山居图》,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表达了作者想要和亲人团聚,和朋友重逢,描写了当时的风景,象征着人民融合大团圆的结局,有着美好的祝福寓意。
2023-06-11 08:45:185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用什么纸画的?具体什么材料?

水墨画吗当然是宣纸了
2023-06-11 08:46:005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约80%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2023-06-11 08:46:352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是黄公望为郑樗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黄公望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后世影响:《富春山居图》对后世特别是浙派画家传统的影响深远。浙派画家在执守浙派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和更新自己的艺术观、审美观和人生观,在吸收《富春山居图》为代表的绘画艺术营养之中创新传统,发展传统,画出浙派笔墨的时代新貌。
2023-06-11 08:47:041

哪位知道《富春山居图》创作背景

黄公望与富阳有着不解之缘。他遍游名山大川,却独钟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结庐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阳市东郊黄公望森林公园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一大批杰作。从此,黄公望的名字与美丽的富春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为一代大师的摇篮,而他也为美丽的富春江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这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的长卷,是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卷,壑,越出越奇,重峦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 元代以来,历代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乃至封建帝皇权贵都对《富春山居图》推崇备至,并以能亲眼目睹这件真迹为荣幸,使得这卷宝图既备受赞颂,也历尽沧桑。在辗转流传过程中,曾引发出乾隆年间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历皇帝神魂颠倒,误判真伪;也曾因收藏家的酷爱而遭焚烧毁容之灾。如今,它的前段珍藏于浙江博物馆,后段藏于台湾。海内外炎黄子孙无不翘首企盼着祖国的统一,盼望宝图早日珠联璧合。
2023-06-11 08:47:211

《富春山居图》的画面内容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扩展资料: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是一个哲学,一个生命态度的东西,使创作者能够把积压了九十年的亡国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豁达,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当时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觉得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也就有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有时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山脚水波,风起云涌,一舟独钓江上,令人心旷神怡。接着是数十个山峦连绵起伏, 群峰竞秀,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点缀村 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 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
2023-06-11 08:47:401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第一部分:剩山图从一座顶天立地浑厚大山开始,长篇巨制,拉开了序幕,图画上峰峦收敛锋芒,浑圆敦厚,缓缓而向上的土堆,层层叠叠渐进堆砌着,又转向左方慢慢倾斜,黄公望使用他最具独特见长的“长披麻皴”笔法,用毛笔中锋有力向下披刷,形成画面土壤厚实的质地,山岚白色雾气迷蒙,表现出江南山水湿润的独特气候之特色。第二部分中所画的山脉的发展变化发生了转折,随着山脉的层次变化,画中的树木、土坡、房屋和江中泛起的小舟更有一种层峦环抱、山野人家的萧瑟感。隔着一段水路第二部分也将进入尾声,主体的山峦在左边,群山全都呼应在左面,而近处的松柏微微摆动至右,遥相呼应远处的大山,承先启后,路转峰回。由第二部分至第三部分也是墨色变化最大,空间变化最丰富,第二部分也是呼应第三部分开始,黄公望画笔突转,略用皴染的坡与平静的江面,又向后延伸,画面由密变舒,疏离秀丽,又用浓墨细笔勾勒出画中水波、丝草,阔水细沙,风景灵动。水是从哪里来,是从天空的云出来的,唐诗里面讲“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果你跟着画面走,在富春江上水的穷绝之处就是它的水口,然后你觉得穷是绝望,可是这个时候应该坐下来,看到云在升起来,而云气刚好是生命的另外一个现象。所以黄公望也把这些哲学、文学的东西变成山石、水沙跟云起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四部分,全篇画作笔墨最少,没有皴染,只有山,只有水,还原了自然的本真,构图上跨越第五部分,一片水沙,一段最长的留白,如同一年四季,时间流逝,岁月匆匆。画中点点枯苔小树土坡,河岸边的小桥连接着第五部分,而《富春山居图》这六个部分也像极了春夏秋冬,从前三部分的繁华葱荣、大气磅礴,到第四部分如同时间中的秋冬,静观万物,繁华落尽,肃静苍茫。第五部分至第六部分中宽远的白沙,留白处两艘小船并行江中,船上渔夫也只是点景,微小的身影,渺小的生命,在整片的留白中,一如一颗尘埃。远处一片远山,笔的线描,墨的拖带,交织在一起,一直延续在后面的大段留白中。
2023-06-11 08:47:561

富春山居图是怎样创作的?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本姓陆,名坚,原籍江苏常熟,幼年父母双亡,后有浙江永嘉黄姓者,年九十而无子,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少年黄公望,见其容貌清秀,故收为嗣,云:“公望子久矣”,自此正式改名公望,字子久。后自号一峰,又号净墅、大痴、井西道人等。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
2023-06-11 08:48:162

富春山居图简介 300字

到金古珍藏网找吧 ,老多了
2023-06-11 08:48:325

有哪些描述“富春山居图”的诗句?

