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倒把西施旗舰店的壶为什么从安徽发货

2023-07-10 14:20:55
瑞瑞爱吃桃

公司在安徽。倒把西施旗舰店是一家专卖紫砂壶的线上店铺,由该店铺的官方主页可知:该店铺的总部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其销售的产品都是有公司进行统一发放,所以在该专卖店购买的壶是从安徽进行发货的。安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

什么是倒把西施壶

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倒把是因为说这种壶的把手上窄下宽,与一般的壶不同
2023-07-10 09:30:243

有些紫砂壶为什么会起名叫倒把西施?

壶的把种类也不是很多,一般都是提梁、圈把、横把三大类,倒把也是圈把的一种,像耳朵反了过来,主要这个西施壶造型来源于乳房,上窄下宽,造型已决定了它的把型,其实这个壶型也很少不倒把的,如果搞飞把、横把,是很难看的。之所以加倒把两字,一是分类的需要,更多只是顺口多讲两个字以提升档次感。
2023-07-10 09:30:422

倒把西施旗舰店的壶是真紫砂壶吗

是真的。倒把西施旗舰店是由品牌官方企业运营或授权的官网旗舰店,所有商品保证正品无假货。倒把西施旗舰店的壶是真紫砂壶。紫砂壶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无锡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2023-07-10 09:30:521

西施壶为何做成“倒把”的?

原名叫西施乳,至于为啥叫这名,请看壶身。至于倒把,我觉得倒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例如倒茶的时候更有一种顺势而为的感觉。
2023-07-10 09:31:026

西施壶为什么叫西施壶

西施壶主体壶身,犹如那粉润圆秀的脸颊,樱桃小口般的流嘴微启欲说,截盖上高贵的发冠作为的子,典雅的发髻装扮出倒把,应该还是因此外观得名的。
2023-07-10 09:32:072

西施壶为什么没有喂泥

西施壶因为工艺不同没有喂泥。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西施壶没有喂泥是工艺不同导致的属于机床生产的紫砂壶。西施壶又叫倒把西施,形仿古代浣沙美女西施之形,光华圆润的脸盘,娇巧的小嘴,配上倒垂的发髻,极具古典美感。此壶手工精熟,比例协调,手持舒适,泥色质朴稳重中带着雅致动人。
2023-07-10 09:32:161

文旦(茶壶品种)详细资料大全

文旦壶器身由极精简的线面,架构成西施乳形,流线丰满光润,身盖相连呈截盖,钮为扁圆 *** 状,底向里收敛,呈一捺底状,嘴短而粗大,把圈向上倾斜,俗称“倒把”。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文旦 类属 :茶壶的一种 俗称 :倒把 整器均采用暗接处理,甚见壶艺家功力。此壶充满圆润丰腴之美,雅称“倒把西施壶”,成为特定的文旦款式。壶胎用段泥所制,表面珠粒隐现,清初之泥质,效果明显。有人把文旦壶当作西施壶来称谓,她们究竟有没有联系未曾考证,但"她们"创意出的紫砂雌性化艺术我想还是有所共鸣的。文旦壶从"壶名"文字和艺术形象展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1)。拟人化:翻查字典可得:文。柔和。外表。容态;旦。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从文字中可知,文旦。既是外表柔美的女性。创作者似乎在创意的过程中依然想把文旦壶比做貌美的西施。文旦壶铭有词为证: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相对西施壶的丰满圆润体态,那么文旦壶所展现的则是窈窕修美的形姿。对于作者希望展现的女性化的柔美妩媚,在这里恰恰产生了共鸣。(2)。拟物化: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女性化的柔美与靓丽。 文旦壶 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据我市收藏界人士介绍,文旦壶是一种为历代制壶名家所喜的壶式,在流传的过程中其器形比例与胎土变化,又每每赋予了文旦壶截然不同的韵致。由于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历来为人所喜欢,因此,制壶名家也就取文旦之器形,将其融入朱砂壶中。细细看去,壶身仿佛是一颗金黄色的文旦柚,品之余味无穷。 文旦壶器身线面精简,流线丰满光润,身盖相连呈截盖,钮为扁圆 *** 状,嘴短而粗大,充满圆润之美。其形虽与西施壶相近,但西施壶重玲珑娇秀,文旦壶则重古拙,体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审美观。 据介绍,文旦壶虽然让人爱不释手,但由于壶体、壶盖、壶嘴为一体造型,制作时要达到 *** 天成的状态,再加上烧制时壶盖与壶体接合处要能丝丝入扣,殊为不易,因此也更显示出制壶艺人之功力。 文旦壶艺术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现文旦、西施、贵妃变化很多,每个陶手都以自己的方法在演绎而成,高矮肥瘦,自然壶名也让人有点难以分辩。 吴工此文旦师古作而不拘束,极大程度的在演绎著传统的延续。
2023-07-10 09:32:241

请大神帮忙看一下这个西施紫砂壶是什么泥料?工艺如何?

水泥加砂锅
2023-07-10 09:32:345

西施壶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叫?

倒把西施壶 倒把西施壶多为朱泥原矿,胎骨坚硬而沉实,色泽朱红略泛桔光,温润透明质感之佳,与清中期顶级朱泥无异;大器无法烧成,小品烧成后谷皱纹隐现,颇具古代朱泥风华。赵庄的朱泥原矿灰、白、带黄棕色,呈片状结构;本原矿由于泥性较重,故较不易成砂,需采自嫩泥矿中较坚硬的部份(年代较久, 且成陶后色调较红艳,古称“石骨”),再经敝古陶研究所繁复全手工的练制程序后,始能成陶!,倒把西施壶以盛东兴老师(http://baike.baidu.com/view/1559416.htm)的作品最为经典。
2023-07-10 09:32:532

紫砂壶品牌

品牌分别有御壶茗香、倒把西施、藏壶天下、古悦堂以及茗茶艺壶。1、御壶茗香御壶茗香隶属于合肥汉茗紫砂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御壶茗香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御壶茗香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2、倒把西施倒把西施是一个主营紫砂壶、紫砂杯、茶具配件的品牌,倒把西施在茶具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主要提供紫砂壶、紫砂杯、茶具配件等产品的网上销售,款式多样,品种齐全。3、藏壶天下藏壶天下品牌隶属于宜兴市藏壶天下紫砂陶有限公司,藏壶天下是一个别具一格的紫砂壶。这个紫砂壶是由茶树的枝叶蜿蜒延伸而成的形象。4、古悦堂古悦堂品牌成立于2010年1月4日,隶属于宜兴市古悦陶陶瓷有限公司,宜兴市古悦陶陶瓷有限公司地址位于宜兴市。5、茗茶艺壶茗茶艺壶隶属于安徽省金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茗茶艺壶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茗茶艺壶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
2023-07-10 09:33:211

直接对着嘴喝的茶壶叫什么

把咕
2023-07-10 09:34:214

为什么倒把西施店里的紫砂壶那么便宜?

紫砂壶有些比较便宜,有些比较贵,主要原因就是紫砂的质地不同,有些紫砂比较正宗,没有太多的杂质,做工也非常的精美,泡出来的茶会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但这种紫砂壶就会比较贵
2023-07-10 09:35:021

不倒把的西施壶 买了一把不是“倒把”的西施紫砂壶,这壶好吗?或者说,西施壶是不是都是倒把的?

西施并非都是倒把的,但倒把的比较多见。看一把壶好不好,是要看泥料、做工等做工方面:壶嘴、壶把、壶盖在一条线上;壶嘴和壶口齐平。。。品梦轩紫砂-专注健康饮茶
2023-07-10 09:35:121

文旦是什么京剧?

京剧“生”脸谱的含义 戏剧中常见的角色有净、旦、末、丑、杂,“生”角又叫“旦”角,通常指一部戏中的男一号,根据不同的戏码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元曲西厢记中的旦角张生就是文旦,而京剧杨弧将中的杨六郎就是武旦,又叫刀马旦 西施壶、文旦壶、龙蛋壶的区别 西施壶:西施壶最早见之于清代吴梅鼎作的《阳羡茗壶赋》:“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吴梅鼎作赋时,正是他请时大彬再传弟子,徐友泉徒弟许龙文前来“坐艺”制壶。 人们往往把“乳”省略,仅称呼“西施壶”。 西施乳,壶钮扁圆似 *** ,壶底向内收敛,上下一凸一凹,遥相呼应。壶把似美女的发髻倒垂,与那壶嘴气息贯通。整个壶圆润丰腴,世人雅称为“倒把西施”。有“倒把西施”,自然也有“正把西施”。以美女的 *** 为创作题材的“西施壶”,因制壶人的理解的不同,追求不一,不仅赋予壶以不同的韵致,也给它们以不同的命名。 今天紫砂人制作的“西施壶”基本学自“顾景舟、王寅春”二位大家的经典。 在紫砂界有一说:西施壶形体尽极致之美,有令人怦然心动之魅力,“一为顾景州的西施壶,雍容华贵,像京剧里的“梅兰芳”。二为王寅春的西施壶,娇小玲珑,似京剧里的“荀慧生”。文旦壶: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相近,后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亦有书记载:文旦“果之美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那么由此可知,文旦壶在这里的创意又似乎是水果柚的仿生器,文旦柚,金黄色,食之清甜甘酸,金黄色本身就是一种艳丽的颜色,而那成熟的果实清甜甘酸的滋味,就象女人的情感,含蓄而绵长。在这里,一把紫砂壶的仿生态,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女性化的柔美与雅丽。 龙蛋壶:龙蛋为古壶式,清吴梅鼎《阳羡茗壶赋》云:“圆者如丸,体稍纵为龙蛋。”传明代时大彬即有此款,今可见清人仿制。 龙蛋形制有明代遗风,追求自然、硬朗、朴拙,大开大合。整壶观去,身桶、流和钮之设计于圆润中皆寓以三角造型,耳把大而垂,把势与壶体趁势,尤其壶嘴为三角圆锥,根部粗,至流口大幅收缩,爽利简劲。
2023-07-10 09:35:211

古代说的美人壶是什么

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西施壶原名也称“文旦壶”,据吴梅鼎《阳羡茗壶赋》说“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原先名叫“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事实上此壶式也确实像极美少女丰满的乳房,壶钮像乳头,壶流短而略粗,壶自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来也许觉得“西施乳”之名不雅,便以壶把为倒耳之形为名,改称“倒把西施壶”。从造型上看,“西施壶”表面光滑细腻如肤,线条流畅如行云.壶嘴短浅如美人之樱桃,壶把纤细圆融,便是美人柔软纤瘦之腰肢。“画屏金鹧鸪”的繁华精致,诞生的是妖娆美艳的世俗美,“西施壶”的这种简约淳朴.显示的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蕴美。仔细看,“西施壶”的线条光滑细腻、无一棱角,正是传统女性柔美圆融性格的象征。肚腹宽鼓饱满,又体现出传统女性“厚德载物”、任劳任怨的美德。整把壶沉稳内敛、张弛有度、进退有节。无一锋芒却又神韵突兀,恰是传统大家闺秀秀外慧中、内柔外刚、德容兼备的典型个性象征。不同的紫砂艺人所制作的倒把西施壶,其区别主要体现各部位的比例关系,此外,由于每个人的审美观念略有不同,这种差异也会反映在器形上。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2023-07-10 09:35:321

紫砂壶西施的来历,含义,优缺点

壶身和钮象西施丰满的乳房,所以被形象以叫西施乳。由文旦壶变形而来,后人觉得西施乳不雅,故直接叫西施,因为西施的柄有些反扭的感觉,所以叫倒把西施。倒把也有讲究,象古代女子的发际上的配饰,这个在古装片里经常可以看到。所以有西施看柄一说。具体地讲究加入我的群吧:153382818
2023-07-10 09:35:422

这是紫砂壶下面的落款,是什么字?

底款是:魏勤南制
2023-07-10 09:35:532

求紫砂壶内行帮我看看价值多少。

您的问题,宜兴朱泥制,壶已经养了3天了,出水还可以,密封还行,倒立壶盖也不会掉下来。 下面的落款有紫砂两字,另外两字不认识,看别人的壶都是作者的名字,是篆书“兴翠紫砂”,行情一般在100元左右;顺祝蛇年吉祥!
2023-07-10 09:36:024

西施壶的特点

西施壶是紫砂器型众多款式中传统、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西施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倒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小短的壶嘴,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看似简约实则严谨,好似浑然天成,是紫砂爱好者必收的壶型。
2023-07-10 09:36:274

功夫茶倒茶时茶叶会堵住

可以买一柄大点的茶壶倒水
2023-07-10 09:37:297

西施紫砂壶,泥料如何,底款天池文陶(篆书)是什么意思,高手帮忙

化工壶仅适合观赏,不宜喝茶与紫砂壶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做摆件
2023-07-10 09:37:512

都有哪些紫砂壶款式?

