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小麦酿酒的特点是什么

2023-06-22 16:21:53
北境漫步

酿酒的原料及特征:

1、高粱按粘度不同分为粳高粱、糯高粱两类。

北方多粳高粱,南方多为糯高粱。糯高粱淀粉含量主要是支链淀粉,糯高粱品种尤以泸州糯红高粱和贵州红缨子高粱为上品。糯高粱的支链淀粉结构较疏松,宜于根霉生长,以大曲制酒时,淀粉出酒率较高,粳高粱含有一定的直链淀粉,结构紧密,蛋白质含量高于糯高粱。酵母在高粱培养基上的代谢产物具有酸低、酯高的特点,因此高粱产酒香,高粱含有单宁、花青素等色素成分,衍生物酚类化合物赋于白酒特有的芳香。

唐三镜真全粮:大米、玉米、高粱、小麦酿酒分别有什么特点?

2、大米:淀粉含量高,蛋白质、脂肪含量少,有利于低温缓慢发酵,成品酒质较纯净,大米中淀粉布在胚乳层中。胚乳细胞淀粉复粒密集、每个淀粉复粒含50个—80个淀粉单位,大米有粳米和糯米之分,一般粳米的蛋白质,纤维素及灰分含量较高,而糯米的淀粉和脂肪含量较高,一般晚熟稻谷的大米蒸煮后较软、较粘;粳米淀粉结构疏松、利于糊化、但如果蒸煮不当而太粘,则发酵温度难以控制,大米在混蒸混烧的白酒蒸馏中,可将饭的香味带入酒中,酒质爽净。

3、玉米:玉米含植酸多,在发酵中可水解环已六醇及磷酸。前者呈甜味,磷酸也能促进甘油(丙三醇)的生成,多元醇具有明显甜味。后者可促进甘油的形成,因而玉米酒较醇甜。酿酒中玉米应脱坯后使用,蒸煮后不粘锅、不糊。但因淀粉结构紧密,质地坚硬故难以蒸煮,因淀粉颗粒形状不规则呈玻璃质的组织状态,结构紧密,质地坚硬,故难以蒸煮,但出酒率不及高粱,玉米的半纤维量含量高于高粱,因而常规分析时淀粉含量与高粱相当,但出酒率不及高粱,一般黄玉米淀粉稍高于白玉米。

唐三镜真全粮:大米、玉米、高粱、小麦酿酒分别有什么特点?

4、小麦:小麦中的碳水化合物除淀粉外,还有少量的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以及2%—3%的糊精,小麦蛋白质的组分以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为主,麦胶蛋白以氨基酸为多,这些蛋白质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香味成分,在酿酒过程中,小麦蛋白质在一定的温度、酸度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和酶被降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物质,参与美拉德反应,生成酒体中的呈香呈味物质,使酒达到香气浓郁优雅、丰满细腻、醇和绵甜。

北有云溪

1.瓶装的Weizen碳酸气的压力很高,倒的时候要注意泡沫。使用的杯子必须非常干净。饮用Weizen前要冷藏到8℃到10℃之间,风味才会完全发挥。

2.Hefe-Weizen有沉淀的酵母,倒酒时先倒出2/3,轻微摇动后再全部倒入杯中。

3.喝Weizen时不可一口喝完,这是喝Weizen特有的习惯和文化表现。干杯时

从杯子下方碰一下,让酵母浮起,放回桌面,浅尝一口,让舌头的味蕾充分感受Weizen特有的风味。

4.Weizen跟各种料理都很搭配,尤其适合当开胃酒。

酵母啤酒编辑

酵母小麦啤酒,或称酵母麦啤,这名称直译自德文Hefeweizen(或Hefeweiss),Hefe指酵母,weizen为麦啤的意思。由于酵母麦啤在饮用时还保留有发酵的酵母,因而得名。

成分

酵母麦啤的主要成份为:酿造水、小麦麦芽、大麦麦芽、啤酒花、酵母。酵母麦啤通常的原麦芽含量为11到14,酒精度为5-6%。也有的酵母麦啤原麦芽含量到20,酒精度为8%。

原料

种类酵母麦啤一般使用50%的小麦芽,配合大麦芽制造而成。使用特殊的桶上发酵酵母。发酵温度一般为15-17摄氏度。配方上使用德国传统的啤酒花,比如沙士,赫士布鲁克等增加其苦味。

发酵步骤

一般采用三次发酵,即主发酵,次发酵和装瓶后的发酵。

特点

酵母麦啤有小麦的香味和酵母发酵所生成的酯香。气泡饱满。为了突出这些香闻,在酿造时避免使用大量的酒花。有桔子或者香蕉的香味,入口时甜,微酸。下口后唇齿留香。

分类

由于啤酒本身携带酵母,所以啤酒成品后会显得混浊。

根据酵母麦啤的色度和浑浊度来分。酵母麦啤一般分为三种

水晶小麦啤:过滤后无酵母的啤酒,色泽清澈,但是由于过滤也失去了酵母和部分酵母的香气。理论上已经不是酵母小麦啤酒。

黑酵母麦啤:添加了烘焙后的大麦,加强焦香

原色酵母麦啤:浑浊的麦啤。色泽金黄。水果味(主要是桔子味和香蕉味的酯香),有时略有酵母的酸味。

饮用方法

饮用前竖立降温保存两至三天,使瓶中酵母沉淀。饮用时慢慢倾斜将酒倒入杯中。不要搅浑底部的酵母。好的酵母麦啤会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如果愿意,可以在倒完啤酒后再轻轻摇晃酒瓶底部,将混浊的酵母倒入另外一个小杯子中品尝。饮用时也可以加一片桔子或者柠檬掩盖酸味。

苏州马小云
首先我们要了解酿酒原理:小麦酒醅通过淀粉分解酶经过糖化过程,转化为葡萄糖,再由葡萄糖通过酒酵母转化为白酒的过程。接下来就能很简单的制作小麦酒了。

一、粉碎:将小麦晒干或火炕烘干后,用水碾或粉碎机碾成细末,筛去渣滓。(或者把小麦煮熟到爆开花)

二、搅拌:将过筛后的小麦芯粉末铺于晒席上,加温水搅拌,搅匀后用手提料有水分感,但又不结团。

三、蒸料:将搅拌好的料装入蒸煮锅内。但在装蒸煮锅前要将空的蒸煮锅蒸一下,待汽流上升五分钟后,把料投入蒸煮锅内蒸。操作时应上气一层,加料一层,依序加料至蒸煮锅上端,待蒸到收汗松泡为止。

四、发酵:待料蒸熟,出蒸煮锅后摊晾至料温降到30℃左右时下曲。按照相应比例加白酒酒曲。搅拌均匀后装入缸或桶内。

五、发酵:料温不宜太高,为保证原料发酵得好,发酵前几天温度会很高,记得散热,按发酵15天以上便可提取蒸馏。

六、蒸馏:用白酒蒸馏设备,开头要旺火猛攻,中间保持火温,再用旺火蒸馏,使料自始至终全部蒸出酒。成品的酒度为50-55度口感佳,色白、气香、味酵

原麦老珠江和珠江金麦穗哪个

原麦老珠江和珠江金麦穗相比原麦老珠江好。1、原麦啤酒是未经过滤处理直接从发酵罐中分装的嫩啤酒原液。因含有一定量的活性酵母呈现一定浊度,酒体泡沫极其丰富,香气浓郁,口味新鲜纯正,风味独特,是啤酒家族中名符其实的超级液体面包。珠江金麦穗则原浆没有原麦多,香气不足。2、原麦啤酒因为未经过过滤,必定的会产生一些营养成分的沉淀,色泽上呈现浑浊现象属于正常,原麦啤酒就是没有经过高温或低温处理、后期修饰的啤酒发酵原液。是最新鲜、最原始的真正的啤酒。珠江金麦穗经过了高温或者低温处理,对其有后期的修饰。
2023-06-22 11:36:141

贝德隆原麦鲜啤好喝吗

非常好,口味相当不错! 贝德隆原麦鲜啤,因为其酒液不经过巴氏灭菌法处理,因此啤酒中保存了相当一部分营养丰富的酵母菌,所以口味比普通瓶装熟啤更加醇正鲜美。但其在常温下不能长时间存放,低温下可保存3天左右,0℃-5℃冷藏可保存一个月左右。
2023-06-22 11:36:211

老珠江12度的啤酒和珠江原麦12度的区别

口味和价格不同。1、口味不同。老珠江12度的啤酒酒香浓郁、口感醇厚、苦味适中,珠江原麦12度的啤酒较清爽。2、价格不同。通过查询京东商城显示,老珠江12度的一罐500ml的4元,珠江原麦12度的啤酒一罐500ml的2元。
2023-06-22 11:36:271

啤酒原麦汁为什么越来越淡

原因如下: 1.厂家低价竞争; 许多城市都有本地的国营啤酒厂,啤酒作为大众消费品,其廉价形象保存至今,国内啤酒厂商适应此观念,使啤酒制作成本变低,而原料成本低直接导致原麦汁浓度不足; 2.符合中国现状,适合中国人口味;中国人绝大部分喜欢淡爽啤酒,使之啤酒原麦汁浓度变淡,这种现状符合中国国情,中国啤酒消费的最大特征是伴随就餐,大部分啤酒为餐馆消费,很少有人仅饮用啤酒; 3.有利于降低消耗、提高设备利用率; 发酵时用较高浓度的麦汁发酵,发酵成熟后在过滤时或过滤前用脱氧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对厂家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降低各种消耗有较大改善,只要工艺控制得当,对口感无较大影响,以至于原麦汁浓度降低; 4.保护环境; 啤酒行业是高污染行业,当今社会的环保意识变高,以至于不断降低各种消耗,使原麦汁浓度变淡。
2023-06-22 11:36:461

女生平时不喝酒,突然喝4瓶半啤酒,原麦浓度11度的啤酒,还一点不晕,是不是很厉害?难道遗传?

这是遗传,本身就有酒精分解能力。4平半相当于至少半斤白酒。厉害!!
2023-06-22 11:36:572

青岛散装啤酒原麦计度是多少?

啤酒一般的麦芽浓度是7至8度岀囗的多数是11度还有无醇的是o度
2023-06-22 11:37:062

啤酒原麦汁浓度为多少?

各种品牌啤酒麦汁浓度不一样,常见的在十至十二度之间。
2023-06-22 11:37:281

啤酒上标着的原麦汁浓度跟酒精度,哪个是酒的度数

啤酒瓶上标的8度10度那都是麦芽浓度,酒精度才是啤酒的度数,如你所说那就是3.6度
2023-06-22 11:37:502

萨鹿特醇啤酒好不好

好。萨鹿特醇啤酒风味纯正,延续传统工序酿造而成。温度和湿度时长把握精准,使酒水酒体均衡,味道甘醇。萨鹿特醇啤酒的原料为水、麦芽、大米、啤酒花。萨鹿特醇啤酒的酒精度大于等于百分之三点一,原麦汁浓度为8P,保质期为12个月,贮存条件为五到二十五摄氏度,避光贮存及运输,产地为中国大陆。
2023-06-22 11:37:582

酒精度和原麦汁浓度有什么区别?

原麦汁浓度是指酿造啤酒中的麦芽汁含糖量的浓度,以每公斤麦芽汁含糖量多少来计算(如:10度啤酒是指用含糖量为10度的麦芽汁酿造成的啤酒,其每公斤麦芽汁的含糖量为100克)。酒精度是指酿造啤酒中麦芽糖经酵母发酵转换而成的酒精含量(酒精度为麦芽糖的28-31%)。拓展资料:制造啤酒的大麦芽和辅助原料大米等,经过麦芽淀粉酶和蛋白酶的作用,转化为麦芽糖类,以糖的含量来测定,如每公升麦芽汁含有120克糖类,就是12°。当麦芽汁浓度为7°~9°时,称低浓度啤酒。麦芽汁浓度在18°~20°的称黑啤酒。麦芽汁浓度越高,营养价值就越好,同时泡沫细腻持久,酒味醇厚柔和,保管期也长。因此,“原麦芽汁浓度”是鉴定啤酒的一个硬性参考指标,根据它的浓度来鉴定啤酒可储存期。
2023-06-22 11:38:061

请问啤酒中原麦汁浓度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呀?

麦芽加的多少。出汁率。粉碎方式。糖化方法。等等吧
2023-06-22 11:38:202

比利时三料啤酒的原麦汁浓度一般在

比利时三料啤酒的原麦汁浓度一般在15%至29%。根据啤酒酿造与文化课后练习题,比利时三料啤酒的原麦汁浓度一般在15%至29%。比利时王国,简称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沿海,东与德国接壤,北与荷兰比邻。
2023-06-22 11:39:161

啤酒的原麦汁浓度越高就越好嘛?

