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饮茶文化详解:饮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2023-07-09 08:37:31
阿啵呲嘚

  茶叶是华厦民族的传统,现如今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现如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地方的传统文化中都一定有着茶叶的踪影,不过中国的饮茶步骤也算是一种独特文化。

可能感兴趣》》 饮茶方式的演变

   1、温杯和净手

  将茶杯洗净,用开水稍微烫过。此为温杯。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这叫洁具提温。

   2、醒茶

  将茶叶放入高温烫过的茶杯中,用8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水量盖过茶叶稍多一些即可。等茶叶舒展片刻,将水倒掉。这一步有何意义呢?其目的是使茶叶完全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并且茶叶中的一些杂质,碎末,此时也随之流出,使得下一步冲泡的茶质将更清新,洁净。

   3、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这样做既是美观,也有向客人表示敬意之意。可适当提高水壶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叫杯底的茶叶泡个澡。注意泡茶的水温80-90度为好。

   4、春风拂面

  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5、封壶分杯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6、闻茶

  刚刚泡好的茶温度过高,此时不宜牛饮,先仔细欣赏一番,闻其香,观其色,形之变化。这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茗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7、饮茶

  待茶汤凉至适口,且慢慢品尝。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

古人喝茶也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吗

蚂蚁庄园是支付宝推出的一个活动,再里面可以自己养鸡仔,每天回答问题就会获得饲料,很多人不知道明天的问题和答案是什么,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蚂蚁庄园10月10日问题及答案分享古人喝茶也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吗不是,明代才流行做红烧肉等深色菜肴时,一般会选择那种酱油来上色老抽参与方法1:在支付宝中进入今日小鸡庄园,点击下面的三个图标中的第二个领饲料图标。2:点开之后选择蚂蚁庄园,然后点击右侧去答题按钮,就能看到蚂蚁庄园的问题了。3:选择正确答案就能获得一百八十克饲料,错了只能获得三十克。
2023-07-08 13:09:571

古代人怎么衡量泡茶的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白茶的水温要求待水煮沸后降温到85~95℃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中国人历来好品茶,泡茶似乎人人都会,但并非个个都能泡出好茶。好茶还需好水泡,好水的标准从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这五个方面来判断。现代科学分析认为,每升水含8毫克以上的镁离子钙称之为硬水,反之则为软水。软水沏茶,色、香、味俱佳,硬水泡茶,茶汤易变色,色、香、味也会大受影响。水的轻重还包括水中所含的矿物质成分的多少以及酸、碱度,含铁、碱物质较多的水泡茶,茶汤会飘起一层锈油,出现混浊并有沉淀物。水的酸度大,泡出的茶色就会深,甚至暗黑。所以建议选用中性水泡茶。 现在一般都是用自来水经煮沸后泡茶,如果有条件可将自来水静置20小时左右,挥发水中的消毒气味后再用较好。水质不佳,可以多煮一会,沉淀杂质,消除异味。矿泉水、纯净水是泡茶的好水,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也很不错,远离人口密集的江、河、湖水,也不失为沏茶的好水。古人推崇的雪水、雨水,现在因为污染,在多数地区已经不再是好水了。 中国古代典籍中关于茶、水、器之间的关系就有很多记述,如明人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又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陆羽在《茶经》中对饮茶用水的原则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砾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古人还总结出了龙井茶,虎跑水、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等这类茶、水的最佳组合
2023-07-08 13:10:041

古人的饮茶法

古人的饮茶法中国不同时代的饮茶方式(煮茶法、煎茶法、点茶法、泡茶法)煮茶法隋唐以前煮茶法是茶与水混合烹煮,根据茶种类的不同,茶先放或后故,水可以是冷水亦或是热水,放置在炉上煎煮,直至沸腾。煮茶时,可以加入盐、葱,姜等作料调饮,也可不加任何作料清饮.但以调饮居多。唐代以前,人们往往直接采茶的鲜叶烹煮成羹汤饮用,从明清至今,在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用煮茶法。煎茶法唐代煎茶法也叫「陆氏煎茶法」,是陆羽经过总结而创造的一种饮茶方法。煎茶法源于抹茶的烹煮法,但是在煮抹茶的时候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茶的色泽,汤色、味道会受到影响。因此,陆羽对抹茶的烹煮法进行了改进,他主张在略微沸腾时放人盐,再次沸腾时放入茶末,陆羽主张煎茶时加少量盐调味而不加其他作料。煎茶法在唐代中晚期十分盛行。点茶法宋代点茶法是在煎茶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步骤比煎茶更精细、缜密。点茶时首先要将饼茶碾成细末,并用茶罗过筛。次是煎水准备好茶末和沸水后,先用热水温烫茶盏,然后将茶末放人盏中,先倒入少量沸水调成膏油状,接下来就可以点水了。点水时除了落水点要准确以外,还要进行「击拂」;具体做法是一边用茶筅慢慢地搅动茶膏,当茶汤表面泛起泡沫时茶就冲好了。泡茶法元明以后泡茶法来源于唐代的庵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流行。明代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 用细茗置茶瓯,以沸汤点之,名为撮泡」,就是将散茶放在茶盏中,用沸水冲泡较之宋朝的点茶法和唐朝的煎饮法,撮泡法更便利。与撮泡法同时被人们应用的是壶泡法,而且在明清更为普遍.即将茶放在茶壶中,用沸水泡、再分杯而饮的方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2023-07-08 13:10:341

唐煎,宋点,明泡,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春秋时期,茶叶是蔬菜,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后配饭吃。可能还会添点油盐酱醋之类的,估计现代人没有尝试过这种吃法。不过有些少数民族的“凉拌茶菜”“油茶”等可能源于那时。茶叶被作为饮品推广相传是从汉朝开始的。“武阳买茶”的典故可以说明至少在当时富庶的人家,茶作为商品消费不是新鲜事了。汉朝人喝茶的方式也挺奇怪的,把采摘后的茶叶做成饼状,喝前先把饼烤红,再在陶器里捣碎,最后充入沸水,加上葱姜等调味品。一碗香喷喷的茶就好了。到了唐代,茶是“煎”的,即煮茶。茶圣陆羽说要“三沸”:初沸时,水上出现鱼目状的水泡,此时可以适量加盐调味;二沸时,边缘出现涌泉如连珠状,此时盛出一瓢汤水待用,然后用类似于竹筷的餐具搅动器皿中的水,让温度变得均匀,再取一小勺茶末放入水中轻轻搅动,等沸水出现“汤花”,把之前舀出的水倒进去,用来减轻水的沸度,使汤花更多地浮出。此时,茶水已煎好,必须赶快出炉分盏,到三沸就老了。做好后加点盐和姜,其他调料就不放了。宋朝连皇帝宋徽宗赵佶都写了本关于茶的书《大观茶论》,而且把民间的茶和皇家的茶分开,在福建设立官焙专做皇家茶。宋朝人终于不再迷恋煮茶,变成了点茶,所谓点茶其实喝法有点像今天的咖啡。至于往茶里加盐、芝麻、葱之类的做法,宋代不再提倡了,很多人认为有损品味。明朝人喝茶不用茶粉,也不用茶饼,只用散茶,直接拿开水一冲即可。因为朱元璋是个土包子,忍受不了那么多规矩,所以带头改了。你别说,这一改让后代挺受用。今天我们的喝茶习惯大概源于那会儿吧。同时由于发酵工艺的发明,喝了几千年绿茶的人们开始喝红茶、黑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时候有了紫砂壶,第一泡茶利器诞生了。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时代,几乎人人都喝。
2023-07-08 13:12:151

古代喝茶很麻烦吧?没有保温瓶,也没有煤气灶。

时代局限性
2023-07-08 13:12:244

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关于元朝的饮茶方式?