谈文玩鲜事儿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文玩大事我先知自明以始,自清以盛,紫砂壶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器型何止万千,而其中最耐看的,正是那些经典造型的壶。这些经典壶式自其创制后,就成为各时代壶艺家们喜欢制作的品种,并不断衍生出新意。紫砂壶中最耐看的,如:西施壶、石瓢壶、德钟壶、仿古如意壶、井栏壶、掇球壶、报春壶、供春壶、秦权壶、竹段壶,等等,这十几种壶型几乎所有制壶艺人多做过。造型经典的紫砂壶为什么那么有魅力?因为紫砂壶造型得以流传至今的,都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经受历代爱壶人审美的洗礼而终成经典。鉴别紫砂壶,懂得紫砂壶之美的第一步是辨别紫砂壶的造型。如何从紫砂壶造型方面鉴别好坏优劣?首先要学会看懂历代紫砂名家的上乘佳作,根据自身的喜好去欣赏、感受。“圆器”讲究“圆、稳、匀、正”,圆中要有变化,壶体本身和线条的大小、曲直要匀称,比例要恰当。如石瓢壶、西施壶、仿古壶、掇球壶、井栏壶、德钟壶、秦权壶等都是驰名中外的典型作品。【 石 瓢 】传统经典款式,历代名家制作较多,风格各异。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汉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尽管面貌稍有差别,但其整体三角形、底置三足、平盖桥钮却是构成“石瓢”的基本要素,虽历经几百年,还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续下来,深受人们喜爱。石瓢造型的要点在于力道,要达此目的,则要协调好石瓢各个线条所构成的三角形的比例关系,身筒、流、把,甚至钮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终突出其独特的力度与气韵。【 西 施 】西施壶,首创者徐友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时大彬为师。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可能后人觉得“西施乳壶”不雅,就改称“西施”或“倒把西施”。【 井 栏 】井栏壶是传统款式之一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可分为高井栏、低井栏和方井栏(六方、八方) ,但于壶的整体形式却没什么大的改变。 只是在细节 :如钮、 流、 把、 盖上的处理却有着细微的变化 ,也可以从是看出历史的痕迹 。另外井栏壶简单的形式留下很大的发挥的空间, 在装饰手法上的运用也层出不穷, 诗书画印皆可点睛 。井栏壶流大多数是一弯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长似鲸虹, 短如鹰喙, 曲直皆微妙 。 此壶式也应属曼十八之列 。一改当时繁琐, 守旧, 题材狭窄贫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简洁 、明快、 新颖的壶式 耐人寻味 。搏得当时文士的青睐。 多少年来经历时间考验, 终成紫砂壶式中的传统经典。 后来之匠师从井栏之中汲取了不少灵感 。【 掇 球 】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仿 鼓 】仿鼓壶可以说是现代每个制壶人学徒时期学的第一把壶。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德 钟 】典型的传统壶型,清代邵大亨初创,德钟壶,大亨所创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 秦 权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与韵石合作,一如当年陈鸿寿与杨彭年的传奇。紫砂题铭,直追曼生,神采翻飞。“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 桃源卖茶,以壶为秤。充满了想象的意境和潇洒不羁的情趣。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紫砂泰斗顾景舟更是将秦权做成了素器的巅峰典范。【 美人肩 】美人肩是个传统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来,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圆润,用手抚摸上去,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暖。窈窕秀美的壶身,漂亮匀称的壶肩,肩项及腹,骨肉匀亭。纤细绰约的壶把和壶嘴,自然舒展,曲线优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动,清扬婉兮,美目盼兮。【 供 春 】在中国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个开创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间,为求读书清净,县官吴颐山带着书童供春读书于宜兴(旧称阳羡)南部山区的金沙寺中,闲暇时供春看到寺内老和尚用当地特有的紫砂泥捏制茶壶,饮茶参禅,此时已成佛界习俗。也许是出于好奇吧,偷偷地跟着寺里的老和尚抟坯制壶,他见寺后山上一颗千年银杏古树,树身结着树瘿,像团起来的圆瘤,奇特可爱。于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壶后洗手沉淀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壶身,(那时候还没发展到拍身筒这个工艺步骤吧?呵呵)再接上与树瘿纹路相似的壶嘴、把,用手指按揿壶身表面并留下许多指螺印,烧成后果然生动异常,连老僧与吴颐山见了都连声称赞。供春之壶,胜于金玉。往期精彩内容:这种纪念币没有流通,只发行了666套,存世量很少,假的很多(视频)神了,橄榄核雕刻十八罗汉手持法器五坐骑*(视频)视频讲解,梅花桩、飞碟桩,对比一下金刚菩提手串(视频)
2023-07-10 09:38:001

紫砂壶哪种泥最好?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

紫砂壶泥料没有最好的说法。主要看你喜欢泡什么茶,什么茶陪什么样的紫砂泥料。常见的就绿泥,紫泥。
2023-07-10 09:39:042

西施壶的特点

您好主要是外在形态上圆润丰腴漂亮,联想到了美人的RF,也算是一种艺术上的创意吧。提到美人总会想到西施吧.倒把西施壶流线丰满光润,身盖相连呈截盖,钮为扁圆头状,底向里收敛,呈一捺底状,嘴短而粗大,把圈向上倾斜,俗称“倒把”。西施壶是紫砂雌性化艺术的其中一种。希望回答可以帮助你
2023-07-10 09:39:133

紫砂原泥壶如何判断?器表是绿色泥就一定不是原泥?

  正宗宜兴紫砂壶五大特征  ■紫砂器使用的时间越长,器身就越光亮,这是因为茶水本身在冲泡过程中也可以养壶。  ■紫砂器的冷热急变性好,既可以放到火上烧,也可以在微波炉中使用而不会爆裂。  ■传热慢,而且保温,在使用时无烫手之感。  ■坯体能吸收茶的香气,用常沏过茶的紫砂壶偶尔不放茶叶,其水也有茶香味。  ■紫砂壶的泥色与经常冲泡的茶叶有关,泡红茶时茶壶会由红棕色变成红褐色,经常泡绿茶时,砂壶会由红棕色变成棕褐色。  鉴别小窍门  可以将水浇在壶身上仔细观察,优质砂料制成的紫砂壶,因为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壶身上的水会慢慢挥发直至被壶自身吸收;而伪劣壶一经浇水,水会以珠状滚下,迅速荡然无存。干透的优质紫砂壶,一经注入开水,还会发出“淅淅”的响声。  如何鉴别紫砂壶  据专家介绍,真正的紫砂壶是由紫砂泥炼成,炼制的过程和掺杂的原料都非常讲究,烧成的砂壶可塑性强、透气性好,能经受冷热剧变,不会轻易爆裂损坏,甚至作为烧茶器皿在火上高温加热也不会炸裂。而且真正紫砂壶里外均不上釉,用作茶具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久用的紫砂壶,壶体本身会变得颜色温润,甚至会挥发出茶茗的自然香气。  购买紫砂壶最主要是看泥色。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评断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在于其用泥的品质。好的紫砂泥应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的显著特性。紫砂泥主要有紫泥、绿泥和红泥3种。由于泥料的配比不同,还可以得到朱砂紫、栗色、海棠红等,故而紫砂泥也称“五色土”。  鉴别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应从它的泥料、做工、款等几个方面来入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劣质壶,一类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劣质壶的原料往往是沙锅泥、花瓶等低档泥料,它的颜色油亮,呆板,打碎后可以明显看出里外层的颜色不同。这类壶的价格往往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基本没有收藏价值。真正的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是由紫砂岩风化、粉碎、调配而成的,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等特点,用不同档次的紫砂泥作成的壶,它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差别。  作为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的紫砂壶,在做工方面是非常讲究的。壶身各部分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清晰流畅。壶嘴和壶口的高度一般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倒水时,水流呈水柱形,不会是发散的。壶口和壶盖之间结合紧密自然,如果按在壶盖上面的通气孔,倒水时不会有水流出来。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壶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汕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壶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  再从文字上看,旧壶的款都是用阳文,字体极为工整。新壶如果用阳文,字体因为摹仿或显呆板,或笔划长短粗细不一。如果是用旧壶加刻新款,则所刻文字为阴文。  由于是否为名家所制作对于紫砂壶的收藏价值影响很大,因此壶身上的款识也成为判定紫砂壶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紫砂壶的印章一般打在壶底、壶盖、壶把等位置。好的紫砂壶制作者在打章时非常讲究打章的布局、一般大小比较合理,深浅适度,不会出现模糊不清或者打的过深,在壶内壁可以触摸到印痕等现象。具备以上特点的才称得上是一把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  1、对紫砂器泥色的鉴别  紫砂泥是大自然赋予这块江南文化发达地区——陶都的恩泽,是大自然的恩惠孕育了历代紫砂名匠,高手和艺术大师,历代紫砂陶矣家以共聪颖的知慧和灵巧的双手,为后人创造了蔚为壮观的壶艺天地。  紫砂泥:是「黏土—石英—云母」,—系共生的有色耐火粘土,经一千一百度~一千一百八十度烧成,生成残留石英,云母残片,莫来石晶相,赤铁矿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烧结形成了陶瓷原料难得的单矿烧结双重气孔物相结构。使得紫砂泥「魔术般的五色土,天生就形成了中国茶道茶具系列适应茶文化之天性」。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於砂壶,之精者又莫过於阳羡。」「茶壶以砂为上盖既不难看,又无熟汤气,故用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好一句「色香味皆蕴」!使品茗者在味觉、嗅觉、视觉上达到了理念化的完美享受。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中泥」、「天青」、「暗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沈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成:红泥(朱泥)、紫泥(底槽青)、团泥(即本山绿泥呈米黄色),这三种基泥由於地质成形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思。  紫砂泥色千变万化,紫砂泥旳原料处理也耐人寻味。在制作处理上大致要经过:天然风化—泥料粉碎—筛选除染—级配—练制—陈腐等原料加工过程。从制作方法上:又分手工泥和现代机制泥。从原料互配上:有原色泥原配和互配之分。但不管怎样原料加工一旦成品即称「熟泥」,即可经陈腐后成型制作之用。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给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内 涵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别是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给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的感觉,取悦於於心,雅致迷人。  2、对造型设计的评估  紫砂陶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造型最丰富、制式最广博、艺术品味最高的工艺精品,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盛誉。如何正确评估造型之美,也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口难调的艺术理趣,工艺美术品的鉴赏和收藏本身是“智者常乐”、“爱者如宝”之事。大度的爱大度挺拔;清秀的爱清秀细雅,古朴的爱古拙生辉;巧趣的更爱趣味耐寻。紫砂造型设计是造型形式美包容量很大的技术课题,至今还没有专人对这丰富的课题作详细的专业研究。我们只能从抽象的造型理念中,简略地评价一下“对紫砂造型设计的平谷”。著名紫砂艺术大师顾景州在他《壶艺说》一文中指出“一件佳美作品的内涵,必需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形象、结构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一件精品本身就必须给人以凝重朴致大方、轮廓周正,织巧适宜线条清晰,比例恰当,黄金分割到位的杰作。象形上要源于生活,高於生活,富於生活,千变万化、精思妙想。壶体每一个部位「过段」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视觉,每一个功用点曲线流畅,轮廓直线抑扬顿挫,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让作品有一种内涵度很深的气质和风格。对城作「形、神、气、韵」的理念都有交待。这就是紫砂陶艺作品,特别是壶艺造型设计的基本评价。  3、对制作技术的评拙  型出於思,技出於精,一件上好的紫砂精品,必然出自一个富有文化修养,具有艺术内涵,取源与生活,有一定艺术灵性,基本功扎实,而又有灵巧之手的陶艺家之手。历史上从供春之日起,时大彬、李仲芳、徐友泉、陈鸣远、项圣思、陈曼生、杨彭年、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朱可心、王宝春、顾景州等壶艺名流,是制技精湛、艺术完美的艺术大师,在不同的紫砂陶艺史上,各自独领风骚。  一件制作优秀、技艺精良的紫砂壶,必须具有备顾老指:嘴把舒屈自然,若生成者;盖独如人之冠,口盖直而紧,虽倾侧而无落帽之忧,眼处小而内锥,故无窒塞不通之弊。「克盖」於壶身必须和谐、而具有自然活泼的节奏感;「截盖」意即截壶身上部的一段,盖与壶身合则为一整体,不致参差不齐:「嵌盖」则嵌纳於壶身,以严密合缝通转而隙不容发「为上」。这些都反映了如变度刻划制作技巧的精细难度,同时也兼评了鉴赏和收藏紫陶精品的准则。  4、对即上装饰的评价  壶上装饰,就是壶上金石文化。  紫砂壶上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是千年陶文化发展的历史结晶。是治文学书法、绘画、金石於一体的综合文化艺术,它从「曼生壶文化现象」产生即日起,就为促进紫砂壶艺高度发展,开敞了历史的推动作用。  紫砂器的装饰除制作造型设计的装饰(俗称花货)外。可分为,(一)线条,块面、图案浅浮雕装饰饰。(二)泥料捏塑,绞泥装饰。(三)金银线珠宝、钻石及非陶制材料相嵌装饰。(四)釉彩装饰。(五)而更重要的是紫砂陶刻「壶上金石文化」的装饰。清乾隆嘉庆年间如郑板桥、陈曼生、而后年代的子冶等文人墨客与紫砂艺术珠联壁合。融高雅的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国画艺术,金石艺术於精湛的壶艺巧合於一体,从而使壶艺进入高雅的艺术殿堂,摆脱了工匠装饰的壶技俗气。壶上金石文化,推动了壶艺创作的兴旺发达,引成了历史上「壶随随字贵,字依壶传」的关键。  紫砂陶刻艺术:必须研究「曼生壶文化」、「沏茶、沏壶、沏形、沏神」,之陶刻风范。才能创作出完美神韵的篆刻艺术融为一体,一件件富有「金石文化艺术」的佳作。  5、对壶款真伪的鉴别  真伪之鉴,首当印款鉴。一件精湛的紫砂壶艺作品是创作者艺术价值和身价的象徵,同时也代表著作品的经济价值。历来知壶高手和名家于现代工艺美术师们对印钤款识都十分讲究,用款钤印也涉及到制作者的艺术素养,壶外功夫可见一斑。大部分工衣美术家们及先辈所用的印款篆刻均出自金石高手之作。一枚印款本身就是一件艺术精品。一般假冒者,伪作者在作款上很难入真,具有一定金石艺术修养的鉴赏收藏家不难判别真伪。同时刻篆二枚精美的金石印款,刻篆於同款式,也不能自制到金石刀痕,完全仿真一致的地步。但紫砂印款大部分阴刻效果,而又偏偏要再现於壶底,盖、攀之上,金石刀迹暴露无遗。鉴赏和收藏者只有细心琢磨,就可以发现钤印款式的真伪。有些伪拓印款就更容易从印款外形尺寸烧成收缩率中计算出拓印之真伪问题。  印款钤压每一个制作者都有各自的偏好和习惯,这也只能意会,很难言传。但只要每一个鉴赏家和收藏家对每位大师、工艺美术师制等作者作品进行专题研究,也能找到共性的经验。一件真正精美的作品,每一个作者都会给它赋予自己作品特有的、不大容易被人发现的记号,这些记号只有原制作者能判别出来。近来紫砂壶艺有一种新尚:制作者亲自铭刻一些斋室名号,制作纪年及壶名编号。这些壶铭刻虽不属金石篆刻尚品,但倒也能给收藏和鉴赏者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真伪鉴别的实用依据。  印款钤印的鉴赏方法和收藏鉴别能力对於壶艺爱好者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重要艺术课题。单纯从印章金石篆刻真伪判别作品好劣,只能讲是鉴赏方法的重要部分。而真正要收藏一件上好的紫砂艺术精品,爱好者、收藏家必须要认真选择收藏渠道和代理商、或直率地从制作者手中直购定制真正紫砂工艺美术家手中的「方圆牌」高水准之特艺作品,才是每一个现代陶艺收藏家、鉴赏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保障渠道。  紫砂壶保养有学问  1、在开始使用砂壶时要备一块纯棉毛巾,沏茶时趁着壶身热,用热水浇毛巾,再将毛巾的水挤干,擦拭砂壶。  2、每日要将壶内的茶清洗净,洗时忌用各式洗涤剂,尽量设法使壶阴干,置放在阴凉干燥处。  3、根据经验,养壶用茶第一当选台湾高山冻顶的乌龙茶,其次是福建安溪乌龙茶以及铁观音,再其次是红茶。在玩壶时最好用山泉水,因为它是自然之水没有任何异味,不会干扰茶叶的香气。千万别用自来水,因自来水里漂白粉的气味能直接破坏茶香的醇正。同时也建议不用花茶来养壶,因为花茶花味太强烈,会破坏壶内留有的其他茶叶香味。  沏茶选壶  绿茶尤其是小叶种如碧螺春一类细嫩的茗茶,应选用较扁的壶,红茶应选壶身筒略高的壶,而所有青茶(俗称乌龙茶)则选容量小的壶。沏细嫩芽叶时用较扁的壶,是因为如壶身较高,芽叶易泡料,绿茶沏完一般应敞盖。现在时尚茶馆中,一般顾客喜欢乌龙茶,就要使用水平壶、“倒把西施”一类很小的砂壶。
2023-07-10 09:39:291

