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下午茶怎么画

2023-06-21 08:25:17
牛云

下午茶画法如下:

1、先整体观察,用一些简单的线条将雪娃娃奶茶的大体轮廓勾出来。

2、接着用铅笔仔细描绘所画物体的细节。

3、用444普蓝将描绘的物体通过拷贝台轻轻勾勒拷贝下来。先用432肉色给奶茶涂上颜色,注意明暗关系。接着用439粉紫色加深奶茶的颜色。再用432肉色将色彩倾向进行统一。

4、接着用476熟褐加深奶茶的暗部,并画上雪娃娃木棒的投影,记得奶茶的亮部要保留。接下来用483土黄,476熟褐分别给雪人的身体和帽子涂上一层底色,注意留白。接着用487黄褐加强雪人身体的色彩。

5、继续使用476熟褐加深雪人暗部的颜色并且给枝干也涂上颜色。用448银色,再用432肉色依次给杯子和盘子绘上一层底色,杯子的杯沿要留白,并且注意整体的明暗关系。用480深褐加深雪人身体上纽扣的颜色,记得留点高光。用448银色,再用432肉色依次给杯子和盘子绘上一层底色,杯子的杯沿要留白,并且注意整体的明暗关系。

6、接着用499黑色勾出杯子和盘子上的线条花纹以及英文字母的颜色,同事注意前后的虚实关系。

7、用452金色给旁边的曲奇饼干绘上底色。接着用483土黄加深饼干的固有色。使用448银色给勺子的暗部铺上一层颜色,并再扫上一些483土黄。用447天蓝给杯子和盘子涂抹一层颜色,接着用480深褐画出饼干和勺子的投影。使用486灰色加深盘中物品的暗部和投影。

8、盘子的阴影部位用480深褐加深,但因为物体本身颜色的影响,比如淡黄色的饼干,偏蓝色的杯子等,所以要在适合的地方轻轻扫这些颜色。

9、最后用447天蓝整体加深瓷杯的颜色,并根据各个部分的色调关系,进行调整和修改。

什么是世界上第一幅茶画

《萧翼赚兰亭图》是世界上第一幅茶画。目前已经发现唐代茶事的绘画作品,是唐著名画家阎立本题为《萧翼赚兰亭图》的绘画作品,和唐人佚名《宫乐图》及周昉《调琴啜茗图卷》为最著。诗碑则以袁高《茶山诗》与杜牧《题茶山》顾渚山石刻传名。茶帖则以唐代书法家怀素《苦笋帖》传之于世。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该画描绘了唐太宗遣萧翼赚兰亭序的史事。画面有5位人物,中间坐着一位和尚即辨才,对面为萧翼,左下有二人煮茶。画面上,机智而狡猾的萧翼和疑虑为难的辨才和尚,其神态维妙维肖。画面左下有一老仆人蹲在风炉旁,炉上置一锅,锅中水已煮沸,茶末刚刚放入,老仆人手持“茶夹子”欲搅动“茶汤”,另一旁,有一童子弯腰,手持茶托盘,小心翼翼地准备“分茶”。矮几上,放置着其它茶碗、茶罐等用具。这幅画不仅记载了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史实,而且再现了唐代烹茶、饮茶所用的茶器茶具,以及烹茶方法和过程。这些有关唐代茶文化之绘画、碑帖作品,充分显示唐代茶文化活动之兴盛。无论宫廷、民间对茶事活动,皆颇为讲究。
2023-06-21 04:18:361

据现有考证资料茶画艺术作品最早出现在

据现有考证资料茶画艺术作品最早出现在唐朝。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盛唐时期,中国茶画的出现也从这时开始,因此茶画艺术作品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的茶画反映饮茶内容,并未形成表现茶特殊本质的艺术作品。
2023-06-21 04:19:101

"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

唐伯虎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伯虎的茶画,也是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上述特征。唐寅《事茗图》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仕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2023-06-21 04:19:191

唐代茶画作品侧重于表现在哪个方面

唐代茶画作品以茶入画,以画释茶。侧重于表现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和茶文化
2023-06-21 04:19:251

茶画最多的人

茶境无边茶如人生 中国茶画艺术大师田耘(视频)田耘,字子耘,山东淄博人,山东孔子茶道院荣誉院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民族文化学会茶文化委员会秘书长。他擅长茶画,被誉为“茶画第一人”。
2023-06-21 04:19:322

一杯茶怎么画

一杯茶画法如下:1、在白纸上用线条和曲线画出一个茶杯的外形轮廓,并用水彩笔画出里面的茶。2、用线条和曲线画出茶杯外面的花纹,并涂上色彩。3、用线条和弧线画出下面盘子的外形轮廓。4、再用线条和弧线画出盘子上面的花纹,并且用粗线条画出阴影部分。5、画出背景部分,修饰一下细节。6、最后画出一个勺子的外形轮廓,并用水彩笔涂上色彩,画出勺子的阴影部分,简笔画就画好了。画画的技巧:1、画画前的准备工具:画纸、不同型号的铅笔。画纸,要求纸质洁白厚实,纸面具有不规则的纹痕。耐摩擦,以便绘画时用橡皮揩擦而不易起毛。并有较好的耐水性能,使在画水彩画时,不致有扩散现象。2、学会画线条:素描是由线条组成的。在学画画之前,都是要画很多很多线条的,而且纯画线条。画的时候,不能弯,要讲究果断、潇洒、力度得当,也就是一条线条要让人感觉到美、直、大方、尾部收得好、有条理。关键在于线条的疏密处理,疏密关系有节奏的配合与巧妙运用,才能使画面保持秩序感,产生有条不紊,丰富而不繁。3、临摹速写照片:线条学过了,就选几张自己喜欢的照片进行临摹。临摹就是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对于初学者来讲,临摹速写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是美女、风景、食物,只要你喜欢都可以。临摹速写照片,只要画出轮廓就可以了。
2023-06-21 04:19:411

能从古画里寻找茶室装修的灵感吗?

可以的。因为茶室装修的灵感就在于中国风,而古画中一般都是中国风的风格,在这种典雅端庄的风格中可以找到你装修的灵感。
2023-06-21 04:20:043

荼画茶怎么样好喝吗

好喝。荼画茶好喝。茶画,在中国茶文化里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茶人所青睐,从表达方式上属于传统水墨国画,但是从内容上细分,又可归属于文人画。
2023-06-21 04:20:451

茶画作品《事茗图》的作者是()。

茶画作品《事茗图》的作者是()。 A.赵孟頫B.唐寅C.柳公权D.杨晋正确答案:B
2023-06-21 04:20:521

茶画社社团学什么的

茶艺,画画等。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爱好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全称社会团体,其中茶画社学习的就是纳茶、润茶、冲泡,以及画画等,是一个非常好的社团。
2023-06-21 04:20:581

书画与茶之间有何影响?

茶道与画道均道法自然,崇尚意境。茶道。自然美是朴质的,它发挥为天之自高,地之自厚,花之自开,月之自明,自在有为,淡然无极。这在茶道中发挥为朴质简略,纯任心性,不造作,随意之境而心神会合;在画道中发挥为心无挂碍,随性而为,以超然之心,任性挥写而营建画之意境。中国以茶为题材的古代绘画,现存或有文献记载的多为唐代以后的作品,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南宋刘松年的《记茶图卷》,元代赵孟颊的《计茶图》,明代唐寅的《事茗图》、文征明的《惠山茶会图》李振凯《品茗图》等。日本以茶为题材的绘画多仿中国画,如《明惠上人图》,《茶旅行》手卷,图示日本历史上每年进贡茶叶的礼节共十二景。欧美各国到18世纪也开始出现以茶为题材的绘画,如爱尔兰画家N.霍恩的《饮茶图》,摩兰的名画《巴格尼格井泉之茶会》。
2023-06-21 04:21:083

客厅挂什么画最吉利最旺运

人们常说,家是温馨的港湾,而客厅则是家中的重要场所之一。客厅的布置应该要注重不同方面的布局,其中藏风聚气的挂画更是重要的一环。那么,客厅挂什么画最吉利最旺运?今天我们就从堪舆学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摒弃凶险挂上传统文化系列的画传统文化系列的画意在弘扬中华文化,强调民族凝聚力。因此,挂上此类画不仅可以起到装点家居的作用,还可以为家中带来吉利的气场。其中,龙、凤、百慕图等传统图案和字画则是更为吉利的选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忌挂凶险图案,如水、火、刀等,这些图案不仅不吉利,还会给人带来不祥之气。动植物图案增加家中氧气动植物图案是非常受欢迎的,如莲花、牡丹、兰花、竹子、松树等。这些画作植物花卉的部分都充满生机,动物的画作则更为灵动。动植物系列的画可以帮助居家环境增加氧气含量,让家中空气更加清新,且具有增强免疫力、消除疲劳的功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挂画的过程中,不能摆放一些凋零的花卉,否则也会对居家_水产生不利的影响。酒、茶画等友善居家氛围酒、茶画则是居家环境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类画作,不仅可以为整个房子带来优越的气质,更能营造一种和风细雨、淡泊明志的生活情怀。一些酒、茶画则通过表达对民族文化的喜爱来为居家环境带来更多的刺激和希望。酒、茶画的色彩和风格非常丰富,可以挑选适宜自己家中的画作来装饰。我们可以看到,在挂画的选择上,要以生肖、传统文化、动植物等吉祥元素为主,避开凶险图案,增加家中氧气含量,营造和风细雨、淡泊明志的生活情怀。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装饰家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吉祥祝福。
2023-06-21 04:21:361

茶文化画报活动的意义

提高道德修养。茶文化画报活动对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以及更好弘扬茶文化本身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有提高文化品位和道德修养的意义。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
2023-06-21 04:21:551

禅意茶道人物意境图片欣赏(2)