今天我们讲一些轻松的茶事,回顾我们古代饮茶的方式习惯。下面我们进入正题,来谈一些风花雪月的事情。目前,基本上世界范围内的学者都公认茶树起源于中国,具体就在中国的云南省。这一点无疑,云南已经查到的茶树,树龄超过3000多年的都有。 而在这个结论之前,曾经有西方学者认为,印度的阿萨姆种是世界茶树的祖先。由于解放后,云南古老茶树的发现,使得我们成了印度茶树的祖先。很多依据证明,印度种植茶,来源于英国殖民地时期的东印度公司,以非常可耻的手段从云南骗取了茶种,在印度广泛种植后再传入欧洲,茶叶,看似一种普通的农作物,在古代,却起着战略物资的作用。 在很多个朝代,西部、北部的少数名族,必须用战马来换取茶叶。在唐朝和宋朝时期,茶叶是当时中央政府要挟少数民族政权的重要物资。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茶叶,茶马古道,跟丝绸之路一样,影响深远。回顾整个中华民族饮茶习俗的演化,非常有意义。 茶叶,在最早时间饮用,显然是云南人民,(当时被中原政府蔑称为西南夷人),蛮夷之地,最早显然是当做药来用的,清凉解毒。有说是三国时期,孔明七擒孟获的时候,才从巴蜀带来种子种的。这个显然也只是传说,从现今发现的栽培型古茶来说,历史远超过三国时间,茶的传播路线,大致是沿着云南--巴蜀--长江中下游--中原--北方--西藏蒙古新疆,这样的一个过程传播下去的,所以云南饮茶的历史是最早,然后四川重庆一路沿江而下,最后在唐朝开始达到第一个高潮。 而在这个过程中,饮茶方式也有了不同的变化。古人老说吃茶去,吃茶去,那是真的吃茶,最早对茶的利用,我个人看法是生吃。生吃鲜叶,后来发现不好吃,就加点盐,调料什么的,一会探讨这个“吃茶去”。为了存储,又开始把茶树的叶子晒干放到冬天吃,以及运到不产茶的其他地区。生吃 ,腌吃、煮吃,这些行为现在仍然存在于很多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后面我会单独来介绍这些。 我个人认为,茶其实是很不好吃的,而且性寒,所以除非有病,当时应该都不喜欢吃。所以,增加点盐啦,糖啦,各种调料,煮在一起吃,味道略好。有人说,既然不好吃,干嘛要吃?一样的道路啊,当时少数民族不是农耕民族,是狩猎民族。你老吃肉不腻啊?再说,当时大家发现这东西能治病,也许有人就想着长生不老,把茶当做补品吃了,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慢慢地传入中原,从西汉到东汉,吃茶,烹茶这样的词就开始见于各种文档中。中场休息下,泡口茶喝喝...10分钟后继续。 上半节讲的是蛮荒时代的茶,我们现在梦回唐朝,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因为,在这个朝代,茶开始有了一本圣经,叫做茶经,也有了一个茶圣,叫做陆羽。但我个人认为,这完全是吃饱了撑的。在唐朝以前,茶完全是简单得作为药物或者饮料存在,但是在唐朝,因为一帮文人,以及一些忽悠分子。开始把茶提升到道的高度。形成所谓茶道 ,在上流社会,貌似不谈茶道,你就OUT了,就成了土包子,而且,从饮茶方法上面,有了革命性的创新。 茶,脱离普通大众,开始进入了奢侈品行列。作为制茶人,不可以不阅读《茶经》,看着这本腐朽的代表了统治阶级意志的茶书,你会深切地感觉到统治阶级的奢侈。在唐朝,茶开始有了等级,泡茶的器具开始讲究了。连泡茶水也分了级别,所谓山为上,江湖为中, 井为下。腐败啊腐败,最糟糕的是陆羽老先生。逆潮流而动,把传统的煮茶法完全弃之不理,提出了烹茶法,啊。。。这个时候,我们注意到了,某些细节,茶原来已经变成了精神享受了。 唐代的茶,有了五种类型,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团茶。奇怪奇怪,当时喝的到底是什么茶?不可能是普洱茶吧?怎么都开始出现了紧压茶,饼茶和团茶,就是典型的紧压茶。紧压茶,事实上,在当时,是比较好的茶。我们看到,烹茶所用的茶,按记载来说,都是饼茶和团茶,而粗茶,我个人认为等同于现今的酒楼茶。陆羽老先生提出了烹茶之法,置天下老百姓以不顾,悍然发动了茶叶的贵族运动,用复杂的工序使得老百姓远离茶道,变成了王公贵族的专利。光那套器具,就够一般人折腾了。 所谓烹茶,大致的流程是:把饼茶,用小火慢慢烤,然后磨成粉,筛选后备用,再选用山泉水,经过三沸的过程,才可以大家分享。当然,你肯定是连茶末一起喝掉。如果给你喝一口,你估计要郁闷,因为你喝起来,发觉是咸的,或者还有其他味道。呵呵,这个在唐朝是正常的,因为在水三沸的过程中,第一沸要加入盐或者其他,当然也可能不加,第二次水沸的时候,才加入茶末。第三次水沸腾,把面上的那些泡沫去掉。这个时候就可以把茶汤分给各人喝了。 陆羽,就为了他搞的这个烹茶法,还发明了一整套的茶具,24样东西。然后还附加了很多审美环节,即把品茶和茶艺、茶器结合起来,成就了自己的茶圣之名。这一套饮茶的方法,一经推广,显然,很容易把贵族和平民区分开,因为,平民是玩不起这些复杂的东西的,只能大锅煮茶,大碗喝茶。贵族和特权阶层则可以用这样的形式,显示他们身份和地位的不同。OK,阶级性决定了,烹茶法占据了主流。形成了所谓的唐朝茶道,并传入日本。 昨晚我们讲到唐朝的饮茶方法,所谓烹茶法,那么,唐的主要贡献在于,统一了喝茶的方法为烹茶法,并有了系统的茶器和烹茶的整个工艺,同时,作为一个总结,最后形成了一本茶经以及一个茶圣。 唐朝,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期,茶道正式形成,是跟当时的大环境分不开的。所谓乱世藏金,盛世藏茶。我们从当时的史书上可以看到茶砖已经作为一种大宗交易的货物,传到了北方以及西藏。 文成公主入藏,也带去了喝茶的习惯。作为先进文化的代表,吐蕃贵族也开始学着喝茶。而宗教寺庙在当时藏区的崇高地位,使得紧压茶也进入了寺庙,而且历代相传下来。 唐朝后面,五代十国混乱之争,这个时间,品茶当然只是贵族的游戏,而且,似乎乱世里,并没有得到发展,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统一了中原。北宋,宋朝,在历史上可能因为军事上的弱小,给人觉得不是那么强大。其实,就经济而言,宋朝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代。唐诗宋词元曲,自然,在宋朝,是骚人辈出的时代,看看那些精美的瓷器,著名的柴窑 ,汝窑,哥窑。。。等,基本上都在宋人的词里有所体现。而这般骚人,自然不会放过茶这种贵族饮品。我们中国,在繁琐的仪式上有着非凡的天赋。宋人,在品茶的程序上也发扬光大。我们来看下,宋人是怎么喝茶的。 宋朝喝茶的方法,在唐人的基础上做了一些重大改革。茶,仍然是茶饼或者团茶,这个没有变。茶饼仍然要烤,然后碾碎,非常细碎,成为茶粉,这个也没有变。当然,最后是连茶粉一起吃下肚子这个也没变,变的是几个环节: 第一 ,喝茶的杯子,我其实没搞明白他们喝茶用什么杯子,当然不会是那些哥窑汝窑之类,或者说,应该不是瓷器。个人猜测,没有细细去研究。为什么这么猜测呢?因为他们要把杯子拿去烤,放火上烤,这个我有点狐疑; 第二,开水自然是烧好的,茶粉自然是备好的,经过了烤、碾、罗,然后开水了,把杯子加热,导入茶粉,加入少量沸水,然后用调羹搅拌,慢慢加沸水,继续调。要调成什么样呢?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要调出一朵花来。是的,答案完全正确,加十分。在宋朝,就是要调出一朵花来,茶花。呵呵,汤花。如果这个汤花凝固在内壁上,而且茶汤色泽漂亮,这个就叫做点出了一盏好茶。注意,这里叫做点茶。如果有朋友知道豆腐的加工过程,就知道有个点豆花的过程,跟这个点茶类似,点,就是加入石膏水让豆腐花凝固的过程,所以,宋茶的饮茶方法叫做了——点茶。呵呵,注意,唐朝的时候叫做烹茶,宋朝更复杂一些,点茶。在当时斗茶的时候,评判的标准,跟茶的口感并不完全成正比。 大滇研究了那帮x客的风x点评法,大体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 茶品 第二 茶具 第三 点茶这个人的气质形象 第四 茶的口感 从这四个方面来看,基本上,我们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结论。茶道,是属于贵族阶层的。民间可能有好茶,但不一定有顶级的茶具 ,如果你再穿着一身迷彩服(目前版纳地区茶农比较喜欢的日常衣服),那基本上,这个斗茶肯定是要失败。好的茶品,具有艺术美地茶具,点茶的人还要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然后才回到茶的本质,茶味。这样就可以完了吗?错,当然,你要赋诗一首,后者赋词一首,如果你茶不怎样,诗词写得好。那么斗茶的胜利者也许就是你。事实上,斗茶最厉害的是谁?那个倒霉孩子么? 就是著名的宋徽宗赵佶。不由得不服,看样子,艺术都是相通的,斗茶,这个可是实打实动手的活。宋徽宗赵佶的动手能力,真不是盖的!呵呵,宋朝饮茶方式的变化,大家记住了: 第一 虽然还是吃茶,但是已经是点茶了,跟烹茶不同; 第二 点茶,要把杯子加热的; 第三 注意,不再加盐巴白糖酱油等调料了,就是单纯的茶; 第四 这个时候,是一人一杯。 点茶给你,没有分茶的过程,也就是没有公道杯,嘿嘿。所以诸位评委,手里的点茶,也许每个人的都不一样。评价起来,一点都不公道。中场休息下。 一口2008年的0520下肚,头不晕了。腰不痛了,继续说茶,嘿嘿。宋朝过后,是一些哀伤的岁月,我个人觉得,茶的贵族运动从这个时候开始消亡了。最终,从我老家西南夷来的东西,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间去。忽必烈带着元朝的大军,风一般席卷过中原大地。为宋朝萎靡不振的民风增加了几许强悍。 你再来文质彬彬地点上一盏茶,等上一个小时(半个时辰)的话,大汗的弯刀已经斩落了你的头!忽必烈大汗说:口渴,茶水伺候!三分钟内,你是必须送到大汗口边的。因此,在元朝,整个饮茶方法做了大幅度的简化。也带了多元化,紧压茶,还是在贵族间流行 ,但民间开始流行喝散茶,快捷。中间又出现了煮茶等一起的传统方法,总之,元朝太短,正在一片混乱之中,区区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一个和尚,走到前台。这个和尚,带着一个大脚板的老婆。走向中国古代王朝的最后辉煌,大明帝国。 和尚出身于乱世,为求一口粗食不得不委身于破庙。做了皇帝,人民的好儿子啊,不忘本,做饼茶,做团茶,最后不是都要弄碎吗?既有今日,何必当初?费时费力,无益。朱太祖大笔一挥,从此禁止制作紧压茶。各位老哥,大滇眼泪汪汪告诉你,自此,明朝无饼茶,贡茶也都散茶做。 在唐宋,高端茶,贡茶,贵族茶,都是饼茶团茶,紧压茶!老朱的后代不得了,简化简化再简化,老朱虽然说取消了紧压茶,可是宁王朱权,这个人大家有必要记住,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用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法,把唐宋传下来的程序。烤茶,碾碎,过滤,制作成茶粉,这个过程彻底废除了,直接用完整的茶叶来用沸水冲泡。而且,提出了洗茶的概念。 晕,原来唐宋之前,包括皇帝喝的茶都是没洗过的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会喝出所谓女儿茶的香味,原来是没洗茶.... 估计采茶美女手上的汗味也能喝出来,到了那些文人骚客笔下就是一种特殊的香味了。明朝灭了。又一个没文化的时代开始了。 清朝,清朝里,那些粗犷的少数民族居然发现了变异,不知道是杯具还是洗具,强悍的女真民族到了中原,居然变成兔子般的温柔,也许是乾隆皇帝茶喝太多了,缺钙,导致整个朝代成了中华民族史上最屈辱的时代。 喝茶方面,就没啥可说的。值得一说的,自然是普洱茶。所谓名重京师。茶马古道驰名天下,就为了给皇帝老儿送点茶。据说是道光皇帝,当然还有说是同治皇帝。不知道是哪个皇帝,做了一件非常阴险的事。一直到现在,还经常引起民间争斗。到底那个 瑞贡天朝的牌子是谁写的,到底是赐给了谁?车家,李家,还是??你们倒是在地下安息了,我们现在这代人,却不能不见证这些争斗。我,代表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新中国公民,对你们这些封建统治痛骂一生,你们真是遗毒万年!
2023-07-08 13:12:505