什么是紫砂界的“ 玩壶三宝 ”?

藏壶、玩壶爱好者必备的三把壶:供春、西施和石瓢。非常实用,于用,于收藏,均可。这三把壶选好了,对于提高紫砂壶鉴赏力有很大帮助
2023-07-10 09:39:374

贵妃壶与西施壶的区别

器型不一样。西施壶属于实用器型,好的西施壶的壶嘴必有短粗之象,水流有力且水线有魂,壶把需有细肩丰腰;而贵妃壶是继承了西施壶的主要特征,把西施壶身筒的圆润保存下来,体型上更加大了一些。西施壶壶把上下端对比有层次,有小仙女的温柔,更有芙蓉美人的丰韵,所谓“倒把”说法由来大概如此。
2023-07-10 09:40:282

西施怎么死的历史上

1.历史上西施是怎么死的 在吴越之争硝烟散尽之后,美女西施的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 1、愧疚自缢说 在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演绎的情节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2、被范蠡带走说 这种说法较为风行,典籍中有记载。 东 *** 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 说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难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 苏东坡曾经写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在山东肥城陶山,据说有范蠡和西施墓。 3、被范蠡沉湖说 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还有一种说法,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 *** 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 4、被吴人沉江说 民间有一种传说,吴国灭亡后,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唐代罗隐写诗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为谁。” 从唐代人写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吴人沉江说”,有一定市场。 5、被勾践沉江说 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 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和“被吴人沉江说”、“被范蠡沉湖说”是异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红颜祸水”。 6、被越后沉江说 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担心西施祸害越国,就令手下将其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这种说法因较为符合君王好色、王后妒嫉的心理,比较流行。《东周列国志》上就是这种说法。 笔者赞成“沉江说”。不管是吴人、勾践或王后沉的。 因为“沉江说”,典籍记载较早。离吴国灭亡(公元前475年左右)不到百年,墨子在《墨子·亲士篇》中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意思是这些人都是“死其所长”——因各自的所长招致相同的祸害。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遇害的。 他清楚地说“西施之沉,其美也”,明确地指出西施被沉江而死的。另一典籍《吴越春秋》也明确记载:“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鸱夷”,有人解释是指范蠡,根据是范蠡曾经“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史记·货殖列传》)。 笔者认为这里的“鸱夷”,解释为“牛皮”较为合理。意思是把西施用牛皮一裹,“浮于江”上了。 范蠡改姓名为“鸱夷子皮”,是纪念朋友和对手伍子胥的怀念。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后也是用鸱夷牛皮收敛的尸体。 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载:“鸱夷子皮,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 还有一个反证:浙江沿海一带一道名菜“西施舌”(一种蛤砺肉),据说就是纪念西施沉江的,所谓美女加美食。 笔者在《西施颂》采用的是“沉江说”,并设计了范蠡弃官亡走后,在江面上看到了牛皮裹着的西施尸体,派人送她回家乡安葬的情节。 也就是说,西施之魂已经回归故里,至于埋葬在什么地方,是葬的尸体,还是衣冠,则需要进一步考证。 2.历史上的西施是怎么死的 假定历史上确有西施其人,那么她的下落问题,也是人们感兴趣的。 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西施随范蠢隐居说。 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蠢,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以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 李白《西施》诗:“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也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 只是《国语·越语》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退隐的事甚详,而没有提及西施。 二,被越王沉江说。 《墨子·亲士》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吴越春秋·逸篇》也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 意即西施在吴越争斗中,被越王利用,“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得意后,就把西施装在袋内沉入江底。 三,不慎落水而卒。 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间《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总之,围绕西施的故事很多,疑谜也不少,究竟哪一种说法既符合史实又合情理,可请读者自省。 3.西施怎么死的西施的死法有很多,最接近历史的是什么 西施的归宿,正经的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因此我们永远不不可能明确知道真正的历史是什么。 但在其它古籍文献中,可以查到蛛丝马迹。 一是在越破吴国后被沉入江中活活淹死。 证据来自著名的《墨子卷一亲士篇》:“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 宋代的姚宽在其《西溪从语》中提到,他在《吴越春秋》(这是东汉时写的书)中看到:“吴亡,西子被杀。” 明代杨慎等人也看到过该书上这段记载。 二是越破吴国后随范蠡归隐太湖。 唐人陆广微在其《吴地记》中曾引用《越绝书》:“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 下面,我们对以上文献的可信度做一分析: 吴破于公元前473年,墨子正好就差不多在那个时候出生的。 而越灭吴又是当时震动天下的事情,具体情况在当时应该是“地球人都紫道”,特别是墨子这种弟子遍布全国的人更属“消息灵通人士”。 所以墨子应该是非常清楚这几十年前刚发生的大事的,并且他作为大学者,完全不可能在自己呕心沥血的立万之作的第一篇就随意胡说的。 而我引用的墨子这篇文章,是历代流传的经典,没有中途被人篡改或讹传的可能。即使墨子搞错了,那么他的书在当时就广为流传,如果开篇就写错,一定会有许多了解几十年前真相的人撰文指出的。 既然没人反驳,说明这个说法在西施死后的几十年内是广为世人所接受的。 但西施随范蠡归隐太湖的说法,是到了东汉时才出现的。 当时的《吴越春秋》与《越绝书》时间差不多,但说法迥异。因此,我们只能得出结论说,到了东汉时,就出现了分歧。 但无论《吴越春秋》还是《越绝书》的作者,都跟西施隔着五百多年呢,不可能找到见证人,而只可能引用自某古籍,但他们没有提到是从哪里看到西施下落资料的,这个可信度就大打折扣了。 也许历史上西施真的幸福归隐了,我们也希望中国的历史不要那么残酷。 但从考据的角度,我只能非常遗憾地说,被沉江的说法恐怕更靠谱些。 至于谁这么心狠手辣和缺乏审美情趣。 应该不是吴人,也是不越国的普通士兵。因为晋朝的《拾遗记》提到,越兵冲进吴宫时,见西施与郑旦立于树下,惊人天人,因此不敢冒犯。 如果此说属实,说明吴国破灭时西施还活着,并且跟郑旦一起被俘。范蠡不可能公开从士兵手中抢这么著名的人物的,因此没机会偷偷带她逃走。 而越兵不敢冒犯,能杀她的不是一般人,只能是越国的最高层。勾践不大可能,除非他够二。 因此只可能是越国王后,把西施装麻袋里沉江的理由是为了防止她误国,其实是为了防她夺宠。 但误国也好夺宠也罢,都印证了墨子所说的:西施因为长得太美而被沉江。 西施的历史角色就决定了,她想幸福很难:对越王和范蠡,她是工具;对吴王,她是玩具;对自己,就只能剩下杯具了。 4.请问西施是怎么死的 西施的结局是人们感兴趣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西施随范蠢隐居说。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蠢,同泛五湖而去。” 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以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 李白《西施》诗:“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也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只是《国语·越语》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退隐的事甚详,而没有提及西施。 二,被越王沉江说。《墨子·亲士》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吴越春秋·逸篇》也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意即西施在吴越争斗中,被越王利用,“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得意后,就把西施装在袋内沉入江底。 三,不慎落水而卒。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间《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 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5.历史上西施怎么死的,西施最后结局是自杀还是他杀 关于西施的死 隐居说。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蠢,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是范蠡的情人或是妻子,于是在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了。但是正史上记载范蠡退隐的事甚详,而没有提及西施。 沉江说。《墨子·亲士》说:“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吴越春秋·逸篇》也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意即西施在吴越争斗中,被越王利用完后,就把西施装在袋内沉入江底。 落水说。初唐诗人宋之间《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诗句写到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是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这种说法极具浪漫色彩,可最缺乏证据。 总之,围绕西施的故事很多,关于西施的死,疑谜也不少,究竟哪一种说法既符合史实又合情理,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 6.西施是怎么死的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所谓“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指的就是西施。 传说她在古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后来吴王夫差攻陷越国,越王勾践为了麻痹吴王,献上美女,其中就有西施。 传说吴王得西施之后,被西施美貌所倾倒,终日迷恋西施美色而荒废朝政,终于被卧薪尝胆的勾践灭国。 西施究竟如何媚人?《庄子u2022天运》中已有“东施效颦”的故事,说西施是“病心而颦其里”。 蹙额为“颦”,是以忧郁撩人。唐以前,十六国时前秦人王嘉的《拾遗记》卷三记载,说西施、郑旦送到吴国,“吴处于椒华之房,贯细珠为帘幌,朝下以蔽景,夕卷以待月”。 “椒”是花椒,“椒花坠红”,之后才成为后妃居所的代称。 这里的意思是说,两人当轩而坐,理镜靓妆于珠幌内,偷窥者莫不“动心惊魄”,吴王也因此妖惑忘政,等越兵入国才抱二女逃进后花园。 “越军乱入,见二女在树下,皆言神女,望而不敢侵”。按《吴越春秋》说法,西施与郑旦确实是范蠡送到吴国的。 那么是范蠡发现的西施吗?《吴越春秋》中说,“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萝山鬻薪之女”。 这里的“相者”,一定不是指范蠡。 唐朝陆广微的《吴地记》有范蠡送西施的文字记载,说是在嘉兴县南一百里,有一座“语儿亭”,还说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当年勾践令范蠡献西施,两人在路上“潜通三年”,生有一子,到此亭子已一岁。后人的《吴越春秋》反对此说法,认为教习西施、郑旦用3年,如路上再走3年,岂不是6年之久?《越绝书》中说越夫人随勾践入吴时,曾在“女阳亭”生下一女,勾践灭吴后,改此地为“语儿乡”。 这个说法倒是和唐朝陆广 微的《吴地记》有些联系。目前流传下来最完整的关于范蠡西施的故事,大约是明朝梁辰鱼写的剧本 《垸纱记》。 梁辰鱼是昆山人。在《垸纱记》里,开头变成范蠡游春到萝,在 溪边遇垸纱女西施,一见钟情。 据《垸纱记》所载,勾践臣吴,文种定策献美女。 因遍国搜求不见,范蠡 才以“国家事体重大,岂宜吝一妇人”,亲自到萝说服西施。 他对西施说:“社 稷废兴,全赖此举。若能飘然一往,则国既可存,我身亦可保,后会有期,未 可知也。 若执而不行,则国将遂灭,我身亦旋亡。那时节虽结姻亲,小娘子, 我和你必同做沟渠之鬼,又何暇求百年之欢乎?”作为间谍,西施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消耗夫差的体力精力。 南朝梁任的《述 异记》记载了夫差当年与西施欢娱情景:“吴王三年筑姑苏台,围墙绵延五里, 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为长夜饮,造千石酒缸。 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垸纱记》最后将范蠡与西施的因缘通过范蠡之口说出:“我实宵殿金童,卿乃天宫玉女,双遭微谴,两谪人间。 故鄙人为奴石室,本是夙缘,芳卿作妾吴宫,实由尘劫。今续百世已断之契,要结三生未了之姻,始豁迷途,方归正道 ”作为越之功臣、吴之罪人的西施最后的结局如何,则众说纷纭。 《墨子u2022亲士》篇记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此处的“沈”字,讲出了西施的死因。 《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 “鸱夷”,就是皮袋。《东周列国志》中记载沉西施是越夫人所为,说勾践班师,带回西施,越夫人命手下偷偷引出,绑大石沉江中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后来在江中发现了一些蛤蜊,人家说那是西施的舌头,故此使得蛤蜊也有西施舌之称。 在后人的不少诗歌里,也都提到了西施沉水而亡的事。比如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 其实,《墨子》关于西施的记载应该是最值得相信的,墨子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墨子》关于西施的记载应是关于西施最早的记录。 民间传说较多的是西施被越国大夫范蠡暗暗接走,范蠡携西施避世太湖,逍遥余生。 《越绝书》对此有这样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 而去。”又有人说西施被仇恨的吴国人民乱棍打死。 在《史记》这部具有权威性的史书里,《越王勾践世家》与《货殖列传》都提到了范蠡,但没有述及西施, 更没有记述她和范蠡的关系,找不到有关西施的只言片语。 西施的生死成为一 个难解的谜团。 7.历史上西施之死 中国古代形容美女有两句成语:闭月羞花和沉鱼落雁,分别出自古代四大美女。 闭月出自貂婵拜月,羞花来自杨贵妃赏花,而沉鱼则是指西施浣纱,落雁是说昭君出塞。四大美女中的王昭君和杨贵妃在历史[指正史]上都有明确的记录。 而西施和貂婵却没有记载,是否确有这两个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然而并不妨碍她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美的化身。 记载春秋历史最早和最详细的文献是和,但是都没有提到西施这个人。就连太史公在他的中也只提到范蠡,只字没有提到西施其人。 而且有趣的是,司马迁在文章中只出现范蠡和其三个儿子,没有提到范蠡其妻,而别扭地用了儿子”其母”,即孩子他妈。显然,如果西施真是范蠡的妻子,太史公也只承认西施是孩子的母亲,而不承认她是范蠡的老婆。 这就可以猜测,西施也许是人们理想中的女人,或者范蠡的女人不叫西施。或者西施配不上范蠡,据民间传说,范蠡虽然生财有道,但西施却教子无方。 因为范蠡虽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不成大器,没有出息。三儿子是个吃喝玩乐的 *** ,也没出息。 而二儿子虽然聪明能干,但在楚国犯法杀人,后来被杀了头。三个儿子都这样的下场,难怪有人会说西施教子无方了。 因为虽然有古训:养不教,父之过。但范蠡常年累月在外奔波,无暇教育儿子,把教子的责任交给了妻子西施,但西施不能像孟子的母亲那样严格教育儿子,导致三个儿子不能为家争光,为国效劳,这样的母亲和女人不是给范蠡这样令人敬重的伟人脸上抹黑吗!所以也就不能出现在史记中了。 东汉时有两部记载早期吴越历史的文献:和,在其中才提到西施,但是这是文人根据民间传闻写的著作,属于野史。东汉以后,文人以野史中的西施为题,描写西施的作品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所以可以推测,也许西施只是古代人对美女的称呼,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任何美女都可以称为西施。就像现在人们恭维年轻女子,称之为”美女”一样,其实有些人并非长得很美。 当然像范蠡这样品位的士大夫也许有三妻四妾也说不定,但他的原配夫人一定是个门当户对的贤淑女子,而且相貌出众,被人称为美女(西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据野史和民间传闻记载,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人,出生在浙江诸暨的苎萝山下的苎萝村。 原是范蠡在为越国选美时在若耶溪边发现的浣纱女,当时范蠡已人到中年,大约有46岁,而西施只不过20岁。范蠡被西施的美貌震惊,当然不会对美色无动于衷,也曾想娶她为妻,但为了实现勾践灭吴的复仇计划,他只能忍痛割爱,把她献给吴王夫差。 这就是后来导致吴国灭亡及”红颜祸水”的来由。 综上所述,西施原是若耶溪边的一个普通的浣纱姑娘,如果实有其人,也是一个平凡的村姑,但是其相貌出众,被越国选中后进贡到吴国当间谍,虽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结局相当悲惨。 两个国家都不能容纳她,所以她只能隐姓埋名消失在人间。后人为了纪念她,才在民间代代流传她美丽的传说。 ============================================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 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 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句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后吴国终被句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 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8.历史上西施真名叫什么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沉鱼,春秋末期的浙江诸暨一带人氏,又称西子,是家喻户晓的美人。 西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西施与范蠡相恋,当吴国灭亡之后,范蠡不要越王的封赏,趁著夜色携西施悄然离去,两人在路途中,生下一个儿子。从此避世太湖,逍遥余生。 另一种说法是吴灭了以后,勾践夫人见到西施貌美,怕勾践看上她,且吴人认为西施是使得国破家亡的妖孽,于是就将她放进皮袋之中沉于江底。后来在江中发现了一些蛤蜊,人家说那是西施的舌头,故此蛤蜊也有“西施舌”之称。 如果满意请采纳~ 9.历史上西施之死 中国古代形容美女有两句成语:闭月羞花和沉鱼落雁,分别出自古代四大美女。闭月出自貂婵拜月,羞花来自杨贵妃赏花,而沉鱼则是指西施浣纱,落雁是说昭君出塞。四大美女中的王昭君和杨贵妃在历史[指正史]上都有明确的记录。而西施和貂婵却没有记载,是否确有这两个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然而并不妨碍她们成为人们心目中美的化身。 记载春秋历史最早和最详细的文献是和,但是都没有提到西施这个人。就连太史公在他的中也只提到范蠡,只字没有提到西施其人。而且有趣的是,司马迁在文章中只出现范蠡和其三个儿子,没有提到范蠡其妻,而别扭地用了儿子”其母”,即孩子他妈。显然,如果西施真是范蠡的妻子,太史公也只承认西施是孩子的母亲,而不承认她是范蠡的老婆。这就可以猜测,西施也许是人们理想中的女人,或者范蠡的女人不叫西施。或者西施配不上范蠡,据民间传说,范蠡虽然生财有道,但西施却教子无方。因为范蠡虽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不成大器,没有出息。三儿子是个吃喝玩乐的 *** ,也没出息。而二儿子虽然聪明能干,但在楚国犯法杀人,后来被杀了头。三个儿子都这样的下场,难怪有人会说西施教子无方了。因为虽然有古训:养不教,父之过。但范蠡常年累月在外奔波,无暇教育儿子,把教子的责任交给了妻子西施,但西施不能像孟子的母亲那样严格教育儿子,导致三个儿子不能为家争光,为国效劳,这样的母亲和女人不是给范蠡这样令人敬重的伟人脸上抹黑吗!所以也就不能出现在史记中了。 东汉时有两部记载早期吴越历史的文献:和,在其中才提到西施,但是这是文人根据民间传闻写的著作,属于野史。东汉以后,文人以野史中的西施为题,描写西施的作品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所以可以推测,也许西施只是古代人对美女的称呼,并非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任何美女都可以称为西施。就像现在人们恭维年轻女子,称之为”美女”一样,其实有些人并非长得很美。当然像范蠡这样品位的士大夫也许有三妻四妾也说不定,但他的原配夫人一定是个门当户对的贤淑女子,而且相貌出众,被人称为美女(西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据野史和民间传闻记载,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战国人,出生在浙江诸暨的苎萝山下的苎萝村。原是范蠡在为越国选美时在若耶溪边发现的浣纱女,当时范蠡已人到中年,大约有46岁,而西施只不过20岁。范蠡被西施的美貌震惊,当然不会对美色无动于衷,也曾想娶她为妻,但为了实现勾践灭吴的复仇计划,他只能忍痛割爱,把她献给吴王夫差。这就是后来导致吴国灭亡及”红颜祸水”的来由。 综上所述,西施原是若耶溪边的一个普通的浣纱姑娘,如果实有其人,也是一个平凡的村姑,但是其相貌出众,被越国选中后进贡到吴国当间谍,虽然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但结局相当悲惨。两个国家都不能容纳她,所以她只能隐姓埋名消失在人间。后人为了纪念她,才在民间代代流传她美丽的传说。 ============================================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於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於吴国,越王句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句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句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10.历史上西施的下落一直是个迷 关于西施的下落,据今苏州灵岩山寺监院、中国佛学院灵山分院负责人贯彻法师多年收集资料和研究,认为其一,吴王夫差自杀后,西施跟随她的诸暨恋人,离开吴王在灵岩山的行宫,返回诸暨故里,过着平民百姓生活。 其二,吴国灭亡后,西施与笵蠡驾一叶扁舟入五湖,不知所踪。其三,吴国被越削灭后,西施充当间谍的身份暴露,吴国百姓出于愤怒杀死她并将她沉入太湖。 其四,越王使美人计,使吴王不理朝政,日益昏庸,吴王后在一次宴会上用毒酒将其害死。其五,吴亡后,与笵蠡一道外出经商。 其六,越灭吴后,越王后怕西施返越受宠,于是在归途中沉西施于太湖。
2023-07-10 09:40:351