  禅意茶道的理念   1.天人合一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道思想精华。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 ”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2.道法自然   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质、行为、精神三个层次。中国茶道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自自然,任由心性,绝无造作。   3.尊人贵生   中国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三才杯”。杯托 为“地”,杯盖为“天”,杯子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连杯子、托盘、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这种拿杯手法称为“三才合一”。贵生是指注重茶的保健养生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4.坐忘   “坐忘”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至虚极,守静笃”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静法门。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把“静”视为“四谛”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一私不留、一尘不染,一妄不存”的空灵境界呢?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这称之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聪明。   5.无几   道家所说的"无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无我"。无我,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立,达到契合自然、心纳万物。“无我”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高追求。   禅与茶道的历史   西汉公元前52年,吴理真在四川蒙顶山种下七株茶树开创了世界上人工 种植 茶叶的先河,吴理真因此被敬为茶祖。公元前4年,佛教传入中国后,吴理真在蒙顶山脱发修行,亦佛亦茶,首创“佛茶一家”,被尊称为甘露禅师。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见闻录》中记录北宗禅习茶的情景“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 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唐人陆羽被世人尊称为茶圣,寺院出身,三岁时就[4]被禅师收养,从小练得一手采制、煮茶的高超技艺。他撰写的《茶经》记述了茶的历史、种植、加工以及茶具、品茶习俗等。   唐代南禅宗系统禅僧也注重饮茶。唐末五代,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据《景德传灯录》卷十记载,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赵州曰:“吃茶去。”又问僧,僧答:“不曾到”。赵州曰:“吃茶去”。这就是禅宗历史上著名的“赵州吃茶去”公案。   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在湖南夹山著就禅宗第一书《碧岩录》并悟出禅茶一味之道。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将其馈赠参学的日本弟子荣西。至今圆悟手书原迹仍被 收藏 在日本奈良大德寺,日本茶道因此也有“茶禅一味”的说法。唐宋禅寺中专门设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诸寮舍司煎点茶的设有专门的职位,称为“茶头”。丛林规则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住持晋山,也有点茶、点汤仪式;甚至还有专门以茶汤开筵的,美名其曰“茶汤会”。   日本禅寺的庭院也有“茶亭”、“茶寮 ”茶亭建筑雅致,环境清幽,是我国禅寺“茶堂”“茶寮”在日本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品茶之风始于寺院,盛行于寺院,唐宋之后,品茶之风更盛。然后普及到文人、士大夫、皇宫贵族,直至广泛的社会大众。   禅与茶道的关系   相传神农尝百草,即知茶有解毒药效。史传记载,东晋僧人,已于庐山植茶,敦煌行人,以饮茶苏(将茶与姜、桂、桔、枣等香料一起煮成茶汤)助修。随着华夏文明之发展,演至唐代,而茶 文化 兴起。制茶法由唐饼茶、宋团茶、明叶茶、至清工夫茶;饮茶法从唐煮茶、宋点茶、明泡茶、而清沏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由上层社会“雅玩”入俗为民间“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事。   茶渗透于文化生活而产生茶具、茶厂、茶行、茶室、茶馆、茶经、茶书、茶诗、茶画、茶歌以至茶道,不一而足。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定亲,以茶馈礼,以茶贸易,民情风俗,均与茶不可分离。茶文化为中国 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释迦牟尼佛拈花示众,迦叶微笑,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南北朝时由达摩传来中国。 传说 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其事近诞,而其所寓禅茶不离生活之旨,则有甚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历史而有禅话、禅史、语录、灯录;于文学艺术而有禅文、禅诗、禅乐、禅画;于建筑工艺而有禅寺、禅塔、禅室、禅具;于学术思想而有禅理、禅学、禅道、禅风。禅是中国佛教的特质之一,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两种法数,有相无相,不即不离。茶文化与禅文化同兴于唐,其使茶由饮而艺而道,融茶禅一味者,则始自唐代禅僧抚养、禅寺成长之茶圣陆羽。其所着《茶经》,开演一代茶艺新风。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得天独厚,云里雾里,极宜茶树生长。农禅并重为佛教优良传统。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地栽茶。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所命名。其于茶之种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中国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成熟了中国本有的茶文化,且使茶禅融为一体而成为中国的茶禅文化。茶不仅为助修之资、养生之术,而且成为悟禅之机,显道表法之具。盖水为天下至清之物,茶为水中至清之味,其“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执着之“平常心境”相契相符。一啜一饮,甘露润心,一酬一和,心心相印。茶禅文化之潜移默化,其增益于世道人心者多矣。   中国茶禅文化传入日本,于是而有日本之“茶道”;传入英国,于是而有伦敦“午后茶”;传至欧美,竟有所谓“基督禅”者。茶禅文化影响世界文明,实深广远。茶禅是文化之缩影,“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可见各国不同文化之内涵与时代精神。茶禅又是文化之泉源,儒家以茶规范仪礼道德;佛家以茶思惟悟道;艺术家以茶书画诗文;评鉴家以茶审美鉴赏。茶使人类精湛思想与完美艺术得以萌发创造。茶禅文化可以兴、观、群、怨,小至怡情养性、应对进退,大至国际往来、文化交流,诚目前改革开放、净化人心、启迪智慧之所必需,亦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之所当务。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大德,生前素心淡泊,好茶乐道,观世界文明发展之趣势,感祖国茶禅文化之渐替,念我祖本师之慈怀,阐茶禅一味之真谛,爰倡茶禅学会,以期联络同道,致力于新中华的精神文明建设,弘扬茶禅文化于新时期,启迪理想,护持道德,开发文化,纲维纪律,盖亦为经济建设中心添砖增瓦、搭桥铺路之一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赵朴老希望广大“茶人”与有志“茶文化”之士,能将已濒湮没的中国茶道,发掘整理,恢复继承,发扬光大。中国茶禅学会遵循赵朴老的遗愿,也正为此而努力。   茶禅文化是一个容量很大、范围很广、内容非常丰富的大文化圈。它并不局限于佛教文化,但它的主流确实是中国佛教的茶道。它由禅而兴起,继由禅而成熟,终因禅而成就。它虽然也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但它的脉络却由佛教茶道而一以贯之。   人体有色息心三大要素之分支,生活有饮食、呼吸、睡眠三大活动之需要(儒家谓为食息眠,道家谓为精气神,佛家谓为色息心,藏密谓为脉气明点,实质一也),法门即有如来禅、秘密禅、祖师禅三大体系之类别。禅定有种种分类,此种分类,是从色息心上分,色息心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但修持有所侧重。如来禅着重息法,断惑证真,转识成智;秘密禅着重色法,入我我入,即身成佛;祖师禅着重心法,明心见性,即心成佛。禅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开。茶与佛家这三种禅定都结下不解之缘,赋予了茶禅文化极为丰富的内涵,使世俗间的饮茶活动逐步升华为佛门的茶道。   中国佛教最先推行的禅定大都是四禅八定的如来禅,如来禅是坐禅,讲究安般守意的息法息道,与后来祖师禅的参禅、行住坐卧都是禅是不同的。坐禅需要静虑专注,心一境性,而茶本具的“降火、提神、消食、解毒、不发”等等药性药效,其功用正好有助于摄心入定,所以茶与禅修结合,乃极自然而必然之事。坐禅用茶的最早记载,见于《晋书?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坐禅,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僧人坐禅修定,须持“过午不食”之斋戒,盖由戒生定,由定证慧也。故丛林不作夕食,但许饮茶以助修。唐代茶道,多与佛教食法相关,称为“吃茶饭”。唐用茶饼,故需煮饮,如煮饭然。丛林谓过午之后饮食为小药,故茶又谓为茶汤,如药汤然。所以赵州公案说“吃茶去”。   唐代寺院饮茶助修,逐渐普及,唐封演《封氏闻见录》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举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从此可见由僧人坐禅饮茶助修以致形成民间转相仿效的饮茶风俗。而宗门亦将坐禅饮茶列为宗门规式,写入《百丈清规》。佛教丛林制度,由唐百丈禅师立《百丈清规》而创定。《百丈清规法器章》及“赴茶”、“旦望巡堂茶”、“方丈点行堂茶”等条文中明文规定丛林茶禅及其作法次第。其“请新住持”文中记有“鸣僧堂钟集众,三门下钉挂帐设,向里设位,讲茶汤礼。u2026u2026揖坐烧香,揖香归位,相伴吃茶。u2026u2026”即于法堂设两鼓:居东北角者称“法鼓”,居西北角者称“茶鼓”。讲座说法擂法鼓,集众饮茶敲茶鼓。“法鼓”,凡住持上堂、小参、普说,入室并击之,上堂时二通。u2026u2026茶鼓长击一通u2026u2026召集众僧饮茶。   又每坐禅一炷香后,寺院监值都要供僧众饮茶,称“打茶”,多至“行茶四五匝”。茶院中还专设“茶堂”,供寺僧坐而论道,辩说佛理,或招待施主、同参之用;有“茶头”执事,专事烧水煮茶,献茶酬宾;专门有“施茶僧”,为行人惠施茶水;寺院所植茶树,专称“寺院茶”;上供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之茶,称“奠茶”;寺院一年一度的挂单,依“戒腊”年限的长短,先后奉茶,称“戒腊茶”;住持或施主请全寺僧众饮茶称“普茶”。茶会成为佛事活动内容。凡此种种均来源于坐禅饮茶,目的还是为了帮助禅修,而后相沿成习,潜移默化,成为佛教丛林的法门规式。百丈禅师有:“吃茶、珍重、歇”三诀,唐皎然饮茶诗有“三饮便得道”之语,刘珍亮谓饮茶具“十德”,《五灯会元》载有所谓饭后三碗茶的和尚家风。可见茶在唐代,已为僧伽生活中所不可或缺。以茶敬客,更是寺院常规。自宋至清,举办茶宴,已成寺院常规活动。如浙江径山寺即有近千年的茶宴史。藏传佛寺,一般都举行茶会。十九世纪中叶,大喇嘛寺曾举办过数千喇嘛参加的法会,有时持续数日之久。由此可见茶不但与显教,而且与密教;不但与汉传佛教,而且与藏传佛教都有密切关系。总之,上说这些都是坐禅饮茶的茶道,也可说是修如来禅的“坐禅”茶道。   就在坐禅饮茶的茶道盛行之时,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从印度来到中国首都长安传播密教。密教修的是即身成佛的秘密禅,一切修法都可说是供养法。而茶成为最佳供品之一,一开始就与密教修供又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唐历代皇帝赏赐高僧大德,多用茶供。如金刚智忌辰,举行千僧供,玄宗赐茶一百一十串(唐代系饼茶,故可用线贯串),以供斋用。大兴善寺文殊阁上梁,代宗敕赐千僧饭,赏上梁赤钱二百贯,蒸饼二千颗,胡饼二千枚,茶二百串。   惠果大师于贞元六年(760)入宫,于长生殿为国持念七十余日,归时,每人赐绢三十匹,茶二十串。贞元十四年,惠果入内道场,赐绢一匹,茶十串。惠果常以所赐之茶换购丹青原料画曼荼罗,可见唐代皇帝即以供养茶赐茶为供佛施僧的高级礼遇。法门寺地宫供奉物中,有唐代系列茶具一套,系唐僖宗自用以供佛和大阿贽黎者(僖宗排辈第五,乳名“小五”,茶具墨书有“五”字略号,是最珍贵的皇室茶具,也是世界上现存唯一最古老的茶具。现存法门寺博物馆)。日本文献记载,台密宗祖最澄及永忠和尚,遣唐回国,带茶种植于比?山麓。永忠和尚献茶于嵯峨天皇,天皇称赞并命当地(宇治县等地)普遍种茶,是为日本最早传茶之记载。奈良宇治所产之宇治茶,至今还为日本茶道常用之茶。又广东江门传说密宗一行大阿贽黎曾在江门白水暂住,日种山茶,夜观天象(一行为中国大天文学家),进士陈吾道建茶庵寺,并为一行塑像立碑。凡此均可证明茶与密宗的法缘关系。   日本台密六祖智证大师圆珍《行历抄》记其初至长安面见法全(唐密祖师惠果和尚之法孙),引至“青龙寺西南角净土院上房,与茶饭吃。”后三日,圆珍“到青龙寺礼拜和尚,入道场,随喜礼后,便于院中吃茶饭”,由此可见茶与密寺及密宗行人之关系。法门寺地宫八重宝函中有药师曼荼罗,其药师像与东密《觉禅钞》心觉的左手持钵右手持锡杖的唐本药师像完全一样,说明地宫也已用茶供养药师。药师法为中国早期密法,唐代弘扬最盛。尽管显密详略不同,但传承迄今不绝。药师法是了生脱死,以药物为体、以性空为性来认识人生而改造人生现前脚下立地起修之大法。药师法的本质就是修药师定。修药师定,就是教人明于自己色息心之所由具以及如何用此色息心之所具而做顶天立地之人。亦即教人如何在生活中了生死而又在了生死中生活也。药师定者,秘密禅之禅定也。它融秘密禅修色之要,会如来禅修息之奥,通祖师禅修心之妙,以大食法(消化生理)修色,解决食色问题;以安般法(循环生理)修息,解决呼吸问题;以入寤法(大脑生理)修心,解决睡眠精神问题,实为现前做人做事之生活禅也。用药师法茶供、茶施、茶会,则是秘密禅茶供之善巧方便之运用。因为茶禅一味,禅密一体。茶作供品,作空性观,既易悟缘起性空之理,更显实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来口、如来味、如来意,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说是修秘密禅的“密禅”茶道。   由于人身色息心是一个完全的整体,因此如来禅的坐禅、秘密禅的密禅与祖师禅的参禅是相互联系,从三个不同的层面而逐渐开显的。所以在坐禅饮茶、密禅供茶、参禅茶味三者既有彼此相联的共同点,又有先后不同的差别层。修祖师禅的“茶禅”(即茶禅一味)的茶道是到宋朝禅宗发展过程中最后形成的。也就是说,茶由禅兴,茶由坐禅饮茶到茶事融入佛事,列进宗门法规,乃至以茶作为密教供品,用以供佛斋僧。法门寺的茶供养、圆珍的“吃茶饭”,甚至赵州三呼的“吃茶去”,以茶作为妙传心印的载体,茶修禅修一体,茶味禅味一味,茶密禅密一体,这就完成了中国佛教三个层面,色息心三法相即、空假中三谛圆融的中国茶道。也就是坐禅饮茶的茶道、修密供茶的茶道和用茶印心茶禅一味的茶道。饮茶的茶道,主要是饮茶调息,摄心入定,心息相依,安般守意,进而止住自心流注,臻于住息息住,心一境性。供茶的茶道,主要供茶作观,作空性观,周遍明了,入本不生际,乃至离边大中观,常乐我净。印心的茶道,主要是味茶净心,自心现量,远离四句,甚至念住无念,见本来面目。   “茶禅一味”是由宋朝临济宗大师圆悟克勤提出的,他在湖南夹山寺编着的《碧岩集》在禅门影响甚大,被韩国称为“天下第一奇书”。他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由日本 留学 生辗转传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纯手中,成为日本代代相传的国宝。日本临济宗荣西禅师遣宋留学回国后,将茶种植于禅寺,并着《吃茶养生记》。之后大应国师又将中国寺院饮茶方式传至日本。大应之后继有几位禅僧至中国习茶道并成为茶师。后大德寺一休和尚将茶道之法传弟子珠光,乃融日本文化之特色,创出富有东瀛风味的日本茶道,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千利休改良而普行于民间,称为千家流,倡导“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即日本现在的里千家茶道。现在日本茶道已有数流矣。   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谓“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归依。”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珠光禅师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一味清净(清心),法喜禅悦,赵州知此,陆羽未曾至此。人入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互间,谨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天下(心国)太平。”传说珠光禅师捧茶拟饮,老师一休举铁如意一声断喝,将其手中茶碗打得粉碎,珠光猛然有省。一休再问禅意若何,珠光答谓“柳绿花红”,一休印可。珠光专以茶道保任所得,并最终提出“佛法存于茶汤”的见地。千利休也在《南方录》中写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而“茶道之秘事在于打碎了山水、草木、茶庵、主客、诸具、法则、规矩的,无一物之念的,无事安心的一片 白露 地。”这一片白露地,就某些茶道已经明显表露出来的境界,也还只是浅层次的般若境界,还未臻于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还只是“缘起性空”的中观见,还不是离边的大中观见。提高来说,这一片白露地,就是大圆满的如来藏,就是原始觉性、内在光明、本来面目,就是“如来藏中有如来”的“本始基”,就是法尔清净的“本不生际”,也就是脱离任何边执的“常乐我净”。这就不是世俗谛中“茶即禅,禅即茶”的“茶禅一味”,而是胜义谛中无修无证、非茶非禅、非不茶不禅、不可言诠、不可思议的本际明相的“茶禅”了。入难入之楞伽,住无住之本际,达摩的二入四行,曹溪的一花五叶;祖师西来意,将心与汝安,欲了此中味,请你“吃茶去”。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艺)。道无器不现,器无道不明,所以茶道也不完全离开茶艺。
2023-06-21 04:22:011