作为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煮茶有何讲究之法?

煮茶和泡茶不一样,煮茶比较考验喝茶人的耐心,要慢慢地等。煮茶的火候很有讲究,还有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也高,对于茶具更是了,不仅仅要好看,还要与茶叶相匹配,还有煮茶的方法。反正煮茶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
2023-07-08 13:13:044

古代为啥叫煮茶?是不是茶放到开水里煮?

123
2023-07-08 13:13:403

古人喝茶与现代人喝茶的习惯有什么不同,哪个朝代喝茶最多讲究?

在陆羽那个时代,人们喝茶是非常讲究的,他们要在茶里面放很多的佐料,比如盐,姜这类的,当时人们喝茶还喜欢斗茶。
2023-07-08 13:13:474

饮茶文化详解:饮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茶叶是华厦民族的传统,现如今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现如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地方的传统文化中都一定有着茶叶的踪影,不过中国的饮茶步骤也算是一种独特文化。 可能感兴趣》》 饮茶方式的演变    1、温杯和净手   将茶杯洗净,用开水稍微烫过。此为温杯。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这叫洁具提温。    2、醒茶   将茶叶放入高温烫过的茶杯中,用8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水量盖过茶叶稍多一些即可。等茶叶舒展片刻,将水倒掉。这一步有何意义呢?其目的是使茶叶完全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并且茶叶中的一些杂质,碎末,此时也随之流出,使得下一步冲泡的茶质将更清新,洁净。    3、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这样做既是美观,也有向客人表示敬意之意。可适当提高水壶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叫杯底的茶叶泡个澡。注意泡茶的水温80-90度为好。    4、春风拂面   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5、封壶分杯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6、闻茶   刚刚泡好的茶温度过高,此时不宜牛饮,先仔细欣赏一番,闻其香,观其色,形之变化。这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茗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7、饮茶   待茶汤凉至适口,且慢慢品尝。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
2023-07-08 13:14:181

正统古代人怎么喝茶

说也说不清楚,你自己去看吧.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wh07/node_7031346.htm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cwh07/node_7031338.htm
2023-07-08 13:14:4013

茶叶用沸水煮好呢?还是用开水泡好喝呢?

论口感用开水冲泡爽口,不同的茶叶品种,冲泡出不同的鲜爽美感,如果作为药性,应该用沙罐闷煮,汤色浓烈,药到病除。茶-----古代为荼,一种中药,专门治疗因饮食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腹痛,发冷,中暑,厌食等等,茶从煮过渡到清饮,也就是近代的事情,时间不长。所以,作为饮料来操作,只能开水冲泡这一种方法了。
2023-07-08 13:15:092

茶叶可以用沸水煮来喝吗?

可以,最近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茶叶煮后的营养成份会更多的溶于水中,但煮之不得过久。
2023-07-08 13:15:354

古人是不是喝茶都讲究用水,他们喝茶都用什么水?

应该是的,就算是现在的人,喝茶也都很讲究的。更何况是古人,那都是一个一个小清新文艺范。记得看过的古装剧里,是用晨起时的露水泡茶的。
2023-07-08 13:15:533

古代人怎么泡茶啊,说点有依据的吧?

煮茶法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点茶法 此法即宋代斗茶所用,茶人自吃亦用此法。这时不再直接将茶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但茶末与水亦同样需要交融一体。于是发明一种工具,称为“茶筅”。茶筅是打茶的工具,有金、银、铁制,大部分用竹制,文人美其名曰“搅茶公子”。水冲放茶碗中,需以茶筅拼命用力打击,这时水乳交融,浙起沫饽,潘潘然如堆云积雪。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毛茶法 即在茶中加入干果,直接以熟水点泡,饮茶食果。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点 花茶 法 为明代朱权等所创。将梅花、桂花、茉莉花等蓓蕾数枚直接与末茶同置碗中,热茶水气蒸腾,使茶汤催花绽放,既观花开美景,又嗅花香、茶香。色、午味同时享用,美不胜收。
2023-07-08 13:16:243

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标准当然是细腻温和,这样泡出来的茶会更加的清香。
2023-07-08 13:16:323