我想知道关于西施的生平事迹 (加急......)

http://post.baidu.com/f?kz=13433163百度有个西施吧 ,故事蛮全的你可以自己看一下哦
2023-07-10 09:41:015

关于仙女般的西施、古代西施以及现代西施的资料

西施出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无义战”的如磐年代,一位16岁少女,锐身赴难,在吴越两国宫廷内之外,一场绵延十年的腥风血雨之中,上演了一个扭转乾坤、使一代霸主终成剑下魂的泣天恸地的故事。 西施的整体形象及她在吴越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被稗官野史、民间故事和近代文艺塑造得除了极度神话的“美”之外,其中有些描写显得十分的浮躁,有些描写甚至是乱七八糟,根本没有揭示西施内心世界的真谛。有人把她描绘成用作“美人计”的香饵,有人把她说成是打进吴国的“高级色情间谍”、春秋时代的“克格勃”,甚至有人把她说成是“女色亡国”的祸水。我却认为西施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巾帼,具有高超智慧和纯朴的绝色女子,美得真,美得善,美在内,美在精、气、神。应当从更深的层次上揭示西施委曲求全、十分痛苦的悲剧命运,引发人们对历史教训的思考。 史料记载:西施之父,业采薪,其母纺绩以佐之。终日辛劳,仅供三餐粥饭。西施不肯坐食,父母为其选择了浣纱的轻活。一家人虽不十分富足,倒也过得安逸温馨。 现在普遍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一是说,西施入越宫以后,“与家人永别,回肠百折,情怀忧郁,万种伤心。清晨对镜,恒顾影而徘徊;日夕凭阑,时临风而雪涕。” 西施在越王宫中被授以机宜,教授宫廷礼仪,熟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锦衣美饰后,被送到了吴王宫中。她入吴十载,夕无虚度,含辛茹苦,曲意逢迎,在吴国上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吴国朝廷大乱。西施在越国做准备工作的半年中和范蠡产生了恋情,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而要去陪伴异国君主,身病、心病,身累、心更累。这一切都是为了完成越王交给她的“复国”使命。西施对于自己的祖国确是忠心耿耿的。为了祖国,西施割舍了双亲和个人情爱。从个性的角度来看,西施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吴王夫差对其十分宠爱,真情无假,恩爱备至。直到勾践打到吴国,逼得吴王夫差引剑自刎时,还在为西施的安危呼叫哀伤,使西施大为动情,一阵恸哭,然而西施最终没有和吴王夫差同归于尽,而是回到了越国。本来,西施是应该作为越国最大功臣受到隆重礼遇的,而后让其和亲人团聚,同她的情人重叙旧情。像梁辰鱼的《浣纱记》和黑龙江朝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施全传》中描写的随范蠡泛舟五湖,同恋人出走他乡异水,来自民间回归于自然,倒是很有人情味也不失为圆满的归宿和结局。然而史实结果,正如杨佩在《浣纱王后》和张铮在《东岳论丛》中所述的那样,越王勾践丧尽天良,竟在西施归国当晚,就要她“伴寝”,把西施作为自... ....
2023-07-10 09:41:171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爱喝茶的人士都会去买一个好的茶壶用来泡茶,茶壶是泡茶的关键物品,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下面为大家分享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1   西施壶可以冲泡铁观音、黑茶、普洱茶等多种茶类,只需要注意一点,不能杂泡,一把壶仅用来泡一种茶。可以从两点看西施壶好不好,一个是壶盖与壶身的吻合度,另一个是西施壶的圆润度。   西施壶秀美精致,实用大方,不挑茶类,可以泡很多种茶,比如铁观音、黑茶、普洱茶等等。但无论泡哪一种茶,都需要注意不能杂泡,一把壶只能泡一种茶。   西施壶,顾名思义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器型如西施一样美丽,宛若少女一般温婉可人。看一把西施壶好不好,关键在于两点。一个是壶盖与壶身的吻合度,吻合度越高就越好。   二个是看西施壶的圆润度,越圆润就越好。当然,这个圆润并非是指像球一样,而是像女性的胸部一样圆润有度,看上去非常的舒服。    西施壶适合泡红茶吗?   红茶是全发酵的茶叶,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经过发酵的过程不断氧化,原本躲在叶子里面的营养物质跑到叶子表面,非常容易就溶解在水中。因此,红茶的冲泡非常考验技巧。而泡好红茶的关键,除了茶量、水温、浸泡时间以外,也离不开一把好紫砂壶。而使用紫砂壶中的西施壶来泡红茶是在好不过的了!    西施壶为什么适合泡红茶?   西施壶一直都是经典壶型,此壶选用原矿紫泥手工制作,器形端庄隽巧,稳重大方,壶身光洁素雅,未做一丝点缀,淳朴自然天成韵味。西施壶小身形,肚大壶深,饱满圆润,用来泡红,能充分还原红茶的内涵与本味。   红茶香浓,西施的温润,两者本身就有共通的联系,融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杯让人回味无穷的好茶。在用紫砂壶冲泡红茶时也要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把红茶的美味发挥到一种极致。西施壶,吸附力强留茶香。紫砂壶具有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即链式气孔和闭气孔并存。链式气孔,茶气可以通过气孔空隙出来,可是因为气孔蜿蜒崎岖,会在气孔壁残留一部分。这是紫砂壶留茶香的主要原因。   红茶不追求极致的香气,且把入口的那抹甜润看得极为重要。而西施的吸附力强,把红茶归为自己的一部分再吐露出来,直把甜润发挥到极致。   此外,西施壶的开口,大小适中,无论哪种茶叶都能轻松置入;西施壶的壶身,也就是肚子比较大,茶叶能够舒展,也是便于茶味散发。    西施壶泡红茶注意事项   对于红茶而言,它属于全发酵茶,茶质在制作过程中已被全部激发,对水温的`把握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会损坏其味。   以西施壶冲泡红茶,水温需控制在85℃左右。且紫砂壶的壶口较小,出汤的速度较慢,红茶在壶中所待时间较长,会造成茶汤酸涩,影响品饮口感。   而红茶比较适合跟红泥、朱泥、大红袍制作的西施壶搭配在一起,从搭配的角度来说,红茶冲泡后的汤色是又又红又浓的,茶与壶的颜色匹配在一起才不会显得有些突兀。朱泥颗粒细腻,器表透明度佳,触感平滑。色泽好,因含铁量高,烧成显红色。朱泥壶可贵,成型工艺难度较高,成品率约仅七成,泥性甚娇甚挑。如果是朱泥西施,用来冲泡红茶也可将茶壶养得非常漂亮。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2   说起西施,大家并不陌生,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其丰姿婀娜,貌美倾城,令人赞叹。在紫砂壶界,也有一壶称之为“西施”,其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倒把,憨态可掬,实为女性品茗把玩的佳品。   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   壶友都知道,紫陶壶是不挑茶种的,只是不要杂泡,也就是一把壶,泡一种茶,紫陶壶是任何一种茶叶都可以泡制,但是泡茶的时候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相配的话会更加好。    (一)西施壶适合泡的茶:   1、绿茶类。西施壶胎轻质疏,好沏绿茶。   2、铁观音。西施壶高身筒(如井栏)是泡铁观音茶利器。   3、乌龙茶生茶。西施壶适合泡轻焙火系列的乌龙茶生茶。   4、陈茶。西施壶小身型浅黄色。荷香散普,能还原出陈茶的内函与本味。    (二)西施壶的特性:   1、壶型饱满圆润,壶嘴为暗接制作,壶把为上暗下明制作,弧度紧贴壶身,过度自然明快。   2、无夸张,无下坠感,壶钮不能大,必须秀气,挺拔向上。   3、西施壶不宜做大品。形体把握好以后适合制作150-250之间的容量,要做出西施那小巧和可人来。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3   西施壶的壶身演绎着浣沙女丰满诱人的美的乳,在浑如一体的截盖上方,红晕点缀的乳头,展现出少女般的至纯至清,樱桃小口是中国美女代表特征,用其做流嘴,即形象又实用,在紫砂壶中的独特倒把,又寓意着美人长发飘逸的动感。西施壶的壶身又犹如那粉润圆秀的脸颊,樱桃小口般的流嘴微启欲说,截盖上高贵的发冠作为壶纽,更显得成熟与华贵。    西施壶的特性:   1、壶型饱满圆润,壶嘴为暗接制作,壶把为上暗下明制作。弧度紧贴壶身,过度自然明快。   2、无夸张,无下坠感,壶钮不能大。必须秀气,挺拔向上。   3、西施壶不宜做大品。形体把握好以后适合制作150-250之间的容量,要做出西施那小巧和可人来。    西施壶适合泡的茶:   1、绿茶类。西施壶胎轻质疏。好沏绿茶。   2、铁观音。西施壶高身筒(如井栏)是泡铁观音茶利器。   3、乌龙茶生茶,西施壶适合泡轻焙火系列的乌龙茶生茶。   4、陈茶。西施壶小身型浅黄色,荷香散普,能还原出陈茶的内函与本味。   据各种史书料记载,西施壶的首创者一般被认为是徐友泉,明末清初的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他为:“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西施壶那么美,西施壶已经成为紫砂爱好者必收的经典壶型了。
2023-07-10 09:41:261