中国四大传统茶艺为

没有分那么多中国哪里有贵族之分,真是胡扯。现在只有把茶泡好,喝出健康才是茶艺,时代变迁茶艺的定义也是随之变化的。茶艺并不是表演,更不是考本“茶艺师证书”就是茶艺师。茶是用来喝的,茶不是用来为表演服务的。既然茶是用来喝的,那目的就是为了健康,不是为了装优雅。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要总是复杂化,或文化化,当觉得是文化时,那已经被F悠了。
2023-06-21 04:22:282

茶道文化至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茶道文化至少有2000年左右。已经非常悠久了,茶道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茶道起源于我国。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2023-06-21 04:23:0710

茶文化基本知识 中国茶文化

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茶文化的特性1、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2、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2023-06-21 04:25:021

绿茶文化给人带来了快乐,你也这么觉得吗?

我也是这样觉得,绿茶文化也是非常有特点的,而且也可以起到下火的效果,味道上面也是特别好吃的,所以在平常的过程中是会感觉到快乐的。
2023-06-21 04:25:164

四大传统茶艺

茶事功能分类:生活型茶艺、经营型茶艺、表演型茶艺以茶叶各类分类:绿茶茶艺、红茶茶艺、黑茶茶艺、乌龙茶茶艺、白茶茶艺、黄茶茶艺、以冲泡方式分类:烹茶法、点茶法、泡茶法等以社会阶层分类:宫廷茶艺、文人茶艺等以时期分类:古代茶艺、现代茶艺
2023-06-21 04:26:215

田耘茶画多少钱一平方尺?

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再说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人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是如果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不好意思,只能说这么多,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2023-06-21 04:27:381

中国有多少个茶道派系?

