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

百燕之家 / 信息详情

杜拉斯的后代是谁

杜拉斯的后代是让·马斯科罗。杜拉斯的后代是让·马斯科罗是唯一的儿子,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电影编导。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文学特点是什么?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十八岁时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移民部担任秘书,并与罗贝尔·安泰尔姆结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泰尔姆曾被关进集中营,后来他娶莫尼克为妻,直到1990年去世。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立即被译成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后来在得知她的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她又把《情人》改写为《北方的中国情人》(1991)。尽管小说中与她有关的人都已去世,她的回忆已无所顾忌,笔触也更为大胆,用在情人的生理方面的笔墨远比《情人》要多,对乱伦、同性恋的描写也达到了赤裸裸的程度,但是她始终没有说出她的初恋情人的名字,只是用“她”来代表少女,用“中国人”来指她的情人。

你觉得杜拉斯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情、欲望、背叛。无论写作或是生活,杜拉斯对于爱情,向来有一种绝望的清醒。   她说:“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种不死的欲望,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每当我有了欲望,就有了爱情。”   杜拉斯的爱情,是她的生存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基质。无论于现实还是写作,杜拉斯关注的不是人的生活,而是人的存在。她像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回避婚姻。但她认为婚姻总是不能让爱情持续的更久,爱情总在婚姻里逐渐枯竭。在婚姻生活中,杜拉斯发现:“婚姻使女人失去自由,而男人却得到自由,同时又不会受到谴责。”   当丈夫私情被发现之后,她对婚姻有了新的认识:婚姻的单调遏制了欲望。她在书里这样写着:“我怎么没有死。所有的暑假,都和他们在一起,同一个男人,同样是那些男人,所有的夏天,所有的夏夜,都和他们在一起,同一个男人。”“这几对夫妇,……每星期六下午在那里做爱。他们相互间已没有欲望,但有深沉的爱。他们每天夜里都梦想着新的爱。梦想着新的欲望。梦想犯了不忠的罪。不忠是爱情中剩下的最真的东西。是能够期待的东西。”   因为这枯竭的欲望,杜拉斯在书里大量运用代表背叛的私情的题材。私情给人带来了“新鲜的新欲望”,那些有私情的女人,眼里放着光,浑身散发着神秘的情欲,因而变得更加诱惑。   杜拉斯这样写,并不意味着她赞成这种不忠的私情,她只是在寻找一种“会真正长久的结构性的爱,就是说是一种多重的生活……”即通过私情来保证婚姻的长久,在两种角色的互换中,让欲望得以永存,因为只有欲望是永恒的,只有欲望才能带来有激情的生活。杜拉斯想让婚姻的永久和私情的强烈同时存在,让它们互相调和,让它们获得默认,即:既有私情又有婚姻,这样就可以不再厌倦。   但杜拉斯很快就明白,如果私情被允许的话,私情也会变得没有欲望和没有力量。因此私情只有在被禁止着,被否认的前提下才具有强烈的激情形式。   杜拉斯对婚姻之内的欲望和激情问题,到这一步就成了尽头。为此得出一个结论:杜拉斯对婚姻的欲望和激情不再抱有更大的希望。   但是她还是要谈爱情。仍然是以欲望为前提。   欲望是如此牵扯着杜拉斯的爱情观,她仍然要探寻能够让欲望在爱情中得以长存的良策。她的确想出了一些办法,比如意外、争吵、猜忌、背叛和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意思就是经常制造一些麻烦,让爱情远离不冷不热,远离平静,让两个有爱的人在短暂的暴力之后体会重归与好的兴奋,这种兴奋有益于欲望的催生。   除了意外、争吵、猜忌、背叛能带来欲望,杜拉斯还提到了忠诚。把私情和忠诚放在了一起,这似乎有些矛盾。这时候的忠诚是不限于婚姻之内的爱情的,它应该指所有的爱情,包括私情里的爱情。这样想来,哪怕爱情很短暂,能在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对爱人全身心的忠诚,都是激动人心的,都是可以燃起足够欲望的。   《情人》里那个不停地要让中国男人要自己的白人女孩,在欲望中纠缠和痛苦。   《外面的世界》里,那些她所描写的,在爱着的女人们的执着和美丽。   ……   杜拉斯爱着她的爱情,也爱着所有人的爱情。爱情在她的书里,成了灌溉的水流,成了滋养生命的源泉。哪怕这爱情是致命的,是灾难的,是绝望的,她都这样说:“如果你没有体验过绝对服从身体的欲望的必要性,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体验过激情,你在生活中就什么也干不了。”   欲望、激情、背叛,这是杜拉斯爱情的全部。在爱情的问题上,无法说清痛苦有多大,孤独有多深。爱情的出路,或许就是彼此相爱