是的,原麦汁越高越好,不过只要找到自己爱喝的就可以了!
2023-06-22 11:39:251

珠江啤酒有一种原麦汁浓度16.0度p的吗

有,出口装的,蛮好喝
2023-06-22 11:39:342

啤酒瓶漏气会影响原麦汁浓度不

不会影响。啤酒瓶漏气的情况会导致啤酒中的二氧化碳逸出,从而影响啤酒的气味和口感等特性,但不会对原麦汁的浓度产生直接影响。
2023-06-22 11:39:531

啤酒的原麦汁浓度越浓好还喝还是淡一点好

这个看各人的口味了!喜欢苦涩就浓点,喜欢轻淡就选淡点的!
2023-06-22 11:40:011

多少钱一瓶的啤酒才是用麦芽做的啤酒?

我个人感觉以前那种老师啤酒,现在卖一块七八左右的啤酒就是麦芽做的,麦香味浓郁,叫做金龙泉啤酒,你可以买来试试
2023-06-22 11:40:194

燕京啤酒10度和11度哪个好喝

这个牌子啤酒也是比较不赖,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雪花这款,口感很不错,麦芽度高,而且口味算是特调的
2023-06-22 11:41:182

原麦汁浓度11.0°p是什么意思

浓度计量单位。原麦汁浓度11.0°P是啤酒行业中一个常用的浓度计量单位。原麦汁的浓度通常用比重或密度来表达,而P(Plato度数)是另一种常用的浓度计量单位。原麦汁是指啤酒在发酵前的混合物,由麦芽、大米、啤酒花和水等原料混合而成。在啤酒酿造的过程中,首先将麦芽和大米等原料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进行淀粉化,然后加入啤酒花等材料进行煮沸,制成原麦汁。
2023-06-22 11:41:481

啤酒麦芽是什么

啤酒麦芽是酿造啤酒原材料之一。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精心选择大麦,经过浸麦、发芽、干燥、除根等操作过程后,用来酿造啤酒。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啤酒麦芽生产的国产化,加速了啤酒大麦生产的专业化和区域化。大麦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经浸麦、发芽、干燥、除根的操作过程,生产上称为制麦。制麦前的大麦须除杂与分级,以2.2、2.5、2.8毫米孔径的筛面将麦粒分成大、中、小三级分开投料,以便浸麦、发芽和麦芽的溶解度均匀一致。选麦要求精选后的净麦夹杂物不得超过0.15%;麦粒的整齐度,即腹径2.2毫米以上麦粒达93%以上;精选率一般为80%~90%。浸麦方法:浸麦采取浸水断水交替法,就是在浸麦过程中,先用水把大麦浸渍,然后把水放掉,让大麦暴露在空气中,以后再相继反复进行浸水和断水,一直达到所要求的浸麦度为止。现以“4浸4断”操作为例:开始投料时,浸水以漂去污泥和浮麦。2小时后换水。在第二次浸麦水中加入用水量1%-3%的生石灰,化成石灰乳浸麦。其作用为消毒,溶解麦粒上的粘液、色素和单宁类物质,以降低麦芽色度和苦涩味。此后连续4小时浸水,4小时断水,定时通风,直至麦粒的含水量达到43%-45%。水温17℃~18℃,整个浸麦操作约为60小时,其中浸麦32小时,断水28小时。浸麦时要经常换新鲜水,每隔半小时通入压缩空气5分钟~10分钟;断水时通风15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供给空气、排去二氧化碳和热量。冬季气温低,宜浸水久,断水短。夏季水温高,宜浸水短,断水久。
2023-06-22 11:42:071

摩森堡啤酒好喝吗

好喝。1、品质保证。摩森堡啤酒采用高品质的麦芽、啤酒花和水等原材料,酿造出口感细腻、味道浓郁的啤酒,品质保证。2、丰富的口味。摩森堡啤酒系列包括淡啤、黑啤、小麦啤酒等多种口味,不同口味适合不同的口味偏好。
2023-06-22 11:42:231

拜仁菲尔德鲜啤酒是真的吗

**是的**,拜仁菲尔德鲜啤酒是一种真的啤酒。这种啤酒起源于德国巴伐利亚州,是当地传统啤酒之一。它通常采用浅色麦芽和啤酒花等原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拜仁菲尔德鲜啤酒在德国和世界各地都有生产和销售,是许多人喜爱的啤酒之一。
2023-06-22 11:42:422

农村办酒席喝啤酒的人越来越少,为何都不爱喝了?原因在这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农村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这也起源于国家在农村方面做出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大家都知道农村人特别的淳朴热情,而且他们平时家里有喜事,都习惯在家里摆酒席,农村大摆酒席的现象也是非常普遍。可惜现在很多人会发现在农村摆酒席的现象已经非常少见,现在大部分人家里有喜事都会直接选择在酒店承办很少会选择在家里招待人。以前农村人喝酒划拳的现象非常多,经常会看到许多农村人在一起喝酒。可最近在农村很少会见到许多人在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以前在酒桌上面经常有各种酒类,现在很多酒桌上的啤酒和白酒都是没开封的,很少有人喝啤酒白酒。为什么现在农村喝酒的人变得越来越少,是因为啤酒越来越难喝了吗?可能是以下的几种原因。一、味道变了其实最直观的就是最近几年的啤酒和以前的啤酒味道上面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改变,尤其是对于许多老一辈的人。他们对于酒的要求还非常的高,他们也会发现最近几年新出的啤酒一点都没有原先啤酒的味道,喝起来一点都不带劲。以前一瓶的啤酒都可以喝倒一个人,现在异乡啤酒都味道加起来还没有以前一瓶啤酒的味道重。有一些人就会专门针对啤酒进行的研究,这才发现原来啤酒的配料已经悄然地发生了改变以前的啤酒,配料都是由大米或者玉米这些农作物所做,而现在的啤酒基本上都是由麦子所做,现在虽然酒的品类变得越来越多,大部分就都是精酿啤酒。也可能就是因为这些配料发生了许多的改变,才导致啤酒失去了原来的味道。以前的啤酒基本上都有好几度,现在市面上贩卖的啤酒大部分都是低于五度。这主要也是因为现在生产啤酒的企业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为了赚取更多的资金。二、酒驾除了啤酒的味道发生了改变之外,现在大部分农村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家庭都已经步入了小康生活,已经变成了有车族。现在农村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参加农村酒席的时候都会避免喝酒。而且现在国家查酒驾非常的严重,现在很多农村人也有交通意识,所以现在人一般都会选择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你先农村人喝酒也是一个爱好,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小酌两口水,经常会在农村的酒席看到许多人划拳喝酒。现在的老年人也越来越注重养生,现在许多农村老年人也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不好,过度的饮酒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现在农村老年人也会控制着喝酒,防止因为喝酒引发许多的慢性疾病。三、身体健康在以前的农村社会喝酒也是一件非常流行的事情,毕竟那个时候大部分农村家庭条件都不太好,能够喝得起酒的家庭也不太多。而且那个时候大部分人只能够喝得起啤酒与白酒这两种酒,其实会发现过去的农村妇女也特别喜欢喝酒。而且有些农村妇女经常会喝一些白酒,甚至比一些男人还能喝。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市面上酒类也越来越多,让人也挑花眼。现在不仅有啤酒白酒,还有一些黄酒葡萄酒奶啤等等。现在的农村人有了更多的选择,反而会将以前经常喝的啤酒抛之脑后,毕竟啤酒喝得太多,导致许多人出现了味觉乏味。还有很多人确实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尽量的去控制喝酒量。不过到了炎热的夏季还是会有许多人会将啤酒提前放在冰箱冷藏,夏天喝啤酒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其实我身边的朋友也越来越不太喜欢喝啤酒,很多人都会选择一些鸡尾酒或者是更烈一点的酒。一般在烧烤摊最常出现的就是啤酒,很多人都会选择啤酒配烧烤。我发现我们家周围的亲戚朋友好像都特别喜欢喝白酒,没事就会喝上两口。总结:前两天才到超市买上一罐啤酒,这些年在市面上的啤酒也越来越贵,很多人都会觉得现在的啤酒喝在嘴里有一股塑料的味道。而大部分人不太喜欢喝啤酒,主要就是因为啤酒的味道已经发生了许多的改变。不知道你们喜欢喝啤酒吗?
2023-06-22 11:42:481

啤酒机不用时要关闭分配器吗

啤酒机不用时要关闭分配器。啤酒机不用时要关闭分配器的原因如下:1、啤酒机不用时,建议关闭分配器以防止啤酒从酒桶中流出并浪费。2、同时,关闭分配器还可以保护系统,避免任何不必要的损坏。所以啤酒机不用时要关闭分配器。啤酒机主要用于生产鲜啤酒,其生产流程为:麦芽粉碎→糖化→麦汁过滤→煮沸→麦汁沉淀→发酵→贮酒→售酒。
2023-06-22 11:42:551

大麦果汁是什么意思

大麦果汁是啤酒的意思。大麦果汁是以大麦为原料,添加酒花,经现代化糖化工艺,真空低温发酵而成,原麦芽汁浓度是啤酒潜在烈性的代表性标志。1.040原麦芽汁浓度相当于10度的麦芽汁能产生出大约百分之四体积酒精度的啤酒。
2023-06-22 11:43:041

和家人去喝茶的日记100字

喝茶的两个动作,感悟的让人心碎我心里一震,遽然感悟了些东西,喝茶即是这么简略,拿起,然后放下。而人生,看起来繁杂的一切,本来又何曾不是这么简略?有些事何须纠结于心?有些人何须牵扯不清?很多时分,看淡一些,看轻一些,世事本来能够像喝茶相同,不过拿起和放下算了。喝茶的两个动作,感悟的让人心碎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茶人不过两种姿态:拿起、放下。浮沉时才干氤氲出茶叶清香;举放间方能凸显出茶人风韵;懂得浮沉与举放的机遇则成果茶艺。茶若人生,沉时安然,浮时漠然,拿得起放得下。待这茶尽具净以后,自有人会记住你是怎么的真香满溢。低沉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酌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停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大地上让人赏识不尽的高雅背影。安静一点,漠然一点,沉稳一点,随意一点。品茶,品人生百态。在一杯茶面前,国际安静了下来,喧嚣、浮华如潮水般地褪去,茶 人在草木间,只剩下最纯洁的自个,在这一刻,茶与禅是如此地默契,茶,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奔放随心,释茶之圆融安闲,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甚至真至拙至天然。懂不懂茶并不主要,千利休禅师说: 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 。喝啥茶也不主要,合适自个的茶才是好茶。喝茶即是 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每个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净土,可容花木,可纳雅音。日日在此间醒来,不问凡尘,静心享用其中!
2023-06-22 11:41:001

万宝路香烟是那个国家的品牌

USA
2023-06-22 11:41:026

万宝路香烟产至于哪个国家?