南宋是怎么饮茶的呀?好像古代多叫做吃茶,不叫饮茶。

因为他们都是煮茶来喝的
2023-07-08 13:16:484

泡茶必须用开水吗

泡茶必须用开水吗   泡茶必须用开水吗?泡上一壶好茶,细细品,饮其香,尝其味,喝茶是一种修行,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浓厚的茶文化,而对于喝茶有讲究之外,泡茶也是十分有讲究的,那么泡茶必须用开水吗?   泡茶必须用开水吗1   冲泡乌龙茶、普洱茶等,必须用沸水冲泡。一般泡茶前还要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需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老白茶也可以煮着喝,风味独特。但不是所有茶叶都用沸水冲泡,有些原料细嫩的茶,就需要水沸腾后降降温再冲泡。    开水泡茶时注意好温度,是好的。   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   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扩展资料: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泡茶必须用开水吗2    泡茶一定要用开水烫吗?   好茶离不开好水,水质好,那么泡出来的茶汤定然不会很难喝,若是对水源不讲究,直接拿自来水来冲泡茶叶,那么滋味可能会差些,比不上用矿泉水或纯净水。   不仅是今人对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很久以前,古人同样重视水质。一般古人认为水要有活、清、轻的特点,毕竟是活水,而且水要很甘冽,很清澈。   《茶经》中有记载:又多别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   大意是说,泉水流到谷地,变成停滞不前的死水,那么就不能喝,要先打开一个口子,进行疏导,让沉积的污水流干净,让新的泉水流进来,也就是为了得到活水,这样就能喝。此外《茶经》还提到水的等级,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茶经》除了讨论水质的问题,还提到了水温,也就是煮茶需要多么滚烫的水?陆羽提出了“三沸”的说法,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   大意是说,一沸时不着急放茶,当时唐朝人有往茶汤放盐的习惯,可以在一沸时调盐。二沸时可投茶,三沸前就要倒出茶汤来。   因为三沸后水就老了,所以为了让水不老,要在即将三沸的时候注入二沸的水(事先舀出一些二沸的水备用),这样三沸的水温便控制住了,不会太老。   虽然煮茶与泡茶有些区别,《茶经》对水的研究主要表现在煮茶上,但对我们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讲究水质与水温都是一致的。不管是煮茶还是泡茶,水质与水温的好坏或高低,都会影响最终茶汤的质感。言归正传,很多人泡茶喜欢用滚烫的开水去泡,其实不对,我们可以讲究些,要看泡什么茶。   有的人开水烧了好几遍,用这样的开水,泡出来的茶汤肯定很一般。再者,我们在泡绿茶的时候,适合用85度水温,如果直接用100度的开水,那么绿茶滋味可能不鲜爽了,很容易烫坏茶叶,茶汤变得苦涩。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用85度,但并非是烧到85度,而是先烧到100度,然后等它凉一些,凉到85度,因为水还是完全烧开比较好。我们在泡白茶、红茶的时候,一般会用90-95度左右的水温,泡黑茶的时候,可以用100度沸水。   总的来讲,泡茶的水温是要看茶叶的嫩老。嫩的茶,温度稍低一些,粗老的茶不怕烫。当然,如果是顶级的芽茶,也可以用100度沸水,因为品质好,不容易烫坏,但也很考验个人手艺,不容易不等于不会,很多人泡茶技巧还不够好,掌握不好那个度,结果烫坏了、泡烂了,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用适宜的水温泡茶。   泡茶必须用开水吗3    一、泡茶要泡多久才能喝   1、绿茶:绿茶属于口味比较淡的茶,所以泡的"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影响茶的口感&口味,一般需要3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一分钟,以保证茶叶的最好品质。   2、红茶:红茶泡的时间不能太长,因为红茶比较容易酸涩,泡水五到十秒就出汤。   3、乌龙茶:条形乌龙茶,味道比较浓郁,应该用沸水冲泡,五秒钟出汤,球型乌龙茶舒缓的时间比较慢,用沸水冲泡要比条形乌龙茶时间长,泡30秒左右。   4、普洱茶:普洱散茶和紧压茶出汤的时间不一样,熟的普洱可以根据茶汤清楚的颜色,然后判断时间。    二、泡茶一定要用沸水吗   有的人认为茶叶需要用沸水冲泡,这样才能激发出茶叶的香气,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可以把茶分为用沸水冲泡和不适合用沸水冲泡两种。是否适合用沸水冲泡,主要是看茶叶的嫩度,还有操作者掌握的技巧,比如注水的缓急,出塘的快慢等。   这样就可以看出来,有的人说“好茶不怕开水烫”,这种说法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又不完全绝对,比如有的茶叶是新茶比较嫩,这时候还是不管不顾的用沸水冲泡,就会损坏茶叶。如果不太确定泡茶的温度是否适合,初学者可以借助温度计来判断茶叶所需要的水温。   泡茶就和做饭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肯定手忙脚乱,会出差错,以上的经验都不是太绝对的,因为每一款茶都是不相同,都有自己的时间和水温。有些喝了一辈子茶的人,都不能准确的记住茶叶所需要泡的时间,可能就是因为凭借感觉来泡茶。大家可以自己借助温度计和秒表练习一下,相信很快就能泡出好喝的茶了。
2023-07-08 13:17:071

最早的茶叶是煮着喝的,什么时候变成冲泡了呢?

这是因为制茶的工艺和日常人们的需求都有所改变,所以让茶叶从煮着喝到了冲泡喝,现在的制茶工艺有所改进,冲泡喝的味道和煮下的茶叶味道相似。
2023-07-08 13:17:174

古人对泡茶用水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好水的标准是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①清:水质要清。要求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②活:水源要活。现代科学证明,在流动的水中细菌就不易繁殖,而且活水经自然净化,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泡出来的茶汤特别鲜爽。③轻:水体要轻。水的比重越大,说明溶解的矿物质就越多。实验表明,当水中的铁过多时,茶汤就会发暗,滋味也变淡;铝含量过高时,茶汤会有明显的苦涩味;钙离子过多时,茶汤会带涩,所以水要以轻为美。④甘:水味要甘。就是入口之后,舌尖顷刻便会有甜滋滋的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⑤冽:冽即冷寒之意。因为寒冽之水大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受污染的机会较少,泡出的来的茶汤滋味纯正。
2023-07-08 13:18:091

泡茶是一门艺术,你知道在中国传统茶艺文化中,正确的泡茶步骤是什么吗?

需要清洗茶具,之后放入茶叶,倒入热水冲茶,等待茶叶全部展开的时候,有茶香气的时候,可以给他人倒茶,注意倒茶的姿势。
2023-07-08 13:18:164

小明说茶:古人泡茶用水有什么讲究

露水 :常见就是晨露雨水:各种树枝、植物的雨水或者直接接的雨水井水:跟周围环境也有关系,雨前雨后井水的浑浊度、味道也会不同,井周围的环境也会影响 井水的口感泉水:山泉、人工泉水等,地理位置也会影响泉水的口感雪水:采集的树枝不同,雪水的味道也不一样以上是我所知的古人泡茶用水采集来源~达官贵人有闲情逸致的当然多会采用露水、泉水、雪水喽~
2023-07-08 13:18:491

古人喝茶也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吗

  古人喝茶并不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直到明代才是。现代人喝茶基本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即可,而在唐代之前,人们通常采集生菜叶蒸熟捣碾,加上姜、盐及米等煎煮,称之为“吃茶,到明代后,使用沸水喝茶才开始流行,不过各朝各代的喝茶方式都有不同。   古人喝茶也都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吗   春秋时,人们将茶叶当成一种蔬菜,像煮汤一样加水煮熟,加完调料后即可配饭吃。和现在一些少数民族“凉拌茶菜”较为相似。那时的人十分崇尚祭祀,所以茶叶被当成祭品,可奉献给祖先与神明。   而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古人大多采用粥茶法喝茶,需要将茶叶和葱、姜、枣、茱萸、薄荷及橘皮等调料一起煮,期间还要用勺舀出浮沫,最后盛出饮用。   到了唐代后,提倡用以茶饼碾碎而成的末茶,饮茶之风便开始在全国流行。明代开始提倡节俭,末茶被原汁原味的散茶所取代,散茶法就是现代人的饮茶方式。
2023-07-08 13:19:131

饮茶文化详解:饮茶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茶叶是华厦民族的传统,现如今已经传承了上千年的历史文化。现如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它地方的传统文化中都一定有着茶叶的踪影,不过中国的饮茶步骤也算是一种独特文化。 可能感兴趣》》 饮茶方式的演变    1、温杯和净手   将茶杯洗净,用开水稍微烫过。此为温杯。就是把茶叶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这叫洁具提温。    2、醒茶   将茶叶放入高温烫过的茶杯中,用8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水量盖过茶叶稍多一些即可。等茶叶舒展片刻,将水倒掉。这一步有何意义呢?其目的是使茶叶完全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并且茶叶中的一些杂质,碎末,此时也随之流出,使得下一步冲泡的茶质将更清新,洁净。    3、冲泡   把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别一次把壶倒满。这样做既是美观,也有向客人表示敬意之意。可适当提高水壶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叫杯底的茶叶泡个澡。注意泡茶的水温80-90度为好。    4、春风拂面   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    5、封壶分杯   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准备喝茶开始的步骤,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给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简单点说就是给客人每人一杯茶。    6、闻茶   刚刚泡好的茶温度过高,此时不宜牛饮,先仔细欣赏一番,闻其香,观其色,形之变化。这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茗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最好能有陶醉状,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    7、饮茶   待茶汤凉至适口,且慢慢品尝。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
2023-07-08 13:19:191

茶要用沸水冲泡趁热喝?

茶要用沸水冲泡趁热喝?是不是喝茶一定要沸水冲泡,并且趁热喝呢?并非每种茶叶都要用沸水冲泡。黑茶、红茶、乌龙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茶香会更浓郁。冲泡绿茶适宜用80°℃~85℃的水,时间为2~3分钟,最好现泡现饮。绿茶比较细嫩,如果用沸水泡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就会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芳香物质也会散失。提醒:不建议趁热喝茶,容易灼伤胃黏膜以及口腔,茶泡好后稍微放一会再喝。
2023-07-08 13:19:331

饮法是以沸水直接冲泡茶叶的方法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
2023-07-08 13:20:131