越国打败吴国后,作为越国的间谍,西施后来去了哪里?

有一种说法是西施帮助赵国灭了吴国之后,西施回到了赵国,但是她没有受到好点的待遇,反而是被当成是误国的妖女,红颜祸水。把所有矛头都指向西施,最后把西施捆绑起来沉到到江里淹死了
2023-07-10 09:41:345

西施壶泡什么茶最好?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铁观音朱泥。段泥也可。紫泥大红袍金骏眉红茶类等普洱不建议用本人用朱泥西施壶泡铁观音养壶不错,两三个人用西施还可以人多的话可能小点不如用石瓢壶,这都是我本人的意见供您参考‘ 紫砂壶适合泡什么样的茶? 一般来说,紫砂壶是不挑茶叶的,任何一种茶叶都可以用紫砂壶来泡制,但是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相配更佳。 比如朱泥一般目数较高,密度大,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益茶性,聚热扬香,是乌龙茶伴侣。朱泥小壶宜冲泡条索状的安溪铁观音,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花香。广东沿海喜嗜“功夫茶”,宜用容量在100-200毫升的小壶品饮,其殷红象征吉祥。 段泥(本山绿泥)窑温:约1150度,收缩比约13%,适合冲泡:绿茶类、铁观音、台湾包种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胎轻质疏,好范绿茶。高身筒(如井栏)是泡茶利器。紫泥、段泥、降坡泥中、大品壶适合冲泡黑茶类,身筒高一些更好。紫泥、段泥、降坡泥泥质较为疏松,利于吸附黑茶类不好的仓味,其交换作用也可以使茶汤的味道更好,身筒高更有闷泡的作用。但熟普由于汤色过浓,容易造成段泥吐黑,应该在试养后再持续泡养。本山绿的小壶如西施(这是我家最推荐的新品),小身型浅黄色,专泡陈普,尤其是荷香散普,能还原出熟普的内函与本味。 扁形壶,适宜武夷茶。高筒壶,宜泡清香茶。泡铁观音茶不宜选用高筒直壶,因高筒壶倒茶时易形成残留,就会释放出茶单宁,造成茶苦涩。 我是一淘宝紫砂店的店主,店名叫砂壶印象,有空来看看吧! 西施壶配什么样的茶 紫砂壶用来泡那种半发酵茶或者是全发酵茶最好。比如说铁观音啦冻顶乌龙啦或者是普洱,单枞的啦。因为紫砂壶的保温性很强,用来泡绿茶的话,会因为加热时间过长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龙井啊,毛峰啊之类的绿茶都是不能用紫砂壶来泡的,象楼上说的那样,用玻璃杯就最好了,泡出来颜色也漂亮。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铁观音朱泥。段泥也可。紫泥大红袍金骏眉红茶类等普洱不建议用本人用朱泥西施壶泡铁观音养壶不错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好 铁观音朱泥。段泥也可。紫泥大红袍金骏眉红茶类等普洱不建议用本人用朱泥西施壶泡铁观音养壶不错 西施壶型沏什么茶好 你喜欢泡什么就泡什么。养紫砂壶只能用一种茶泡咯。 这把紫砂壶是西施壶吗,300毫升,适合泡什么茶? 你好,这个不是西施壶,西施壶一般是倒把嘴短,然后也有不是倒把,但是把是上细下粗的,而且壶身是比较圆润的,你这个应该是清水泥,由于灯光颜色有偏差,还不能准确确认,紫泥系列的一般可以泡红茶系列和普洱都是可以的 什么壶养什么茶以及一把壶能否泡几种茶 1:关于什么壶养什么茶。 本人觉得如果按泥料来分类的话,以及我手里的壶来说,我认为,紫泥的特别颜色深的壶,适合泡红茶和熟普洱。颜色深的壶如果泡熟普洱,那么颜色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古朴,显得沉稳。朱泥的壶适合泡乌龙茶和生普洱。我觉得朱泥壶接近瓷器,不透气,泡乌龙茶最适合。 段泥的壶泡生普和铁观音都可,茶的颜色不深,不会养花壶。 注:如果段泥有刻绘,可以先用熟普或者红茶外养一段时间,等刻绘颜色深了,可以改别的茶养。这样养并不影响壶的泡茶感觉。 2:一把壶能否泡几种茶。 你如果只有一把壶,却喜欢喝很多的茶,那没办法你就只能一把壶泡多种茶了,不过你可以今天泡熟普,喝完茶把壶洗干净,明天泡铁观音,喝完茶再洗干净,一天换一种茶叶没事,有的人就不在乎,看个人了。 如果你有很多把壶,那最好分开,比如紫泥喝熟普或红茶,朱泥喝乌龙茶,段泥喝生普。这样区分比较好。 注:讲究的人一般是一把壶泡一种茶,如果你的壶多可以2把壶或者多把壶泡一种茶,我自己是同时养2到三把,一把放茶叶,一把当公道杯。同时可以养2把壶。这样省公道杯的钱了。 3:什么壶型喝什么茶? 我个人认为,仿古壶、西施壶和石瓢壶都可以喝乌龙茶系列(利于茶叶的舒展)。秦权壶可以喝熟普或红茶,利于茶味道的会发。、 壶身高的壶,壶容量大的壶可以喝熟普或红茶,壶的容量小的壶可以喝铁观音。 4:紫砂壶外养好还是内养好。 我喜欢内养,就是多泡茶,第一遍的茶水淋壶。然后用干净的擦壶巾擦壶保持壶身的干净。如果茶水只淋不擦,那么时间久了壶身会很难看。 外养的壶段时间会显得发亮抢眼,虽然壶身油亮光滑但没有手感,放那几天就黯淡了。最好是内养,多泡茶,养出的壶效果才好,沉稳内敛。特别紫泥的壶显得大气和古朴。更有视觉的享受。 注:一把壶是长时间的积累,越养越舒服,除了段泥刻绘的想把刻绘颜色养深以外,其他的最好内养。 5:茶渍好还是不好。 紫砂壶用时间长了,壶内肯定有茶渍。我并不是很特意的留或者去掉,我是顺其自然的,每次用完壶就用自来水壶内壶外清洗干净,晾干第二天再用,茶渍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即使用的再仔细也会有的。顺其自然不用非得特意用什么清洗干净,那就缺少了紫砂壶的特色。看着壶内颜色变深说明壶养了很久,自己看着也是享受。 注:紫砂壶是越用越久越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越来越喜欢它。 朱泥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我想泡乌龙茶,但是想知道铁观音,大红袍(水仙肉桂)兰贵人这些茶可以用这一把 如果有条件,最好分开泡,毕竟各种茶的味道有着明显的不同,合用一把壶有可能串味。 当然,如果家中仅有这把壶,合用它也未尝不可。味道总比用其它壶泡好一些。 紫砂西施壶能泡普洱茶吗 可以,讲究一点一直泡这种茶,防止串味。 泡什么茶一般不看壶型看泥料,一般团泥的颜色浅,黄色的那种不宜泡颜色过深的茶,防止养出来的壶颜色不好看,其余的无所谓的。
2023-07-10 09:42:381

西施紫砂壶,泥料如何,底款天池文陶(篆书)是什么意思,高手帮忙

化工壶仅适合观赏,不宜喝茶与紫砂壶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做摆件
2023-07-10 09:44:202