在香烟王国的众多品牌中,万宝路(Marlboro)无疑是最响亮的名字。尽管今日世界的控烟浪潮汹涌澎湃,但是万宝路在美国《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和纽约国际名牌公司(Interbrand)联合推出的2003年全球100大品牌排行榜上仍然高居第9位,其品牌价值为221.8亿美元。本文试图从传播与促销的角度来分析万宝路品牌的营销之路,不尽全面,希望能起到窥斑见豹的功效。 一、温和如五月 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的世界第一大烟草企业——菲利普61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以下简称菲莫)最早起源于英国。1847年,菲利普61莫里斯先生在英国创办烟草公司,生意十分兴隆。1902年,菲利普61莫里斯先生的后继者在纽约开办代理店销售该公司生产的一系列牌号的香烟,这其中就包括万宝路香烟。据说,万宝路的品牌名称源于该公司的伦敦工厂所在的街道名称“Marlborough”。1908年,万宝路品牌在美国注册登记。1919年,菲莫公司在美国正式成立。 1920年代的美国年轻人被称为“迷茫的一代”,因为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许多青年都自认为受到了战争的创伤,而且他们坚持认为只有爵士乐和香烟的刺激才有可能将这种创伤冲淡。时髦女郎们更是信奉及时行乐主义,她们注重衣饰与化妆,有点醉生梦死的感觉。社会风气的癫狂与颓废,致使女烟民的数量激增。在这种背景之下,1924年,菲莫公司将万宝路品牌定位成女士香烟向大众推广。为了在女士香烟中成为大赢家,菲莫公司煞费苦心地做了很多工作:第一、附和女烟民身上的脂粉气,将广告语定为“温和如五月”,以博取女烟民对万宝路的好感;第二、由于当时女烟民常常抱怨白色的烟嘴沾染了她们的红色唇膏,十分不雅。菲莫公司于是将万宝路的烟嘴染成红色,以期女烟民为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感动,从而打开销路;第三、将万宝路的品牌名称“Marlboro”拆解为“Men always remember ladies because of romance only(因为有浪漫,所以男人总是忘不了女人)”,让万宝路香烟争当女烟民的红颜知己。 但是,事与愿违,从1924年一直到1950年代,万宝路始终默默无闻。女士香烟的广告定位虽然突出了万宝路的品牌个性,提出了对某一类消费者的偏爱,但同时为未来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导致它的消费者范围难以扩大。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女性对香烟的嗜好,一般只限于婚前,因为怀孕的妇女一般会停止吸烟,生育后可能戒烟,而香烟是一种特殊商品,它必须形成坚固的消费群,重复消费的次数越多,消费群给制造商带来的销售收入就越大。第二、女性往往由于其爱美之心,担心过度抽烟会使牙齿变黄,面色受到影响,在抽烟时较男性烟民要节制得多,故“瘾君子”较少。第三、“温和如五月”的广告语过于脂粉气,致使广大男性烟民对其望而却步。 二、哪里有男子汉,哪里就有万宝路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品牌的感性认知,是品牌现状在消费者心中的倒影,是品牌资产的一种折射。当品牌形象不利于销量增长并在消费者心中产生负面影响时,改变品牌定位更新品牌形象就势在必行。持续一致的品牌定位会给品牌带来积累的效应,但是一个品牌定位如果不能适应时代或者市场,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万宝路以女性为目标市场的失利并没有挫败菲莫的领导人,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委托李奥61贝纳(Leo Burnett)广告公司为万宝路作传播策划。李奥61贝纳建议菲莫为万宝路品牌洗尽铅华,给它一个男子汉形象。在广告形象代言人——“万宝路人”——的选择上,菲莫起用过登山者、马车夫、潜水员、伐木人,但最终将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聚焦到目光深邃、皮肤粗糙、粗犷豪放的西部牛仔身上,广告中的西部牛仔显得魅力无穷:袖管高高卷起,袒露出多毛的手臂,指间夹着一支烟雾缭绕的万宝路香烟,胯下骑着一匹威猛的高头大马驰骋在辽阔的美国西部大草原。西部牛仔广告于1954年问世后,给 万宝路带来了巨大财富。1955年,万宝路荣膺全美第十大香烟品牌。1968年,万宝路的单品牌市场占有率跃居全美同行第二位。1975年,万宝路摘下美国卷烟销量的桂冠。1980年代中期,万宝路成为烟草世界的领导品牌,这种全球霸主地位一直持续至今。菲莫投入千百亿美元的广告费,终于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哪里有男子汉,哪儿就有万宝路”的品牌形象,那纵横驰骋、自由自在的西部牛仔代表了在美国开拓事业中不屈不挠的男子汉精神。
2023-06-22 11:41:171

急求3000字左右学期论文——从俳句和茶道中浅谈日本禅文化

3,4K字你让谁给你写啊
2023-06-22 11:41:242

万宝路到底是哪个国家的?

万宝路是美英集团的牌子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都有发行 所以会有不同的版本哦
2023-06-22 11:41:262

什么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一般指禅茶,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相关内容介绍:禅茶一味:茶禅中的意境。茶在中国的历史记载,自神农尝百草开始就广为中国人知晓,佛教东传后,修行的僧人更发现茶可提神,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便有僧人开始将茶道与佛道结合。唐、宋以后饮茶的习惯在各个大、小寺庙里风行,古书记载唐宋的寺院里设有“茶堂”或“茶寮”,僧人们在此讨论佛理、禅道及饮茶,并在茶堂外悬挂“茶鼓”,击鼓以招僧众饮茶论佛理。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
2023-06-22 11:41:331

marlboro是什么烟?

万宝路(Marlboro)是一个香烟品牌,由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 Morris)制造,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香烟品牌之一。品牌名称“万宝路”起源于英国,最后在美国独立注册。
2023-06-22 11:41:411

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

  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希望大家喜欢。   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欣赏   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1   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2   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3   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4   禅茶一味书法作品图片5   禅茶一味   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 文化 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 传统文化 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世间一切情缘,皆有定数。有情者未必有缘,有缘者未必有情。随缘即安,方可悟道。茶水洗心,心如明镜,一个人只要看清楚自己,即可辨别无常世界。意乱情迷时,大可不必慌乱。静心坐禅,明天会如约而至。春花依旧那样美,秋月还是那么圆。   然而要真正理解禅茶一味,全靠自己去体会。这种体会可以通过茶事实践去感受,也可以通过对茶诗、茶联的品位去参悟。下面的四幅 对联 与四首茶诗很有趣,对理解“禅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帮助。   茶道与禅宗,殊途同归,而又相辅相成。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山坡认为禅和茶在佛教当中,在生活当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禅茶一味,就是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而高古的茶境又要通过禅境去体现。   禅茶精神   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这一种精神决定了禅茶文化具有一种不同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社会化育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人生日用,离不开禅的关照与感悟,离不开茶的精清、淡洁、涤烦、致和修养功夫。从这个角度来看,将禅茶文化的功能定位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八个字上,最为恰当;既理事圆融,又雅俗同归,具有在人生日用事中普遍落实和操作的现实意义。   感恩   用感恩的心态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包容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分享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份爱。   结缘   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禅茶一味,妙蕴人生   晓月初挂,风清云淡,独坐古韵茶室中,一卷在手,清茶在杯,暗香涌动,如江南水莲荡起的层层涟漪,将一份如茶的淡然,一圈圈的弥漫于心间。于是,一切喧嚣悄然远遁,一切烦扰消逝无踪,只余一颗心如水澄澈、空明轻灵、物我两忘,怡然自得。   茶,一片片吸日月之精华,含山川之神韵的青翠,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金之性、火之光,有着一种平心静气、清旷自若的淡泊,永远保持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禅,冥思、纯厚、枯寂、洞彻,解茶之旷达随心,释茶之圆融自在,金木水火土乃茶之五性,茶与禅乃至真至拙至天然u2026u2026禅茶一味,可让人淡静,清心,沉思,寡淡少欲,心生清凉之意;让人心境如禅茶,澄澈空明,平和宁然。   “鹧鸪碗面云萦宇,兔褐瓯心雪作泓,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边生。”古人品茶,筑心斋一间,远在浮世喧嚣之外,有书千卷,茶一壶,静品人间春秋。或阅读,或沉思,浅斟啜饮,意在茶中,怡然忘我;或挥墨疾书,意兴飞扬,一挥而就。之后,一盏茶,慢品细酌,回味无穷。   品茗禅思,定心入慧。一品,可滤杂念,如云出岫,如荷出水,洁净而风雅。 二品,可清心,如月色琉璃,若平湖秋月,坦荡而清澈。三品,可染灵性,如凤凰涅槃,如破蛹蝶出,有曲径通幽之感。   茶可清心,淡淡的一丝香甜,柔柔的一缕清醇,暖暖的一份真情,能清自己心可得小成就,能清众人心方成大圆满。而那份幽香,那份清醇,那份淡雅,都在默默地品味之中,都在那“正,清,和,雅”的茶道中品悟人生的真谛。   禅茶一味,妙蕴人生,淡泊宁静,虚怀若谷。一壶茶,盛放的是一颗云水禅心,是一种人生态度。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手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道茶烟,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u2026u2026   
2023-06-22 11:41:471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的审美意识

从茶道看日本文化的审美意识   导语: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日本茶道和其他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一种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但内容和形式则有别。日本茶道源自中国。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抹茶道与煎茶道两种,但茶道一词所指的是较早发展出来的抹茶道。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历经几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它是禅宗日本化以后孕育出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文化式样。茶道的内容极其丰富,包括了艺术、宗教、哲学体现了日本人的独特的美意识。   人茶合一的自然之美   茶自唐代传入东瀛,日本茶道受中国禅宗的影响而创设。公元1259年,昭明到中国天目山径山寺拜师学佛,学成归国时,将茶具、茶叶及饮茶方式和方法带回日本,广为传播。东山文化时期,禅师村田珠光创造了一种在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草庵点茶的方式,把清淡、简朴的审美观点应用到茶礼仪之中。16世纪经日本茶道大家千利休进一步完善,把宜人的自然融入庭院的设计之中,用寥寥数石、一朵茶花、一颗小草这种最简朴的方式将大自然浓缩于一个小茶室中,让人们直觉地感受、理解自然。千利休的草庵式茶室的外观和内部的构造都力求表现“不对称”美,自然、朴素、色彩淡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那份宁静与肃穆的气息。   讲日本茶道,自然要提到茶室,茶室的简述单纯及茶室里的器具均模枋禅院,所用的建筑材料也意在给人以清贫或回归自然的印象。每一个细节的设置,每一种材料的选择,茶人们以艺术家的匠心,像制作工艺品一样,求精致而寓深意,显现出茶人对艺术追求的理想。在整个茶的仪式中,崇尚的是平等,茶仪式是追求艺术氛围的。除了铁壶中的水沸声以外,没有任何声响,茶室的色彩是柔和的,即使在白天,室内也是幽暗的,客人们会精心地挑选那些颜色不亮艳的服装,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让茶人在其中充分享受古朴与纯真。茶仪式同时又是崇拜自然的,茶的主人怀着虔诚的心,在这幅水墨画中勾勒出生动的线条,让人感觉似乎可以呼吸到大自然的气息。   饮茶不仅是一种诗意的消遣,还是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个体的人可以是艺术品的鉴赏者,更可以是艺术品本身;所有的兴趣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真正的生机在于去完成而不在于完成。掌握了生活艺术的人便可以享受这种自然之美,世俗的生活可以发现美的极致,这些审美理想可在茶道中讨诸现实,茶道是基于崇拜日常生活里俗事之美的一种仪事。品茶,可以超越自我的局限,使人以达观顺从的态度看待人生命运,在一种纯朴、平和、冥想中超凡脱俗。在茶道中可以体会到这种人茶合一艺术境界,由此也可以窥探出日本人亲近自然的一种审美情趣。   和敬清寂的"意境之美   日本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集日本式建筑、庭园、工艺等为一体,体现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茶道的开山者村田珠光提出了“谨敬清寂”四谛,将佛教中禅的思想引入茶道,为茶道找到了理论依据。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千利休把茶道提高到艺术境界,改了一个字——“和敬清寂”。成为400多年来日本茶人的行为准则,并将其立为茶道的根本精神。千利休创造了日本美的完整的艺术体系,日本茶道是一种以饮茶为手段的礼仪规范,其基本特色是恬静和朴素,在百忙中挤出片刻闲暇,以达到“和敬清寂”的精神追求。   “和”是指和谐,是说自然万物要处于一种调和的状态。和谐能更好地表达那种支配着茶道进行过程中的精神。茶室的气氛,就是要在周围创造出这种和谐的“和”,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的和谐,体会到一种特有的意境之美。“敬”指的是心灵诚实、尊敬长辈、爱护朋友和晚辈以及主客之间、茶客之间互敬互爱。茶道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并加以升华和提炼,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清”是构成茶道精神的又一要素,可以说是日本人心灵的独特贡献。在茶道中,要求茶具,环境都必须清清静静,心也要清净,不能有杂念,用纯洁无垢的心情来进行茶事。茶道经典《南方录》说:“茶道的目的就是要在茅舍茶室中实现清净无垢的净土,创造出一个理想的社会。”①作为茶道四谛的第四个构成要素,“寂”也是茶道追求的最终境界,没有它就没有茶道的存在意义。“寂”是指“静寂”,“闲寂”,即当茶人完成了各色事物的否定之后,便进入了一个无的世界,“无”在艺术领域里被看作是艺术创作的源头和出发点。当茶人们否定了一切固有的审美价值,抛弃了所有的思想束缚之后,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和敬清寂”可以说是茶道思想的精辟概括和总结,从这四个字中我们可以初窥日本茶道的精神内涵,从中体会到日本人所推崇的审美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茶道的精神不变,简单的仪式、朴素的摆设、幽静的空间,茶事是在这样的扭转中展开的。在茶事进行时,茶人会心生一种美的“空寂”与“幽玄”,置身于这种境界,会对这种意境之美有更深切的体味。   茶禅一味的宗教之美   遣唐僧的来往加强了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茶及饮茶方法才传到日本。公元805年遣唐留学僧最澄回到日本,带回了茶种并种植在京都比睿山延历寺的北侧,这里便形成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园——日吉茶园。茶道的本质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受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因此,日本茶道美学体现应该是禅学,日本茶道即是美的宗教。由僧侣引进的日本茶道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使茶与禅融会贯通,达到“茶禅一味”之境界。在茶道大师千利休之前创立“草庵茶汤”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参禅而受禅旨印可。村田珠光从日本高僧一休宗纯那里得到中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一张墨迹,这一墨迹是与“茶禅一味”有密切关系的茶道界的宝物,后来成为茶与禅结合的最初标志,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中”的道理。   “茶道是由茶到心,又由心至茶的人生之路。”②茶道里“禅”的内涵,在于通过繁琐的规则来磨练人心,当这些规则不再令饮茶者厌烦,当饮茶人信手而为就符合茶道礼法时,才算领会了茶的真谛,才能喝到一杯好茶,才能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境界。繁复而熟练的茶道礼法是为了使人超然物外,浓如苦药的茶汤正如人生,别出心裁的插花显示有限的生命背后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日本茶道,是用一种仪式来向人们讲述禅的思想,正如参禅需要顿悟一样,其中蕴涵的那些人生经验,需要饮茶者用生命的美好时光来领悟。   在茶道的历史上,有不少重名的人,为求心之道花费一生的时间。茶道正是在建立与世隔绝的基础上的,所以它很自然地把追求一种独特的精神境界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所谓的求道性。人们通过发现闲寂,幽雅之中的美,掌握“茶禅一味”的理念,识茶道本身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努力追求的“茶心”,乃求道之心与娱乐之心的重合、感悟。将“茶禅一味”的精神贯彻于饮茶中,把当时流行的禅院的茶礼仪、奈良庶民茶、贵族书院茶揉成一体,给其中注入禅的精神,并根据此精神,对茶室和茶具进行改良,使茶进入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异彩。   茶道在日本人的艺术生命里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是在茶事中加入种种艺术性的作法而形成的一门艺术学问,因此,茶道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艺术特征,对于提高人的情操和精神修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茶道是体现日本社会传统文化的综合性的古老艺术,展现了日本民族独特的美意识,通过研究茶道,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茶道作为日本独树一帜文化结晶,对于我们了解日本文化,认识日本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
2023-06-22 11:41:531

万宝路烟是哪过产的?