杜拉斯和27岁的男友的爱情 年近70岁遇到小情人

  杜拉斯是法国著名女作家,读过她作品的人,常常会被她的那些肆意潇洒的感情经历所震撼。杜拉斯的作品中,属《情人》跟《广岛之恋》知名度最广。她用了一生的时间来写作,也用了一生的时间去遇见各色各样不一样的情人,以至于杜拉斯在快70岁的时候,还跟一个27岁的男人发生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杜拉斯和27岁男友的爱情故事说来话长,因为这是杜拉斯一生当中最后一段爱情。 杜拉斯年轻时   杜拉斯从15岁,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找寻爱情。在15岁的那年,杜拉斯在湄公河的轮船上,遇到了她的中国情人李云泰,李云泰算是杜拉斯真正意义上的初恋情人。   当然,李云泰对于杜拉斯来说,只是短暂的来过她的生命。她这一生,向往爱情与欲望,也敢于在爱里冒险,所以,她经历了无数的男人,却依然没有丧失追寻爱的激情。以至于杜拉斯在66岁的时候,还跟一个比自己小三十多岁的男人发生了一段惊天动地的感情。 杜拉斯和扬   66岁的杜拉斯遇到了27岁的扬,然后两个人被彼此疯狂的吸引、同居。但是,对于杜拉斯来说,她跟扬在一起的时候心中也是有矛盾的,因为扬是个同性恋。他对杜拉斯的感情,更多的是欣赏,仰慕,不像杜拉斯那样,对他有强烈的占有欲。   但是越是这种看起来不合适、不相称的感情,越是让杜拉斯沉迷。杜拉斯在她的很多小说中,从来不掩饰她对于激情的渴望,她渴望那些所有不切实际,却又充满激情的感情,即便这个过程中或有折磨,她也是乐在其中。 杜拉斯和扬   杜拉斯跟扬在一起16年的时间,1996年,82岁的杜拉斯去世,扬回忆那段跟她在一起的时光的时候,他说,这场爱情结束了,而我还活着。;2014年是杜拉斯诞辰100周年,也就是在这一年,杜拉斯最后的情人,61岁的扬也离开了人世。

杜拉斯写过哪些书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琴声如诉》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 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 V·斯坦茵的迷狂》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水和森林-广场-音乐之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苏珊娜·安德莱尔-树上的岁月-是的,也许-莎伽王国-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8年 伽利玛 《毁灭吧,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吧,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1977年 子夜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 1977年/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子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信天翁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加莎》 1981年 子夜 《阿加莎或无限的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自《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丛林猛兽>,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詹姆斯·洛德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合作改编;<阿斯珀恩文件>,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杜拉斯和罗伯特·安泰尔姆合作改编;<死亡的舞蹈>,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小说改编,杜拉斯改编》 1984年/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最著名的有<<情人>>和<<广岛之恋>>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_杜拉斯语录_句句入心