中华茶道自唐朝兴起至今,已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茶成为雅俗共赏的饮品是茶道流派诞生的重要基础。按照品饮人群的不同,中华茶道分为四大流派:禅宗茶道、贵族茶道、雅士茶道、世俗茶道。每个流派均有自己独特的趣味和出彩之处。1.禅宗茶道茶道从诞生之初便带着三分佛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是中华茶道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三饮便得道”为禅宗和茶道之间架起了第一座桥梁;另一方面是因为佛家认为茶有“三德”,可以在饭饱后助消化,坐禅时助提神,还可以抑制性欲。2.贵族茶道贵族茶道是中华茶道发展的另一条道路。 实际上正是在茶成为敬献朝廷的贡品之后,茶的功能 和价值才被人们广泛地了解和承认。当茶得到上层社会人士的普遍了解和承认之后,贵族茶道便诞生了。尽管贵族茶道以豪华奢侈著称,但是由于它从客观上创造了茶道最早的范式,所以还是得到了部分茶人的欣赏与肯定。直到封建王朝结束之后,贵族茶道仍然还是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种茶道流派。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潮闽工夫茶就是由贵族茶道演变而来的。3.雅士茶道雅士茶道,顾名思义就是由文人墨客的茶事活动中诞生的茶道。其实,在魏晋时期之前,饮茶的文人很少,仅有司马相如、左思、张华等。可是,自唐朝以来,就几乎没有不饮茶的文人了。魏晋以前的文人大多有以酒避世的思想,而唐朝之后的文人则更具有入世精神。于是,从唐朝开始,饮茶便取代酒成为社会的新风尚了。4.世俗茶道同上述三大流派想比,世俗茶道出现的最晚。它与其他三者是完全不同的,世俗茶道是平民化、大众化的,带着浓浓的人情味。清朝之时,京师有很多平民化的茶馆,饮茶者可以自带茶叶,只付水钱就可以。到了民国年间,茶馆通常会在卖茶水的同时还卖一些点心佐茶,更有融饮食、娱乐为一体的评书茶馆、京剧茶馆等。人们去茶馆不仅可以喝到自己喜欢的香茶,还可以享受到各种充满乐趣的娱乐表演。如今茶已经走进了普通百姓之家,茶更成为与家人亲友联络感情的最佳选择。随心随意是世俗茶道最大的特点。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它们的宗旨是高度统一的:茶道是茶人舒泰身心的重要载体。只有认真专注地研习,修习者才能在喝上一杯口感颇佳的香茶的同时使自己的心得以放松,有目的地提升自我。
2023-06-21 04:27:4914

如何选购紫砂茶具

如何选购紫砂茶具:1、看泥料。紫砂壶属于一种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茶具,好的紫砂壶,制作工艺是非常考究的,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等特性。也就是说,质量好的紫砂壶,壶身色泽暗红,质地粗润。如果看到紫砂壶壶身通体颜色鲜艳亮丽,一般都是人工仿制的哦。2、摸壶。大家在挑选紫砂壶时,除了上面看泥料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摸壶的方法来挑选。轻轻抚摸紫砂壶的壶身,通常情况下,好的紫砂壶,壶身都是粗润的。仔细摸时,我们还可以摸到砂质呢3、观察壶身。我们这里说的观察壶身,就是使用放大镜来观察。真正的紫砂壶,制作所用的材料是陶土,含有石英石的成分。挑选时,如果用放大镜迎着光来观察紫砂壶壶身,可以看到金灿灿光点的,就是好壶。4、听声。可以借助听敲打紫砂壶身的声音来挑选。用壶盖轻轻的敲打壶身,发出的声音如果是带有金属性质的“呛呛”声,就说明该壶是真正的紫砂壶。5、检测紫砂壶的壶盖和壶身的紧密程度。一般好的紫砂壶,密度程度是极为契合的。检测方法就是用食指紧压紫砂壶盖上的出气孔,然后倾倒紫砂壶,观察水滴。若滴水不流,则说明此壶紧密程度非常高,即是好的紫砂壶。中华传统茶文化: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2023-06-21 04:29:051

莒县有考证资料茶画艺术作品最早出现在

莒县有考证资料茶画艺术作品最早出现在唐朝。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盛唐时期,中国茶画的出现也从这时开始,因此茶画艺术作品最早出现在唐朝。茶画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绘画所表现的内容总是有其时代特征,在茶文化成为一个独特文化的唐代,兴盛的茶事活动,自然会在当时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画家挥毫离不开墨,墨的品性和茶相近,两者均有沉静、安详、细腻之趣味。明代画家文征明诗日:“方床睡起茶烟细,矮纸诗成小草斜”。历代画家画茶是寄一份清雅淡泊、悠闲自适的隐士情怀。“苦味隽永,栖神物外”。对茶品的赞赏不是偶然的,仅仅实用是提高不到美的境地,文人好事,给茶品定性,予以了精神的界面,又乐此不疲,故而品茶形式呈多样性,文人所好也是画家所好,历代茶画甚多是其必然。茶画艺术的意义茶画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极具艺术性的元素内容,通过对茶画创作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茶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实际上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产物。尤其是茶画中凝最了绘画人对茶文化生活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是对相关茶生活的艺术化再现。本文拟从茶画艺术的发展秋况分析入手,结合茶画的艺木内涵认知,通过融入当萌整个茶画艺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压力分析,从而探究茶画的传承发展机制。
2023-06-21 04:29:361

五律· 诗书茶画意

一夜寒风紧,星穹映月台。红庭词落笔,绿苑影徘徊。 晓径通幽处,凌梅傲雪开。 诗书茶画意,字字独心裁。
2023-06-21 04:29:591

茶画伴宁行书怎么写?

茶画伴宁
2023-06-21 04:30:061

茶文化的手抄报内容

茶文化的手抄报内容如下: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品位。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茶文化是汉族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 ,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2023-06-21 04:30:192

主持人如何给每天学习的人介绍茶文化?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1] 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茶文化的内涵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礼仪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是一种礼节现象。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汉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中国的一些生活中的习惯与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类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中国不仅是茶叶的原产地之一,而且,在中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至今仍有着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
2023-06-21 04:31:171

喝茶的你,你喝的是什么?

当我们开始喝茶时,难免想要了解茶是什么。但除了把注意力放在茶上面之外,我们应该会想茶之于我们,是什么?就是我在此讲跟茶有关的那些事儿,也就蜻蜓点水,泛泛而谈。我不研究,仅是言说。我还小的时候,我爹就教导过我:酒满敬客,茶满撵人。这是何道理?原因固多,最可见的一点,大概是茶水热烫,过满了,不好下口,自然便是对客人的不尊重了。酒呢,讲劝,讲豪直,满满的合乎性情。所以,又有茶七饭八酒十分之说。这些,都是民间日常生活里百千年来的习俗沉淀,是中国民俗文化之一端。我们把话头扯回跟茶相关的话题。谈茶先识茶。现在的茶有很多,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有茶叶产出,类别也多。但在古人,在茶圣陆羽撰写《茶经》的时候,只有一种,绿茶。今天的人若还死板地端着《茶经》来论茶道,有点不合时宜,因为连喝法都不一样了。现在的茶,除了绿茶,还有红茶、黑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青茶)、花茶等。严格地说,花茶,不算茶,因为,它不是茶叶茶。这么个分类法,主要跟茶叶的发酵程度有关。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中国人喜欢数字化的归纳,有道理也没道理,不要太拘泥,五岳之外的真正的大山多了去。名茶的评判也是这样,这是1959年全国评选的结果。现在怎么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评都有人不服气的。边说边泡。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艺术”。茶人们总结了许多技巧和程序,于是成了茶艺。比如说泡个绿茶吧,备好茶盘、随手泡、玻璃杯、赏茶荷,程序如下:烧水,静候;洗杯,热水少许,转动杯身使之受热均匀,盥水倒入茶盘;投水,置杯身三分一;赏茶,茶荷(也叫茶则)盛之,观形察色,激发茶饮之情致;投茶,用茶导(也叫茶拨)把茶拨入玻璃杯;摇香,左手托底右握杯,轻轻摇动,以醒茶香;冲水,凤凰点头高冲水(嫩茶宜低冲),至三分二高度,看茶叶翻腾,茶性激活;奉茶,姿势如摇香,奉客待饮;闻品,喝前先闻香,心绪落定,可优雅品饮了。这一系列程序,说起来够??拢?溺хУ摹J率瞪弦部梢哉饷此担捍橐话巡枰叮?颖?铮?顾???两口气,喝。它们的分别在哪里呢,在于前者预设了对于茶事的敬意,在乎的,是心情,是气氛,是生活情趣;后者呢,俩字总结:解渴。武夷岩茶的盖碗冲泡、潮汕单枞的功夫茶式,更多讲究,有十八式、二十四式什么的,还有一套文雅的说辞,譬如紫泥逢春雨、乌龙入朝宫、飞流三江水等等。这些命名的过程,呈现了茶文化的总结和体认。喝口茶水也这么多穷讲究?你未免讶异。明朝有个张岱,喜美食,擅茶道,能辨认泉水的源出、茶叶的产地品种以及制茶的各种工序,他在《陶庵梦忆》的“闵老子茶”一节中,喝的是甚么茶甚么水甚么时候采摘的,逐个道来,把主人闵汶水这个七十岁的老茶客骇得五体投地。是不是喝茶都得这么讲究呢,也未必是的。拘泥于这些范式,就不是人喝茶而是茶喝人了,铁板一块的程式,人的性灵不复存焉。陆羽《茶经》第九章“九之略”里也说过,在某些特定的场景里,有些工序是完全可以省略的,别太古板。但他认为,在富贵人家,却是一道工序也少不得,因为他们有穷讲究的条件。《茶经》里讲泡茶的用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有一对联可以佐证:“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总之,井水成为最末等的水质了,我们现在的自来水,在古人看来,简直就是喂猪的。可是,古今有别,那时的江水多清澈,没人搅扰,井水天天有人捣腾,自然有区别。今天的江水河水,谁去拿来泡茶?连鱼都喝不得,翻了白肚皮。所以我们读古书,要进得去,出得来,不然就叫泥古,叫冬烘。我们一边喝,一边聊,聊茶叶和茶艺,聊到这儿,差不多有点儿聊茶道的意思了。茶道的意蕴,难以说清,大概古时是有的,《茶经》(陆羽)、《茶谱》(卢仝)、《茶录》(蔡襄)、《大观茶论》(赵佶),都是唐宋茶典,期间的茶诗茶词茶画也很多,文人雅士都好这口。茶跟诗家墨客、僧人道士关系也很密切。元代百年,茶道枯寂,明代才又兴盛开来,诞生了现代的茶叶泡茶法。日本的遣唐使带回去的茶道,在这个岛国里倒是发扬光大,尤其是茶禅意境的开掘。我读叶渭渠先生《日本文化史》,对其中讲到的千利休“草庵式空寂茶”印象特别深刻,草庵茶室一切至简至素,粗茶碗、壁饰一轴水墨画、素瓶插花、光线微明,“茶室入口矮小,将军进入茶室,必须将腰间佩刀取下才能弓身进门,这体现了茶人无高低贵贱之分,身份一律平等,都应受到尊重”。这些描摹,枯淡静穆,氤氲着日本禅学里的“无”,透析着日本“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我们说“以文载道”,在这里,是“以茶载道”。现在的茶书,多得不得了,各种“鉴茶泡茶一本通”,各地茶叶协会的杂志,茶叶年鉴等等。这些书杂,跟上面说的禅寂茶道没有关系,面向的是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教给我们的是一些茶艺礼仪,保健养生。这算是大众茶文化吧。这样的书,一本就够了。但一些以茶主题为载体立意高阔的书,不妨收藏几本读读,比如我手中这本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在西方世界影响极大,是以茶道为主题的东方文化之“高山流水”,文字雅致精妙,古人古语,信手拈来,是可以当文学书来读的。茶喝差不多了,闲暇时分,不妨摆弄摆弄你家里的茶具吧,与茶道六君子(茶筒、茶则、茶针、茶匙、茶夹、茶漏)打打交道,享受下泡茶的生活乐趣。一册小书,一杯香茗,自有不足为外人道哉之乐也。最后,录唐人趣味茶诗两则,以供娱阅。其一:卢仝《七碗茶诗》(节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其二:元稹《宝塔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2023-06-21 04:31:241