USA
2023-06-22 11:42:007

喝茶中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这一句所体现出的精神与日本茶道有相同之处吗

受到许多影视节目的影响,很多中国的年轻人认为,茶道是日本的独有文化。其实日本的茶道是源于中国,是唐朝时从中国传至日本的。只是中国茶道注重精神而不是形式,中国茶道在中国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又曾经有过一段低潮期,所以相比与没有断代的日本茶道,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稍稍欠缺。但是中国茶道的内涵比日本茶道要深厚得多。中国茶道讲究“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的五境之美,追求的是“味”和“心”的统一的最高享受,比以“和、敬、清、寂”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要博大得多。周作人写过一篇《吃茶》,关于茶道,他是这么认为的:“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经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这个描述中,“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可谓得茶道之三味。仅仅因为一杯茶,就可以以半日当十年,忘却了时间,这便是茶中的禅悟。将禅与茶相结合,源自唐代赵州禅师。他弘法传禅达40年,僧俗共仰,为丛林模范,人称"赵州古佛"。他佛法精深,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有人曾问他:“二龙争珠,谁是得者?”禅师答曰:“老僧只管看。”赵州禅师回答的这五个字就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真谛。而他那一句“吃茶去”的谒语,便是以茶与禅相结合,让无数禅生打破漆桶,彻见光明的禅宗的精神,也是茶道的精神。中国茶道茶是中国“琴棋书画诗酒茶”的七艺之至,是中国的雅文化,中国人喝茶讲礼仪,讲规矩,喝茶不仅要有完善的规范和品饮方法,还追求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而将二者相结合的,便是茶之精神,也就是通常说的“茶道”。受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的核心是“中庸、明伦、俭德、清寂”八个字。中国茶道在唐代传入日本之后,是本人将其略加改动,形成了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的日本茶道,其本质内容还是没有超出中国茶道的范畴。中国茶道不像日本茶道那么重视形式,也不追求极致的茶艺,双方共同的一个特征都是追求“心之安放”。但中国茶道强调与佛教的禅宗相结合,追求的是在茶道中的“悟道”,这种悟道从体悟茶之甘苦开始,进而解悟茶之禅艺,最终达到茶禅一味的最高境界。茶不是白开水,并不仅仅只有解渴的功用;茶也不是咖啡,不是单纯去以内含的化学成分刺激提神。只有像修禅一样的品茶,才能知道茶的妙处。茶能静心,禅能明性,茶禅一味才能达到内心的恬静。要做到茶禅一味,只能自己去体悟。何谓“悟”?但凡体
2023-06-22 11:42:011

这是那个国家的香烟

一看就知道了啊,泰国。
2023-06-22 11:42:175

日本茶道起源于哪里

  日本的茶道文化其原态是从中国移植过去的“唐物宋品”,而茶禅一味的发源地夹山寺为日本茶道视为源头。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起源,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起源   第一阶段在隋唐,中国茶文化入“经”成“道”,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给日本带回了中国的佛与茶,始展日本茶文化“东方第一枝”。   第二阶段在两宋,中国禅茶文化日渐成熟繁盛,此时,“取经”的日僧络绎不绝,名僧容西两次入宋,居留中国达二十四年之久,带回了禅味浓烈的中国茶道,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和“茶禅一味”的墨宝带回日本,自己又撰著《吃茶养生记》,由此成为日本佛教临济宗的祖师和日本茶道的先驱者。   第三阶段在明清,在中国禅宗教义和“禅茶一味”的理念刺激和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先驱者便是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   珠光曾跟随一休大师参禅,经过艰苦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休大师的弟子,并从大师那里得到了圆悟克勤的的墨迹。珠光将之运用于茶道,开拓出了日本茶道茶禅结合的新境界,这便是“墨迹开山”典故的由来。圆悟克勤的墨迹成了禅茶结合的最初标志,也是日本茶道界的最高宝物,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以示对圆悟的敬意。由此,珠光被确立为日本茶道的开山。日本茶道也就从单纯的生活艺术升华为茶禅一味的“美的宗教”。   日本茶道的历史   一 奈良、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   据《日吉神道密记》记载,公元805年,从中国留学归来的最澄带回了茶籽,种在了日吉神社的旁边,成为日本最古老的茶园。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吉茶园之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与传教大师最澄从中国同船回国的弘法大师空海,在日本弘仁五年(公元814)闰七月二十八日上献《梵字悉昙子母并释义》等书所撰的《空海奉献表》中,有“茶汤坐来”等字样。   《日本后记》弘仁六年(公元815)夏四月癸卯记事中,记有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国,过崇福寺,大僧都永忠亲自煎茶供奉的事。永忠在宝龟初(公元770年左右)入唐,到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才回国的,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嵯峨天皇又令在畿内、近江、丹波、播磨各国种植茶树,每年都要上贡。《拾芥抄》中更近一步说,在当时的首都,一条、正亲町、猪熊和大宫的万一町等地也设有官营的茶园,种植茶树以供朝廷之用。   日本当时是如何饮茶的?从与永忠同时代的几部汉诗集中可以发现,日本当时的饮茶法与中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完全一样。《经国集》有一首题为《和出云巨太守茶歌》描写了将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干燥(独对金炉炙令燥),然后碾成末,汲取清流,点燃兽炭(兽炭须臾炎气盛),待水沸腾起来(盆浮沸浪花),加入茶末,放点吴盐,味道就更美了(吴盐和味味更美)。煎好的茶,芳香四溢(煎罢余香处处薰)。这是典型的饼茶煎饮法。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   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   弘仁茶风随嵯峨天皇的退位而衰退,特别是由于宇多天皇在宽平六年(894),永久停止谴唐使的派遣,加上僧界领袖天台座主良源禁止在六月和十一月的法会中调钵煎茶,于是中日茶文化交流一度中断。但在十世纪初的《延喜式》中,有献濑户烧、备前烧和长门烧茶碗等事的记载,这说明饮茶的风气开始在日本流传。   总之,奈良、平安时期,日本接受、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开始了本国茶文化的发展。饮茶首先在宫廷贵族、僧侣和上层社会中传播并流行,也开始种茶、制茶、在饮茶方法上则仿效唐代的煎茶法。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   二 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一) 镰仓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两度入宋,第二次入宋,在宋四年零四个月,1191年回国。荣西得禅宗临济宗黄龙派单传心印,他不仅潜心钻研禅学,而且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荣西回国时,在他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荣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种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出现了名为“石上苑”的茶园。他还在九州的圣福寺种了茶。荣西还送给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明惠将其种植在寺旁。那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于茶的生长,所产茶的味道纯正,由此被后人珍重,人们将拇尾高山茶称作“本茶”,将这之外的茶称为“非茶”。   荣西回国的第二年,日本第一个幕府政权——镰仓幕府成立。掌握最高权力的不再是天皇,而是武士集团首领——源氏。政治的中心,也由京都转移到镰仓。建保二年(公元1214年),幕府将军源实朝醉酒,荣西为之献茶一盏,并另献一本誉茶德之书《吃茶养生记》。《吃茶养生记》分上下两卷,用汉文写成,开篇便写道:“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由于此书的问世,日本的饮茶文化不断普及扩大,导致三百年后日本茶道的成立。荣西既是日本的禅宗之祖,也是日本的“茶祖”。自荣西渡宋回国再次输入中国茶、茶具和点茶法,茶又风靡了僧界、贵族、武士阶级而及于平民。茶园不断扩充,名产地不断增加。   荣西之后,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禅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禅宗系统包括荣西及其后的拇尾高山寺的明惠上人,律宗系统则有西大寺的叡尊、极乐寺的忍性。饮茶活动以寺院为中心,并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间,这是镰仓时代茶文化的主流。   日本文永四年(公元1267年),筑前崇福寺开山者南浦绍明禅师,自宋归国,获赠径山寺茶道具“台子”(茶具架)一式并茶典七部。“台子”后传入大德寺,梦窗疏石国师率先在茶事中使用了台子,开点茶礼仪之先河。此后,台子茶式在日本普及起来。   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二) 室町时代   室町时代(公元1333—1573,受宋元点茶道的影响,模仿宋朝的“斗茶”,出现具有游艺性的斗茶热潮。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豪华的“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但是,与宋代文人们高雅的斗茶不同,日本斗茶的主角是武士阶层,斗茶是扩大交际、炫耀从中国进口货物、大吃大喝的聚会。到了室町时代的中后期,斗茶内容是更复杂、奖品种类也更多,据记载有茶碗、陶器、扇子、砚台、檀香、蜡烛、鸟器、刀、钱等。比起中国宋代的斗茶来,室町时代的斗茶更富有游艺性,这是由日本文化具有游艺性的的特点决定的。摆弄进口货,模仿宋朝人饮茶,是一件风雅之事。当然,在室町时代的斗茶会里,也有一些高雅的茶会。室町时代的斗茶经过形成、鼎盛之后,逐渐向高级化发展,为东山时代的书院茶准备了条件。   公元1396年,38岁的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让位于儿子义持。次年,他在在京都的北边兴建了金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北山文化”。在他的指令、支持下,小笠原长秀、今川氏赖、伊势满忠协主持完成了武家礼法的古典著述《三义一统大双纸》,这一武家礼法是后来日本茶道礼法的基础,而观阿弥、世阿弥父子草创了能乐。公元1489年,室町幕府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隐居京都的东山,在此修建了银阁寺,以此为中心,展开了东山文化。东山文化是继北山文化之后室町文化的又一个繁荣期,是日本中世文化的代表。由娱乐型的斗茶会发展为宗教性的茶道,是在东山时代初步形成的。在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建造的东山殿建筑群中,除代表性的银阁寺外,还有一个著名的同仁斋。同仁斋的地面是用塌塌米铺满的,一共用了四张半。这个四张半塌塌米的面积,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标准面积。全室塌塌米的建筑设计,为日本茶道的茶礼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把这种建筑设计称作“书院式建筑”,把在这样的“书院式建筑”里进行的茶文化活动称作“书院茶”。书院茶是在书院式建筑里进行、主客都跪坐,主人在客人前庄重地为客人点茶的茶会。没有品茶比赛的内容,也没有奖品,茶室里绝对安静,主客问茶简明扼要,一扫室町斗茶的杂乱、拜物的风气。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在“书院茶”时代基本确定下来。书院式建筑的产生使进口的唐宋艺术品与日本式房室融合在一起,并且使立式的禅院茶礼变成了纯日本式的跪坐茶礼。书院茶将外来的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结合在一起,在日本茶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以东山文化为中心的室町书院茶文化里,起主导作用的是足利义政的文化侍从能阿弥(1397—1471年),他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通晓书、画、茶。 在能阿弥的指导下,当时所进行的点茶法是一种“极真台子”的茶法。点茶时要穿武士的礼服——狩衣,点茶用具放在极真台子上面,茶具的位置、拿发,动作的顺序,移动的路线,进出茶室的步数都有严格的规定,现行的日本茶道的点茶程序基本上在那时就已经形成了。能阿弥不愧是室町时代的一位划时代的大艺术家,他一生侍奉将军义教、义胜、义政三代,一扫斗茶会的奢靡嘈杂,创造了“书院饰”“台子饰”的新茶风,对茶道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他推荐村田珠光作足利义政的茶道老师,使得后者得以有机会接触“东山名物”等高水准的艺术品,达成了民间茶风与贵族文化接触的契机,使日本茶道正式成立之前的书院贵族茶和奈良的庶民茶得到了融会、交流,为村田珠光成为日本茶道的开山之祖提供了前提。如果说村田珠光是日本茶道的鼻祖,那么能阿弥就是日本茶道的先驱。   应永二十四年(1417年)六月五日,一种由一般百姓主办参加“云脚茶会”诞生,云脚茶会使用粗茶、伴随酒宴活动,是日本民间茶活动的肇始。云脚茶会自由、开放、轻松、愉快,受到欢迎,在室町时代后期,逐渐取代了烦琐的斗茶会。   在饮茶文化大众化的潮流中,奈良的“淋汗茶”引人注目。文明元年(1469年)五月二十三日,奈良兴福寺信徒古市播磨澄胤在其馆邸举办大型“淋汗茶会”,邀请安位寺经觉大僧正为首席客人。淋汗茶会是云脚茶会的典型,古市播磨本人后来成为珠光的高徒。淋汗茶的茶室建筑采用了草庵风格,这种古朴的乡村建筑风格,成为后来日本茶室的风格。   日本茶道的鼻祖村田珠光(1423—1502),珠光11岁时进了属于净土宗的奈良称名寺做了沙弥,由于怠慢了寺役,被赶出了称名寺。之后,他来到京都,19岁时进了大德寺酬恩庵(今称一休庵),大德寺是著名的临济禅宗的寺院。珠光跟一体宗纯(1394—1481年)参禅,获得一休的印可。他将禅宗思想引入茶道,形成了独特的草庵茶风。珠光通过禅的思想,把茶道由一种饮茶娱乐形式提高为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珠光完成了茶与禅、民间茶与贵族茶的结合,为日本茶文化注入了内核、夯实了基础、完善了形式,从而将日本茶文化真正上升到了“道”的地位。   日本茶道宗师武野绍鸥(1502—1555年)承先启后。大永五年(1525年),武野绍鸥从界町来到京都,师从当时第一的古典学者、和歌界最高权威、朝臣三条西实隆学习和歌道。同时,师从下京的藤田宗理、十四屋宗悟、十四屋宗陈(三人皆珠光门徒)修习茶道。他将日本的歌道理论中表现日本民族特有的素淡、纯净、典雅的思想导入茶道,对珠光的茶道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日本茶道的进一步民族化、正规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武野绍鸥的另一个功绩是对弟子千利休的教育和影响。   室町时代末期,茶道在日本获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   (三) 安土、桃山时代   室町幕府解体,武士集团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日本进入战国时代,群雄中最强一派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系统。群雄争战,社会动乱,却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发达,融艺术、娱乐、饮食为一体的茶道便受到空前的瞩目。宁静的茶室可以慰藉武士们的心灵,使他们得以忘却战场的厮杀,抛开生死的烦恼,所以,静下心来点一碗茶成了武士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战国时代,茶道是武士的必修课。   千利休(1522-1592年)少时便热心茶道,先拜北向道陈为师学习书院茶,后经北向道陈介绍拜武野绍鸥为师学习草庵茶。天正二年(1574年)作了织田信长的茶道侍从,后来又成了丰臣秀吉的茶道侍从。他在继承村田珠光、武野绍鸥的基础上,使草庵茶更深化了一步,并使茶道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还原到了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上。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一位伟大的茶道艺术家,他对日本文化艺术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镰仓时代,日本接受了中国的点茶道文化,以镰仓初期为起点,日本文化进入了对中国文化的独立反刍消化时期,茶文化也不例外。镰仓末期,茶文化以寺院茶院为中心,普及到了日本各地,各地都出现了茶的名产地。寺院茶礼确立。   总之,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期,日本学习和发扬中华茶文化,民族特色形成,日本茶道完成了草创。   三 江户时代   由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开创的统一全国的事业,到了其继承者德川家康那里终于大功告成。公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至1868年明治维新,持续了260多年。   千利休被迫自杀后,其第二子少庵继续复兴利休的茶道。少庵之子千宗旦继承其父,终生不仕,专心茶道。宗旦去世后,他的第三子江岑宗左承袭了他的茶室不审庵,开辟了表千家流派;他的第四子仙叟宗室承袭了他退隐时代的茶室今日庵,开辟了里千家流派;他的第二子一翁宗守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官休庵,开辟了武士者路流派茶道。此称三千家,四百年来,三千家是日本茶道的栋梁与中枢。   除了三千家之外,继承利休茶道的还有利休的七个大弟子。他们是:蒲生化乡、细川三斋、濑田扫部、芝山监物、高山右近、牧村具部、古田织部,被称为“利休七哲”。其中的古田织部(1544-1615)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大茶人,他将利休的市井平民茶法改造成武士风格的茶法。古田织部的弟子很多,其中最杰出的是小掘远州(1579-1647)。小掘远州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茶人,他一生设计建筑了许多茶室,其中便有被称为日本庭园艺术的最高代表——桂离宫。   片桐石州(1605-1673年)接替小掘远州作了江户幕府第四代将军秀纲的茶道师范,他对武士茶道作了具体的规定。石州流派的茶道在当时十分流行,后继者很多。其中著名的有松平不昧(1751-1818年)、井伊直弼(1815-1860年)。   千利休去世后,由他的子孙和弟子们分别继承了他的茶道,400年来形成了许多流派。主要有:里千家流派、表千家流派、武者小路流派、远州流派、薮内流派、宗偏流派、松尾流派、织部流派、庸轩流派、不昧流派等。   由村田珠光奠其基,中经武野绍鸥的发展,至千利休而集大成的日本茶道又称抹茶道,他是日本茶道的主流。抹茶茶道是在宋元点茶道的影响下形成的。在日本抹茶道形成的之时,也正是中国的泡茶道形成并流行之时。在中国明清泡茶道的影响下,日本茶人又参考抹茶道的一些礼仪规范,形成了日本人所称之的煎茶道。公认的“煎茶道始祖”是中国去日僧隐元隆琦(1592-1673),他把中国当时流行的壶泡茶艺传入日本。经过“煎茶道中兴之祖”卖碳翁柴山元昭(1675-1763)的努力,煎茶道在日本立住了脚。后又经田中鹤翁、小川可进两人使得煎茶确立茶道的地位。   江户时期,是日本茶道的灿烂辉煌时期,日本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后终于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日本抹茶道、煎茶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是发扬光大了中国茶道。   四 现代时期   日本的现代是指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茶在安土、桃山、江户盛极一时之后,于明治维新初期一度衰落,但不久又进入稳定的发展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频繁,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日本茶文化向中国的回传。日本茶道的许多流派均到中国进行交流,日本里千家流派茶道家千宗室多次带领日本茶道代表团到中国访问,第100次访问中国时,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千宗室。千宗室以论文《<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获南开大学哲学博士。日本茶道丹月流家元丹下明月多次到中国访问并表演。日本当代著名的茶文化学者布目潮风、沧泽行洋不仅对中华茶文化有着精深的研究,并且到中国进行实地考察。2001年4月,日本中国茶协会会长王亚雷,秘书长藤井真纪子等一行到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进行茶文化交流。   与此同时,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彬藩、浙江大学教授童启庆、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会长范增平、天仁集团总裁李瑞河、浙江湖州的蔻丹、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顾问王镇恒、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宛晓春等纷纷前往日本访问交流。北京大学的滕军博士在日本专习茶道并获博士学位,出版了《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一书。
2023-06-22 11:42:341