1 他说他知道她此时的感受,这种绝望,这种难受。 他说这不奇怪,有时候,在夜里某一时刻, 人会感到慌乱不安,说他知道人那时没着没落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2 我在世界上最爱的是你。胜过一切。胜过我所见过的一切。 胜过我所读过的一切。胜过我所有的一切。胜过一切。 玛格丽特杜拉斯 《萨瓦纳湾》 3 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4 他们将要分手。她记得,当时开口有多难,多残忍。 他们的欲念太强烈,找不到话来表达。他们已经不再相视。 他们避免用手和目光接触。是他不想说话。 她说过,光是这沉默本身,以及由于沉默而没有说出来的话, 乃至其顿挫,其不经意,还有这个躲躲闪闪的游戏, 这番幼 稚的欲言又 止和她的眼泪, 这一切本应该使人想到,这就是爱情。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5 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 与它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 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 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玛格丽特杜拉斯 6 大家说盛夏开始了,这可能。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公园里面的玫瑰花已经开了。 我不知道在它们盛开时没有人看见, 而它们就那样花香四溢开了好几天以后就凋谢了。 这些花从来没有让那个忘性大的女人看过, 我还根本没见到它们时,它们就凋零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 男人》 7 我从来没有写作,却觉得已经在写了。 我从来没有爱过,却觉得已经在爱了,我除了在关闭的门前等待以外, 什么都没有做过。 8 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 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 9 她再次转向窗外,对窗外的雨水微笑。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10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杜拉斯 《情人》 11 为了在你走后还能见到他。为了跟他交朋友,为了谈论你、 保罗和我们的母亲,为了由于对你的爱而一起流泪。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12 再过几年,等我忘记了你,等习惯的力量使我又有了其他的相同经历, 我会想起你,就像想起遗忘的爱情一样。 我会回忆这段经历,如同回忆可怕的遗忘一样。 我现在就知道我会那样做的。 杜拉斯 《广岛之恋》 13 我从未想到中国人会死去,他的身体、肌肤、阳具、双手都会死亡。 整整一年,我又回到昔年乘坐渡船会湄公河的时光。 这一次,在叙述过程中,清的面容以炫目的光辉突然显示 还有小哥哥,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 我与这些人一起,只和他们一起停留在故事里。 玛格丽 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14 那个孤独的孩子穿着白色泳衣,瘦弱,是的,可以清楚看见他的身体, 他太高了,仿佛是玻璃制成的。 已经可以想见这身体将会变成什么样,完美的比例, 连接点,纤长的肌肉,每个关节令人惊叹的脆弱,脖颈, 双腿,双手上的褶痕,还有那保持得如精确的出射点一般的头, 一盏指路明 灯,一朵花的果。 玛格丽特杜拉斯 《80年的夏天2》 15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 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 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 《情人》 16 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 。 杜拉斯 17 她说,他们应该继续一如既往地生活,身处荒漠, 但心里铭记着又一个吻,一句话,一道目光组成的全部爱情。 18 他们很小的时候,母亲有时候会带他们去看旱季的黑夜。 她要他们好好看这天空。 它在黑夜与白天一样碧蓝,看这明晃晃的大地,一直看到它的尽头。 还要他们仔细聆听黑夜的响声,人们的呼唤, 他们的歌声笑语,以及同受死亡困扰的犬类哀怨的吠声, 还要倾听所有这些呼喊,它们同时 诉说难以承受的孤独, 和诉说这分孤独的歌声的瑰丽。 她说,人们通常对孩子隐瞒的东西,相反应该告诉他们, 如劳动,战争,离别,不公正,孤独,死亡。 是的,生活的另一面,既苦难深重又无从补救,也应该让孩子们知道, 就像应该教会他们仰望天空,欣赏黑夜世界的壮美一样。 孩子们常要求母亲解释,她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母亲总是回答孩子们说,她不知道,谁也不知道。 而且你们必须知道这一点。首先知道这一点:我们一无所知。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19 你无时无刻不是我身边的那个完整的你。 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是离我遥远还是在我近旁,你都是我的希望。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20 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 杜拉斯 21 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我没对你说起过的爱情,就在那儿, 我在那儿永远永远地看见了一个蓝眼睛黑头发的外国小伙子, 为了他,那天晚上我想在海滨酒吧间当着你的面去死。 22 正是这样,他们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你。 杜拉斯 23 若我不写小说,不是作家,那么我应该是一个妓女。 杜拉斯 《情人》 24 的确孩子们是扰人的,有孩子时你既不能睡又不能读也不能说, 孩子们几乎和生活一样可怕。 玛格丽特杜拉斯 《80年的夏天3》 25 我长得太矮,太平庸了,大街上再也没人看我了。 杜拉斯 26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 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 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27 我知道,女人的美丽,不在衣装,不在美容修饰, 不在香脂首饰贵不贵,不在是否拥有珍品罕物。 28 后来她经历了战争、饥饿、亲人死亡、集中营、 结婚、别离、离婚、写书、政治运动、共产主义运动, 又过了几年之后,他打来一个电话。 是我。一听到这声音,她就认出是他。是我。我只想听听你的声音。 她说:你好。他跟以前一样害怕,害怕一切。 他的声音颤抖了,这时 候她辨认出 中国北方的口音。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29 这就是中国的人群。 这种人群就是在今天繁荣的景象中也仍然可以看到。 他们那种喜欢结伙成群走路的习惯,从来不慌不忙, 挤身在那嘈杂的人群中却似乎旁若无人,似乎没有幸福, 没有忧伤,也无好奇之心,只知道走路, 看不出他们要上哪,只是这儿走走,那儿逛逛, 他们 孤零零地在人群中,可从来却不感到孤独。 杜拉斯 《情人》 30 他经常哭泣,因为他没有勇气突破自己的恐惧来爱。 31 她辛辛苦苦游了回来,在浩瀚的海水中她更加瘦小了, 她的面孔朝着他,微笑,一种精疲力尽、有所哀求的微笑 从这种哀求引起了以后的故事。他也向她微笑, 他们相互交换的这种微笑,可以让人相信这两个人在那么短暂的时刻 只要真的发生这样的事 是能够为爱 情去死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 《萨瓦纳湾》 32 他说他和过去一样,他仍然爱她,他不能停止爱她。 他爱她,至死不渝。 33 不久后,太阳升起来了。一只小鸟飞过平台沿着房屋的墙壁逝去。 它以为屋子是空的,它离屋子很近,碰到了一只玫瑰, 一只被我称作凡尔赛宫的玫瑰。它迅速抖动了一下。 这是花园里唯一一朵被余光照亮的花。 