林瑞萱人物简介

林瑞萱林瑞萱,出生于台湾,坐忘谷茶道中心负责人,主要作品有《陆羽茶经讲座》。中文名:林瑞萱出生地:台湾职业:坐忘谷茶道中心负责人代表作品:《陆羽茶经讲座》林瑞萱,在台北陆羽茶艺中心从事茶道、香道教学二十七年(1981年至今),并注重茶画、香画的创作。曾任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第一届理事(1990)。1998年后在台北坐忘谷茶道中心从事茶道、香道教学,现任坐忘谷茶道中心负责人。主要著作有《陆羽茶经讲座》、《茶道十讲》、《韩国茶道九讲》、《日本茶道源流——南方录讲义》、《香道入门》、《中日韩英四国茶道》等。相关著作:
2023-06-21 04:31:311

与君品茗 —茶文化

茶为一种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长品易健康、长寿,茶品顺为最佳、还可作药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华,顺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里有茶顺为茗品。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茶文化在汉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又如在汉朝,茶叶已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中国最权威的茶叶分类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外加茶区分布广泛,茶树品种繁多,制茶工艺不断革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茶类。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分类方法,有的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划分,有的根据茶叶外形来划分,有的按初、精制情况划分。 当然,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最权威、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中国茶文化的知识五千年历史长河,有多少璀璨的文化,有多少蒙尘的故事,都已经杳然无迹。然而,漫长的历史岁月,给予我们更多应得的厚报和深沉的文化积淀,茶文化便是这其中最为源远流长者。 即使站在今天,回望中华文化的来路,莫不弥漫着浓浓的茶香。 茶之于多数中国人.不仅仅是饮品.更是清新的空气,是美丽的风光.是山川河流.是人与自然通畅交流的管道,是天人合一的媒介.是不可或缺。 一杯中国茶,浓淡相宜。色泽莹润,有唐诗之浪漫,宋词之华美,元曲之清新,更组含着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神韵,坚韧,美丽,淡泊.宽容.大度,优雅…… 茶之于多数中国人,不仅仅是饮品.更是精神的寄托,是心之良药,是紧张忙碌的现代生活最清新的释放剂! 鲁迅有言: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其实中华民族不仅有好茶喝,个个都是“会喝好茶”的茶中高手.因为中华民族本就是浸在茶汤中怡人成长的民族。无论华丽或者优雅.无论贫穷或者富贵,无论劳碌或者清闲.且喝我一杯中国茶,脚中块全无不遁于无形,扰人尘事都远避三尺。 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被称为茶文化,所以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艺等在内的都属于茶文化知识。茶文化知识之茶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茶文化知识之茶德茶德是指茶自身所具备的美德。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知识之茶艺茶艺是一种茶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只有选对了背景才能更好地领会茶的滋味。一杯一饮,便也把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与韵味,品了个通体舒畅。在此,诚邀举杯,同饮中国茶!
2023-06-21 04:31:401

中国茶文化的茶文化的功用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社会文明进步与经济发展作用很大。在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如何进一步弘扬茶文化,发挥茶文化在大茶业中的积极作用,也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一、历史的回顾1.说起茶的发现,人们会自然地想到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然而把茶作为饮料、作为一种精神享受,真正有历史记载的还应该从西汉算起,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和记载,充分证明了当时饮茶风俗的形成和茶叶市场的存在。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共的很多共梧甚至把茶作为贡品。魏晋南北朝时一些有识之士“以茶养谦”巳成风气,如晋吴兴太守陆纳已养成只招待茶水的习惯,客来敬茶这也许是最好的例证。2.唐代是历史上比较兴旺的朝代,陆羽《茶径》系统总结了唐代及其发前的茶叶生产、饮用的经验,也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陆羽及其同时代的一些文人,都非常重视饮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而且非常讲究饮茶用具和煮茶的艺术,可以说中国的茶道、茶艺从此产生。当时比屋皆饮的民间茶俗,乃至豪华隆重的皇室宫廷茶宴,以及文人的茶诗词与茶书画,都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集中表现。3.到了宋代,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饮茶更加普及,作为贡品的建州龙团凤饼更是花样翻新。宋徽宗皇帝赵佶著《大观茶论》,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亲自写茶书的皇帝。跟随其后的不少文人雅士也纷纷写诗作茶画。同时饮茶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点茶”技艺进一步规范,“斗茶”之风盛行,佛门茶事兴旺,饮茶技艺也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迅速走也国门传至海内外。4.明清时代散叶茶迅速发展,多茶类的结构逐步形成,饮茶方法也从点茶发展成泡茶,而且泡茶用具也越来越讲究,工艺精巧的紫砂壶、盖碗瓷器茶具等也应运而生。客来敬茶、以茶待客风气更为普及,都市茶馆林立,利用茶馆休闲、谈生意已是平常事,茶馆文化教育得到发展。二、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 2.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3.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归纳其重要方面大致有21顶: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为模、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 、以茶作禅、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献艺、以茶旅游、以茶做菜、以茶为食、以茶设宴、以茶健身、以茶制药。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祥和。以茶联谊:各种联谊活动,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既庄重又生动活泼。以茶示礼:亲友相见、人际交往,无论是多么庄重的高级会谈或是重要会议,每人清茶一杯,显示了一种尊敬的礼仪。现代社会以工为礼品者显得高尚。以茶代酒:从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现代人际交往,提倡以茶代酒,实在是高尚之举。以茶倡廉: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洁,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清廉的重要举措。以茶表德: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人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提倡的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以茶为模:以茶的奉献精神为模,倡导做一个正直清廉的“茶人”。以茶养性: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养性,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以茶为媒:中国历史上茶与婚姻关系密切,以茶联姻、婚嫁用茶的传统流传至今已成习俗。以茶祭祀:中国民间的丧祭活动,很多仍流传用茶作祭品的习惯。以茶作禅: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寺院茶道的禅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茶悟道的重要仪式。以茶作诗:历代诗人作茶诗者很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以茶作画:历代描绘茶会、烹茶、饮茶等内容的书画较多,艺术价值较高。以茶歌舞:以采茶、饮茶等内容的歌舞较多,生动活泼。以茶献艺:各种流派的茶艺表演具有欣赏价值,不少茶类、地区、民族的饮茶习俗,艺术化以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以茶旅游:茶乡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名山、观名寺、饮名茶三位一体,很受欢迎。以茶做菜: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以鲜茶做菜的习俗,茶文化活动频繁之地,以茶作菜的菜谱也是丰富多彩的。以茶为食:将茶添加于食品饮料中食用,逐渐流行起来,茶叶口香糖、茶叶蛋糕、茶叶面条、茶酒等都已被人们接受。以茶设宴:各地的早茶、夜茶,以饮茶与吃小点心结合的方式,受到普遍欢迎。以茶健身:已知茶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饮茶健身是很多饮茶爱好者的切身体会。以茶制药:将茶叶中具有药效功能的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制成防病治病的药物,这是茶对人类健康的新贡献。综合上述茶的主要社会功能,可以认为,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其影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提倡“和主贵阳市”,双月刊一步增进友谊,调节社会人际关系。2.以茶代酒、以茶倡廉,提倡茶德和茶人精神,以茶养性,能担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3.经茶主媒、以茶祭祀、茶禅结合,发挥茶的媒介作用和精神寄托作用。4.以茶作诗作画,以茶歌舞,经茶献艺,茶乡旅游,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美化人们和生活。5.经茶做菜,以茶曾食,以茶设宴,提倡茶为国饮,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6.饮茶健身,以茶制药,发挥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7.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21世纪茶业的发展。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作出贡献。具体到茶行业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弘扬中华茶文化,其目标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有益人类心身健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围绕这个目标,当前及下个世纪初应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下列几个方面:1.挖掘和整理茶叶史料,建立中华茶文化宝库几千年的茶叶发展史,历代茶人著书立说,积累下来的茶叶历史资料是很多的,包括茶书、茶诗词、茶书法、茶画、茶歌茶舞、茶的历史文献、地方志中有关茶的记载等,内容非常广泛。如能下力气花工夫把它们整理出来,这将是中华茶文化教育的重要宝库,也是弘扬茶文化必需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2.发现和保护中华茶文化教育的历史遗迹,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中国茶区辽阔、历史悠久,各地有待挖掘和保护的与茶有关的历史遗迹很多,如摩崖石刻、建筑、古墓、器具、碑、亭、井、园、树等,凡有保存价值的,都应力求保护好、管理好。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套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既可扩大宣传,又可增加经济收入。3.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普及茶文化知识弘扬茶文化,不应只局限于茶界与文化界的小圈子,而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广为宣传,使更多的饮茶爱好者和消费者不断增长茶文化的知识更新,从而促进茶叶消费。4.倡导茶人茶德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的茶人精神和茶德精神,究竟应归纳为那必个字或那几句话,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庄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笔者曾建议和“理敬清融”。虽然提法各有侧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发扬这些茶人、茶德精神,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5.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丰富茶叶产品市场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的工作,各地已经广泛开展,这项工作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不要一律只采单芽茶,而是要面向大众消费,创立名牌,把高质量高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6.培训和规范茶艺茶道,引导茶艺馆健康发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地饮茶技艺不尽相同。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茶馆和茶艺馆如雨后春笋,档次虽有差别,但都应该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正当需求为目标,因此引导消费者如何科学地泡好一壶(杯)茶,如何欣赏饮用它,充分发挥茶的饮用价值,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至于茶道茶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规范可以保留,但不要提倡都得这样慢吞吞地去饮茶。中国老百姓长期沿用匠随和的饮茶方式仍然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最好方式。7.扩大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友谊,促进茶叶贸易的发展中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 8.加强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茶叶消费饮茶有利于健康,这是人们的共知。但是茶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确、科学地饮用才能达到吩的效果,不同消费者,身体状况不同,如何选用茶叶等等,都有待于加强科学研究。只有把这些通过研究获得的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到普通消费者,才能真正促进茶叶消费。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与作用,必将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2023-06-21 04:32:011