日本留学须知的茶道文化

  说起日本茶道,大家都知道它跟我国的茶道相比丝毫不逊色。日本茶道不止是一种生活艺术,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现在就跟随出国留学一起来了解日本茶道的详情吧,欢迎大家阅读。   日本的茶道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和特有的内蕴。正如桑田中亲说的“茶道已从单纯的趣味、娱乐成为表现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十六世纪末,千利休继承、汲取了历代茶道精神创立了日本正宗茶道。   茶道是一种包含了许多技艺与复杂的程序的生活艺术,从看似简单实则很讲究的茶具的冲洗,茶水的烹制,到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每一步讲究的都是一种精致与唯美。走进一间茶馆,品上一小碗经过一步步细心熬制的茶水,再烦闷压抑的内心也能纯净安静下来。茶道不仅是修身养性、提高生活品位的艺术,更是增进友谊的途径,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品茶能够静心安神,可以体现“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同时与佛道儒的“内省修行”的思想相得益彰。茶道精神作为茶文化的关键,其本身就是一种灵魂的载体。    茶道观点: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谛、遵循的四规、坚守的四则。这四个字是对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只要一说到茶道人们从内心联想到的情景意蕴其实就是这四个字的抽象意念。   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泊出生的四种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从上面所说的几个内容中衍生出了日本茶道的种种优秀的技艺。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饮茶程序   日本茶道是必须遵照规则程序来进行喝茶活动。而茶道的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起来繁琐的喝茶程序之中。   茶道品茶很讲究场所,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接待宾客时,待客人入座后。由主持仪式的茶师按规定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客人按规定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尔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训练,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美一番。最后,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别,主人热情相送。    茶道精神   “一期一会”一词出自江户末期最大的茶人井伊弼所著茶论《茶汤一会集》。井伊说:追其本源,茶事之会,为一期一会,即使同主、同客可反复多次举行茶事,也不能再现此时此刻之事。每次茶事之会,实为我一生一度之会。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计,尽深情实意,不能有半点疏忽。客人也须以此世再不能相逢之情赴会,热心领受主人的每一个细小的匠心,以诚相交。   由此可见,茶道是一场静心清魂的佛事。茶人不愧为在家的僧人。茶室可比作寺院的佛堂。所以,日本茶道思想是茶与禅的融会贯通。茶中有禅理,禅理又在品茶中深刻体会到。    茶道影响   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过几代日本茶人的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集宗教、伦理、美学等为一体,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体系。茶道作为日本民族文化的代表,不仅影响了日本国民的精神文化、建筑风格、陶艺制造和饮食文化,还在其生活习惯、服饰、绘画、插花甚至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茶道,就没有日本文化史。研究茶道,对于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有重要作用。
2023-06-22 11:40:511

元稹茶宝塔诗的意境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元稹在全诗的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诗客,泛指文人雅士;僧家,在唐朝盛行佛道教的时代,也是颇受人尊敬、有一定地位的职业。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箩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一种有柄有流的烹茶专用的小容器)中煎成“黄蕊色”,而后盛在碗中除去浮沫,即取之汤中精华也。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夜间邀陪明月”,而且早上也要饮,“晨前命对朝霞”,足见元稹对茶酷爱之深!结尾处,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是:既能够“洗尽古今”,又能展望“醉后”的未来;既能拂去过去的不称心事,又会在忘却中“人不倦”,醉中有醒,警觉日后行为的指向,鞭策前进。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从茶的本性谈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谈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点出茶道最高理想境界。全诗构思精巧,趣味盎然,不愧是古今流传的绝妙好诗。
2023-06-22 11:40:442

万宝路是哪个国家的烟

万宝路是美国的烟,由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PhilipMorris)制造,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香烟品牌之一。品牌名称“万宝路”起源于英国,最后在美国独立注册。万宝路的名称,源自其最初位于英国伦敦的香烟厂地址,其创办者菲利普·莫里斯想到的是公司伦敦工厂所在的一条街道的名字Marlborough。1902年,总部设在伦敦的菲利普·莫里斯在纽约开设分公司,并销售包括万宝路在内的品牌。1924年,万宝路被宣传为女性的香烟,宣传口号为:“MildAsMay”。
2023-06-22 11:40:411