我听到玫瑰被小鸟飞翔时柔美的羽毛碰撞时发出的哀怨, 我看着 那朵花。 开 始它像是充满生机地颤抖着,渐渐地又恢复到平常的样子。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34 他说他爱她直到他死 杜拉斯 《情人》 35 我变老了,我突然发现我老了。他也看到这一点,他说,你累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36 当你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年轻、最受赞美的年华时, 这段时光的突然推进有时会使你感到吃惊。 杜拉斯 《情人》 37 压抑的感情总会让人有扭曲的快感。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38 我常常忆起这个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形象。 它一直在那里,在那昔日的寂静之中,令我赞叹不止。 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惬意、也是我最熟悉、 最为之心荡神驰的一个形象。 杜拉斯 39 少女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好像这次轮到她也纵身投到海里自杀, 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 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因为, 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 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 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40 我曾经爱你。我现在爱你。我将来也会爱你。 41 我对他产生的这种荒诞的爱情,对我来说至今仍是一种莫名的奥秘。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对他这样倾心,以至想为他而死。 我跟他已经分别十年,当这事到来的时候,这期间我很少想到他。 我似乎一直爱着他,没有什么因素能干扰这种爱情。 因而我忘却了死亡。 42 我希望心里的夏季和身外的夏季一样完美, 让我忘记终年终日的等待。 可是心灵没有夏季。我望着夏季走过,自己却留在了冬季。 必须走出这个焦躁难耐的季节,在欲望的阳光下老去。 玛格丽特杜拉斯 43 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时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 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 人们总是要你相信在哪些地方曾经有过怎样一个人, 不,不是那样,什么人也没有。 44 你被看就不能回看。看就是一种好奇的行动, 表示对什么感到兴趣,在注意什么, 只要一看,那就表明你低了头了。 被看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去看。看永远是污辱人的。 45 好像有谁对我讲过,时间转瞬即逝, 在一生最年轻的岁月、最可赞叹的年华, 在这样的时候,那时间来去匆匆,有时会突然让你感到震惊。 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 杜拉斯 《情人》 46 当初,您很美,但如今,我更爱您饱经风霜的容颜。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47 在广岛,她把她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 她现在表达的激情本身,内韦尔的爱情夭折后幸存的爱 献给了这个日本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 《广岛之恋》 48 我们到了圣罗马诺,天色呈赤褐色。 路上已经不见太阳,但有一会儿山丘顶上还能见到。 从山脚到山顶,种满了橄榄树。 房屋跟土地一色,很好看。 没有一户的边上不矗立着柏树,这是一种甜美得腻人的景色。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49 他的微笑不带一丝惭愧,而且没有任何悲伤, 只带着一份难以抑制的纯真。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50 从我一见到他,我便明白我会再一次失去他。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51 她久久看着他,然后她跟他说, 总有一天他必须对她妻子讲述发生过的一切, 在你我之间的,她说,在她丈夫和沙沥学校的小姑娘之间的。 他必须讲述一切,讲幸福也讲痛苦,说绝望也说快乐。 她说:为了以后有人,不管哪一个人,反复讲述这一切, 为了全部故事不被遗忘, 为了能留下 一点确切的东西, 乃至人名,街名,学校和电影院的名称,都必须说出来, 乃至利奥泰寄宿学校里校工在夜里唱的歌,乃至海伦拉戈奈尔和清, 在那个暹罗的森林里捡来的孤儿的名字。 因为她,她会带着他的痛苦去理解这个故事。 假如没有痛苦呢? 那么一切都会被遗忘。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52 我们永远不再见面了,永远? 永远。 除非 别说了。 我们会忘掉的。 不。 我们会跟别人做爱。 是的。 泪水。他们低声哭泣。 然后有一天,我们会爱上别人。 会的。 沉默。他们哭泣。 然后有一天, 我们会说起我们 自己,是跟 新的人说,我们会讲述事情的经过。 然后,另一天,再晚些时候,很久以后,我们会把故事写出来。 我不知道。 他们哭泣。 有一天我们会死的。 是的。棺材里将有爱情和尸体。 是的,棺材外面要放着书。 也许吧。我们还不可能知道一切。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53 我的生活像一只果子,我漫不经心地咬了几口, 但没有品尝味道,也没有注意自己在吃。 活到这个年纪,长成这个模样,不是我的责任。 这个模样得到认可,它就是我的模样。我欣然接受,也别无选择。 我就是这个女孩,一经确定永不改变。 杜拉斯 《平静的生活》 54 我们可以改善一种行为,可以给残疾人接上一只木腿, 我们却不能为缺少敏感的人安置一种人为的敏感, 在这空茫里什么也没有,这空茫掉出来了,它什么也抓不住, 这空茫与任何东西都不相连的时候,很自然的, 我们会说:它远离智慧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外面的世界 》 55 你会认识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就是永远不会认识这些孩子。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56 你仿佛集千名女子于一身 。 玛格丽特杜拉斯 《广岛之恋》 57 有谁知道我生命的真相。 杜拉斯 58 太阳消失在山丘后面,河谷折射着阿尔诺河的光芒。 这是一条小河,水面闪亮而平静,河湾多而舒缓,河水是绿色的, 这一切给它一种睡意朦胧的野兽的姿态。 它慵懒地卧在陡峭的河岸,快乐地流淌着。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 59 她说:忽然间在世界这片经纬密布的织物上, 你面积很小的脸部有一根纬线突然变得脆弱易断了, 那情形差不多等于一根手指勾住一根丝线,丝线将断未断。 她说她的错乱是从那晚他熟睡时开始的,当时她发现了 同时也察觉出这张脸和世界万物的终点有所不同 他俩有着一样的归宿,那就是他俩已被双双卷走, 被运动着的时间用同 一种方式研烂磨碎,直到世界重新获得那根光滑的纬线。 60 我处在生与死的爱情之中。我在丢失的感情中发现了你的优点, 你令我欣赏的优点。 我自认为我是那个唯一的情系你生命的人。 然而你在我身边生活的那段时间却使我感到无所谓。 它没有使我对你有任何了解。它只是使我更接近死亡, 更容易接受死亡,更期盼死亡的到来。 你 就是这样在 一片温柔之情里,在一种永恒的、 无辜的而无法接近的诱惑之中站在我的面前的。 