奶茶画法

准备工具:笔、彩色笔、一张白纸方法/步骤:1、先画出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再在不规则的长方形上面再画一个短一点重叠在一起的长方形,这就是奶茶的杯口。2、沿着下面那个长方形画出圆柱形的杯身,同时画出吸管,吸管的一端在杯口外面,另一端在杯内。3、然后在杯身内画波浪线,显示杯内奶茶的高度,在波浪线下画很多小圆圈,这就是珍珠了,在画一个可爱的表情。4、用褐色画出在杯身以波浪线以下除小圆圈外的地方上色,画出奶茶的颜色,然后把“珍珠”及吸管涂上颜色,一个奶茶杯就画好了。
2023-06-21 04:32:151

关于茶文化的知识关于茶文化的知识有哪些

1、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起源于中国,并得以弘扬、传承,而茶文化亦起源于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而茶文化亦与生活相融,体现在泡茶、待人接物、个人提升等方方面面。2、认识中国茶:我国茶叶众多,且特点个一。而茶叶的发现再到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分为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而茶叶品种目前已形成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等六大茶类为主的传统茶。3、茶道精神:中国茶道精神源于茶人与生活、世事的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元素,无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儒、释、道”融合的土壤之中,因此,我国茶道精神主要为和、静、怡、真,并将其作为一个综合的归结加以体现。4、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5、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6、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7、洁具: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2023-06-21 04:32:391

过几天有客户过来公司,接待客户去喝茶谈生意,有哪些礼节是要注意的吗?

少说多做。勤递烟。多劝酒。打牌再输点就行。不要玩手机。人家说话要表示你很认真在听。
2023-06-21 04:32:482

作为茶产地的青少年我们能为中国的茶文化走向世界做些什么

组织推广活动,发扬茶文化。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
2023-06-21 04:32:541

茶文化三大核心?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茶文化的灵魂。那么茶文化的三大核心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茶道、茶德、茶艺。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有八德——康、乐、甘、香、和、清、敬、美。“茶德”的概念自唐代从中国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丰富了这些国家的茶文化内涵。   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汉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充套件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   茶道的开始:《茶经》   茶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茶道。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茶经》是我国茶道的开始。作者陆羽在书中所倡导的煮茶方法、品饮技艺是世界茶道、茶艺的最早典范,尤其可贵的是,他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深刻厚重。把理性思考引入茶事活动是《茶经》对中国茶学的重大贡献,从此茶饮研究才成为一门学科,茶学才正式宣告成立。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这首《六羡茶歌》是《全唐诗》中仅存的一首“茶圣”陆羽的诗,这位鄙夷权贵、不重财富、热爱自然的茶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相传陆羽自小因相貌奇丑、口吃而被遗弃,那么,陆羽又是如何走上学茶、研茶的人生之路,并为茶文化、茶艺、茶道的传播和弘扬奉献一生,直至泽被后世被尊称为“茶圣”的呢?   唐开元年间,陆羽时年三岁,被遗弃野外,后被竟陵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在西湖边上拾得收养。陆羽当童僧的这段时间正值寺院饮茶风习方兴未艾之时,而智积禅师又是位博学而又嗜茶的禅师,陆羽在他身边学文识字,习诵佛经,还学会了煮茶的好手艺,在掌握火候、汤色、味香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相传,在陆羽离开龙盖寺之后,智积禅师有许多年不愿饮别人烹的茶。在佛门净土成长,日闻梵音,让陆羽自幼好学,习惯于闭门著书,淡泊名利。更重要的是,令他有机会经常接触茶事——买茶、烤茶、碾茶、罗茶、烹茶和饮茶,学到了一些基础的茶学知识与烹茶技艺,从而令他对茶学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有茶缘无佛缘的陆羽一心向往儒学,因不愿意皈依佛门,备受劳役折磨。十一岁时陆羽不堪困辱逃出寺院入了梨园。谁也未曾料到这个容貌难看、说话结结巴巴的小伙子却诙谐善变,以扮演丑角而大受欢迎,并且还是天生的编剧好手,深得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被推荐到火门山邹夫子处接受正规教育。在读书之余,陆羽常去采摘野生茶,为邹夫子煮茗,一边学习儒学,一边继续学习煮茶和茶艺。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时期的陆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心志既不在佛,也不在儒,而在于茶。为了广泛汲取茶学知识,天宝十一年***752年***,陆羽揖别邹夫子下山出游,对各地名山、茶园、名泉进行了实地考察。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二年***756年***,陆羽为避乱渡过了长江,沿长江南岸东下,实地调查与研究了常州、湖州、越州等产茶区,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并曾赴今南京市栖霞山区采制野生茶叶,进行焙制试验。在各地考察期间,陆羽结识了对茶有浓厚兴趣的著名诗僧皎然并与之结为忘年之交,后又逢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数次到访。皇甫冉曾作《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采茶非采,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借问王孙草,何时泛碗花。诗中充分反映了陆羽在研究茶学的实践中,亲赴深山茶区,攀悬崖登峭壁,为采制野生茶叶、获取第一手资料,不辞辛劳、风餐露宿的生动情景。   唐上元二年***761年***,陆羽在游览了湘、皖、苏、浙等数十州郡后,到达盛产名茶的湖州,在风景秀丽的苕溪结庐隐居,闭门著述《茶经》,其间他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在历经数年的研茶事、修茶礼、参茶道、品茶德、记茶史之后,终于写就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成为世界茶史上的里程碑。有了《茶经》,才有了茶学,才有茶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中国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茶文化发祥地。《茶经》问世之后,饮茶很快成为在贫富阶层都很盛行的一种社会风尚。在活字印刷术尚未发明的年代,《茶经》的手抄本和后来的石刻本广为流传,陆羽也声名鹊起。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凭借他的人品和丰富的茶学知识为人称道,朝廷曾先后两次诏拜陆羽为“太子文学”和“太常寺太祝”,但陆羽无心于仕途,竟不就职。到了晚年,陆羽仍然四处出游考察,曾由浙江经湖南而移居江西上饶,因此上饶遗有“陆羽井”,据说是陆羽的故居遗址。在陆羽辞世200多年后,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句:“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约事春茶。”   《茶经》的问世,有力地推动了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并一直惠及后代,陆羽也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神   按文化学的定义,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都属于文化的范畴。   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同时也包括社会制度和组织机构。   因此,茶文化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则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是主张狭义说的,她强调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份、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简单地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技术体系是指人类加工自然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东西;价值体系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东西。这两个体系经由语言和社会结构组成统一体,也就是广义的文化。因而,文化的价值体系狭义文化。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2023-06-21 04:33:011

对茶文化有了一个怎样的了解

茶文化基本知识茶文化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茶起源于中国,并得以弘扬、传承,而茶文化亦起源于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而茶文化亦与生活相融,体现在泡茶、待人接物、个人提升等方方面面。茶文化基本知识一、认识中国茶我国茶叶众多,且特点个一。而茶叶的发现再到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茶文化基本知识茶文化基本知识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分为四大茶区,即西南茶区、华南茶区、江北茶区和江南茶区。而茶叶品种目前已形成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等六大茶类为主的传统茶。二、茶道精神中国茶道精神源于茶人与生活、世事的理解,它所蕴涵的精神元素,无疑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根植于“儒、释、道”融合的土壤之中,因此,我国茶道精神主要为和、静、怡、真,并将其作为一个综合的归结加以体现。茶文化基本知识三、认识和应用茶具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四、基本手势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茶文化基本知识五、备器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六、洁具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茶文化基本知识七、泡茶泡茶,一共有6个步骤,分别为:1、置茶:把茶叶倒在茶则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盖杯或茶壶里。2、润泡:把煮沸的水倒到盖杯里,静待片刻后把盖杯里的茶汤倒掉,这第一泡茶叫“温润泡”,不作饮用。4、正泡:重新往盖杯中注入沸水,冲泡。不同的茶叶种类,冲泡沸水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5、分杯:泡好茶后,再把盖杯中的茶汤,以顺时针方向平均倒入各个小茶杯里。6、品茶:完成以上5个步骤之后,便可开始品茶。品茶前不妨先观颜色,闻茶香,再细细品缀,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之后。
2023-06-21 04:33:082

泡茶中的第一泡,第二泡,第三泡指的是什么?