盛唐茶诗风格浅析

杨 升 (浙江农林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人文·茶文化学院, 浙江 临安 311300) [摘 要]盛唐是中国诗歌创作的巅峰,但从茶诗创作的角度而言,却只是初兴阶段,可它在中国茶诗的创作史上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盛唐的茶诗作者们奠定了后世茶诗的基本风度和格调:淡泊俭约随遇而安、和谐宁静崇 尚自然、清幽闲适且充满禅意。它以其独特的开创性,对后代诗人围绕着茶和茶事进行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引导 意义。 [关键词]盛唐;茶诗;风格;茶文化;禅文化 [中图分类号]TS971/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621(2014)02-0012-05中国的 茶文化 发展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可以 说结合雅俗,融冶儒道释三种文化精髓于一炉,早 已成为民族生活与精神思想的表征。茶文化在中国 起源很早,但饮茶与生命境界的思想结合则是到六 朝以后才发展起来的,随之而来的是茶文学的勃 兴,其中又以茶诗为代表。中国古代茶诗的兴起,主 要是在中唐,中唐以前的盛唐,算是一个过渡的阶 段。随着茶事逐渐进入文人的日常生活,盛唐的茶 诗也明显增多,不仅在数量上明显超过前代,而且 不少名家也开始在诗歌中吟咏茶事。虽然茶诗盛于 中唐,但其中体现出来的基本艺术格调和风格—— 淡泊俭约、和谐宁静、清幽闲适等,已经比较全面地 表现在盛唐茶诗之中。盛唐茶诗的数量虽然不算很 多,但却无疑是中唐茶诗艺术风格的前奏和奠基。 一、淡泊俭约随遇而安 同中唐以后茶诗大量涌现相比,盛唐茶诗不 多,这也说明当时饮茶仅限于较小的圈子中,比如 佛门、少数文人或上流社会的家中。茶因此也是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象征,那是中国历代文人追求 的精神境界,也是饮茶之人的精神特质。陆羽《茶 经·一之源》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 行俭德之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一诗中对茶 的描绘和评说,无疑是对陆羽的话进行了进一步的 提升和阐释:“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 味,本自出山原。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 草长,得与幽人言。” 盛唐诸诗人,在茶诗兴盛之初,便将这种茶人 的思想核心注入创作之中。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 储光羲,曾写过一首《吃茗粥作》,其诗云:“当昼暑 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数片 远云度,曾不避炎晖。淹留膳茗粥,共我饭蕨薇。敝 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这首诗描述了这样的场 景:作者去友人家做客,正当盛夏,酷暑逼人,连鸟 雀也躲藏起来,周遭因炎热而显得十分安静,虽然 有高大的梧桐树遮阴,仍然热得要解开衣服取其凉 意。远处有几片云在移动,却遮不住烈日炎炎。主人 待客吃茗粥和蕨薇,直到日暮作者才缓步回家。此 诗的笔调一如其田园之作,质朴淡雅,诗中的情调,也与文字一样,透露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气息。 茗粥即茶粥,一种用茶粉煮的粥,是古人吃茶 的原始方法。我们知道,在人类的幼年时期,是不太 可能想到将茶作为一种饮料的,而更多的将它作为 一种食物。将茶叶加工为茶粥食用,是当时茶叶的 主要消费方式。唐代杨晔《膳夫经手录》云:“茶…… 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北人初不多 饮,南人饮之。”[1] 无独有偶,王维也在他的诗《赠吴 官》中提到过这种食物:“长安客舍热如煮,无个茗 糜难御暑。”这首诗描写的也是盛夏时节,从诗中可 见,茶粥在当时还不是家常必备的用品,但已经是 众所周知的解暑妙品了。 王维自己是饮茶的,他也不缺乏茶人所必须的 闲情逸致和艺术气质。王维自己说:“一生几许伤心 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半隐半官、半城 半郭、半山半水的生活,就是他无奈的政治选择。这 也是他在诗中劝告热衷功名的朋友“不如侬家任挑 达,草履捞虾富春渚”(《赠吴官》)回家归隐去的原 因。在作于上元元年(758)的诗《酬严少尹徐舍人见 过不遇》中,他写道:“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君 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 别人赋十韵》中又有“花醥和松屑,茶香透竹丛”的 诗句,是写同友人一道在山居竹园里饮茶的情景。 可见王维对茶的爱好,这在盛唐时期是十分难得 的,而茶之清新绝俗与王维质朴淡雅的诗风也极为 切合,故此成就了一段“诗佛”与茶文学的渊源。 与王维同时代的诗人钱起,是吴兴人,那正是 唐代产茶的圣地。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钱起的 茶诗自然不少。他长于应酬之作,诗歌技巧熟练,风 格清奇,理致清淡。如这首《过张成侍御宅》:“丞相 幕中题凤人,文章心事每相亲。从军谁谓仲宣乐,入 室方知颜子贫。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 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这首诗是典型 的酬唱之作,诗人过访长官宅居,遂作此诗,表达了 惺惺相惜之意,也赞颂了对方的清高脱俗。从诗中 也可见以茶代酒在盛唐已经风行,并成为文人清新 脱俗的标识。孟浩然初到京城时,也曾在清明时节 以茶代酒,遣送内心失意的愁思:“空堂坐相忆,酌 茗聊代醉。”(《清明即事》) 与钱起并称“钱刘”的刘长卿,也曾写过一首茶诗《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这是一首较早出现的 描写与茶相关的集会的诗歌:“到此机事遣,自嫌尘 网迷。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疏竹映高枕,空花 随杖藜。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傲吏方见狎,真 僧幸相携。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这首诗描绘 的是在寺院的一次茶会,参与者却多是文人官员, 诗的前四句,是对寺院环境带来的心境变化的烘 托。平时冗务缠身的官员们,到了寺庙里,便觉“机 事遣”,顿感之前的劳碌是“尘网迷”,从而悟出“万 法幻”的道理。而佛寺中脱俗的生态人文环境,亦令 人忘却俗世的烦恼,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一缕茶 香袅袅,机事全销,即便是平日里不可亲近的“傲 吏”,在此时也变得相处甚欢了。这首诗无疑称颂了 茶在当时文人社交场合的重要作用,即唤醒官员们 安适闲淡的“初心”,忘却缠身公务所带来的烦恼。 “诗圣”杜甫所作茶诗有六首,其中《重过何氏 五首》(之三)一诗,描绘位于长安南边的明德门外 樊川北原上的何将军山林,写尽丘园之静美,读这 首诗时,一种安宁而悠闲的意境跃然纸上:“落日平 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 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杜 甫的诗歌多描写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首诗却透 露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气息,在春日傍晚的平台上, 和风拂面,一边坐着喝茶晤谈,一边斜着身子在置 于石栏的砚台上蘸墨濡毫,题诗于桐叶,多么萧散 自得!而眼前的闲趣又是悠长的。夕阳西下的余晖 中,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悠然品茗,看着如画美景, 翡翠鸟停在晒衣的竹竿上鸣叫,蜻蜓立在浮水移动 的钓鱼丝绳上,寥寥几笔,勾画出这静寂的境界,透 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幽雅情趣。这种幽静的情趣和 极自然而又极常见的景观正是诗人幽兴之所注,故 而诗人说, 从今以后, 如此情怀自是极其谙熟了。 杜甫的诗境,难得如这首诗般空灵悠远,茶之幽香 高品,更衬托诗人的心性高洁,使我们从杜氏传统 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之外,看到另一个高洁散漫的 “幽人”形象。 二、和谐宁静崇尚自然 前文言及诗歌中的“茶会”描写,盛唐时期,饮茶在民间尚未完全普及,因此茶往往与士大夫阶层 的雅集相联系,当时文人崇尚以茶当酒。茶宴的正 式记载见于中唐,钱起就曾与赵莒一块办茶宴,选 址在竹林,但不像“竹林七贤”那样纵饮,而是以茶 代酒,故能聚首畅谈,洗涤尘心,在蝉鸣鼓噪声中袖 手而谈,直到夕阳西下。钱起为记此盛况,写下《与 赵莒茶宴》一诗:“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 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全诗采用 白描的手法,写作者与赵莒在翠竹下之下举行茶 宴,一道煮饮钱起故乡吴兴的名产紫笋茶,并一致 认为此茶的味道比流霞仙酒还好。饮过之后,已浑 然忘我,自觉脱离尘世,杂念全无,一心清静了无 痕。俗念虽全消,茶兴却更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尽兴 而散。这首诗里描绘的是一幅雅地啜茗图,除了令 人神往的竹林外,诗人还以蝉为意象,使全诗所烘 托的闲雅志趣愈加强烈。蝉与竹一样,被古人用以 象征高洁的品质。人们试图在自然山水的幽静清雅 中拂去心灵的尘土,舍弃一切尘世的浮华,与清风 明月、浮云流水、静野幽林相伴,求得心灵的净化与 升华。 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曾作有一首茶诗 《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意境极为静谧安详,亦 能窥见岑参早期作品风格之一斑,与其边塞诗作的 壮丽奇美相比,别有一番情趣。其诗云:“京兆小斋 宽,公庭半药阑。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盛德中 朝贵,清风画省寒。能将吏部镜,照取寸心看。竹影 遮窗暗,花阴拂簟凉。君王新赐笔,草奏向明光。”岑 参心好清宁,天性恬淡,在居官前曾隐居嵩阳山中, 二十方出。这首诗是写一个官员的闲居景象的,其 中反映的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无疑是和诗人的追 求相契合的。“药栏”之名,当来自《九歌》中诗句“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药”在句中指的是白 芷,用这种香草以比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君子, 也可泛指优雅的花草。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曾云: “罂粟,……药栏中不可缺此一种。”[2] 岑参早期隐居 山中所作诗歌至今留存者并不多,但却奠定了诗 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之一,那便是平易自然、冲淡 宁谧的林下之风,这一风格,是伴随诗人创作生涯 的始终的。 茶能消愁解困,令人神清气爽,齿颊生香,乃文人生活必之必需,明代文徵明有“书卷茶炉百虑融”[3] 之语。 茶事自是文人闲暇生活中一大乐趣,历代文 人诗中对煮茶品茗绘声绘色的叙述,也是不厌其 繁,盛唐大诗人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 茶》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包括诗 前的序)写仙人掌茶: 余闻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山洞往往有乳 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鸦。按《仙 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之后,体白如雪,栖则倒 悬,盖饮乳水而长。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 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 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异于他者,所以能还童振 枯,扶人寿也。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余茶数十 片,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盖新出 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因持之见遗,兼赠诗,要余 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 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这首诗的风格在盛唐茶诗中可谓十分独特, 李白突破了歌咏茶之煮饮或品茶之境的传统路 数,一反常态地细致描写了仙人掌这种名茶神秘 而独特的生长环境、不凡形态、品性特点和功能 效用等,用的是他惯有的奇丽雄豪的语言,把一 种生长于自然界的茶叶描绘得恍若产于天外异 境。李白独特的诗歌语言“造就”了异于其他诗人 笔下茶的“绝品仙茶”,从李白的描述中我们仿佛 可以想见喝了这种茶可以得道升天,至少,也可 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这种对自然产物用迷幻 的手法进行呈现,至少在盛唐,是属于李白的专 利。这首茶诗也因之而具有独特的魅力。李白在 另一首与茶事有关的诗《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与前诗同样文笔恣肆,想象奇丽, 而“茗酌待幽客,珍盘荐雕梅”一句,则把读者从 上述的“异境”中拉回了人间,展现了盛唐时期人 们的饮茶实况,更写出“雕梅”(在青梅果上雕刻 花纹)这种精细的点心作为茶食,在茶事活动中 的引人注目的地位。李白的茶诗,可谓纵情想象 与自然写实的完美结合体,在茶诗的历史上别具 一格。 三、清幽闲适充满禅意 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云:“开 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 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举饮,从 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4] 这是盛唐时期茶禅大兴 的记录,众多僧人在修禅之余,多以饮茶助修,不仅 用饮茶的方式来辅助参禅,也以茶供奉佛。事实上, 禅宗早已将坐禅饮茶列为规式,写入 《百丈清规》 中。丛林制度,由唐百丈禅师立《百丈清规》而建立。 《百丈清规·住持章第五》有“新命茶汤”、“受两序勤 旧煎点”、“挂真举哀奠茶汤”、“对灵小参奠茶汤”; 《百丈清规·节腊章第八》有“赴茶”、“旦望巡堂茶”、 “方丈点行堂茶”等条文,这也进一步促成了茶文化 与禅宗的结合。 当时的僧人过午不食,由于茶能使人神清气 静,因此成为他们最理想的日常饮料,有助于僧人 坐禅之静心、敛心、专注、清神,以达到观照“明净” 的禅境参悟。寺院的清幽环境,也有利于茶文化与 禅的结合。佛教禅寺多在高山丛林,云雾缭绕,得天 独厚,多有茶树生长。唐代禅林一直保持农禅并重 的优良传统,禅僧务农,大都植树造林,种菜和茶, 且制茶饮茶,相沿成习。许多名茶,最初皆出于禅僧 之手。如佛茶、铁观音,即禅僧命名。禅林于茶之种 植、采撷、焙制、煎泡、品酌之法,多有创造。《景德传 灯录》卷八“韶州则川和尚条”、“镇州临济义玄禅 师”[5] 等,都有禅师入茶园内摘茶并在茶园当机示教 的记载。 唐代佛教不仅开创了自身特有的禅文化,而且 使中国原有的茶文化更趋成熟。茶与禅就在这种氛 围中高度结合,并展现在僧人的茶诗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大量以茶会友的诗篇;其次是在茶境中结 合禅法、化入禅境。这当中,茶成了僧俗之间最佳的 沟通媒介,也成了助禅的最佳凭借。唐代茶事因禅 而提升了其哲学内涵,正如裴汶《茶述》所谓:“其性 精清,其味浩洁,其用涤烦,其功至和。参百品而不 混,越众饮而独高。”(《续茶经》卷上)[6] 茶因其浩洁、 精雅的滋味与涤烦、去眠的功能,能与禅清逸、冲 和、幽寂的境界融合为一。民间,尤其是文人们,对 这种茶禅合一的境界多加仿效,于是形成了禅茶成 风的局面。 盛唐文人茶集,往往也是文人与僧侣的集会, 王昌龄《洛阳尉刘宴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 人房》就记载了一次这样的雅集:“良友呼我宿,月 明悬天宫。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削去府县理, 豁然神机空。自从三湘远,始得今夕同。旧居太行 北,远宦沧溟东。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诗题中 的“茶集”,或指一种茶会的形式。这类与茶有关的 文人雅集在当时已经十分流行,对以茶代酒的崇 尚,象征着文人和官员的知识涵养的道德境界,成 为一股风潮。诗人们笔下对“茶会”、“茶宴”等类似 活动的记载,也十分常见。钱起曾写过两首相关的 诗作,其一为《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偶与息心 侣,忘归才子家。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岸帻看 云卷,含毫任景斜。松乔若逢此,不复醉流霞。”其二 为《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 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前者写三 人茶会,后者写的是两人对啜。作者在诗歌中展示 了为茶痴迷的文人们在空寂的心灵境界中品茗玄 谈的场景,读之使人意犹未尽,俗虑全消。 岑参早年也写过一首与在寺院中品茶的诗作 《闻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报恩寺》,其诗云:“闻君寻 野寺,便宿支公房。溪月冷深殿,江云拥回廊。然灯 松林静,煮茗柴门香。胜事不可接,相思幽兴长。”此 诗描写禅门空寂,有一种凄冷的味道,独坐煮茗,灯 火昏暗,与世隔绝的心境,靠着一缕茶烟维系着生 命的律动,此诗纵然是对友人寄宿寺庙生活的想 象,却无疑夹杂着自身早年隐居深山与僧侣隐士怡 然相处的经历,与其后来的大漠铁蹄的风格,自有 别样的不同。 无独有偶,同是盛唐边塞大诗人的高适,也曾写过不少同类题材的诗歌,如《题净眼师房》:“白鸽 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倾人城,倾人国,斩 新剃头青且黑。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 吴音唤字更分明。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 钉。”高适在唐代诗人中属于官位最达者,故即便是 写僧侣茶事,依旧充满凌烟之气。僧房饮茶时看到 白鸽,是对岑寂境界的一种反拨,对僧侣外表的描 写,更显诗人个性的豪壮,整首诗虽然点出茶事,但 意图并不仅仅在于茶,而是描绘了大唐风骨中僧侣 多彩有趣的生活场景,在盛唐茶诗中,无疑是最具 有盛世豪迈特征的一首。 茶诗在盛唐渐趋兴盛并非偶然,这与当时文人 和僧侣中逐渐开始的饮茶习俗密切相关。而盛唐之 后,“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 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 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 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4] 正所谓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梅尧臣《次韵 和永叔尝新茶杂言》),茶随之开始有规模地进入文学作品中,并逐渐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精神、影响的 代表和象征。从这个角度来讲,盛唐的茶诗奠定的 基本风度和格调:淡泊俭约、随遇而安、崇尚自然、 和谐宁静、清幽闲适且充满禅意,具有独特的开创 精神,对于后代诗人围绕着茶和茶事进行创作,有 着重大的引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晔. 膳夫经手录[M].续修四库全书子部 1115 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24. [2]文震亨著,陈植校注.长物志校注[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4: 86. [3]文徵明. 文徵明集[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98. [4]封演. 封氏闻见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释道元. 景德传灯录[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141,234. [6]陈彬藩.中国茶文化经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32. [责任编辑:阮月华] An Analysis of Tea Poetry Styles in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YANG Sheng (School of Tea Culture, Zheji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y,Lin"an 311300. China) [Abstract] Tea poem creation sprang up in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which witnessed the peak of the Chinese poetry, playing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a poem creation. The poets of tea poems during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established the basic styles of tea poems in the later ages. Namely, a desired state or order: indifference to fame, quest for simplicity, harmony, tranquility and naturerespecting. The unique innovation of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significantly guides the later poets in their writing poems on tea. [Key words] the prosperous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tea poetry; styles; tea culture; Buddhist culture
2023-06-22 11:40:381