茶叶必须用开水泡吗

茶叶必须用开水泡吗   茶叶必须用开水泡吗,喝茶是我们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件事情,茶给我们来带的价值也是很多方面的,怎么泡出好喝的茶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方面,以下茶叶必须用开水泡吗。   茶叶必须用开水泡吗1   提到茶,我们的第一印象常常是氤氲的水汽中翻腾的茶叶。其实,茶叶也是可以冷泡的,而且味道不错哦。   冷泡茶的概念据说来自于冷萃咖啡,冷萃咖啡在低温的条件下苦涩的成分不易析出,而芳香物质会大量融入水中,尤其是抗氧化物质等会更多地融入。   以冷水来冲泡茶叶,可以说是颠覆传统的一种泡茶方法。    那么,冷泡跟热茶放凉有什么区别?   热水冲泡过程中释放的高沸点芳香物质在冷藏之后被抑制,因此,热泡后冷藏的茶虽有茶味,香气却趋于平淡。    冷泡茶的好处?   茶叶中的儿茶素、茶多酚等物质,有效促进肠胃蠕动清除宿便,对于瘦身及防癌有非常好的功效。茶叶冷泡后可减少茶丹宁酸释出,饮用时可减少苦涩味,增加茶的口感。   冷泡的茶叶因人体体温较茶汤高,带着香味分子的酮类会在茶汤到达口腔后才逐渐挥发起来,香味更浓盈满整个口腔,喉韵也更浓重。   同时,冷泡茶汤咖啡因含量据研究是热泡的四分之三以下,所以较不伤胃,也较不影响睡眠。据说降血压以及尿酸还特别有效。    冷泡茶怎么泡?   准备茶叶、水和茶具,茶叶要比平时热水泡茶多一些,也可以用专门的茶包;水最好是冷却的白开水或纯净水,尽量不含太多矿物质。一般说来,每1000毫升水需10~15克茶叶。在壶底放好茶叶,冲入冷水,室温下放置3~4小时后,取出茶叶再放入冰箱冰镇至凉透即可。也有人习惯一开始就放进冰箱,等待8小时后再滤去茶叶饮用。换作茶包和茶粉,半小时到一小时就泡好了。   茶叶选择上,低发酵茶较好,绿茶、乌龙茶较为合适,红茶、普洱茶则不建议。   除了常规的冷泡茶,还可在茶中加入糖浆、蜂蜜或牛奶等进行调味,亦可加果汁或酒类等调制成花式饮品。此外,加入青梅、青橄榄、或者柠檬等配料试调果味冷泡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   最好对茶叶先润洗一遍。若是热衷于发酵茶叶的茶友,冷泡茶叶前亦可用热水将其润洗一遍,不必担心经过了热水的浸润茶味会过分流失。    适用对象   上班族、上课族、开车族、登山族等,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可以买到矿泉水,随时可以享受既好喝又保健的冷泡茶。   茶叶必须用开水泡吗2    茶叶的好处    法国对茶叶的的好处评价   法国巴黎圣东安尼医学系临床主任卡罗比医生研究证实,长期饮用中国云南普洱茶,对降低人体中的三酸甘油醋、胆固醇含量起着良好作用。一些法国科学家认为:普洱茶质地纯净,不含有害物质,气味纯正,符合法国药典要求,可作为日常饮料,也是良好药物。因此,在法国,药房里出售普洱茶。   法国妇女,特别是年青女郎很讲究形体美,她们把普洱茶称为“刮油茶”、“消瘦茶”。这是由于法国医生用普洱茶作了大量试验,受试者每人每天喝三杯普洱茶,坚持一个月,结果有人减轻了体重,有人降低了血脂。这是法国人发现茶叶的好处并喜用普洱茶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本对茶叶的的好处评价   在日本,特别喜欢中国乌龙茶。据报道,乌龙茶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它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可以帮助消化,解除油腻,并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对便秘也有疗效,这是日本人对茶叶的好处经验总结。日本有些茶店挂的条幅上写着醒目的“饮茶歌”,宣传饮茶的好处,使人一看就懂:“晨起一杯茶,振精神开思路。饭后一杯茶,清口腔助消化。忙中一杯茶,止千渴去烦躁。工余一杯茶,舒筋骨消疲劳”。    英国对茶叶的的好处评价   英国人喜欢喝中国红茶,特别是“祁门红茶”。皇家贵族以“祁红”为高级饮品,因此,英国上层人士、社会名流也仿效,后来又传到了社会的下层,以致人们以喝红茶为荣。英国虽不产茶,但饮茶量很大,每人每年平均饮茶在九市斤以上,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美国对茶叶的的`好处评价   美国迈阿密大学莫顿教授,历经八年,周游世界,对经常大里饮茶的人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长期大量饮用含鞣质多的印度茶,是这些地区发生胃癌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莫顿教授通过实验、比较,得出结论说:要喝就喝中国茶,因为中国茶含鞣质较少,没有印度茶的弊端。美国加州大学的报告说:中国茶叶,特别是绿茶中含有较多的叶酸,可防治贫血。   茶叶必须用开水泡吗3    茶叶的功能   茶叶对人体的功能,主要是由茶单宁、茶素、茶香精、茶多酚等成分所决定的。    振奋精神,消除疲劳   茶叶之所以能作为一种普遍的饮料,是因为它能兴奋神经,消除疲劳,使人神态清爽,这是由于茶素能刺激脑神精中枢的结果。茶素还能刺激肌肉收缩,加快血液循环,消除疲劳。    溶解脂肪,帮助消化   人们在吃油腻食物之后,常常习惯饮杯浓茶,因为茶叶中的芳香油能溶解脂肪,去油腻,清肠胃;单宁有收敛作用。宋朝大诗人苏东坡曾说:   “每食后以浓茶嗽口,烦腻顿去,脾胃自清;肉挟齿间者,得茶消缩脱去,不须刺挑齿”。我国西藏、新疆、内蒙等地少数民族,每天吃肉喝乳,脂肪多,需要喝茶帮助消化,所以把茶叶看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    消除异味   茶香精不但能溶解脂肪,还可消除异味。当人们吃了葱蒜或海味水产品之后,口内有特殊刺激味,喝点茶水就能消除(或嚼点干茶也可)。    发汗利尿,止渴解暑   茶素能刺激肾脏血管,使血管胀大,从而加诀尿的排泄。暑天,一杯热茶就能挥身发汗,感到凉爽,因为一杯茶使人蒸发掉的热量,大约等于茶汤热量的50倍。另外,茶中含有儿茶酚单宁类物质,能生津止渴。   所以三伏天人们常借喝茶来止津解暑。    解毒杀菌   如果多饮几杯酒而神志迷糊,喝些浓茶就可解酒。俗话说:“浓茶醒酒”。因为茶叶中的茶单宁和茶素,可以解除酒毒,增强血管壁的收缩力,使人体组织恢复紧张,并把酒毒混在尿里排出体外。   茶单宁还有杀菌效力,因单宁能与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结合,生成蛋白质沉淀膜,停止(或限制)细菌的活动。据试验,伤寒菌放在浓条汤内4小时,细菌数量减少,20个小时后,全部消灭。    配药治病   茶叶与其它药品配合,具有治病的功能。古代药典有记载:宋微宗《圣济总录》写道:“治霍乱烦闷,茶末一钱煎水,调干姜末一钱,服之即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写到:‘煎浓茶,治吐风热痰涎。“浙江医科大学楼福庆教授等研制的”心脑健,对冠心病防治有效率达80肠。"心脑健“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茶多酚还能维持微血管的正常渗透性,增强韧性,预防高血压和血管硬化。   茶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植物蛋白质,绿茶中还有多量的维生素C,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2023-07-08 13:20:261

现代人喝茶的方式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现代人的喝茶方式是从明代时期的“散茶”法后出现的。明代开始使用紫砂壶泡散茶,清代使用盖碗泡茶,小小饮茶方式的转变折射的正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转型。明代时期,洪武帝提倡节俭,下令禁止制作高级茶饼,由此,散茶彻底取代了末茶的地位。现在所熟悉的几种茶类,都是在这个时期制茶工艺改良之后,逐渐出现。古人喝茶与现代的不同点古代人喝茶非常的讲究,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古人煮茶的时候对每一个细节也有很多的要求。特别是君王饮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泡茶的水要用露水,每天都有专门的人会去采露水,可能一早上只能收集一杯茶所需的露水。而茶叶都是选择的毛尖,并且在煮茶的时候还会加入姜、红枣以及橙皮等等。古人泡茶会比较注意养生,不会只喝茶,跟现在的果茶不太相同,里面会加入一些中药材的物质,所以古代泡茶其实跟煮汤比较相似,有的时候还会加入一些调料,所以这个茶的味道还是比较浓烈的。但是现代人喝茶就是喜欢喝茶的本味,不会加入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2023-07-08 13:20:321

泡茶要用沸水?