而你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61 她相信,她知道在哪里,在这场外景里,由于他们对于彼此的欲望灵犀相对, 他们才变成情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 1、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2、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 3、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4、干吗要介绍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5、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6、我在想,人们总是在写世界的死尸,同样,总是在写爱情的死尸。 7、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8、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9、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10、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11、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12、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 13、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14、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15、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 16、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 17、杜拉斯,我烦透你了。 18、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的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时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 19、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20、我长得太矮了,太平庸了,大街上永远也没有人回头看我了!关于衰老 21、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22、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 23、衰老的过程是冷酷无情的。我眼看着衰老在我颜面上步步紧逼,一点点侵蚀,我的面容各有关部位也发生了变化……我倒并没有被这一切吓倒,相反,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象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我知道衰老有一天也会减缓下来,按它通常的步伐徐徐前进。 24、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了。它不像某些娟秀纤细的容颜那样,从此便告毁去,它原有的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毁了。我的容颜是被摧毁了。 杜拉斯《情人》经典语录句子 1.我已经老了。一天,在一间公共场所的大厅里,一个男人朝我走来。他做过自我介绍后说:我很早就认识你了。 2.我来这是为了告诉你,大家都说你年轻时候美丽,我却觉得现在的你比年轻时更美。 3.与年轻时候的你相比,我更爱你现在这会饱经沧桑的容颜。 4.生命不停地流逝,瞬息之间一切就都太晚了。刚刚十八岁就已为时太晚了。 5.十八岁我就老了。是不是人人都如此,我从没有打听过。 6.我知道,女人的美丽,不在衣装,不在美容修饰,不在香脂首饰贵不贵,不在是否拥有珍品罕物。 7.我从来没有写作,却觉得已经在写了。我从来没有爱过,却觉得已经在爱了,我除了在关闭的门前等待以外,什么都没有做过。 8.他经常哭泣,因为他没有勇气突破自己的恐惧来爱。 9.我对他产生的这种荒诞的爱情,对我来说至今仍是一种莫名的奥秘。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对他这样倾心,以至想为他而死。我跟他已经分别十年,当这事到来的时候,这期间我很少想到他。我似乎一直爱着他,没有什么因素能干扰这种爱情。因而我忘却了死亡。 10.他说他和过去一样,他仍然爱她,他不能停止爱她。他爱她,至死不渝。 11.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时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人们总是要你相信在哪些地方曾经有过怎样一个人,不,不是那样,什么人也没有。 12.你被看就不能回看。看就是一种好奇的行动,表示对什么感到兴趣,在注意什么,只要一看,那就表明你低了头了。被看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去看。看永远是污辱人的。 13.少女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好像这次轮到她也纵身投到海里自杀,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14.她说,他们应该继续一如既往地生活,身处荒漠,但心里铭记着又一个吻,一句话,一道目光组成的全部爱情。 15.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我没对你说起过的爱情,就在那儿,我在那儿永远永远地看见了一个蓝眼睛黑头发的外国小伙子,为了他,那天晚上我想在海滨酒吧间当着你的面去死。 16.她说:忽然间在世界这片经纬密布的织物上,你面积很小的脸部有一根纬线突然变得脆弱易断了,那情形差不多等于一根手指勾住一根丝线,丝线将断未断。她说她的错乱是从那晚他熟睡时开始的,当时她发现了同时也察觉出这张脸和世界万物的终点有所不同他俩有着一样的归宿,那就是他俩已被双双卷走,被运动着的时间用同一种方式研烂磨碎,直到世界重新获得那根光滑的纬线。 17.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杜拉斯经典语录 杜拉斯经典语录: 1、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2、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 3、 我的生活像一只果子,我漫不经心地咬了几口,但没有品尝味道,也没有注意自己在吃。活到这个年纪,长成这个模样,不是我的责任。这个模样得到认可,它就是我的模样。我欣然接受,也别无选择。我就是这个女孩,一经确定永不改变。 杜拉斯 《平静的生活》 4、 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 杜拉斯 5、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 貌相比,我 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 《情人》 6、 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 杜拉斯 7、 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它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玛格丽特杜拉斯 8、 若我不写小说,不是作家,那么我应该是一个妓女。 杜拉斯 《情人》 9、 我在世界上最爱的是你。胜过一切。胜过我所见过的一切。胜过我所读过的一切。胜过我所有的一切。胜过一切。 玛格丽特杜拉斯 《萨瓦纳湾》 10、 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 11、 你无时无刻不是我身边的那个完整的你。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是离我遥远还是在我近旁,你都是我的希望。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 12、 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 《情人》 13、 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确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

