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抵茶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牛抵茶的介绍

牛抵茶是汉族茶农创制于唐代,属于湖南全省审评确定的名茶之一。它既保持传统茶的特点,又具有新的风格。它的芽头肥实,外形条索紧洁,银毫显露,色泽翠绿光润,肉质香气高,滋味醇爽,汤色碧绿,叶底黄绿。“牛抵茶”产于石门县二都乡境内。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之外,还与它精细的制茶工艺分不开。

牛抵茶的简介

牛抵茶产于湖南省石门县的夹山地区。这里山高林密,山下的夹山寺,是早负盛名的佛教圣地。《石门县志》描述夹山风光是“猿抱子归青嶂岭,鸟含花落碧崖泉”。相传明代农民领袖李自成曾在夹山寺出家做过和尚,先后达31年之久。夹山两侧有两座大山,山顶四季葱绿,森林密布;二山之间,有一溪流,终年不渴。夹山之称,大概是由于当地的特殊地形而得。茶树大部分布在这里的山腰、山麓间。 牛抵茶的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初揉、炒坯、复揉、初干、摊凉和烘茶八道工序。鲜叶采回后,摊青1~2小时,以提高香气和滋味的鲜爽度;杀青用双手翻炒,有时也用炒耙先滚后抖,滚抖结合的方法,进行3~4分钟。杀青叶置于篾盘内,迅速抖散,以祛热气。然后将手指伸直,手掌用力,先轻后重,前后搓揉,进行初揉,待茶叶初步成条,投入锅温为75~80℃的锅中炒坯。炒法是低扬与高抛相结合,反复交叉进行,当手捏茶叶无粘性时出锅,略经摊凉,再行复揉,其目的是使茶条更臻紧细,再投入锅中初干,方法与炒坯同,达八成干时出锅,摊凉后,烘茶至干即可。 杀青锅要磨光,洗净。锅温要掌握在130~150℃之间,茶叶落锅发出响声。锅温过高,易炒焦茶叶,过低叶中水分蒸发慢,杀青时间拉长,易引起不良的化学变化。每锅投叶量为750~1000克,过多不易杀匀杀透,过少操作不便,而且容易炒焦。茶叶落锅,先用双手将茶叶翻动,手势要轻,动作要快。然后,手持炒手将茶叶滚炒。要及时抖散,抖闷结合。每锅杀青时间3~4分钟,直到茶叶为暗绿,直草气消失,开始发出茶香即出锅。 内质香气高鲜,滋味醇厚,汤色碧绿,叶底黄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