题富春山居图迤递三千里,江山一卷横。村庐依古树,烟棹钓深泓。渚断离鸿缈,春残别梦惊。推窗明月出,临岸听涛声。
2023-06-11 08:49:011

描写富春山居的诗句

1. 关于富春山居的诗句 关于富春山居的诗句 1.求美化富春山居图的诗句,帮忙多提供一些 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江苏常熟人。擅长画山水,多描写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浅绛风格为主,与吴镇,王蒙,倪瓒并称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访司一名书吏,因上司贪污案受牵连,被诬入狱。出狱后改号“大痴”,从此信奉道教,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并曾卖卜为生。他学画生涯起步较晚。然由于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绘山水,必亲临体察,画上千丘万壑,奇谲深妙。其笔法初学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为明清画人大力推崇,成为“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中最孚众望的大画家。此外,画作之余,留有著述,如《写山水诀》、《论画山水》等,皆为后世典范之学。、、、 《富春山居图》 作者:黄公望 、 正文: 两至正七年(1347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授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亹亹布置如许,逐旋填剳,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锐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1350年)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2.描写富春的诗句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唐代诗人皎然笔下的富春江,其神其韵就在一个“春”字。春天的韵致总是把山水整合的美轮美奂,灵秀扑面。所以这个季节的富春江与其它季节相比,是别有一番引人入胜的魅力的。 李白当年游览富春江时赋诗云:“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孟浩然亦赋诗感叹:“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层青迭翠千万重,一峰一格羞雷同,篷窗坐眺快眼饱,故乡无此青芙蓉。或如兔鹘起落势,或如鸾鹤回翔容,槎丫或似踞猛虎,蜿蜒或若游神龙。忽堂忽奥忽高圹,如壁如堵如长墉,老苍滴成悲翠绿,旧赭流作珊瑚红。 3.赞美“富春山水”的诗词歌赋 夜宿浙江 孙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崔涂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苹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 李德裕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 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送王少府归杭州 韩翃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富春 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富春 吴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送陆判官归杭州 皎然 芳草潜州路,乘轺忆再旋。 余花故林下,残月旧池边。 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 明朝富春渚,应见谢公船。 送文会上人还富阳 皎然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送孙愿 郎士元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 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送奚贾归吴 郎士元 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 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 水清迎过客,霜叶落行舟。 遥想赤亭下,闻猿应夜愁。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权德舆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 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 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 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 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秋日富春江行 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泛富春江 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读史 陆游 人间著脚尽危机,睡觉方知梦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一生不厌钓渔矶。 功名 陆游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来一发轻。 金甲虽如朝邑尉,羊裘终愧富春生。 连娟落月依山尽,寂寞寒潮蘸岸平。 要识放翁新得意,蓼花多处钓舟横。 遣怀 陆游 秋风策策冷吹衣,谢病经年昼掩扉。 绝世本来希独立,刺天不复计群飞。 细思万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谁与归? 