紫砂壶中什么泥的最好

2023-07-10 09:44:303

揭秘:西施之死

   西施 ,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住在西村,因为天生丽质,貌美绝世,远近闻名,所以人们不喊她的名姓,故把这位西村的施家姑娘称作 西施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杀父之仇,领兵打进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越王夫妇被押到吴国做奴隶。三年后,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勾践回国以后,卧薪尝胆,力图报仇雪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他采用范蠡所献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凭借她倾国倾城之貌和高超的琴棋歌舞,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从此吴王日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西施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最后,吴王夫差拔剑自裁,结束了持续几十年的吴越战争。西施荣归故里,可是回来以后又怎么样呢?      对于西施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她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西施和范蠡本来是情侣,后来西施为了救国,两人只能为国牺牲自己的爱情。待到西施功成归国后,范蠡认为勾践可以共患难而不可以共安乐,再待下去会有危险,建议西施随他一起逃走,归隐江湖,不知所终。因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传说,或许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遭到悲惨的结局,就流传出西施和范蠡归隐五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以寄托对他们的同情。      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根据。根据历史记载,勾践这个人很有心计,早在他被吴国俘虏做人质之时,一次夫差生病,勾践前往探病,竟口尝了夫差的粪便。夫差很奇怪勾践的这种做法,忙问其故,勾践说:“臣闻尝粪便之类,可知病情的发展;味甘则不佳,味苦则渐愈,今味苦,知大王之圣躬无碍也。”通过勾践这些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狠手黑、阴险毒辣的人。范蠡辅佐勾践几十年,对勾践算是看透,所以等到越国灭吴复国之后,勾践便退隐江湖,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功成以后就杀功臣,这似乎是一个规律,所以勾践不会轻易地放过西施。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即使是西施逃走,为什么会一定跟范蠡一起逃走呢?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这样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唐代诗人杜牧在所作《杜娘诗》这样写道:“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代指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关于范蠡这样的记载“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根据这些记载,明代的戏曲作家梁辰鱼编成了颇具影响的《浣纱记》。他说:“范蠡和西施早已定情。吴亡后,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范蠡却认为越王雄猜阴狠,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于是激流勇退,在一个风清月白的夜晚,带着西施,驾着一叶扁舟,泛五湖而去。”上海前几年出版的《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据说范蠡和西施归隐五湖后,每天早上,西施对着青铜镜梳妆,随手将脂粉水倒入湖中,以致湖中螺呈五色。宋有张尧曰诗云:“少伯曾居此,螺纹吐彩丝,一奁秋境好,犹可照西施。”清人朱彝尊也写过这么一首诗:“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祠。水低尽传螺五色,湖边空挂网千丝。”说的也就是这件事。      然而今传的《越绝书》却并无“同泛五湖去”这段文字,另外几段关于范蠡和西施归隐江湖的记载都是根据唐朝版本的《越绝书》,这是历史更迭的时间链中的佚文还是唐朝人自己杜撰的美好的爱情故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种说法是西施被沉水而死。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墨子?亲士》记载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把西施被沉于水中解释为是因为她的美丽。《修文御览》转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到皮囊里沉到江里去了。      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和柏杨先生的《皇后之死》根据《吴越春秋》这段史实附会了如下情节:越王把西施掳回了越国,第一天晚上勾践就叫她侍寝:“夫差能够与你同床共枕,我为什么与你不能?”越王妻子大发醋劲,妒而生恨,背着越王把西施沉入水中,还说:“此乃祸水,岂可久留?”当了“美人计”的工具,事成之后,被人弃之,还是合乎情理的。      同为苦命人的林黛玉也支持西施沉水的说法,她在《西施》诗中写道: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诗中后两句意思是:不要去笑东邻那个效颦的丑女,她却能平平安安地在溪边浣纱直到白发。这诗的主旨就是是说,靓女命短,丑女长寿。绝色美女的生命之所以逐浪花而去,是因为往往被政治家用作“美人计”,成为男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而在事情大功告成之时,也就是这些薄命女子的寿终之日了。      当然,还有人认为西施被沉水并非皇后所为,而是她的恋人范蠡。这种说法颇为残酷,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 *** 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把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溺死于太湖中了。这种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越国灭吴之后,范蠡不辞而别,改名叫“鸱夷子皮”,“鸱夷子皮”意思就是皮袋子。为什么在越国时候范蠡姓范名蠡,后来离开越国到陶(今山东定陶)的时候又改姓朱,却偏偏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改名叫“鸱夷子皮”,这件离奇的举动发生在西施沉江之后,因此是范蠡和西施相恋的铁证。范蠡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既然他已决意离开越国,他对于自己的恋人还不至于下此毒手。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施沉水是勾践吃醋而为。《吴越春秋》记载,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b,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西施在宫中三年学习期间,与范蠡之间深深埋下了爱情的种子。越王勾践显然也被西施的美貌打动,但他为了成就自己的伟业,只能将西施献于吴王。为了使西施死心的替他完成使命,勾践和范蠡约定:灭吴之后,将西施赐于范蠡,不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恋,同时也稳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吴宫,心存越国。但是灭吴之后,阴险的勾践变了卦。他不会让自己心爱的女人落到别人的手中,于是下令将西施鸱夷沉江。      另外还有西施不慎落水而卒的说法。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国灭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今天位于诸暨城南苎箩山麓的西施故里,唐朝时就建有浣纱庙,1986年重修,建筑群包括西施殿、郑旦亭、古月台等。浣纱江畔,有西施浣纱处,临江岩石上有王羲之所书“浣纱”二字。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牙戎薪鹩癫剑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唐代也流传过西施被沉于水的说法,可是都没有谈到西施与范蠡有什么关系。西施不慎落水而卒的说法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罢了。      显然,这几种说法尽管存在分歧,但是都是认为西施被沉水中是可信的。现在此沿海的泥沙中有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三十年代着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神品。      自古红颜多薄命,西施本是农家女子,只是因为天生丽质,做了越王政治斗争中的工具,事成之后,“兔死狗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西施到底是随范蠡归隐五湖还是被沉江底,只能由后人自己评说了。揭秘西施
2023-07-10 09:44:521

为什么最美的人是西施啊

情人眼里出西施!``
2023-07-10 09:45:082

西施的故事

西施是四大美女中最好看的人,因为西施擅长于歌舞、步履、礼仪,所以给她提升了很大的魅力。
2023-07-10 09:45:189

[西施之死]西施之死有几种说法

  越灭吴后,西施到底是死是活,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传说和历史的真实相驳诘,千年之下,聚讼纷纭。那时正是春秋时期,诸国多如牛毛,人才空前流动。吴越争战的情形就很奇怪,好像是楚国的两个帮派借着吴越泄私愤,两国的王们倒似乎是陪衬和布景了:吴国起决定性作用的智囊是伍子胥和伯,越国是文仲和范蠡。   卧薪尝胆的故事妇孺皆知。伍子胥辅佐吴王阖庐伐越,阖庐被越军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嘱儿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携妻赴吴国为人质。大臣文仲和范蠡设计贿赂吴国的太宰伯,伯在夫差面前构陷伍子胥,并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践。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473年伐吴,彻底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死,自杀的时候蒙着面孔,说:我没有脸去见伍子胥啊――此前数年,夫差赐给伍子胥一柄属镂剑让他自杀。这又是一个著名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古人的行为中总是蕴含着一种极端的美感――伍子胥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来,置吴东门上,幸灾乐祸地观看越兵的入城式。至今苏州尚存胥门。伍子胥的临终遗愿大大激怒了夫差,夫差说:“我不会让你得逞的!”于是把伍子胥的尸体“盛以鸱夷”,投到江里。――请注意,此处第一次出现了“鸱夷”这种东西。鸱夷,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夫差把伍子胥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到江里,让他永远浮不上来,作为对伍子胥临终遗愿的报复。没想到伍子胥一言成谶,夫差被勾践生擒,不能忍辱,遂蒙面而死。   吴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国语》《史记》无载,直到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才出现她的俪影。至于西施的结局,更晚至北齐的《修文殿御览》转引《吴越春秋》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请注意,这是第二次出现“鸱夷”这种东西。越王勾践仿照伍子胥之死,也把西施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之于江。但是奇怪的是,今传的《吴越春秋》却并无这段文字。至于民间盛传的西施和范蠡相恋的故事,惟一的记载是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载:“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但是同样奇怪的是,今传的《越绝书》也并无这段文字――看来,几乎同时成书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在历史更迭的时间链中都有佚文。   西施到底是鸱夷沉江,还是与范蠡同泛五湖?似乎成了一个谜团。善良又善于自欺的民间选择了后者。于是“美人计”西施故事的大团圆结局,抚慰了中国民间的好奇心。   但是“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的记载显然是有所本的。《墨子u30fb亲士》篇中第一次提到西施之死:“西施之沈,其美也。”西施沉江而死,是由于她的美貌――墨子已然断言无疑。墨子出生并成长于春秋末期,即吴越故事的尾声阶段,又是紧邻吴越的鲁国人,或耳闻或目睹吴越故事的壮烈活剧,当是最权威的见证人。   再看范蠡的结局。《史记u30fb货殖列传》载;“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又一次、第三次出现了“鸱夷”!越灭吴后,范蠡不辞而别,改名叫“鸱夷子皮”,前往齐国。“鸱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个人好好地姓范名蠡,后来离开齐国到陶(今山东定陶)的时候又改姓朱,却偏偏在离开越的时候改名叫皮袋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这件离奇的举动发生在西施沉江之后,因此是范蠡和西施相恋的铁证!   西施鸱夷沉江,范蠡痛不欲生。逃亡途中,浮舟于湖上,为了纪念刻骨铭心的爱人,范蠡抛弃了基本的更名原则,姓名不分地叫自己“鸱夷子皮”――以致西施死命的鸱夷为名。爱情,只有爱情,刻骨铭心的爱情,才能解释如此离奇的举动。   ――台湾小说家高阳如此解释范蠡自称“鸭夷子皮”的缘故:   鸱夷是用牛皮或马皮做的酒囊,用得着时,虚能受物,腹大如鼓,用不着时,不妨掩而藏之,范蠡以此自况,正就是君子用行舍藏的意思。一说,吴王夫差赐属缕剑,命伍子胥自杀,用鸱夷盛了他的遗体,投之于江,所以范蠡自称鸱夷子皮,在表示把亦是越王的罪臣。(高阳《清官册》)   二说皆非。前者无法解释为什么后来齐国请范蠡做相的时候,范蠡拒绝的原因。既然“君子用行舍藏”,齐国请他做相,正是君子“用”的时候到了,为什么还要“藏”起来呢?后者直以范蠡自为越王罪臣,就更离谱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藏良弓和烹走狗的人不仁义,并非“良弓”和“走狗”有罪在前。况且范蠡本非越人,乃是楚人,本来就是四海游荡,辅佐越王只不过是想成名立业,试一试自家本领如何,功成身退,再继续游荡四海,何罪之有?   历史学家们错过了考证出西施和范蠡相爱的铁证的光荣。线索清晰了。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的生发和悲剧结局,逐渐豁现了出来。   文仲和范蠡向越王勾践献上美人计,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这个“相者”,我很怀疑就是范蠡的老师计然。计然名叫辛文子,是“晋国亡公子”的后代,是一个大经济学家,也是一个技术精湛的“相者”。范蠡拜他为师,并引见给越王,计然告诉范蠡:“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按相术,“鸟喙”主狡诈,无情义。虽然后来计然也向越王献上了“七策”,但显然早看穿了越王勾践的本质。计然遇见了绝世美女西施和郑旦,第一个要过目的当然就是范蠡。西施和郑旦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容步”,有人用现代汉语构词法解读为“仪容和舞步”,令我不禁一哂。“容步”毫无疑问是专词,是古代流行而今日失传的媚术之一种,专用以媚惑君王。   当此绝世美女,越王勾践显然也动了心,但他乃“鸟喙”之人,“鸟喙”者,按相术,上唇主情,下唇主欲,上唇覆盖下唇,情压住了欲,所以才可在艰难中成就一番事业。作为对范蠡的奖赏,越王勾践和范蠡约定:灭吴之后,将西施赐于范蠡,不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恋,同时也稳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吴宫,心存越国。   但是灭吴之后,阴险的勾践变了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专制统治的铁律开始发生作用。但是勾践又不能明着来,毕竟,范蠡身后还有一个强援――计然;相对于范蠡,勾践更害怕这个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人。于是,勾践使了一招毒计:我不明着杀你,我杀你最心爱的人――西施鸱夷沉江。   范蠡出走,万念俱灰。范蠡浮舟临江,自号“鸱夷子皮”,自此之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遂成一方巨富。齐国的相,还做它干吗?从此与政治绝缘。
2023-07-10 09:46:151

历史上,西施被送给了吴王,吴国灭国后,西施去了哪里?

桑榆先生将五部书按作者所处时代顺序,集中排列,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四部书中,唯唐人陆广微所著《吴地记》,说西施随范蠡私奔,后世文人也据此写出了许多戏剧、小说,或影视剧,说范蠡初识西施,两人就动了情矣;或说勾践为了使西施能够身在吴国心在越,时刻不忘为国复仇的神圣使命,特地将她许配给范蠡,以拴住她的芳心。如此一来,吴国灭亡后,西施与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也就成了一个才子与佳人的爱情故事,并且有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也是景仰英雄爱慕美人的大众所最愿意看到的喜剧。然而,《吴地记》这段文字却经不起推敲。吴越两国的首都,相距仅数百里,范蠡奉勾践之命,送西施入吴,竟然走了三年,并且在途中生下一子,而且在孩子长到一岁能说话时,才走到嘉兴县南一百里处。若如此,范蠡岂不拿国家大事当儿戏?作者不过是假托此书,编自己的故事。可见作者是根据民间传说,一厢情愿地解释“语儿亭”这一地名的来历而已。《史记》与《吴越春秋》均称,范蠡出逃时连妻子都未带走,若他却带着西施“同泛五湖而去”,也未免太不近情理。其余三书,都称西施沉江而死,只是凶手将她沉江的手段有所不同。
2023-07-10 09:46:2410