养清正和雅之气

上一篇文章有聊到“禅茶一味”这篇文章接着继续分解本人对“禅茶一味”读解。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禅茶文化的精神是“正、清、和、雅”,禅茶的“正”就是八正道,“清”就是清净心,“和”就是六和敬,“雅”就是雅致、脱俗。禅茶与八正道 泡茶、喝茶,可以说与修行佛陀的教诲“八正道”一致。因为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 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有句话说:“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 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八种生活标准。分别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 正见:正确的思想、知见,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正确的方向,我们才知道如何过好这一生,在遇见困难挫折时才不会迷茫,失去方向和希望。正思维:正思维的先决条件是正见,有了正见的引导才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树立正确的思维。人与人最多的差别就是思维模式的差别,不同的思想,就有不同行为,导致不同的人生状态结果。正语:正当合适的语言,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说出的语言的善的柔和的,能给予对方帮助的语音,在鼓励安慰他人时,不仅帮助到他人同时也可以通过帮助他人,再一此树立起自己的信心,内心也会越来越有力量。正业:分为两种意思,其中一个是指正当的行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也需要相对稳定的物质基础,但要选择正当的行业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而获得。正精进:当我们有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就需要落实和践行,确定人生的目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要实现它却是很难的。如果确定了目标而不行动,那么连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可能。与其冥思苦想,还不如身体力行的去付出自己的行动。没有行动,再好梦想都只能是泡影。正命:指正确的生活,生命合乎正法而生存,人生起伏跌宕才是正常的,不可能一支独秀的往上冲,像目前全球市场经济都不是很乐观,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但我们也要客观正确的面对,放慢前进的脚步,适当的做调整,更好的沉下心里成长自己,等待时机蓄力而发,正所谓退步原来是向前。正念:烦恼即菩提,从痛苦的此岸到快乐解脱的彼岸,只在我们思想转变的一念之间,所以活在当下,没一个当下我们都是保持善的,积极乐观的心念。正定:有了前面所讲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等才有正定。它是环环相扣的, “正定“我们内心的稳定,如果我们的方向是错误的,为人处世都是负面消极、自私的,那我们的人生就不可能会坦然自在,内心也不会安稳,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我们的心坦荡无私,胸怀便要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对世间的万事万物看起来也就是美好的。喝茶品人生,人生就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长!
2023-06-22 11:40:311

“止希”禅茶项目的构思

本文是基于当前有限的信息和认识基础上,针对“止希禅茶”项目开展的构思。文章从“止希”的内涵出发,提炼出其文化的核心点,并进一步展开了该品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从茶叶本身生产和消费特点这个角度,剖析了茶叶其品质的内涵,揭示了茶叶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任务,并由此梳理了当前各个维度的市场供应态势。最后,从营销的角度给出了“止希禅茶”的市场策略建议。 “止希禅茶”是什么?它能够解决市场什么问题?满足怎样的需求?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清晰明确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的企业是否能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进而实现企业的长久持续的发展。 “止希禅茶”是一款文化特征十分鲜明的茶叶。相比于市场上的各类茶品牌,我们的品牌先天就带有明确的文化指向性,鲜明的文化特征,无需后天添加和塑造。我们只要加以理解和表达,就可以用较低的沟通成本传播给我们的消费者,进而形成对我们品牌的固定认知。 “止者,停留也。” 代表目标、追求,代表戒律、节制。 “希者,若无也。” 代表稀有、无形,代表简洁、简单。 所以,“止希者,止于希也。”也就是说,人修行的目标和追求:应当丰富自己的内涵,具备极大、极广的价值与影响,同时又能达到无形、简洁的形式,以便更加高效、温柔地服务众生。 这就是我们“止希”所理解的人生观、价值观。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因此,禅就是一种途径,一种方法,一种路线,是方法论的内容。它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修行,证得世间万法的实相,让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理解不断地深入,行动更加坚定。 所以,通过对禅的修行和领悟——“止于希”,达到对“希”的领悟和实践。因此,“止希”是愿景目标,“禅”是路线方法。 自古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说明茶与禅有相通之处。 仔细的观察,茶看似简单平常,实则内容丰富,拥有极大的信息量,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人都可以将茶中的精华部分激发出来,令人心旷神怡! 这种精华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包含精神层面的。这种方法,就是理解茶,理解茶性,理解自己,通过对自己、对茶的调节,达到人与茶的协同释放,才能得到这种“心旷神怡!” 可以说,茶,是使内心与外境调和的工具和载体。 所以,“止希”是愿景和目标,“禅”是路线和方法,“茶”是载体和工具。 “止希禅茶”就是那些追求内心安定,外在价值的社会精英们可以借助的便捷修禅之路的载体和工具。 从宏观层面来讲,茶的需求呈逐渐旺盛的趋势,市场也在逐渐增大。这一态势除了自古的传统因素以外,消费者确实对茶叶的需求和要求在逐渐增大和提高,同时当下的各种茶叶企业的品牌战略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茶叶从种植、采摘、制作到冲泡是一个非常不标准化的行业,因此即使是同一厂家生产出来的茶叶,其品质也很难完全保持一个水平。即使是在通过流通环节到了消费者手中以后,消费者是否能够运用专业冲泡技术发挥出茶叶应有的品质与口感,是否通过对茶叶的冲泡和饮用得到了其它的、额外的附加感受,就更是一个变数极大的过程了。 所以,鉴于茶叶的原料、生产、流通、使用、感受等消费的全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都会极大的影响消费者对于茶叶的品质感受。 目前没有一家企业能够保证上述过程都能够标准化,并且大规模量产。因此可以断定:目前的茶叶市场尚处于不完善、不充分的发展状态。 物质维度的品质是茶叶品质组成的基础部分,它是一切品质的基础和前提,这一维度包含茶叶的品种、种植、采摘、制作、包装和流通。 这一维度的基本矛盾是: 消费者对于茶叶稳定品质的需求与生产的不标准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认知模糊,对于品质的感受不稳定,以及判断品质的标准不清晰等。次要方面在于生产者如何标准化自己的生产,并进一步引导、教育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的认知和固化的行为。 要解决这一矛盾,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任务: 原料的稳定化 主要是指茶叶的鲜叶供应受天气、地域、栽培技术、供需关系影响,会产生品质和价格的波动,这一波动从生产源头上限制了企业的稳定生产和资金使用。有效施行原料的标准化评级以及建立茶叶鲜叶的期货市场,是推进原料稳定供应的可以选择的措施。 生产的标准 化主要是指茶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生产流程、加工工艺,以及各项质量标准的标准化。不同企业建立符合自己产品定位的各项生产流程、工艺及标准,然后将这种标准固化和优化,则可实现市场的标准化。 营销品牌化 是在上述“两化”的基础上,进行市场持续运营,教育和引导消费者建立对茶叶品质正确的认知,最终形成一系列固定化的代表具有稳定品质的品牌,有效解决物质维度的基本矛盾。 感受维度的品质是茶叶是否锁定消费者,建立良好口碑和产生持续购买行为的关键因素。感受维度的品质受口感、视觉、听觉、感觉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维度的基本矛盾是: 消费者对以冲泡口感为主的各项感官体验的要求与冲泡技术等相关服务专业度不足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于口感和其它因素的品鉴认知模糊,对于品质的感受不稳定,以及判断品质的标准不清晰等。次要方面在于服务者如何提升自己对茶的理解,提升冲泡技能以及其它的对相关因素的把握能力方面,并由此建立一种较为稳定、和谐的饮茶服务关系。 要解决这一矛盾,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任务: 冲泡专业化 是指不论是消费者自己还是服务人员,都要建立并逐步提升对各类茶的认识,对相应的冲泡技术的掌握,以及相关冲泡工具的掌握和运用。这个环节是前面 物质维度 品质发挥的重要保障,否则,茶的综合品质是发挥不出来的。 环境艺术化 是指在饮茶过程中,对于饮茶环境的营造要达到美的要求。环境是否能达到美的要求是 茶叶品质是否从物质维度跨越到精神维度 的重要环节,也是茶叶消费的是否产生巨大附加值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其中,茶具、茶席、茶人,都是这一环节的影响因素。 深刻把握专业冲泡和环境营造是对 茶叶品质的感受维度 的有效地发挥,才有了使 茶叶消费从物质消费到精神消费的跨越 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消费者的引导和感召,帮助消费者实现切身的体验感受,从而有效解决感受维度的基本矛盾。 文化维度的品质是指消费者对于饮茶行为的进一步深刻体验,通过对内自省和对外交流等途径,逐渐升级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逐步养成 和谐 、 安静 、 自在 、 智慧 等思考和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种文化和理论的兼容并蓄的思想状态。这是建立消费者忠诚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持续、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一维度的基本矛盾是: 消费者对精神愉悦、成长发展的追求与茶文化缺失、不完善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体现在消费者对于精神愉悦与个人发展有潜在的追求,但是不能清晰的感知和表达。次要方面在于茶文化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与之配套的传播、交流等方式方法的选择与升级。 要解决这一矛盾,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任务: 体验抽象化 是指将饮茶过程中的若干观察、行为、体验和感受抽象成一系列可以通用的认知的结论,并且将这些结论与人们的修行和生活联系起来,产生不同程度的指导意义。甚至可以在不同的个体(人)上产生不同的生活和修行哲学。这一过程是茶叶消费从 感受维度到文化维度飞跃 的最关键的环节。 认知理论化 是指将抽象出来的认知通过整理构建为一个逻辑自洽并能够知道现实生活和修行的理论体系,并且融入到整个人类的现存的主体文化体系之中,并产生现实的解释和指导意义。这一任务是中国茶文化建设的里程碑。 传播组织化 将这种利于身心体验的饮茶方式传播开来的重要手段,就是利用理论的实际价值与运营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迅速传播理论,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在实践中完善、丰富和发展茶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案例。由此,不仅可以得到商业和文化的双,并可以通过两者的互动产生旺盛的生命力。 显然,当前的茶叶市场上的各类公司和产品品牌大多都集中在茶叶的物质维度,在这一维度上展开竞争,并已经呈现了群雄逐鹿的态势:知名品牌坐镇、其它品牌云集、零散产品跟从…… 在感受维度,几乎是各位茶艺培训学校的天下,它们凭借对消费者感受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有的做着诲人不倦的老师,有的做着替人把关的代购,当然也有人企图将这一影响力发挥到最大: 凭借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过优质的采购越过标准化的生产,并逐渐向上游发展。 在文化维度,是简单的拼接和混搭。茶+道家文化、茶+佛家文化、茶+商业文化等等,不一而足。它们的特点是简单的 相加关系 ,尚未将: 理论、技术与工具 三者结合在一起: 茶文化、茶技术、茶 三位一体才是真正的、有力的、持久的文化产品。由这个标准来观察,国内尚未有成型者出现,但应该不乏思考着。 总之, 市场总矛盾 是:消费者对茶全方位的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在当前的市场上,供应是由不同主体来承担的,且各自都有各自的意图。即使是这样,也与消费者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 “止希禅茶”天然具有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拥有给市场提供最高品质服务的可能性。同时,中国自古以来“禅”的定位则是精英阶层,只有精英阶层才能够体会到(禅)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因此, “止希禅茶”的使命就是为中国的精英人士提供高品质的茶文化服务。 这一使命可以暂且的表述为: 茶即道! 因此,“止希禅茶”的市场任务至少包含三个: 产品分为三个部分呈现,实体部分、信息部分、服务部分。从三个维度对用户进行服务和引导的同时,对竞争者建立跨维度的竞争优势。 实体部分包括: 信息部分包括: 服务部分: 上述的几个部分,是市场发展的情况,逐步完善、升级,最终建立起与我们用户共同发展的“商业-文化”生态圈。 瞄准市场上的高端茶叶的定价,制定我们的价格体系。 渠道方式 传统的茶叶销售公司、各类茶艺馆、各大茶艺培训学校等传统渠道是可以发展的主体; 还可以运用网络平台,以及三级分销等新兴的销售渠道作为我们的辅助; 渠道政策 全国统一定价,并针对各类不同的渠道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分成政策; 建立和服务粉丝圈,建立“商业-文化”双向促进的联合体。 针对各类渠道,配送各类增值的茶文化服务。 媒体广告。 (略) (略)
2023-06-22 11:40:241