葬近要离非素意,富春滩畔有苔矶。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4.富春江的诗 元代诗人吴师道曾留有诗句赞富春江月夜: "江霏山气生白烟, 忽如飞雨洒我船。 倚蓬独立久未眠, 静看水月摇清圆。 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轼)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5.赞美“富春山水”的诗词歌赋 夜宿浙江 孙逖 扁舟夜入江潭泊,露白风高气萧索。 富春渚上潮未还,天姥岑边月初落。 烟水茫茫多苦辛,更闻江上越人吟。 洛阳城阙何时见,西北浮云朝暝深。 和进士张曙闻雁见寄 崔涂 断行哀响递相催,争趁高秋作恨媒。 云外关山闻独去,渡头风雨见初来。 也知榆塞寒须别,莫恋苹汀暖不回。 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 闻道皇华使,方随皂盖臣。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 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 李德裕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 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重忆山居六首·钓石 李德裕 严光隐富春,山色溪又碧。 所钓不在鱼,挥纶以自适。 余怀慕君子,且欲坐潭石。 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送王少府归杭州 韩翃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富春 吴融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 长川不是春来绿,千峰倒影落其间。 富春 吴融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 云低远渡帆来重,潮落寒沙鸟下频。 未必柳间无谢客,也应花里有秦人。 严光万古清风在,不敢停桡更问津。 送陆判官归杭州 皎然 芳草潜州路,乘轺忆再旋。 余花故林下,残月旧池边。 峰色云端寺,潮声海上天。 明朝富春渚,应见谢公船。 送文会上人还富阳 皎然 悠悠渺渺属寒波,故寺思归意若何。 长忆孤洲二三月,春山偏爱富春多。 送孙愿 郎士元 悠然富春客,忆与暮潮归。 擢第人多羡,如君独步稀。 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 若访新安路,严陵有钓矶。 送奚贾归吴 郎士元 东南富春渚,曾是谢公游。 今日奚生去,新安江正秋。 水清迎过客,霜叶落行舟。 遥想赤亭下,闻猿应夜愁。 早发杭州泛富春江寄陆三十一公佐 权德舆 候晓起徒驭,春江多好风。 白波连青云,荡漾晨光中。 四望浩无际,沉忧将此同。 未离奔走途,但恐成悲翁。 俯见触饵鳞,仰目凌霄鸿。 缨尘日已厚,心累何时空。 区区此人世,所向皆樊笼。 唯应杯中物,醒醉为穷通。 故人悬圃姿,琼树纷青葱。 终当此山去,共结兰桂丛。 秋日富春江行 罗隐 远岸平如剪,澄江静似铺。 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冷叠群山阔,清涵万象殊。 严陵亦高见,归卧是良图。 泛富春江 陆游 双橹摇江叠鼓催,伯符故国喜重来。 秋山断处望渔浦,晓日升时离钓台。 官路已悲捐岁月,客衣仍悔犯风埃。 还家正及鸡豚社,剩伴邻翁笑口开。 读史 陆游 人间著脚尽危机,睡觉方知梦境非。 莫怪富春江上客,一生不厌钓渔矶。 功名 陆游 少年妄意慕功名,老眼看来一发轻。 金甲虽如朝邑尉,羊裘终愧富春生。 连娟落月依山尽,寂寞寒潮蘸岸平。 要识放翁新得意,蓼花多处钓舟横。 遣怀 陆游 秋风策策冷吹衣,谢病经年昼掩扉。 绝世本来希独立,刺天不复计群飞。 细思万古名何用,太息九原谁与归? 葬近要离非素意,富春滩畔有苔矶。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6.关于富春江 富春江,全长110公里,一头连着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西湖,一头连着人称“归来不看岳”的安徽黄山。而富春江本身又是那么富有神奇的魅力,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和那旷古悠远的历史遗迹缀连成片,相映成辉,有人赞美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这也许有些夸张,但人们称她为中国的黄金旅游线却并非过誉…… 富春江分上下两段。从杭州的闻家堰到桐庐为下段,称富春江下游,从桐庐到建德梅城为上段,称富春江上游,也是富春江上最美的一段。两岸青山,山为水铸情,满目葱翠;一江春水、水因山溢美,澄如湖海碧如天。富春江有山有水,水中有山,水行山中,山绕水生。群峰拥翠,为旅游风光中少见。富春江以水系为主体,融合众多飞瀑、雄奇岩峰、古老村落缀成一组风光旅游带,可谓“水碧山青画不如。”来这里旅游,既可登山揽胜,又可泛舟荡游。 古人是怎样描绘富春江景色的呢?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富春江名胜诗集》一书中就摘录了自南北朝至清代1500年间的1003人,吟咏富春江山水的诗词就达2000余首。其中南朝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日:“风烟俱净,天下共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唐朝韦庄称富江“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宋代苏东坡亦誉:“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元代吴桓赞道:“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可见,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胜景了。流贯桐庐境内的富春江山光水色,足以使人陶醉。 富春山水,天下独绝。遥望当年,元代画坛四大家之一的黄公望隐居富春,费时数年绘制了一幅“富春山居图”。这幅历史名作饱经沧桑,差一点被当成富人的殉葬品化为灰烬。如今这烧为两段的画卷,分藏在大陆和台湾的博物馆中。
2023-06-11 08:49:341