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问题一: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铁观音朱泥。段泥也可。紫泥大红袍金骏眉红茶类等普洱不建议用本人用朱泥西施壶泡铁观音养壶不错,两三个人用西施还可以人多的话可能小点不如用石瓢壶,这都是我本人的意见供您参考‘ 问题二:紫砂壶适合泡什么样的茶? 一般来说,紫砂壶是不挑茶叶的,任何一种茶叶都可以用紫砂壶来泡制,但是壶的特性与茶的特性相配更佳。 比如朱泥一般目数较高,密度大,对高香型茶品的香味吸附损失少,益茶性,聚热扬香,是乌龙茶伴侣。朱泥小壶宜冲泡条索状的安溪铁观音,表现茶香特质,平顺释放出铁观音的茶韵花香。广东沿海喜嗜“功夫茶”,宜用容量在100-200毫升的小壶品饮,其殷红象征吉祥。 段泥(本山绿泥)窑温:约1150度,收缩比约13%,适合冲泡:绿茶类、铁观音、台湾包种茶、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胎轻质疏,好绿茶。高身筒(如井栏)是泡茶利器。 紫泥、段泥、降坡泥中、大品壶适合冲泡黑茶类,身筒高一些更好。紫泥、段泥、降坡泥泥质较为疏松,利于吸附黑茶类不好的仓味,其交换作用也可以使茶汤的味道更好,身筒高更有闷泡的作用。但熟普由于汤色过浓,容易造成段泥吐黑,应该在试养后再持续泡养。本山绿的小壶如西施(这是我家最推荐的新品),小身型浅黄色,专泡陈普,尤其是荷香散普,能还原出熟普的内函与本味。 扁形壶,适宜武夷茶。高筒壶,宜泡清香茶。泡铁观音茶不宜选用高筒直壶,因高筒壶倒茶时易形成残留,就会释放出茶单宁,造成茶苦涩。 我是一淘宝紫砂店的店主,店名叫砂壶印象,有空来看看吧! 问题三:这把紫砂壶是西施壶吗,300毫升,适合泡什么茶? 你好,这个不是西施壶,西施壶一般是倒把嘴短,然后也有不是倒把,但是把是上细下粗的,而且壶身是比较圆润的,你这个应该是清水泥,由于灯光颜色有偏差,还不能准确确认,紫泥系列的一般可以泡红茶系列和普洱都是可以的 问题四: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 铁观音朱泥。段泥也可。紫泥大红袍金骏眉红茶类等普洱不建议用本人用朱泥西施壶泡铁观音养壶不错 问题五:什么壶养什么茶以及一把壶能否泡几种茶 1:关于什么壶养什么茶。 本人觉得如果按泥料来分类的话,以及我手里的壶来说,我认为,紫泥的特别颜色深的壶,适合泡红茶和熟普洱。颜色深的壶如果泡熟普洱,那么颜色会越来越深,越来越古朴,显得沉稳。朱泥的壶适合泡乌龙茶和生普洱。我觉得朱泥壶接近瓷器,不透气,泡乌龙茶最适合。 段泥的壶泡生普和铁观音都可,茶的颜色不深,不会养花壶。 注:如果段泥有刻绘,可以先用熟普或者红茶外养一段时间,等刻绘颜色深了,可以改别的茶养。这样养并不影响壶的泡茶感觉。 2:一把壶能否泡几种茶。 你如果只有一把壶,却喜欢喝很多的茶,那没办法你就只能一把壶泡多种茶了,不过你可以今天泡熟普,喝完茶把壶洗干净,明天泡铁观音,喝完茶再洗干净,一天换一种茶叶没事,有的人就不在乎,看个人了。 如果你有很多把壶,那最好分开,比如紫泥喝熟普或红茶,朱泥喝乌龙茶,段泥喝生普。这样区分比较好。 注:讲究的人一般是一把壶泡一种茶,如果你的壶多可以2把壶或者多把壶泡一种茶,我自己是同时养2到三把,一把放茶叶,一把当公道杯。同时可以养2把壶。这样省公道杯的钱了。 3:什么壶型喝什么茶? 我个人认为,仿古壶、西施壶和石瓢壶都可以喝乌龙茶系列(利于茶叶的舒展)。秦权壶可以喝熟普或红茶,利于茶味道的会发。、 壶身高的壶,壶容量大的壶可以喝熟普或红茶,壶的容量小的壶可以喝铁观音。 4:紫砂壶外养好还是内养好。 我喜欢内养,就是多泡茶,第一遍的茶水淋壶。然后用干净的擦壶巾擦壶保持壶身的干净。如果茶水只淋不擦,那么时间久了壶身会很难看。 外养的壶段时间会显得发亮抢眼,虽然壶身油亮光滑但没有手感,放那几天就黯淡了。最好是内养,多泡茶,养出的壶效果才好,沉稳内敛。特别紫泥的壶显得大气和古朴。更有视觉的享受。 注:一把壶是长时间的积累,越养越舒服,除了段泥刻绘的想把刻绘颜色养深以外,其他的最好内养。 5:茶渍好还是不好。 紫砂壶用时间长了,壶内肯定有茶渍。我并不是很特意的留或者去掉,我是顺其自然的,每次用完壶就用自来水壶内壶外清洗干净,晾干第二天再用,茶渍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即使用的再仔细也会有的。顺其自然不用非得特意用什么清洗干净,那就缺少了紫砂壶的特色。看着壶内颜色变深说明壶养了很久,自己看着也是享受。 注:紫砂壶是越用越久越好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越来越喜欢它。 问题六:西施壶配什么样的茶 紫砂壶用来泡那种半发酵茶或者是全发酵茶最好。比如说铁观音啦冻顶乌龙啦或者是普洱,单枞的啦。因为紫砂壶的保温性很强,用来泡绿茶的话,会因为加热时间过长破坏绿茶中的维生素。龙井啊,毛峰啊之类的绿茶都是不能用紫砂壶来泡的,象楼上说的那样,用玻璃杯就最好了,泡出来颜色也漂亮。 问题七:紫砂西施壶能泡普洱茶吗 可以,讲究一点一直泡这种茶,防止串味。 泡什么茶一般不看壶型看泥料,一般团泥的颜色浅,黄色的那种不宜泡颜色过深的茶,防止养出来的壶颜色不好看,其余的无所谓的。 问题八:各种紫砂泥都适合泡什么茶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到底什么茶配什么壶来泡是最优的,这里和大家分享下我们的经验。 一、一般很多人都说朱泥是“杀铁利器”,意思就是朱泥壶是喝铁观音的良器,因为朱泥壶本身都是以小品为主,加上朱泥本身透气性上弱于其他泥料,在这种情况下,比较能锁住香气,而很多喝铁观音的都是一个或者两个人喝,小品容量正好,又能锁住香气不外溢,加上投茶量可以减少,节省茶叶,所以说朱泥是泡铁利器。二、熟普类型的,一般投茶时都是刨成一片一片的,这样的话,考虑到投茶问题,一般选择口比较大的壶,这样的话,倒茶叶也会相对简单很多。所以喝熟普的壶,一般考虑仿古跟石瓢,以口大,壶身容量足够,加上清理方便,这些优点适合熟普,而在泥料上,选择紫泥,底槽清是为上佳,因为熟普本身就茶汤较浓,以紫泥的古朴来配他,是最为合适的。 三、绿茶类型的,因为绿茶本身忌讳闷,所以选壶时候,考虑壶身较大的壶,让茶叶能充分的舒展开来,这样的话,避免了茶叶的蜷缩,也会使泡出来的茶汤更香纯。这个的壶型,可以考虑西施,肚大能容,可以尽情让茶叶舒展开来。 四、一壶一茶的说法,如果两种茶叶味道相差不大,是可以考虑混喝的,但是长期喝的话,可能会形成一定的茶垢,到了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混味的感觉,如果是难得用紫砂壶得话,可以混喝,事后清洗干净就可以的。 问题九:小红泥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不太爱喝铁观音,适合泡生普还是熟普? 小红泥的,可以泡岩茶,广东乌龙等 泡生普也不错,有点年份的生普 问题十:朱泥西施壶适合泡什么茶,我想泡乌龙茶,但是想知道铁观音,大红袍(水仙肉桂)兰贵人这些茶可以用这一把 如果有条件,最好分开泡,毕竟各种茶的味道有着明显的不同,合用一把壶有可能串味。 当然,如果家中仅有这把壶,合用它也未尝不可。味道总比用其它壶泡好一些。
2023-07-10 09:47:361

西施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西施最后是病死的,根据有关记载,西施晚年的时候病魔缠身,最后病死。
2023-07-10 09:47:454

西施是怎样死的

分类: 文化/艺术 问题描述: 她最后真的死了吗 解析: 西施之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是御用文人的夫子自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就是像西施这样的人。 越灭吴后,西施到底是死是活,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传说和历史的真实相驳诘,千年之下,聚讼纷纭。但历史总是留有有意无意的后门,官方刀笔吏的指缝间也常常泄露出有趣的消息,粗心的历史学家为什么总是视而不见呢? 那时正是春秋时期,诸国多如牛毛,人才空前流动。吴越争战的情形就很奇怪,好像是楚国的两个帮派借着吴越之争泄私愤,两国的王们倒似乎是陪衬和布景了:吴国起决定性作用的智囊是伍子胥、孙武和伯嚭,越国是文种和范蠡——五个人都是楚人。 卧薪尝胆的故事妇孺皆知。伍子胥辅佐吴王阖庐伐越,阖庐被越军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嘱儿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携妻赴吴国为人质。大臣文种和范蠡设计贿赂吴国的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面前构陷伍子胥,并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践。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473年伐吴,彻底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死,自杀的时候蒙着面孔,说:我没有脸去见伍子胥啊——此前数年,夫差“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这又是一个著名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古人的行为中总是蕴含着一种极端的美感——子胥大笑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来,置吴东门上,幸灾乐祸地观看越兵的入城式。至今苏州尚存胥门。伍子胥的临终遗愿大大激怒了夫差,“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国语·吴语》)申胥即伍子胥。——请注意,此处第一次出现了“鸱夷”这种东西。鸱夷,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夫差把伍子胥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到江里,让他永远浮不上来,作为对伍子胥临终遗愿的报复。没想到伍子胥一言成谶,夫差被勾践生擒,不能忍辱,遂蒙面而死。 吴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国语》、《史记》无载,直到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才出现她的俪影。至于西施的结局,更晚至北齐的《修文殿御览》转引《吴越春秋》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请注意,这是第二次出现“鸱夷”这种东西。越王勾践仿照伍子胥之死,也把西施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之于江。但是奇怪的是,今传的《吴越春秋》却并无这段文字。至于民间盛传的西施和范蠡相恋的故事,惟一的记载是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载:“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但是同样奇怪的是,今传的《越绝书》也并无这段文字——看来,几乎同时成书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在历史更迭的时间链中都有佚文;史书的类似命运,同样大量存在于中国古代典籍之中,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哀,也是自孔子以降官方修史的罪恶宿命。 西施到底是鸱夷沉江,还是与范蠡同泛五湖?似乎成了一个谜团。善良又善于自欺的民间选择了后者。于是“美人计”西施故事的大团圆结局,抚慰了中国民间的好奇心。 但是“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的记载显然是有所本的。《墨子·亲士》篇中第一次提到西施之死:“西施之沈,其美也。”“沈”通“沉”。西施沉江而死,是由于她的美貌——墨子已然断言无疑。墨子出生并成长于春秋末期,即吴越故事的尾声阶段,又是紧邻吴越的鲁国人,或耳闻或目睹吴越故事的壮烈活剧,当是最权威的见证人。血腥的征伐之下,厚黑的阴谋之中,哪有什么大团圆的意淫乌托邦啊。 再看范蠡的结局。《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又一次、第三次出现了“鸱夷”!越灭吴后,范蠡不辞而别,改名叫“鸱夷子皮”,前往齐国。“鸱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个人好好地姓范名蠡,后来离开齐国到陶(今山东定陶)的时候又改姓朱,却偏偏在离开越的时候改名叫皮袋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鸱夷子皮”,这是什么样的名字呀!难道复姓“鸱夷”,名“子皮”?这件离奇的举动发生在西施沉江之后,因此是范蠡和西施相恋的铁证! 西施鸱夷沉江,范蠡痛不欲生。逃亡途中,浮舟于湖上,为了纪念刻骨铭心的爱人,范蠡抛弃了基本的更名原则,姓名不分地叫自己“鸱夷子皮”——以致西施死命的鸱夷为名。爱情,只有爱情,刻骨铭心的爱情,才能解释如此离奇的举动,也才能稍稍抚慰一颗破碎的心。这个名字不仅向天下公告了越王勾践的残忍手段,公告了范蠡和西施的生死恋情,同时草蛇灰线,传递出范蠡和越王勾践的恩怨纠缠。 ——台湾小说家高阳如此解释范蠡自称“鸱夷子皮”的缘故: 鸱夷是用牛皮或马皮做的酒囊,用得着时,虚能受物,腹大如鼓,用不着时,不妨掩而藏之,范蠡以此自况,正就是君子用行舍藏的意思。一说,吴王夫差赐属缕剑,命伍子胥自杀,用鸱夷盛了他的遗体,投之于江,所以范蠡自称鸱夷子皮,在表示他亦是越王的罪臣。(高阳《清官册》) 二说皆非。前者无法解释为什么后来齐国请范蠡做相的时候,范蠡拒绝的原因。既然“君子用行舍藏”,齐国请他做相,正是君子“用”的时候到了,为什么还要“藏”起来呢?后者直以范蠡自为越王罪臣,就更离谱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藏良弓和烹走狗的人不仁义,并非“良弓”和“走狗”有罪在前。况且范蠡本非越人,乃是楚人,本来就是四海游荡,辅佐越王只不过是想成名立业,试一试自家本领如何,功成身退,再继续游荡四海,何罪之有? 历史学家们闭目塞听,不愿深究范蠡何以自况“鸱夷子皮”的真正原因,也许仍然是“成王败寇”的心理惯性使然,因为西施之死揭破了帝王霸业之后的肮脏秘密;可是他们也错过了考证出西施和范蠡相爱的铁证的光荣。 线索清晰了。那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的生发和悲剧结局,逐渐豁现了出来。 文种和范蠡向越王勾践献上美人计,越王“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榖,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吴越春秋》)。这个“相者”,我很怀疑就是范蠡的老师计然。计然名叫辛文子,是“晋国亡公子”的后代,是一个大经济学家,也是一个技术精湛的“相者”。范蠡拜他为师,并引见给越王,计然告诉范蠡:“越王为人鸟喙,不可与同利也。”按相术,“鸟喙”主狡诈,无情义。虽然后来计然也向越王献上了“七策”,但显然早看穿了越王勾践的本质。计然遇见了绝世美女西施和郑旦,第一个要过目的当然就是范蠡。西施和郑旦学习的内容之一是“容步”,有人用现代汉语构词法解读为“仪容和舞步”,令我不禁一哂。“容步”毫无疑问是专词,是古代流行而今日失传的媚术之一种,专用以媚惑君王。没想到的是,这种媚术也媚住了范蠡,三年学习期间,范蠡和西施之间深深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当此绝世美女,越王勾践显然也动了心,但他乃“鸟喙”之人,“鸟喙”者,按相术,上唇主情,下唇主欲,上唇覆盖下唇,情压住了欲,所以才可在艰难中成就一番事业。作为对范蠡的奖赏,越王勾践和范蠡约定:灭吴之后,将西施赐于范蠡,不仅可成全二人的一番相恋,同时也稳住了西施的心,才能身在吴宫,心存越国。 但是灭吴之后,阴险的勾践变了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专制统治的铁律开始发生作用。但是勾践又不能明着来,毕竟,范蠡身后还有一个强援——计然;相对于范蠡,勾践更害怕这个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人。于是,勾践使了一招毒计:我不明着杀你,我杀你最心爱的人。西施鸱夷沉江。 勾践舍不得杀西施吗?不,西施死了,他还可以把郑旦据为己有。但是范蠡就不一样了。范蠡心如死灰,一霎间消灭了所有的雄心壮志。要复仇吗?西施已不能复生。况且越王有恃无恐,灭吴的强大军队还等着称霸天下呢。 范蠡出走,万念俱灰,连妻子都不顾了,俱被勾践杀戮。范蠡浮舟临江,自号“鸱夷子皮”,自此之后,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范蠡……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史记·货殖列传》)遂成一方巨富。齐国的相,还做它干吗?从此与政治绝缘。 可是且慢——比吴越故事早二百余年的管仲所著《管子·小称》载:“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原来那时已经有艳名播于天下的美人西施了,而且西施也成了美人的通称。那么,那个西施又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
2023-07-10 09:48:201

西施是什么时候死的?