禅茶人生是什么意思

禅茶是指寺院僧人种植、采制、饮用的茶。主要用于供佛、待客、自饮、结缘赠送等。禅是一种境界。讲求的“禅茶一味”,“禅”是心悟,“茶”是物质的灵芽,“一味”就是心与茶、心与心的相通。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概括为“正、清、和、雅”。“茶禅一味”的禅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茶与禅本是两种文化,在其各自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发生接触并逐渐相互渗入、相互影响,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即禅茶文化。
2023-06-22 11:40:182

2、茶文化与佛教文化紧密相关,所以有了“禅茶一味“的说法,你如何理解佛教禅?

这是个人爱好。茶与禅毛关系没有。可能以前有喜欢茶的‘得道高僧。
2023-06-22 11:40:101

禅茶一味香

我讳疾忌医,牙疼了许久也不想去看医生,怕他们把我有自愈能力的这血肉之躯当机器修理,把牙给我拔掉或者装上螺丝钉或者堵塞上一些填充物切断了血液循环便没了一切味道,我的后半生便永远失去了我的牙,我的牙提前从我生命中离去。由于吃药,爱喝茶水的习惯也按下了“暂停”键,恐怕影响药效此时也不敢喝了。 离京好久了,进了办公室,友人给了一盒茶叶让我品尝,我看了看口中不言心里暖融融的,到了只能关心别人和“苦其心志”的年龄,偶尔被别人关心和虚寒还是有些酸酸的不可道来的滋味。 经常出差在外难免候机和候车,也经常见到精致的小茶屋一两位娟秀的姑娘在甜甜的推荐着茶叶希望客人能够购买,自己也被推荐多次。有一次,在一个高铁站一位茶姑给我推销茶叶,讲这茶生长的环境在哪里哪里雨前雨后的经过多少工序的道炒制多么好多么好,殷殷切切的,真的很希望你能多买些。 “姑娘,这茶能有多好呢?再好,也不就是一些树叶吗?纵然生长在云雾缭绕的高山之巅或者生长在清泉淙淙的川溪之边它依旧是树叶,再好也要结合好的人生心态和旷达的胸襟,才能品出茶的滋味树叶的滋味和淡淡清水的滋味,用攀缘心猎奇心倾轧心高低贵贱心,是难以品鉴这大自然馈赠的味道的。”我娓娓连蒙带谝的道来胡诌了一通,其实我是嫌贵买不起强词夺理而已。 卖茶姑娘讲:“看你这人说的好像是大白话,却挺有味道的。”浅浅一笑。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其实和柴米油盐酱醋一样是寻常百姓家日常生计的必需品,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本来没什么也没那么神奇只是被文人墨客附庸风雅之后被名利客极力炒作之后,似乎成为包治百病的良药,其实回归本质它依旧是那一片叶子。 无论怎么说,这么多年代沉淀这一种叫“茶”的植物被赋予一种精神元素后其特质倒也与中国人的性情相契合,其含蓄沉静内敛耐力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阶层用山泉水调和了这一盏清汤、滴进去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这盏清汤便融进些别样的情趣。士人的家国情结晨昏砥砺自己要修炼高尚的情操和高洁的人格,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看世事的洞达,茶顺理成章地成为清雅曲高士人的偏爱。 《茶酒论》记载道:“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取芽,呼之名草,号之曰茶”称茶为“素紫天子”,地位不可谓不高。唐代诗人卢仝《走笔荐孟谏议寄新茶》对茶也是推崇备至:“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茶,被描绘的泠泠丁丁煞有灵气。 与茶有关的故事和传说总是那么唯美与雅致。上古时,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说的是神农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肚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在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我们的先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的,因而也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除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因为口口相传逐渐人们又把“查”叫成“茶”,这听起来有些附会。神农长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尝试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几次,全靠茶来解救。只是最后一次,神农来不及吃茶叶,还是被毒草毒死了。据说,那时候他见到一种开着黄色小花的小草,那花萼在一张一合地动着,他感到好奇,就把叶子放在嘴里慢慢咀嚼。一会儿,他感到肚子很难受,还没来得及吃茶叶,肚肠就一节一节地断开了,原来是中了断肠草的毒。后人为了崇敬、纪念农业和医学发明者的功绩,就世代传颂着这样一个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茶圣陆羽的《茶经》记载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神农氏因其悲悯苍生的情怀被后人尊崇为“中华茶祖”。 也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茶便入了寻常百姓家。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平民化了成了日常云为一日不可或缺。 茶与禅的融合似乎是鬼斧神工的绝配,较为有名的便是禅宗“吃茶去”这句话头,本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参话头顿悟,认为“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蕴含着不可说的明心见性玄机。 前人也有这样阐述禅茶一味的:“遇水舍已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文字般若句句中的。 至于酒可能除了豪爽海量借酒消愁使酒骂座乃至发酒疯败家亡国外,酒的名誉不如茶之雅,至于佛家对酒更是列为五戒之内。 酒的传说与故事,在中华文化浩如烟海的记载里更是不可枚举,只是较多的与败身亡家搅作一团乱麻般缠缠缚缚。《战国策魏策》记载道:“昔者,帝女令仪作酒而美,进之高,高饮而甘之,仪秋,绝旨酒:‘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大禹一语成谶,因酒而丧国的故事恰恰发生在他的儿子夏启建立的夏王朝,中国第一个的末代皇帝夏桀身上。夏桀宠爱妹喜,沉溺美酒。他派人开凿的池渠,流的不是水全是美酒。面积之大可以泛舟,称“酒池”。酿酒过滤的糟粕堆积如山,连绵长达十多公里,称为“糟丘”。他还是“仿生之饮”的发明者和倡导者,让众人在酒池两岸俯首就饮,如牛饮河水一般,称为”牛饮“。终日烂醉如泥政治腐败, 社会 动荡,最后被商汤取代。商汤也没有矜持多久好了伤疤忘了疼,不肖子孙商纣暴虐肆酒掀起了我国 历史 上第一个饮酒高潮。“悬肉为林,盛酒为池”,一时俯首牛饮的,多达三千多人,男男女女一丝不挂地在酒池肉林中间相逐作乐。最终导致天怒人怒众叛亲离民不堪命。周武王大旗飘扬昭告天下会盟牧野大战,纣王穷途末路登上鹿台蹈火而死,因酒亡国遗笑千年。 后世的亡国之君、以及亡身亡家贬谪流放的雅士官吏,至于常人凡饮酒者无不做了悔青肠子的事,“破家散宅,广做邪淫”甚至为酒伤身比比皆是,其背后无不有酒的作祟酒的影子。 无独有偶,那个叶利钦总统去访问美国的时候,离开的前一天,美国总统克林顿宴请他时,叶利钦喝了很多酒。按计划,他回莫斯科的途中将于与另一国家的总理进行会谈,但当飞机抵达时,他的头脑还没有清醒。陪同官员见事不妙,经过一番讨论,决定让副总理代表他去。当副总理下机后,叶利钦掉下了眼泪,对陪同官员羞愧地说:“你们这么做,让我在全世界面前丢尽了脸!”叶利钦不知悔改还抱怨属下,不是掉了脸的问题而是败坏了国家,也把俄罗斯弄得酒气熏天,萎靡不振。 释迦牟尼佛在《善生经》中如是说:“当知饮酒有六失:一者失财,二者生病,三者斗诤,四者恶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损。善生!若彼长者、长者子饮酒不已,其家产业日日损减。”天下好话佛说尽,只是终生愚痴难调难伏,依旧沉沦颠倒。 茶这枚树叶,酒这碗烈水,一浓一淡时浓时淡演绎了多少的人生况味。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当下得真趣,禅茶一味香。”禅茶一味当如是。
2023-06-22 11:40:031

万宝路香烟是哪里生产的?

万宝路在世界上是一个著名的烟草品牌。它在全世界销量第一:每3~4支烟中就有1支是万宝路。品牌价值和每年销售额都是几百万亿美圆。 在1924年由菲力普·莫里斯公司推出此品牌。 1954年,在利奥伯特广告公司建议的建议下改变形象。在内在质量风格没有多大区别的基础上,让外在形象改变成了剽悍、粗犷豪迈的西部牛仔形象,这样可以吸引男性烟民,因为它可以带给烟民一种强烈的男子汉的感性上的享受和满足,果然,创造了新形象后,加上正确的营销策略,万宝路在世界烟草市场上称霸了几十年至今。中国现在好像有厂家获权在可以在中国生产。
2023-06-22 11:39:404

Marlboro是什么牌子的烟?

万宝路么~~外国的
2023-06-22 11:39:321

这款万宝路香烟是哪个国家版本的?

这是亚太免税版有疑问可以追问请及时采纳
2023-06-22 11:3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