赏析富春山居图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艺术手法和文化价值

这是一副非常不错的画吧
2023-06-11 08:49:442

《富春山居》图用了什么样的绘画方法?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山水画。这幅开创了中国山水画新风格的传世巨作。《富春山居图》所采用的是一种横卷的方式,按照人的正常视野,构造了同一水平上的山水景色,是一种从平面上不断进行延伸的构2113图方式。在画面上,画家进行了山水的层次感设计,山的前后是一种由近到远的排列,在构图方式上给予了前后景物的一种有效联系。在天地之间,所有的景象都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空白之处显现出空间的实感性,也正凸显了无画的地方也是一种妙境的特点。在整幅画中,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在绘画布局、形象安排、空间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独特看法。在绘画构图中,黄公望采用了阔远的方式,实现了绘画构图上的转变。在山水画中,元代的四家所采用的是一种由近及远的绘画手法,有着非常清晰的层析,显现出了画面的阔大之意,给观者留下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在《富春山居图》中,按照富春山脉络的延伸,应用了“长披麻皴”的画法,江面以横向长皴来表现水面波纹,与山体相交接的浅水处也用长线条皴擦来表示。高峰和平坡用浓淡朦胧得横点,描写丛林,用变化了的”米点皴“法,粗细变化,聚散组合,远近浓淡干湿结合,苍苍茫茫。远山高峰远树穿插淡墨小竖点,上细下粗,似点非点,似树5261非树。山石大部分用干笔皴擦,线条疏密有致;长披麻皴为主,略加解索皴;皴笔的转折灵活自如,墨虚实枯润相融。
2023-06-11 08:50:101

富春山居图简介300字

《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 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 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1350年绘制完成,后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 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 扩展资料: 山水画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 《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 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是一个哲学,一个生命态度的东西,使创作者能够把积压了九十年的亡国痛转成另外一个东西,豁达,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 当时张士诚在打天下,朱元璋也在打天下,元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作者八十几岁,行于富春江上的时候,也觉得朝代的兴亡,其实不是最重要的事,而是能不能有“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也就有画中的渔、樵、读书人的形象,隐居于山林而忘于江湖。 《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 树丛林间,或渔人垂钓,或一人独坐茅草亭中,倚靠栏杆,看水中鸭群浮沉游戏。 天长地久,仿佛时间静止,物我两忘。 近景坡岸水色,峰峦冈阜, 陂陀沙渚,远山隐约,徐徐展开,但觉江水茫茫,天水一色,令人心旷神怡。 有时江面辽远开阔,渺沧海之一粟;有时逼近岸边,可以细看松林间垂钓渔人闲逸安静。 山脚水波,风起云涌,一舟独钓江上,令人心旷神怡。 接着是数十个山峦连绵起伏, 群峰竞秀,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 山间点缀村 舍、茅亭,林木葱郁,疏密有致,近树沉雄,远树含烟, 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水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
2023-06-11 08:50:161

《富春山居图》曾被烧过吗?

因为《富春山居图》曾被火烧过,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所以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而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所以被称为“无用师卷”。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忽然窜出来,愣是把画抢救出来。扩展资料:《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
2023-06-11 08:50:231

《富春山居图》的含义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寓意:作者想要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富春山居图》象征: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在整幅画中,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在绘画布局、形象安排、空间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独特看法。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黄公望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2023-06-11 08:50:351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约80%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富川山居图画中实地:黄公望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卷,壑,越出越奇,重峦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富川山居图意义所在: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也是一种生命态度,是一种哲学,使创作者把一生的经历和思考,还原于山水,归于自然。黄公望把对哲学、文学的思考变成山石、汀沙跟云之间的互动,人生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是寄情山水、融于自然的那份悠闲与平静。山水、村舍、渔舟和画中渔夫、樵夫、读书人 形象的完美结合,隐于山林而忘于江湖。畅游山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合一中领略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富春山居图》唤起的是所有国人的精神共鸣,其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精神的根本。它已经超越了山水本身,是一脉相承的文化气质的延续和传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更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种心灵寄托。
2023-06-11 08:50:591

《富春山居图》的寓意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寓意:作者想要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富春山居图》象征: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在整幅画中,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在绘画布局、形象安排、空间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独特看法。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黄公望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2023-06-11 08:51:111

富春山居图的寓意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寓意:作者想要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富春山居图》象征: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在整幅画中,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在绘画布局、形象安排、空间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独特看法。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黄公望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2023-06-11 08:51:321

历史上真实的《富春山居图》,究竟有什么含义呢?