杜拉斯最好看或者最出名的作品是?

《情人》

杜拉斯的经典评论

一直没看过电影版《情人》,当时她夹杂在许多电影中,并不出色,也许是由于我很早读过小说的关系。又是几年过去了,想起了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某些文句,一直拒绝忧郁而风度翩翩的梁家辉,更何况电影《情人》流年岁月,当时简.玛施惊鸿一瞥,早已嫁人了。许多人在讲杜拉斯,讲她的文字,我觉得有重看杜拉斯的必要了,至少可以形成自己的感性认识。多年前晦涩的印象中,只依稀记得是一个肮脏的环境。看名女人的照片,张爱玲、林徽音、陆小曼,然后去看杜拉斯。她年轻时唇红齿白,而后来的苍老是那样触目惊心。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衰败的女人,她自己说是因为酗酒、吸毒、性滥交。使杜拉斯备受摧残的,不仅仅是放纵。她决心写出来,从自己内心幽秘里一丝丝的抽离,说出来,它们就裸呈于光亮。隔了几十年记忆模糊,杜拉斯不愿意说任何一个虚假的字。她一再假设、猜测、推翻,看起来如此犹豫。 平静叙述,整个故事是一场暗涌,发生在西贡潮湿的空气里。西贡依然是西贡,几十年前的人事只能隐约浮现于字里行间,梦一样游移着。那辆黑色的汽车,圆形餐厅,百叶窗……时空错乱,零零碎碎的事情充塞着,一切忽隐忽现。杜拉斯端详过去,有时置身局外,有时跌进去,想要碰一下穿丝绸衣裳的情人。他们遇见了,然后分离,永不再见。年龄悬殊,肤色不同,国籍不同。情人娶了抚顺姑娘,她应该是满头珠翠。杜拉斯则去了巴黎,她应该是法国姑娘,注定是,生来就是。分离后她对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一无所知。 描述中几次触及情人又回避开。她舍不得一下子就写到他,舍不得他从记忆深处复出,散尽。一直写到小说的三分之一才真正出现情人,他递烟过来,铺天盖地,世界只剩下这场绝望的爱情了。 杜拉斯把相遇那天自己的样子写得极为详尽,不厌其烦的追忆鞋子、帽子、皮带、衣服的出处,它们来历不明,但那天都是她的,构成了一个十五岁的白人少女。她的生活混乱无序,父亲早就死去,母亲买了块贫瘠的土地,哥哥们一事无成,生活因为贫穷而满含敌意,十五岁的白人少女卑微的寂寞着,等待着。 那个男人恰如其分的出现,他们做爱,用身体彼此安慰,而痛苦的相思一直蔓延到以后的几十年,不能忘却,和生命融为一体。杜拉斯的语言有诗化的倾向,重复着,层层深入着,缓缓的悲凉着,看不出起落,只觉得这是暧昧。她在写一个环境,黄昏,渡船,别墅,街道,周围许多人,他们大多没有名字,各自挣扎着,在命运里深入浅出。而她和她的中国情人,不能幸免。湄公河存活在记忆中,封存起来,包括情人的身体。十五岁的白人少女需要一个堕落的机会,去颠覆她原有的生活,拯救出来,命运朝着分离的方向初露端倪——以一个电话,各自的声音,结束了。(摘自文化学者罗星的读书笔记)