一泡泡水,二泡泡茶,三泡四泡泡精华。“一泡水”就是:洗涤茶叶,因为茶叶在制作工艺中或多或少留下一下灰尘之类的东西,需要用高温开水淘洗,去掉灰尘杂质。然后把第一次泡的茶水倒掉。所谓“二泡茶”就是:二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闻着茶香,让人陶醉在茶的香味中,一醉方休,不醉不归。所谓“三泡四泡是精华”就是:当茶叶泡到第三次和第四次之后,茶叶的精华就基本泡入茶水中了,就可端起茶杯品尝了,再泡也就无意义了。扩展资料: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功夫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中国各地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潮州凤凰单丛茶、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茶区辽阔,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以西南、江南地区为表),二级茶区(以西北、江北),三级茶区(以华南地区为代表)。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文化
2023-06-21 04:33:281

中国茶文化很有特点,你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我们中国从古代开始就开始喝茶了,而且我们中国每次来了朋友或者是亲人的时候,也会喝茶,大家互相坐在一起聊天。吃一个下午茶之类的都是非常好的,而且我们中国人的家庭里面也离不开茶。
2023-06-21 04:33:365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叶的品种、等级、产地等的判断、茶叶的制作、茶叶的泡制等知识。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_,茗,_。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如水果茶。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2023-06-21 04:37:371

茶文化基本知识

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文化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茶文化长盛不衰,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
2023-06-21 04:37:461

茶的文化特征

步骤/方法01茶,这个词起源中国,全世界的发音几乎一致;茶文化,起源于中国,不管是日本的茶道,还是今天非洲的煎茶,其发端都始于中国唐朝。一部茶叶发展史记载的非常清楚,这无可争论,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02中国茶叶市场与世界茶叶市场不同,这也是一个现实。中国的茶文化,很大一部分与中国的宗教密不可分,并由此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知道的独特茶文化。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也就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了中国的茶叶市场的特点。中国大部分的省市处在产茶的气候地带,每个产茶区域都会有自己的名茶,如龙井,如碧螺春,如毛尖,如白毫。虽然没有数据来说明世界的茶叶市场有多大,虽然没有数据来说明在中国国内市场立顿的市场超过了中国茶叶市场销售,但至少有三组数据:第一,据商务部数据,截止2008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60万公顷,茶产量12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2008年,中国茶叶出口29.7万吨,出口金额6.82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中国茶产量及出口量分居世界第一和第三;其次,世界每年茶叶需求量达300万吨,供应量达350万吨。中国每年产茶120万吨,30万吨出口,中国每年茶产业产值为300亿元人民币,而立顿茶业年产值约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茶产值的三分之二强;再有,世界人均年消费量500克,人均消费量大的前5位国家分别为:英国人均年消费2460克,日本1005克,爱尔兰3170克,香港1370克,而中国大陆只有330克。而在中国的牧区,人均消费量高达5千克。中国茶叶不同于世界茶叶市场,中国茶叶不同于立顿,但有必要拿立顿或者世界茶叶市场比较,确实需要作更多的研究。03中国有名茶而没有名牌茶叶,也是一个现实。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有悠久的茶文化,中国的人均消费量不多,中国茶叶市场很大,相对于单独市场来说,又是无可争论。这么好的一个市场,为什么诞生不了一个茶叶名牌,值得深思!诚然,当中国春茶上市,中国人对于龙井还是其他茶津津乐道,都以能品上一口而感到值了。这也是一种魅力,因为这种茶对于普通人来说,可遇不可求。也对,中国茶不能学立顿,因为好的东西学不来,就算是学来了,也可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但是,中国名茶的提升空间到底在哪里值得探讨?不学立顿模式,不等于不要中国名牌,乃至世界名牌。中国不只是有龙井,还有更多的茶品牌,回头看看,在家庭、办公室、酒店,是立顿放得多,还是中国的某一个茶准备的足。诸如这些名茶,又有几个是企业独立拥有的品牌?我们不应该把地理品牌的发展看为中国茶叶发展了。因为普通消费者越来越喝不到好茶了。04人家调饮,我们清饮,也是现实。前面提到,中国的茶文化与中国的宗教密不可分,而中国的宗教对茶叶的需求是因为茶叶的茶性无论从内涵还是功能与宗教精神一致。而宗教在中国的地位从来不轻,这就形成了今天大家熟知的“茶禅一味”,也决定了中国汉地的饮用方式是清饮,并且追求非常难得的春茶嫩芽。但中国的茶文化传到国外却是一个慢慢接受的过程,并被赋予当地的贵族特色,也就是我们说的调饮(下午茶)。不产茶,但又离不开茶,这就是欧美的尴尬,生活的快节奏,随身带着袋泡茶也就可以想象到了。中国茶叶的载体,是今天中国茶文化的一部分精髓,那种品茗享受过程,需要更多的发扬继承,鲁迅说过:“能喝杯清茶,是种福气”,但不等于茶的品性就只有清饮。细心的读者是否注意到前文有个数据,中国的牧区人均茶叶消费量高达5千克。那么,中国的牧区是怎么喝茶的,相信也不用我在这里罗嗦。茶是一种非常包容性的东西,中国的茶饮就经历了药、咀嚼、煮茶、煎茶,直到今天大家熟知的清饮。但作为调饮,从来就没有遗失。05中国的“慢”与立顿的“快”也是现实。的确,在“快”的消费理念和文化驱使下,诞生了立顿;在 “慢”的文化哲学下产生了中国茶叶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中国茶叶品饮方式。我不“崇洋媚外”,龙井就是龙井,龙井永远是龙井,我赞成。中国茶叶立足的是中国茶叶市场, 但不等于不能放眼世界。越是传统的,越是国粹;越是文化的,越是没有国界。诚如所说,“中国名茶要获得的不是立顿的平凡,反而是要怎样去塑造它的高贵,以有文化,有品味,有荣誉的形象出现。在快与慢,在方便与享受的抉择中,中国茶叶选择的是慢,选择的是享受。”但是文化不能成为一种负担,不能成为塑造品牌的障碍。在我看到的中国茶馆里面,还有几家茶馆是提供一个喝茶的环境,还有几个人是在享受喝茶的过程,现实情况是怎样,有目共睹。06中国的茶叶不好吗?好。中国的生活节奏慢吗?不慢。中国的茶文化深吗?深。中国喝茶的人多吗?不多。难道只是因为中国的好品质茶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没有优劣,没有对错,但有危机。因为到今天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一个在中国茶叶市场叫的响的中国名牌。狼来了,狼早就来了,不一定是坏事,正视、理性,现实才是市场要的。
2023-06-21 04:37:545

茶最原始的用途

茶最原始的用途是做花肥。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等。冲泡并不能让茶叶中的所有物质析出,经过研究发现茶叶中的氮、氧化钾、有机碳等成分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的结构。但是要把废茶叶经过发酵后才可以做花肥,不然茶叶会产生大量的细菌,对花根造成毁坏。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谱、茶诗、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蜀山的侠君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六安的六安瓜片等。主要特点: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喜爱品茶,各国茶文化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礼仪。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之时。中国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同时,茶也已成为全世界最大众化、最受欢迎、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融天地人于一体,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2023-06-21 04:38:071

宋代茶文化的宋代的茶饮料行业

宋代饮料统称凉水,由多种原料制成,茶水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以茶肆为名的饮料店中,却是诸种凉水皆卖。宋代的茶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茶饮,只以一种茶叶点泡而成,一类是混合茶饮,将茶叶与其他多种物品混合在一起,擂碎后,或冲泡或煎煮而成。茶肆中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或卖盐鼓汤。暑天添卖雪泡梅花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除了茶肆、茶坊、茶楼在固定的地方专门卖茶水等诸种饮料外,北宋汴京至夜半三更还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南宋时杭州则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为深夜仍在活动、游玩的吏人、商贾或市民提供饮茶服务。已另外在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大为便利市民的日常生活。南宋刘松年绘有茶画《若园赌市图》,从画面上看是卖茶沽若者之间在斗茶竞卖。画中有四个提茶瓶的男子在斗茶,一位手持茶碗似乎刚刚喝完正在品味,一位正在举碗喝,一位左手持茶瓶右手拿茶碗正在往碗中注茶汤,一位则是在喝完茶后抬起右手的衣袖擦嘴。四人的右边,一个男子站在茶担边,左手搭在茶担上,右手罩在嘴角上正在吆喝卖茶,茶担一头贴着上等江茶的招贴口画面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手拿茶瓶、茶碗茶具的男女,一边在往前走,边同时又在回头看着四位斗茶的人在斗茶。画面中提茶瓶的卖茶人身上都带着雨伞或雨笠,挑茶担人的茶担上也有一个防雨的雨篷,说明这些卖茶者主要是在露天的大街小巷、瓦市勾栏中卖茶的。整幅画面表现了宋代茶肆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卖茶、饮茶生活。
2023-06-21 04:38:361