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元朝末年黄公望以82高龄,对其家乡富春江岸风景,作了写实。虽是写景却也将其人生意境,表露无遗,令观者为之着迷。最有甚者,就是清顺治年间,收藏家吴洪裕竟在临终前,将其燔火陪葬。《富春山居图》实景地-桐庐富春江城区段,生活是天籁,需要凝神静听。在旅途里在细数秋光中,与久违的自己,亲人,朋友重相逢-九玥大叔.九玥生活分享。历史就是这么眷顾人,如果不是他的侄儿吴真度,不顾一切把它抢救出来,我们今日只能徒呼负负。如果不是乾隆看走眼,把最主要长达640公分被烧成两段的无用师卷当成膺品,收入库藏,我们今日看到的只能是被乾隆破坏的原作。十年前,在故宫展出的富春山居图合璧,不但是两岸的盛事,也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他象征两岸人民情感交融,分离几十载后,终于团圆了。记得当时台北的情景,大家都很开心,欢乐,两岸人民都满怀希望和信心,没有想到,民进党执政的这五年,竟把两岸间一切的美好都毁了,我坚信这只是短暂的现象,因为两岸融合为一的历史洪流是任谁也抵挡不住的。绘制《富春山居图》。为了画好这幅画,黄公望整日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随身带着纸笔,遇到好的景色就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让《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炉火纯青的笔法,整幅画落笔从容,简洁明快,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这幅画,是黄公望从七十九岁开始画的,直到八十二岁还没画完。可向他要画的无用道人坐不住了,为什么呢,等不及了?不是,是因为这幅画实在是太好了,本来应该看破红尘、淡泊名利的无用道人,这时候他心里的小私心、小算盘却开始翻腾了。
2023-06-11 08:51:541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黄公望,元代画家。自称浙东平阳人。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在绘画风格上,黄公望崇尚自然,讲求写意。他注重师法造化,常常深入自然,细心观察自然界在风、雾、雨、雪、空气和阳光下的变化,捕捉四季不同的景色,探究深山幽壑古木泉流的灵性。他重视对景写生,强调对实际景物的观察以及生活中的真实感受,故其所画的山水有着很强的生机和活力。他常年居住在虞山富春山一带,常携带纸笔描绘虞山、三泖、九峰、富春江等地的自然胜景。他随身携带纸笔,见到使他激动的景色即刻摹写下来。由于他的创作是来自于他对自然景物的切身感受,将淡泊宁和的情感与山水的气韵合一,因此达到了自然浑成的至美境域。他的画笔墨简远逸迈,风格苍劲高旷,气势雄秀。他创浅绛山水,画风雄秀、简逸、明快,对明清山水画影响甚大。《富春山居图》创作背景:富春江北有大岭山,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大岭图》。《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百度百科-黄公望
2023-06-11 08:52:191

富春山居图作者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约80%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富川山居图画中实地:黄公望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卷,壑,越出越奇,重峦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富川山居图意义所在:富春山居不只是一张画,也是一种生命态度,是一种哲学,使创作者把一生的经历和思考,还原于山水,归于自然。黄公望把对哲学、文学的思考变成山石、汀沙跟云之间的互动,人生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是寄情山水、融于自然的那份悠闲与平静。山水、村舍、渔舟和画中渔夫、樵夫、读书人 形象的完美结合,隐于山林而忘于江湖。畅游山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天人合一中领略人生的真谛。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富春山居图》唤起的是所有国人的精神共鸣,其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精神的根本。它已经超越了山水本身,是一脉相承的文化气质的延续和传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富春山居图》不仅是一幅艺术杰作,更是一段历史、一个传奇、一种心灵寄托。
2023-06-11 08:52:381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的作品前半卷为什么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前半卷为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为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作者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富春山居图》画的是一个漫长的江水,在一千年的历史里,流过浅滩、激流、高峰。前面一段是夏天的感觉,到后面一段,出现了秋天的景,树叶部分淡掉,全部用垂直的皴法,好像繁华落尽的感觉。
2023-06-11 08:53:052

为什么叫《富春山居图》

因为《富春山居图》曾被火烧过,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所以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而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所以被称为“无用师卷”。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忽然窜出来,愣是把画抢救出来。扩展资料:《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
2023-06-11 08:53:131

《富春山居图》寓意和象征是什么?