这个是的。。
2023-07-08 13:20:507

古代使用泡茶法是哪一个朝代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
2023-07-08 13:21:172

茶可以用开水泡吗

茶可以用开水泡吗   茶可以用开水泡吗,喝茶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件事情,而我们应该知道泡茶是很有讲究的,生活中我们喝的茶品种很多,茶叶的作用也是比较多的,以下分析茶可以用开水泡吗   茶可以用开水泡吗1   开水泡茶时注意好温度,是好的。   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   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扩展资料: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茶可以用开水泡吗2    茶叶泡几次就不能泡了:    1、条形茶叶冲泡次数   茶叶中各种有效成分浸出率不一样,最容易浸出的是氨基酸和维生素,其次是咖啡碱,接着是茶多酚,可溶性糖等。   条形茶泡第一次时,这些可溶性物质能浸出50%-55%,冲泡第二次时,能浸出30%左右,冲泡第三次时,能浸出10%,冲泡到第四次只能浸出2%-3%,所以红茶,绿茶等条形茶类适宜冲泡2到3次。    2、细嫩茶叶冲泡次数   乌龙茶,花茶质地比较细嫩,香味浓郁,口感甘醇,茶汁容易浸出,这些类型的`茶叶注重香气,泡茶的时候应该加盖,才不会使香气散失,而且泡茶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乌龙茶经过一分钟左右,花茶经过两分钟就可以饮用,乌龙茶可以连续泡4到6次,花茶可以连续冲泡2到3次。    3、红碎茶冲泡次数   红茶中的红碎茶在加工的时候,鲜叶经充分揉捻切细,茶汁一冲几乎尽出,故只能冲泡一次。    4、银针冲泡次数   白茶中的白毫银针和黄茶中的君山银针,采摘时大多很细嫩,有的只采一个茶芽,加工时不经揉捻,而是直接烘焙而成,所以只能冲泡一次,最多两次。    5、袋泡茶冲泡次数   袋泡茶是将红茶,绿茶,花茶或普洱经切细后用袋包而成,这类茶叶一经冲泡,茶汁很易浸出,所以一般只能泡一次,最多两次。    小贴士:   茶的滋味是随冲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变浓。用沸水泡茶,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首先被浸润出来,到三分钟时,含量较高,这时喝起来茶汤有鲜醇香浓的感觉,随着时间延续,茶多酚等浸出物含量才会逐渐增加,因此泡茶的时候,绿茶,红茶等茶叶的头泡茶在三分钟后开始饮用,乌龙茶用量较大,第一泡1分钟就可以喝。    茶叶可以用沸水泡茶吗:   很多人习惯用刚烧开的沸水来冲泡茶叶,其实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用沸水泡茶会破坏茶叶中的很多营养物质。例如,茶叶中的维生素C和类黄酮等营养素,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大量破坏,从而大大减低了茶的滋养保健功能。而且水温过高还会使鞣酸、咖啡因等物质溶出过多,使茶带有苦涩味,并会使茶的清香味很快消失。   茶可以用开水泡吗3    正确的泡茶方法   1、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2、温杯:用烫壶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3、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正确的泡茶方法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4、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5、刮沫:刮去茶叶表层的一层泡沫,之后盖上壶盖静置稍许。   6、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这样不会起泡沫,也不会溅出。   7、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8、品饮:正确的泡茶方法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少许茶汤入口,含汤在舌尖回旋细品,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鼻口生香,咽喉生“两腋生风”,回味无穷。    泡茶的误区    误区一:用沸水泡茶   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用沸水冲泡的,比如用沸腾的开水冲泡绿茶或是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就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另外,如果水温过高,绿茶叶或茶芽容易泡熟,变成红茶,失去原有的茶香和口感;而且还会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汤带有苦涩味。   因此冲泡绿茶或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水温应控制在85至90℃左右,茶叶越嫩、越绿,冲泡水温要越低。黄茶的冲泡水温也最好在90℃左右。   当然,像红茶、黑茶、乌龙茶(青茶)、白茶中的贡眉和寿眉,都是可以用沸水冲泡的。    误区二:用保温杯泡茶   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正确的方法是沏茶时使用陶瓷壶、杯,这样才能使茶叶的茶香和口感保持最佳状态。    误区三:习惯泡浓茶   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只需要3-6克左右的茶叶(大红袍约需8克),但是有的人喜欢泡浓茶,实际上这样喝茶并不健康。   因为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普通茶叶(除红、绿碎茶和速溶茶外)以冲泡三次左右为例。    误区四:长时间浸泡茶叶   一般而言长时间泡茶(叫做“坐杯”),茶水会有苦涩味,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还易发生化学变化。因此茶叶应适当浸泡,一般而言浸泡1分钟以内饮用最佳,前几冲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出水,因为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    误区五:扔掉泡过的茶叶   大多数人泡过茶后,喜欢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经济,有专家称,可以对茶叶进行适当咀嚼,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以及其它营养物质。
2023-07-08 13:21:251

喝茶的方法

呵呵,楼上说道好详细阿,我也没什么补充的了,基本按他说的就可以了
2023-07-08 13:21:354

为啥茶叶要用开水泡而不是直接煮开水的时候放进去?

你可以泡茶,也可以煮茶,也就是熬茶,不会有什么危害的
2023-07-08 13:21:445

茶必须用开水泡吗

茶必须用开水泡吗   茶必须用开水泡吗,喝茶是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的一件事情,而且众所周知喝茶不仅爽口醇香,对我们也很有好处。生活中我们喝的茶品种也是很多,以下分析茶必须用开水泡吗   茶必须用开水泡吗1   开水泡茶时注意好温度,是好的。   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有些人喜欢用刚开的水冲泡茶叶,其实这是非常有害的。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   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扩展资料: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茶必须用开水泡吗2    泡茶的好处   一、原始作用:解渴。   提神。   二、养身:青茶可以清热解毒疏肝明目;红茶可以益心增阳暖身;黑茶可以入肾滋肝……如此等等。   三、茶上升成精神文明的一种茶文化:坐茶馆可以聊天;有矛盾有纠纷在茶馆里可以了结;有喜事有庆祝可以开茶话会;文人雅士可以聚会品茗;名贵的茶可做赠品可以收藏……   从以上可看出:茶的精神文明的作用特别大——远远超过了本身的实用价值。    什么水最适合泡茶?   选用合适的水泡茶,是指对水质选择和水温的把控。   先说水质选择。自古至今,历代茶圣茶仙们都认同:“好茶须有好水配”只有鲜活的好水和优质的香茶相遇,茶水的味道才会登峰造极,因此水质选择至关重要。   由于茶叶本身呈弱碱性,如果水中的PH值呈弱碱性的话,能有效保护茶叶里的茶多酚(茶叶里最有效的营养物质)。所以如果为了追求茶叶的营养和口感,弱碱性天然矿物质水是泡茶水的最佳选择。   如果退而求其次,在生活中泡茶建议第一选择使用纯净水。这是最保险的选择,它不会使茶增色,也不会破坏。   那么如果选择自来水,一般会含有氯气,需要水开后开盖(15秒)挥发氯气后再冲泡茶叶。或者用敞口陶缸提前将水沉淀一天以此改善水质,用沉淀后的水来泡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下来再说泡茶水温,如果水质较好,烧开即可泡茶,过沸会损失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使茶汤失去香味;若水质不佳,就要多煮一会儿,使杂质沉淀。    总的来说六大茶类对水温的选择总结如下:   绿茶适宜75度-80度水冲泡。   黄茶适宜80度-85度水冲泡。   白茶适宜75度-80度水冲泡,老白茶100冲泡。   青茶适宜90度-95度水冲泡。   红茶适宜烹95度的水冲泡,金骏眉等纯芽头红茶水温尽量不超过90度。   黑茶适宜100度水煎煮。   茶必须用开水泡吗3    正确的泡茶方法   1、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再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2、温杯:用烫壶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3、置茶:一般泡茶所用茶壶壶口皆较小,正确的泡茶方法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之三分之一为度。   4、高冲:冲泡茶叶需高提水壶,水自高点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称“高冲”。   5、刮沫:刮去茶叶表层的一层泡沫,之后盖上壶盖静置稍许。   6、低斟:把泡好的茶斟入杯中,茶壶壶嘴与茶盅之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之香气无效散发,俗称“低泡”。这样不会起泡沫,也不会溅出。   7、闻香:品茶之前,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8、品饮:正确的泡茶方法先要举杯将茶汤送入鼻端闻香;接着用拇指和食指按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举杯倾少许茶汤入口,含汤在舌尖回旋细品,顿觉口有余甘;一旦茶汤入肚,鼻口生香,咽喉生“两腋生风”,回味无穷。    泡茶的误区    误区一:用沸水泡茶   并不是所有茶都适合用沸水冲泡的,比如用沸腾的开水冲泡绿茶或是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就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另外,如果水温过高,绿茶叶或茶芽容易泡熟,变成红茶,失去原有的茶香和口感;而且还会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汤带有苦涩味。   因此冲泡绿茶或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白牡丹,水温应控制在85至90℃左右,茶叶越嫩、越绿,冲泡水温要越低。黄茶的冲泡水温也最好在90℃左右。   当然,像红茶、黑茶、乌龙茶(青茶)、白茶中的贡眉和寿眉,都是可以用沸水冲泡的。    误区二:用保温杯泡茶   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正确的方法是沏茶时使用陶瓷壶、杯,这样才能使茶叶的茶香和口感保持最佳状态。    误区三:习惯泡浓茶   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只需要3-6克左右的茶叶(大红袍约需8克),但是有的人喜欢泡浓茶,实际上这样喝茶并不健康。   因为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普通茶叶(除红、绿碎茶和速溶茶外)以冲泡三次左右为例。    误区四:长时间浸泡茶叶   一般而言长时间泡茶(叫做“坐杯”),茶水会有苦涩味,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还易发生化学变化。因此茶叶应适当浸泡,一般而言浸泡1分钟以内饮用最佳,前几冲只需几秒钟就可以出水,因为此时已有80%的咖啡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    误区五:扔掉泡过的茶叶   大多数人泡过茶后,喜欢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经济,有专家称,可以对茶叶进行适当咀嚼,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以及其它营养物质。
2023-07-08 13:22:001

为什么重要的是泡茶,而不是煨茶或煮茶?