杜拉斯情人经典名句

  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 下面是关于 杜拉斯情人经典名句,欢迎阅读参考!   杜拉斯情人经典名句 1   1、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多少唏嘘的你在人海。   2、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3、泪水既安慰了过去,也安慰了未来。   4、爱,之于我,不是一饭一蔬;不是肌肤之亲;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一种不死不老的欲望。   5、当你不能控制别人,就要控制你自己,赛车和做人一样,有时要停,有时要冲。   6、当初,您很美,但如今,我更爱您饱经风霜的容颜。   7、与你年轻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8、我爱你如今凋残的容貌胜过你昔日的红颜。   9、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10、人们身上似乎都沾染了某种古怪的特征,我们也是那样,我母亲身上那种疏懒迟钝,在我们身上也出现了。在这个地方,人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张望着森林,空空等待,哭泣。   11、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12、向往生活的幸福尽管那么强烈,也不可能完全分散她的这种绝望。   13、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14、今天这份悲哀,我认为它是与生俱来来,我几乎可以把我的名字转给它,因为它和我那么相像,那么难解难分。   15、对于罪人的定义,我想律法给的还是太过简单,如果一个人伤害了他人,打乱了他人的生活,而这些人甚至是他最亲的人,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罪人了,我想是这样的。   16、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丽。   17、许多年过去了,我结婚、生育、离婚并开始写作,他和他太太来到巴黎并给我打了电话。他说他和从前一样,还爱着我,他不停止对我的爱,他将爱我,一直到死……   18、当你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年轻、最受赞美的年华时,这段时光的突然推进有时会使你感到吃惊。   19、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和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   20、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   杜拉斯情人经典名句 2   一、生平和创作   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1914年生于法属印度支 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西贡,现在的胡志明市,父母为教师,有两个哥哥,16岁遇到一个中国情人,帮她的家里渡过难关,18岁返回祖国,在巴黎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1935到1941年在法国殖民地部当秘书,笔根不辍,1996年去世。   从1943年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开始,到最后一部作品《这是全部》,在长达半个多世纪里,共发表三十多部小说,参与制作的戏剧和电影有20多部,在她众多著名的"小说中,以发表于1985年的《情人》最为著名,这部小说获得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二、具有异域情调的中国情人形象分析   1.文化“混血儿”   他的身上,有古老中国的烙印,长相俊美,金灿灿的皮肤,没有肌肉,少髭须,浑身乏力,自卑,胆怯,颓废,懒散,柔弱,优雅,深情,爱哭,身上有烟草和香料的味道,臣服于父亲和父亲的财产。   同时,又具有具有法国绅士文化的色彩,如:留学法国,会说法语,言谈举止优雅,穿西装,坐穆新汽车,有穿着制服的专职司机,家里有很大的房子。   如果说,他长相俊美,优雅,身上有一些法国文化色彩,有钱,满足了一个贫穷的法国少女对情人的想象,那么他身上的深深的中国烙印,他的黄皮肤,他的胆怯和阴柔,代表了法国及其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想象,而他的财富和他身上的文化混血现象代表了海外投机和海外殖民的西方国家对东方国家的集体想象。   2.被压抑者   在恋爱关系中,小姑娘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掌控着主动权,第一次见面,他胆怯,自卑,小心翼翼的和小姑娘搭话,小姑娘出于好奇,以一种施舍者的态度跟他交流,在两性关系中,小姑娘主动将自己献给了他,最后也是小姑娘主动离开了他,所以在整个恋爱关系中,他始终被小姑娘居高临下的姿态压抑着,所以他沉默,他爱哭;   在与我家的交往中,我的家人并没有因为他有钱而高看他一眼,相反,极度鄙视他,同样,也是以一种施舍者的态度,赏赐或者恩赐给他一个请他们家吃饭的机会,在饭桌上,他试着和我家人说点什么,却无人理睬,所以他沉默,在舞会上,他被我的两哥哥侮辱,他也是沉默的,这是我家人对他的压抑;   在家庭关系中,他恪守宗法观念,完全听命于父亲,寄生在父亲的巨额财产中,谦卑柔顺,毫无反抗之力和反抗之心,他被他的父亲所压抑;   在文化上,他虽然留学法国,会说法语,但他的身上,依然流淌着古老中国文化的血液,与这个古老的国度一样,慵懒,无力,死板,毫无生机可言,他依然是一个被中国传统文化规训和压抑的巨婴;   3.绝望的等待和被等待者   《情人》中的男主人公以一个永远等待者的形象出现,而且这种等待从一开始就是无果的,绝望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在胆怯和自卑中跟我打招呼,当我回应他的时候,他显得很吃惊,说想不到我会和他说话,由此可见,他打招呼,但并没有指望小姑娘会回应他,他等待着,一个等不到的结果;   出人意料地是,小姑娘回应了他,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小姑娘的开放,野性让他始料未及,也措手不及,他对此惊慌,也对此惊喜,他等待着小姑娘说爱,他觉得他们之间应该是爱情,但小姑娘却要求他象对待别的性 伙伴一样对待她,因此,他的等待有一次落空了;   在和小姑娘的家人的交往中,他试探着跟他们说话,等待着他们的回应和接纳,但他们只顾埋头吃饭,完全忽视了他的存在,他沉默了,他的等待有一次落空了;   小姑娘离开了,对小姑娘来说,他们的爱情也结束了,但是对于杜拉斯来说,他们的爱情还在继续,或者刚刚开始,她需要用他绝望的,无果的等待来构建她的爱情,对杜拉斯来说:等待——爱情——现实——离开——继续等待,经历了这五个阶段,才算是完整的爱情,从一开始的等待,到最后继续等待,再到很多年后相见,他们的爱情才算真正的完成,因此,他是一个等待者,那是他的深情,而对她来说,深情固然有,但深情背后,她需要他的等待,来构建她的爱情,所以他又是一个被等待者。