越灭吴后,西施到底是死是活,成了一个千古之谜。传说和历史的真实相驳诘,千年之下,聚讼纷纭。但历史总是留有有意无意的后门,官方刀笔吏的指缝间也常常泄露出有趣的消息,粗心的历史学家为什么总是视而不见呢?      那时正是春秋时期,诸国多如牛毛,人才空前流动。吴越争战的情形就很奇怪,好像是楚国的两个帮派借着吴越之争泄私愤,两国的王们倒似乎是陪衬和布景了:吴国起决定性作用的智囊是伍子胥、孙武和伯嚭,越国是文种和范蠡——五个人都是楚人。      卧薪尝胆的故事妇孺皆知。伍子胥辅佐吴王阖庐伐越,阖庐被越军射中手指而死,死前含恨叮嘱儿子夫差毋忘父仇。三年后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携妻赴吴国为人质。大臣文种和范蠡设计贿赂吴国的太宰伯嚭,伯嚭在夫差面前构陷伍子胥,并促使夫差赦免了勾践。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最终于公元前473年伐吴,彻底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而死,自杀的时候蒙着面孔,说:我没有脸去见伍子胥啊——此前数年,夫差“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这又是一个著名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古人的行为中总是蕴含着一种极端的美感——子胥大笑曰:“必取吾眼置吴东门,以观越兵入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伍子胥愤激到要把眼睛挖出来,置吴东门上,幸灾乐祸地观看越兵的入城式。至今苏州尚存胥门。伍子胥的临终遗愿大大激怒了夫差,“王愠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见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国语·吴语》)申胥即伍子胥。——请注意,此处第一次出现了“鸱夷”这种东西。鸱夷,马革或牛革做的袋子。夫差把伍子胥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到江里,让他永远浮不上来,作为对伍子胥临终遗愿的报复。没想到伍子胥一言成谶,夫差被勾践生擒,不能忍辱,遂蒙面而死。      吴越故事中的西施其人,《国语》、《史记》无载,直到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才出现她的俪影。至于西施的结局,更晚至北齐的《修文殿御览》转引《吴越春秋》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请注意,这是第二次出现“鸱夷”这种东西。越王勾践仿照伍子胥之死,也把西施装进“鸱夷”,压上石头,投之于江。但是奇怪的是,今传的《吴越春秋》却并无这段文字。至于民间盛传的西施和范蠡相恋的故事,惟一的记载是唐朝的《吴地记》转引东汉《越绝书》载:“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但是同样奇怪的是,今传的《越绝书》也并无这段文字——看来,几乎同时成书的《越绝书》和《吴越春秋》在历史更迭的时间链中都有佚文;史书的类似命运,同样大量存在于中国古代典籍之中,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哀,也是自孔子以降官方修史的罪恶宿命。      西施到底是鸱夷沉江,还是与范蠡同泛五湖?似乎成了一个谜团。善良又善于自欺的民间选择了后者。于是“美人计”西施故事的大团圆结局,抚慰了中国民间的好奇心。      但是“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的记载显然是有所本的。《墨子·亲士》篇中第一次提到西施之死:“西施之沈,其美也。”“沈”通“沉”。西施沉江而死,是由于她的美貌——墨子已然断言无疑。墨子出生并成长于春秋末期,即吴越故事的尾声阶段,又是紧邻吴越的鲁国人,或耳闻或目睹吴越故事的壮烈活剧,当是最权威的见证人。血腥的征伐之下,厚黑的阴谋之中,哪有什么大团圆的意淫乌托邦啊。      再看范蠡的结局。《史记·货殖列传》载: “范蠡……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又一次、第三次出现了“鸱夷”!越灭吴后,范蠡不辞而别,改名叫“鸱夷子皮”,前往齐国。“鸱夷子皮”就是皮袋子。一个人好好地姓范名蠡,后来离开齐国到陶(今山东定陶)的时候又改姓朱,却偏偏在离开越的时候改名叫皮袋子,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吗?“鸱夷子皮”,这是什么样的名字呀!难道复姓“鸱夷”,名“子皮”?这件离奇的举动发生在西施沉江之后,因此是范蠡和西施相恋的铁证!
2023-07-10 09:48:281

西施是怎么死的?

漂亮死的
2023-07-10 09:48:378

西施亡吴有功,为何反被处死?赴吴路上走三年,还与范蠡生有一子

西施亡吴有功,为何反被处死?赴吴路上走三年,还与范蠡生有一子!范蠡与西施真私奔了吗啡?苏州出土3片竹简,告诉你什么才叫渣男!西施乱吴后,果真与范蠡私奔了吗?3片竹简的出土,揭开渣男嘴脸! 范蠡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智者,他知进退,所以能保全性命与名节。南宋学者黄震就曾这样评价过范蠡:「 ”春秋战国近五百年, 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更令人羡慕的是,功成身退的范蠡,还如愿抱得美人归。据东汉《越绝书》中的记载:「 ”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勾践灭吴之后,范蠡有功不受赏,而是悄悄带着西施离开越国,最终两人泛舟江湖,过起了神仙美眷的隐居生活。 范蠡与西施之间的故事果真就如《越绝书》中记载的那样美满、幸福吗?其实,这样的故事编排,是因了国人对「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一种美好期待,范蠡与西施之间的故事,可能并不如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甚至还很「 ”狗血”。老黄之所以会如此猜度,并非信口雌黄,而是有着考古依据——此结论的依据源自本世纪初苏州的一次考古发现。 03年的某天,苏州一个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发现了一个战国时代的古墓,惊动了苏州的文物部门,立即组织专门进驻现场,对古墓展开保护性发掘。发掘的结果是,古墓中并没有什么值钱的财宝,但是,墓葬中出土的三片带字竹简(三片竹简,共有21个字),却让专家们眼睛一亮。因为,竹简上的文字,颠覆了人们此前对范蠡与西施关键交往史的历史认知。竹简上的文字为: 蠡与施潜通,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范蠡和西施有私通,从越国走了三年才到了吴国,范蠡以「 ”语儿亭”为人质相要挟,西施才被迫前往吴国进行任务。 范蠡本是奉越王勾践之命护送西施到吴国去迷惑吴王夫差的,吴越相距也就几百里之遥,结果,两人在路上磨蹭了三年多,还一路私通,结果让西施对范蠡私出了真情,因而不想离开心上人去献身敌酋了,最终,在范蠡以「 ”语儿亭”相要挟,西施这才不得不认命赴吴。 那么,范蠡用来要挟西施的「 ”语儿亭”又是什么呢?所谓的「 ”语儿亭”,其实就是范蠡与西施私通后的结晶。 据唐朝陆广微《吴地记》中记载:「 ”县(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潜通。三年,始达于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言,因名语儿亭。” 范蠡这是拿自己的亲骨肉,来威胁自己的「 ”爱人”,这样的男人,放到现在,也是「 ”渣男中的至渣”。范蠡这样置军国大计(越王对吴的「 ”美人计”)于不顾,反倒自己先享受了,这要是放到后世,可是欺君大罪。之所以说「 ”美人计”是越王夫差的军国大计,是夫差人极力实施的救世良策,因为,提出美人计的,既非范蠡,亦非文种,而是越王勾践本人: 「 ”十二年,越王谓大夫种曰:‘孤闻吴王淫而好色,惑乱沈湎,不领政事,因此而谋可乎?”种曰:‘可破。夫吴王淫而好色,宰嚭佞而曳心,往献美女,其必爱之。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进之。"越王曰‘善。"”(《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的战略计划有了,执行者就落到范蠡的头上,于是,才有了美女西施的出场: 乃使相者国中,得苎萝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郑旦。饰以罗縠,教以容步,习于土城,临于都巷。三年学服而献于吴,乃使相国范蠡进曰:「 ”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越国洿下困迫,不敢稽留,谨使臣蠡献之。大王不以鄙陋寝容,愿纳以供箕帚之用。”吴王大悦,曰:「 ”越供二女,乃勾践尽忠于吴之证也。”(《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人的美人计果然奏效,据史记载,吴王夫差见西施、郑旦大悦,收西施于姑苏台,收郑旦于吴宫。 范蠡奉命护送西施,不仅在路上足足走了三年,还居然监守自盗,这实在有亏职业操守,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倘或夫差对原装正品有浓厚情结,岂不是要惹出大祸来?对于范蠡「 ”近水楼台强得月”之举,就连曾经以身仕清、名节有亏的明末清初文人钱谦益也看不惯,并写诗以讽:「 ”吴越山川谁管得,此中先筑语儿亭。” 西施赴吴前,就与范蠡发生了这些狗血剧,乱吴的任务完成后,她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与她一同赴吴民侍侯吴王夫差的另一个美女郑旦,进入吴宫后,「 ”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西施的最终结局,竟是被人沉江而死。 「 ”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吴越春秋》)。” 吴国被灭后,西施被淹死了,而且还是被越国人淹死的。怎么淹死的呢?「 ”令随鸱夷以终”。什么是「 ”鸱夷”呢?这又牵涉到西施同时代的另一位名人,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本是楚国人,其父伍奢和长子伍尚受人陷害被楚平王杀害后,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 伍子胥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吴越之战后,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在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 「 ”吴王闻之大怒,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革,浮之江中(《史记·伍子胥列传》)。” 那么,「 ”鸱夷”到底是什么?三国时的韦昭说:「 ”鸱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也。”就是说,「 ”鸱夷”是马皮或牛皮做的袋子。这种袋子主要是用来装酒的,是古代民间普遍使用的一种「 ”酒囊”,用时可以盛酒,不用时可以收起叠好,随身携带。这种东西直到宋朝还有人使用,苏轼曾在诗中写道:「 ”不持两鸱酒,肯借一车书?”伍子胥死后就是装在这样的袋子里,被扔进江里的。后来,人们就用「 ”鸱夷”来指代伍子胥。 没想到,西施的死法,与她曾经的敌人伍子胥是一样一样的,这也是莫大的讽刺了。那么,西施到底是死于吴国何人之手?最大嫌疑有两个,一个是她的老领导夫差,一个是她的旧相好范蠡。 给勾践定个杀人嫌疑,是因为他本人就惯于干「 ”卸磨杀驴”之事。比如,文种,就是死于「 ”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的。 吴既灭,范蠡引退,致信种曰:「 ”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文种得范蠡书后称病不朝,人或谗文种且作乱。越王乃赐文种属镂之剑曰:「 ”子有阴谋兵法,顷敌取国。九术之策,今用三已破强吴,其六尚在子所,愿幸以余术为孤前王于地下谋吴之前人。”种遂伏剑。(《吴越春秋》) 而范蠡杀人的动机更加明显,那就是灭口,如果让勾践知道了他与西施的「 ”私情”,以勾践的品性,肯定不会放过他的,更何况,此时的西施已是人老珠黄,早不是当年的黄花闺女,要是再与纠缠起来个没完,那岂不是挺麻烦,所以,这才来个「 ”一不做,二不休”,也未可知。也许是对西施心怀愧疚,范蠡才自号为「 ”鸱夷子皮”。 西施到底是死于何人之手,史无确证,倒是明代小说《东周列国志》,给读者提供了另一种想象:「 ”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凶手居然是勾践夫人,又一个女人,这正是现代狗血宫斗剧的经典桥段啊!!! (图片来自网络)
2023-07-10 09:48:521

西施传说

懒得打字 很长
2023-07-10 09:49:002

她是历史上最漂亮的女人,可到最后为什么成为了祸国殃民的罪人?

因为自古以来有红颜祸水这一说法,女人太漂亮了往往会坏了大事。
2023-07-10 09:49:0914

你对《王者荣耀》西施的技能有什么期待?

两个技能对敌我双方都可以用,一技能是前置技能,施放一技能就自动为敌方或我方减或加攻击法强,二技能在一技能命中后,施放可把加减攻击法强变更为加减防御,也可再次施放,施放后加减防御后再变更为加减攻击法强。明世隐的三个技能都是建立在一技能上,所以想练好这个英雄要把一技能的施法命中率提高。
2023-07-10 09:50:2914

历史上西施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呢?

西施是个女间谍,用完了当然没有好下场,有说法是勾践的夫人,把西施绑了磨盘石沉江了,说她是亡国之女,其实是嫉妒西施美貌,怕勾践喜欢西施。《墨子·亲士》篇记有“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这里的“沈”字,讲出了西施的死因。后人引后汉赵晔的《吴越春秋》的逸篇对应,有“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也就是装伍子胥尸体的那种皮囊。《东周列国志》中沉西施是越夫人所为,说勾践班师,带回西施,越夫人让手下偷偷引出,绑大石沉江中说:“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反正西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了。
2023-07-10 09:5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