因为泡茶是第1步。只有将第1步进行的完美。茶才能发挥出最好的香气。后面的喂茶和煮茶才会更轻松。
2023-07-08 13:22:094

古代百姓喝茶指的是喝水吗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喝茶就是喝茶,喝水就是喝水。只是古代的茶和现在的茶不同而已。而水都是一样。
2023-07-08 13:22:401

中国人是从哪个年代开始知道用茶叶来冲水泡茶的?是谁最先发现茶叶可以泡的?

有句话叫“唐煮宋点明开泡”,唐朝是煮茶,当时多是紧压茶,用来煮的,宋朝是掰成一块块的煮,到了明朝的时候,用开水泡茶
2023-07-08 13:22:581

你听说过哪些茶的谣言吗?茶到底要怎么泡?

1、浓茶可以解酒。2、茶垢可以养壶。3、茶汤里的泡沫有毒。泡茶要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不同的水温。冲泡时间也要相对控制。
2023-07-08 13:23:074

人们学会制作“饼茶”,并懂得了完整的煮茶、饮茶方法是在哪个朝代( )a唐朝b宋

人们学会制作“饼茶”,并懂得了完整的煮茶、饮茶方法是在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主要分为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和南北朝时期。2、在此三百六十余年间(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共有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的影响。这期间人们学会制作“饼茶”,并懂得了完整的煮茶、饮茶方法。3、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论著中,可以看到一种新的文学思潮,这就是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区分出来,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煮茶方法:1、首先点火煮水,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具提温。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多少以比其容积之分为宜。3、沸水冲入茶壶中,高山流水,即高处直接冲入,使开水有力地冲击茶叶,之后盖沫(将溢出壶顶的泡沫刮去)。盖好壶盖,以沸水淋于壶上。即对茶壶进行淋顶。4、第一壶茶为洗茶,不喝,沸水倒入壶中,迅速倒出。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第二壶茶,就可以准备斟茶了。将壶中茶倒入公道杯,为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5、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于茶盘。将茶分别倒入闻香杯,茶斟七分满。
2023-07-08 13:23:311

煮茶是开水还是凉水放茶叶

煮茶是开水还是凉水放茶叶啊,煮茶是开水还是凉水放茶叶。
2023-07-08 13:24:088

喝茶分哪些步骤

第一道:净手和欣赏器具即洗手, 喝茶卫生很重要;然后是赏具:品茶讲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镇的瓷器或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这些准备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的心情。第二道:烫杯温壶把茶叶和器具都用开水冲洗一次,目的也是为了卫生清洁,同时给茶具预热,这样出来的茶的味道更香。将沸水倾入紫砂壶、公道杯、闻香杯、品茗杯中,也有人称之为洁具提温。第三道:马龙入宫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第四道:洗茶将沸水倒入壶中,让水和茶叶适当接触,然后迅速倒出。目的是把茶叶表面的不清洁物质去掉,同时也将没炒制好的茶叶过滤掉。第五道:冲泡将沸水再次倒入壶中,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不要一次把壶倒满。这个步骤是茶道表演上常用的,所谓“凤凰三点头”,向客人示敬。第六道:春风拂面这步骤完全是表现技巧美观需求,水要高出壶口,用壶盖拂去茶末儿,把浮在上面的茶叶去掉,目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让上面浮的茶叶到口中。第七道:封壶盖上壶盖,保存茶壶里茶叶冲泡出来的香气,用沸水遍浇壶身也是这个目的。第八道:分杯这一步是准备喝茶,用茶夹将闻香杯、品茗杯分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第九道:玉液回壶轻轻将壶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个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第十道:分壶将茶汤分别倒入每个客人的闻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满,表示对客人的尊敬。第十一道:奉茶把杯子双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礼仪,以茶奉客的中国古代礼仪之本。第十二道:闻香这个是客人开始独自感悟的步骤,客人将茶汤倒入品茶杯,轻嗅闻香杯中的余香,表示对主人茶的欣赏和赞叹。第十三道:品茗现在终于可以喝茶了!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轻啜慢饮,然后放下,可以在谈话交流期间继续如此,显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2023-07-08 13:24:521

茶叶是什么时候开始从煮变为泡的哪?

在唐朝流行煮茶,在宋朝流行点茶,在明朝流行泡茶,之后泡茶就被流传下来了。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相关知识:压制茶一般可以出汤时间慢些,比如砖茶、紧茶等等。而乌龙茶一般冲泡时间要比红茶要长些,乌龙茶原料的成熟度比红茶要老,所以茶叶浸出的时间也比较慢些只有红茶,是既可以泡,也可以煮的茶。因为红茶属于全发酵茶,只是沏泡不能使味道充分发挥,所以需要煮着饮用,比如茶砖、黑茶都是需要煮着饮用的。因为冲泡的水温一般80-100度,只能释放茶叶中低沸点物质;所以煮茶能释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质,抗癌效果更好,提神、消脂预防的功能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对人体健康有益。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茶
2023-07-08 13:25:001

泡茶未必都要用沸水,哪些茶叶不适合用沸水来泡?

绿茶,用沸水冲泡绿茶,由于水温过高,会破坏绿茶的外表和原本鲜香回甘的味道。很容易便会将绿茶烫熟,叶底开始发黄,茶汤也容易有苦涩之味,看上去有种不清爽的熟闷感觉。所以才会有很多茶友建议用80度至90度的水进行冲泡,这样会更稳妥一些。
2023-07-08 13:25:453

茶在古代是一般什么人喝的呢?

一般人估计都没茶可喝。只是贵族子弟,文人雅士,消遣的
2023-07-08 13:26:153

泡茶喝茶的注意工序

国人爱饮茶,历史过千年。在过去,人们饮茶,一是为了解渴,二是养生之需要。饮茶何以能养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并非人人明白。而随着对茶叶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饮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眼下又到新茶上市时,有关专家提醒爱饮茶的人们,饮茶如不科学合理,将有损健康。 ·饮茶应适当 茶,是我国的传统饮料。它含有大量的鞣酸、茶碱、咖啡因和少量的芳香油、多种维生素、叶绿素等成分。适量饮茶能生津解渴、除湿清热、提神健脑、祛病轻身,对人的健康大有好处。但是,茶作为一种特殊的饮料,有其固有的禁忌。医学专家告诫我们,只有饮茶适当,才是养身保健的好习惯。 所谓适当,一是指茶水浓淡适中,一般用3克茶叶冲泡一杯茶为宜。茶水过浓,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铁等无机盐的吸收,引起贫血;二是控制饮茶数量,以一天8-10杯为宜,过量饮茶,会增加人体肾脏的负担;三是饮茶时间不要在饭前饭后一小时以内,否则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四是应注意禁忌,以下患者不宜饮茶: 贫血患者特别是患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茶中的鞣酸可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往往使病情加重。 神经衰弱、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患者因为茶中咖啡因能引起基础代谢增高,使病情加剧。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因为茶中咖啡因能刺激胃液分泌和溃疡面,使胃病和溃疡加重。 肝、肾病患者茶中咖啡因要经过肝脏、肾脏新陈代谢,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不利于肝、肾脏功能的恢复。 习惯性便秘患者茶中的鞣酸具有收敛作用,使便秘加重。 肾、尿道结石患者茶中的鞣酸,会导致结石增多。 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茶中的咖啡因对人体血液、血压有激发作用。饮茶过多会加快血液流动,使血压升高,甚至有可能出现心律不齐。 孕妇饮茶过多,会引起贫血,使新生儿因母体供血不足而体重减轻。 哺乳期妇女因茶中的咖啡因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发生痉挛,烦躁不安,出现无缘故的啼哭。 ·八种茶不能喝 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茶碱等,刺激性很强,饮浓茶可导致失眠、头痛、耳鸣、眼花,对肠胃也不好,有的人还会产生呕吐感。 霉变茶含有大量毒素。 串味茶有的味道是有毒的,如油漆、樟脑等。 焦微茶炒制过火的茶叶,营养已经丧失,味道也不好。 隔夜茶特别是变了味的茶,即使还尝不出已变味,但其中也多半孳生、繁殖了大量的细菌。 久泡茶茶叶泡得过久,其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冷茶茶宜温热而饮,冷茶有滞寒、聚痰之弊。 烫茶茶一般都是用沸水冲泡的,但是不能在过热时饮用。过热的东西,对人的肠胃是极为不利的。 ·爱喝茶勤洗杯 有些常喝茶的人,喜欢其茶杯里积有一层厚厚的“茶垢”,似乎以此表明自己是“爱茶”一族。甚至有的人认为用有茶垢的茶具冲泡茶才更有味。其实,茶垢对人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为此,医学专家提出警告,爱喝茶莫忘勤洗杯。 科学研究表明,在潮湿的环境中茶水会迅速氧化出褐色茶锈,其中含有镉、铅、汞、砷等多种有害金属。而没有喝完或存放较长时间的茶水,暴露在空气中,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物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便会生成茶垢,并附在茶具内壁,而且越积越厚。有人曾对茶垢进行了抽样化验,发现茶垢中还含有某些致癌物,如亚硝酸盐等,它们对人体健康显然有威胁。 茶垢随着饮茶者的“勤喝茶”不断进入其消化系统,极易与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结合成多种有害物质,不仅会阻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与消化,也使许多脏器受到损害。 因此,爱喝茶者也应勤洗杯。对于茶垢沉积已久的茶杯,用牙膏反复擦洗便可除净;对于积有茶垢的茶壶,用米醋加热或用小苏打浸泡一昼夜后,再摇晃着反复冲洗便可清洗干净。 ·自制保健茶 降压茶松萝3克、杭菊花10克、龙井茶叶3克。将松萝切碎,与菊花、茶叶同放入陶瓷茶杯中,用沸水泡饮。注意应选择花朵完整、气味清香、颜色鲜艳的菊花为宜。该茶味甘凉微苦、清香四溢,连续服用有清肝明目、散热降压等作用,适合高血压、头痛、眼结膜炎等慢性病的保健治疗。 降糖茶枸杞10克、怀山药9克、天花粉9克。将怀山药、天花粉研碎,连同枸杞一起放入陶瓷器皿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0分钟左右,代茶连续温饮。该茶茶汁橙红,入口甘甜爽口,其功效在于滋补肝肾、益气生津,有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适合糖尿病、肝肾功能欠佳等慢性病患者服用。 降脂茶新鲜山楂30克—50克、槐花6克、茯苓10克。将新鲜山楂洗净去核捣烂,连同茯苓放入砂锅中,煮沸10分钟左右滤去渣,再用此汁泡槐花,加糖少许,频频温服。此茶酸甜可口,开胃助消化,可降低血中胆固醇,舒张血管,预防中风,适合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的保健治疗。但胃酸过多、平素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消肿茶白茅根10克、玉米须20克、川扑花2克。将以上三药剪碎,沸水冲泡,代茶连续饮用。此茶清凉甘淡、气味清香,具有利尿消肿、行气消胀之功效,并有利胆、降血压等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肾炎以及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营养不良性水肿、糖尿病、胆囊炎等慢性疾病患者。 清咽茶干柿饼10克-15克(勿洗)、罗汉果10克(或1枚)、胖大海1枚。将柿饼放入小茶杯内盖紧,隔水蒸15分钟后切片备用。罗汉果洗净捣烂,与胖大海、柿饼同放入陶瓷茶杯,沸水冲入,盖5分钟后饮用或含服。清咽茶味甘甜微苦,滋润爽口,有清咽止痛、止咳消肿之效。咽喉炎、喉痛音哑、咳嗽、便秘等症可选用。其中柿饼上的一层白色结晶,俗称柿霜,有良好的凉血、清热、利咽作用,慢性咽炎病人常服有良效。 养肤茶柿叶10克、薏茨15克、紫草10克。将这三味药放入陶瓷器皿中,加水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滤去渣,加入少许白糖,连续饮服。养肤茶甘平清香,微有苦涩味,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润肤等功效。常服可增加血管弹性,减少面部皱纹。适合扁平疣、面部紫癜等慢性皮肤病患者的保健美容。
2023-07-08 13:26:243