《富春山居图》寓意:作者想要摆脱异族统治的痛苦,还原到山水里,不管朝代的兴亡,只是回来做自己,做一个简单自己。《富春山居图》象征:画家的精神的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富春山居图》描写富春江两岸初秋景色,展卷观览,人随景移,引人入胜。整个画面林峦浑秀,草木华滋,充满了隐者悠游林泉,萧散淡泊的诗意,散发出浓郁的江南文人气息。在整幅画中,可以看到黄公望先生在绘画布局、形象安排、空间探索等方面所持有的独特看法。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黄公望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2023-06-11 08:53:421

《富春山居图》典故是什么?

如上
2023-06-11 08:54:053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黄公望。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江浙行省常熟县(今江苏常熟市)人。元朝著名画家,“元四家”之首。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黄,名公望。黄公望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之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黄公望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富春山居图其他情况简介。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内容约80%为桐庐境内富春江景色,20%为富阳景色。《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2023-06-11 08:54:111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分为两半

富春山居图分为两半的原因如下:1、元之后,富春山居图经过几次易主,被许多人家收藏,传世过程饱经沧桑,到明朝以后,富春山居图落到一个吴姓人家手里,之后传了三代,传到第三代吴问卿的手中时,吴问卿不懂得画,在临死之前想要将画焚烧带走,这时候吴问卿的侄子眼明手疾,把富春山居图从火堆中抢了出来。2、但遗憾的是富春山居图终究被烧损断为二截,出现这种情况,吴家后人只得重新装裱,右首短的一段裱后定名剩山图,建国后由浙江博物馆收藏,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创作背景: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黄公望年轻时做过地方小官,先是任书吏,后来,大约是45岁左右时,在一个叫做张闾的官僚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黄公望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
2023-06-11 08:54:271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有两段?

因为《富春山居图》曾被火烧过,一分为二。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所以被后人命名为“剩山图”,而后段画幅较长,但损坏严重,修补较多,所以被称为“无用师卷”。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即将付之一炬的危急时刻,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忽然窜出来,愣是把画抢救出来。扩展资料:《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富春山居图,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画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富春山居图所画内容约80%在桐庐境内富春江的景色,20%为富阳的景色。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春山居图
2023-06-11 08:55:171

《富春山居图》由谁所画?

01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属国宝级文物,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副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 《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
2023-06-11 08:55:411

《富春山居图》的时代背景

黄公望与富阳有着不解之缘。他遍游名山大川,却独钟情于富春山水,晚年结庐定居富春江畔的筲箕泉(今富阳市东郊黄公望森林公园内),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留下了一大批杰作。从此,黄公望的名字与美丽的富春江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富春江是造就他成为一代大师的摇篮,而他也为美丽的富春江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这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的长卷,是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卷,壑,越出越奇,重峦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这件宏幅巨制直到他谢世前不久才告完成,前后倾注了大约七年的心血,这是画家与富春山水情景交融的结晶。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这幅山水画长富春山居图赏析(局部)[3]卷的布局由平面向纵深展宽,空间显得极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实和亲切,笔墨技法包容前贤各家之长,又自有创造,并以淡淡的赭色作赋彩,这就是黄公望首创的“浅绛法”。整幅画简洁明快,虚实相生,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妙,集中显示出黄公望的艺术特色和心灵境界,被后世誉为“画中之兰亭”。
2023-06-11 08:56:042

哪位知道《富春山居图》创作背景?

黄公望79岁高龄时创作,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为了画好这幅画终日奔波于富春江两岸,使画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大约倾注了7年的心血,还有他的首创“浅绛法”
2023-06-11 08:56:142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谁

富春山居图作者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原画画在六张纸上,六张纸接裱而成一幅约七百公分的长卷。而黄公望并没有一定按着每一张纸的大小长宽构思结构,而是任凭个人的自由创作悠然于山水之间,可远观可近看。这种浏览、移动、重叠的视点,或广角深远,或推近特写,浏览过程中,视觉观看的方式极其自由无拘,角度也非常千变万化。《富春山居图》从构思、动笔到绘制完成大约用了七年时间。为了画好这幅画,他终日不辞辛劳,奔波于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钓滩之胜,并身带纸笔,遇到好景,随时写生,富春江边的许多山村都留下他的足迹。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明朝末年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被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较长的后段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前段称《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为师弟郑樗(无用师)所绘,几经易手,并因“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前半卷:剩山图,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半卷: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023-06-11 08:5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