中华茶文化的社会功能

中华茶文化的内涵、形式和社会功能  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茶文化教育是泄夭璧淖匀豢蒲в肷缁峥蒲Ш妥芎汀R虼耍推淠谌荻裕ú璧睦贩⒄埂⑾八缀筒璧啦枰铡⒉枋椴杌枋实任幕逃帐酢⒉栌肷硇慕】档戎疃喾矫妗?  2、茶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  3、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茶文化发展至现代,茶的社会功能更加突出,归纳其重要方面大致有21顶: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示礼、以茶代酒、以茶倡廉、以茶表德、以茶为模、以茶养性、以茶为媒、以茶祭祀 、以茶作禅、以茶作诗、以茶作画、以茶歌舞、以茶献艺、以茶旅游、以茶做菜、以茶为食、以茶设宴、以茶健身、以茶制药。  以茶会友:客来敬茶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朋友相见,饮茶叙事,新切祥和。  以茶联谊:各种联谊活动,采用茶话会的形式,既庄重又生动活泼。  以茶示礼:亲友相见、人际交往,无论是多么庄重的高级会谈或是重要会议,每人清茶一杯,显示了一种尊敬的礼仪。现代社会以工为礼品者显得高尚。  以茶代酒:从古至今,以茶代酒者不乏其人,现代人际交往,提倡以茶代酒,实在是高尚之举。  以茶倡廉:清茶一杯,以示清正廉洁,是反对铺张浪费,提倡清廉的重要举措。  以茶表德:日本千利休茶道精神是“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人著名茶学专家庄晚芳先生提倡的中国茶德是“廉美和敬”。  以茶为模:以茶的奉献精神为模,倡导做一个正直清廉的“茶人”。  以茶养性:从古至今不少文人雅士都提倡以茶修心养性,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以茶为媒:中国历史上茶与婚姻关系密切,以茶联姻、婚嫁用茶的传统流传至今已成习俗。  以茶祭祀:中国民间的丧祭活动,很多仍流传用茶作祭品的习惯。  以茶作禅: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寺院茶道的禅茶、普茶、施茶等都是以茶悟道的重要仪式。  以茶作诗:历代诗人作茶诗者很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  以茶作画:历代描绘茶会、烹茶、饮茶等内容的书画较多,艺术价值较高。  以茶歌舞:以采茶、饮茶等内容的歌舞较多,生动活泼。  以茶献艺:各种流派的茶艺表演具有欣赏价值,不少茶类、地区、民族的饮茶习俗,艺术化以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以茶旅游:茶乡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特色旅游项目,游名山、观名寺、饮名茶三位一体,很受欢迎。  以茶做菜: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以鲜茶做菜的习俗,茶文化活动频繁之地,以茶作菜的菜谱也是丰富多彩的。  以茶为食:将茶添加于食品饮料中食用,逐渐流行起来,茶叶口香糖、茶叶蛋糕、茶叶面条、茶酒等都已被人们接受。  以茶设宴:各地的早茶、夜茶,以饮茶与吃小点心结合的方式,受到普遍欢迎。  以茶健身:已知茶对人体健康具有多种功效,饮茶健身是很多饮茶爱好者的切身体会。  以茶制药:将茶叶中具有药效功能的物质分离提取出来,制成防病治病的药物,这是茶对人类健康的新贡献。  综合上述茶的主要社会功能,可以认为,茶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很大的其影响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以茶会友,以茶联谊,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提倡“和主贵阳市”,双月刊一步增进友谊,调节社会人际关系。  2、以茶代洒、以茶倡廉,提倡茶德和茶人精神,以茶养性,能担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3、经茶主媒、以茶祭祀、茶禅结合,发挥茶的媒介作用和精神寄托作用。   4、以茶作诗作画,以茶歌舞,经茶献艺,茶乡旅游,倡导高雅的艺术享受,美化人们和生活。  5、经茶做菜,以茶曾食,以茶设宴,提倡茶为国饮,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  6、饮苛健身,以茶制药,发挥茶的保健功效,提高人们匠健康水平。  7、弘扬茶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21世纪茶业的发展。 弘扬茶文化的总体目的是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作出贡献。具体到茶行业本身,弘扬茶文化应该是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因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时候,弘扬中华茶文化,其目标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有益人类心身健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围绕这个目标,当前及下个世纪初应该开展的工作主要是下列几个方面:  1、挖掘和整理茶叶史料,建立中华茶文化宝库  几千年的茶叶发展史,历代茶人著书立说,积累下来的茶叶历史资料是很多的,包括茶书、茶诗词、茶书法、茶画、茶歌茶舞、茶的历史文献、地方志中有关茶的记载等,内容非常广泛。如能下力气花工夫把它们整理出来,这将是中华茶文化教育的重要宝库,也是弘扬茶文化必需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2、发现和保护中华茶文化教育的历史遗迹,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  我国茶区辽阔、历史悠久,各地有待挖掘和保护的与茶有关的历史遗迹很多,如摩崖石刻、建筑、古墓、器具、碑、亭、井、园、树等,凡有保存价值的,都应力求保护好、管理好。而且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套发展茶文化旅游事业,既可扩大宣传,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3、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宣传作用,普及茶文化知识  弘扬茶文化,不应只局限于茶界与文化界的小圈子,而应该利用各种媒体广为宣传,使玩多的饮茶爱好者和消费者者不断增长茶文化的知识更新,从而促进茶叶消费。  4、倡导茶人茶德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的茶人精神和茶德精神,究竟应归纳为那必个字或那几句话,还没有统一的说法。陆羽提出的“精行俭德”,庄晚芳提倡的“廉美和敬”,笔者曾建议和“理敬清融”。虽然提法各有侧重,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应该发扬这些茶人、茶德精神,净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道德水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5、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丰富茶叶产品市场  恢复和发展历史名茶的工作,各地已经广泛开展,这项工作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规律,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不要一律只采单芽茶,而是要面向大众消费,创立名牌,把高质量高效益作为追求的目标。  6、培训和规范茶艺茶道,引导茶艺馆健康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各地饮茶技艺不尽相同。目前各地涌现出来的各种茶馆和茶艺馆如雨后春笋,档次虽有差别,但都应该以满足各种消费群体的正当需求为目标,因此引导消费者如何科学地泡好一壶(杯)茶,如何欣赏饮用它,充分发挥茶的饮用价值,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至于茶道茶艺表演,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规范可以保留,但不要提倡都得这样慢吞吞地去饮茶。中国老百姓长期沿用匠随和的饮茶方式仍然是属于老百姓自己的最好方式。  7、扩大国际茶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友谊,促进茶叶贸易的发展  中华茶文化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对世界茶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国际茶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有利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多种多样的茶叶产品,促进国际茶叶贸易的发展。   8、加强茶与健康的科学研究,促进茶叶消费 饮茶有利于健康,这是人们的共知。但是茶的保健功能究竟有多大,如何正确、科学地饮用才能达到吩的效果,不同消费者,身体状况不同,如何选用茶叶等等,都有待于加强科学研究。只有把这些通过研究获得的科学知识,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到普通消费者,才能真正促进茶叶消费。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与作用,必将促进茶业事业的发展,促进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FONT>
2023-06-21 04:39:011

唐朝茶文化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进一步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 、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部分。
2023-06-21 04:39:113

茶道的含义是什么?

茶道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茶文化起源地为中国。功夫茶文化则起源于中国广东省潮汕地区。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华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扩展资料:茶道的由来茶道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由此可见,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根据《诗经》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道百度百科-茶文化
2023-06-21 04:39:511

什么是茶文化

  茶文化意为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等。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简介,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简介   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品位。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艺术。茶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   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 ,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中国茶道的发展过程:   1.煎茶: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形式。   2.点茶,斗茶:较之于唐代煎茶,宋人更喜爱典雅精致的点茶艺术。由于宋代饮茶之风炽热,所以还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质优劣的“斗茶”,亦称“茗战”。中国斗茶始于唐而盛于宋,随着贡茶的兴起应运而生。   3.泡茶:元代人已开始普遍使用茶叶或茶末煎煮饮茶,不加或少加调料。这种简便、纯粹的“清饮”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加上后来的沸水冲泡法,到了明代,就形成了“泡茶”这种饮茶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茶文化的特性   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 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 。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 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 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普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区茶文化。中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 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 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   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   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度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国的影响。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2023-06-21 04:40:061

中国茶文化有多久历史?

追寻中国茶文化的源头,首先要廓清中国茶叶的源起。唐代陆羽《茶经》就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而断定神农氏的依据是《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前者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后者载:“茶茗久服,令人悦志。”这一传说一直流传到当代。神农时代是中华民族成长史中极为远古的时期。茶叶的发现及开始应用应看作是整个神农部落时代的历史活动。有关研究表明: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三国以前以及晋代、南北朝时期应属于茶文化的启蒙和萌芽阶段。大量资料证实,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源产中心,更确切地说在云南省,但茶文化的起点却在四川,这是由于当时四川巴蜀的经济、文化要比云南发达。大约在商末周初,巴蜀人已经饮茶,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时,巴蜀人已用所产之茶作为“纳贡”珍品;西汉初期(公元前53年),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俗名吴理真)便开始人工种植茶树。公元4世纪末以前,由于对茶叶的崇拜,巴蜀已出现以茶命人名、以茶命地名的情况。可以说我国的巴蜀地区是人类饮茶、种植茶最早的地方。到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饮茶之风盛行。并且,这一时期饮茶开始进入文学和精神领域,中国最早的茶诗在这一时期出现,其代表是西晋杜育所作的《赋》。到了唐代,中国茶文化已基本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了较丰富的茶叶物质,茶叶生产、加工有了一定的规模:二是茶叶科学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茶事活动由实践开始上升到理论;三是饮茶在精神领域有了较完美的体现,如提出茶道、茶礼、茶文化与中国的儒、禅、道哲学思想紧密结合;四是有较多的茶文化著作和茶诗茶画作品产生等;五是作为上层建筑的茶政开始出现。在这一时期,世界第一部茶叶、茶文化专著——《茶经》问世,它由唐代陆羽所著,成书于公元780年。《茶经》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本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数理学等;同时,还记载了唐代以前有关茶的不同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数理等书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到宋代至明初,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可以说到了鼎盛时期。因此,我们说:“茶兴于唐、盛于宋。”在这一时期,茶叶产品开始由团茶发展为散茶,打破了团茶、饼茶一统天下的局面,同时出现了团茶、饼茶、散茶、末茶。茶区也大面积地进行了南移,使茶业上市提前一个月。这一历史时期茶文化空前繁荣,宋徽宗赵佶带头在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亲著《大观茶论》一书。到元代、明代,中国传统的制茶方法已基本具备,同时更多的文人置身于茶,像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话》、《陆羽烹茶图》、《品茶图》以及唐寅的《烹茶画卷》和《事茗图》等传世作品诞生。到了清代,中国茶文化发展更加深入,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清末民初,城市茶馆兴起,并发展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它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客来敬茶”也已成为普通人家的礼仪美德。由于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清代基本形成现今的六大茶类,除最初的绿茶之外,出现了白茶、黄茶、红茶、黑茶、青茶(乌龙茶)。茶类的增多,泡茶技艺有别,又加上中国地域和民族的差异,使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综观中国茶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概括地说,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的结构体系包括有关茶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茶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为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诗词、茶书画、茶歌舞、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饮茶技艺和茶艺表演等;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还有介于中间状态的表现形式,如茶政、茶法、茶礼规、茶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畴的内容。
2023-06-21 04:40:161

茶艺界的朋友请进!

我本人2005年在保定开过一个茶庄,现在把大致的用费情况罗列一下,但愿对你有帮助:房租一次性支付一年1.5万元(60平);装修总计2万元(家具、排架、挂饰、茶字灯、音响等);进货用去了2万多(开始时我只有7种茶,大多是绿茶,而且都是从产地亲自提的货,这方面有点优势,在苏州呆了5年,认识一些茶人);执照、卫生证等花了 700 多(找了些熟人,不包括人情费);预备金 5 万(很快就用下去 3 万,茶的品种单一不行,有些是上货用了,有些是日常花了)。工人工资我预留了一年的 8000 块,但是没用上,因为没雇到合适的人。大致就这么多了,你加一下吧,仅供参考。有什么情况可以给我发邮件:eighthson@163.com 探讨。
2023-06-21 04: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