冲泡绿茶为什么不能用沸水

绿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绿茶的冲泡,看似简单,极考工夫。因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叶本身的鲜嫩,冲泡时略有偏差,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又因绿茶品种最丰富,每种茶,由于形状、紧结程度和鲜叶老嫩程度不同,冲泡的水温,时间和方法都有差异,所以没有多次的实践,恐怕难以泡好一杯绿茶 (一)用水  水质能直接影响茶汤的品质,古人曾云“茶性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水质对茶汤的滋味非常重要,色香倒还在其次了。用稍差的水,即使冲泡乌龙茶,亦觉不堪一饮。  古人的茶书,大多论及用水。所谓“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等等,终不过是要求水甘而洁,活而新。纯粹从科学理论上讲,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  一般来说,以泉水为佳,洁净的溪水江水河水亦可,井水则要视地下水源而论。至于雨水和雪水,以当今环境污染之重,恐怕没人敢喝了。我自己泡茶用的水,多是矿泉水。国内的水,我比较常用农夫山泉,微带泉水的清甜。茶艺馆的水,也多用矿泉水或蒸馏水,那些依山傍水的地方,则可汲取山上泉水,如峨眉山泉水、杭州虎跑水,广州白云山的泉水。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 (二)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特别是在饼茶团茶时期,控制水温似乎是泡茶的关键。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  绿茶用水温度,应视茶叶质量而定。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绿茶,以80C左右为宜。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至于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C的沸水冲泡。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味淡薄。  高级绿茶用80C的水温,通常是指讲水烧开后再冷却至该温度;若是处理过的无菌生水,只需烧到所需温度即可。 (三)茶具  冲泡绿茶,比较讲究的可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大瓷杯和茶壶,适于冲泡中低档绿茶。  玻璃杯比较适合于冲泡名优绿茶,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一些银针类,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上好的君山银针,可三起三落,极是美妙。  古人使用的是盖碗。相比于玻璃杯,盖碗保温性好一些。一般来说,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眉茶,我个人比较喜欢盖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此外,由于好的绿茶不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多浮在水面,饮茶时易吃进茶叶,如用盖碗,则可用盖子将茶叶拂至一边。  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 (四)茶的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一般来说,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这完全决定于各人的习惯。初学者可尝试不同的用量,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五)冲泡方法  绿茶的冲泡,程序非常简单。第一步均需烫杯,以利茶叶色香味的发挥。 1.外形紧结重实的茶 1) 烫杯之后,先将合适温度的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盖。此时茶叶徐徐下沉,干茶吸收水分,叶片展开,现出芽叶的生叶本色,芽似枪叶如旗;汤面水汽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如碧螺春,此时则似雪花飞舞,叶底成朵,鲜嫩如生。叶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誉。 2) 一段时间之后,茶汤凉至适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叶评审中,以5分钟为标准,茶汤饮用和闻香的温度均为45-55C。若高于60C,则烫嘴也烫鼻;低于40C,香气较低沉,味较涩。这个时间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觉温度合适即饮;如用盖碗,则稍稍倒出一点茶汤至手背以查其温度。完全依靠经验,所以实践是最重要的。 3)第一泡的茶汤,尚余三分之一,则可续水。此乃二泡。如若茶叶肥壮的茶,二泡茶汤正浓,饮后舌本回甘,齿颊生香,余味无穷。饮至三泡,则一般茶味已淡。  2.条索松展的茶 1) 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 冲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此时需注意的是注水方法。茶艺馆中,普遍是直接将水冲击茶叶,我认为这种方法不妥。这种茶本身比较舒展,无需利用水的冲力,反而易烫伤嫩叶。我采用的方法是,如用玻璃杯,则沿杯边注水,盖碗则将盖子反过来贴在茶杯的一边,将水注入盖子,使其沿杯边而下。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然恰是闻香最好时候。 3) 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冲水至满。冲水方法如前。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  任何一种茶的冲泡,非常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实践得久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方法,如何才能泡得好茶,那也是见仁见智了。
2023-07-08 13:26:347

直到什么时候饮茶改为散茶直接用沸水冲泡

大约是在南宋初年出现了泡茶法,这一方法的出现使得茶叶更为普及。
2023-07-08 13:27:081

喝茶配方

你的心情会很愉悦的。不过吃法上请依唐代煎茶法,不然这些好品种同时入胃,负担不小。
2023-07-08 13:27:162

为什么要用开水泡茶

为什么要用开水泡茶在日常的生活中,泡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一种习惯,而泡茶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烧开水,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惑,为什么要用开水泡茶呢?下面我们分几个方面进行讲解。1、开水能够杀菌烧开水使水的温度到达100℃,高温能够有效地杀死茶叶上存在的细菌和微生物,也能够破坏茶叶上的一些有害成分,这样能够保证泡出的茶水干净、无害,既能够消除寄生虫卵、病菌等一些潜在健康风险,又能够有效地保留茶叶的营养成分和香味。2、开水能够释放茶叶的香味茶叶中的香气主要来自于挥发性油脂,而这些油脂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够释放出来,热水的高温度能够帮助挥发性油脂快速地从茶叶中挥发出来,让茶香充分释放,使得喝茶的口感更加醇厚、清香、浓郁。3、开水能够提高茶水的色泽其中一个影响茶水色泽的因素就是茶叶中的色素和挥发性成分,这些成分在高温热水的作用下可以快速释放出来,茶水也会更鲜艳、清澈。同时,烧开水时水的氧分子也会因高温而活跃,氧气的活性能够使茶水的色泽更加明亮鲜艳。4、开水能够提高茶叶的浸泡度茶叶的浸泡度指的是茶的色、香、味等成分能够被水充分提取的有效度数,高温水能够使茶叶中的成分充分溶解,提高茶叶的浸泡度,从而让茶水更加浓郁、口感更好。综上所述,用开水泡茶能够更好地保留茶叶中的成分和香味,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消除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让我们享受到一杯鲜香浓郁的好茶。
2023-07-08 13:27:361

古人喝的茶跟现代人喝的茶一样吗?

我觉得应该是不一样的,古人喝的茶有些类似于酥油茶,和现代蒙古那边喝的茶比较相似。
2023-07-08 13:27: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