杜拉斯究竟是个怎样的女人?

说通俗点就是一个文艺的婊子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作风格

有人说,杜拉斯的作品表现了淫妇荡女的世界,其实并不尽然。在通常谓况下,杜拉斯所写的人物都是一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几乎没有正当职业的游手好闲之人。对绝对爱情的追求,是杜拉斯文学作品中的最主要的主题,而且其他许多主题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为之服务的。尽管杜拉斯曾经宣称,她已经一点不喜欢谈论爱情了,爱情已不再使她感兴趣了。但我们发现,为爱所困的杜拉斯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对绝对爱情的寻求。在她后期的文学创作中,尤其是在《情人》里,绝对爱情似乎完全被性爱、肉欲所取代。杜拉斯的爱情观是独特的,在她的精神世界里、爱情能够照亮人的精神和感官,能够通过“我”对他者的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张扬自我。杜拉斯心里明白爱情是不会主动送上门的、必须自己去寻求,尤其是绝对爱情有时只有“第一次”。 当人感受到孤独时,第一个反应便是远避,不假思索的逃避,因为人是群体性的动物。杜拉斯不回避人面对孤独时的恐慌,她抓住了人面对孤独时那种急欲逃脱的心理,对孤独的回避方式进行了夸张的展现。她小说中的主人公在面对无法克服的孤独时常常表现得异常的极端,这种极端的方式有遗忘、嗜睡等等,饱受孤独折磨的人经常表现出魂不守舍的样子,如行尸走肉,更甚者就是完全的癫疯。杜拉斯的作品无一例外的使人感到压抑,情节的扑朔迷离,结构的支离破碎,语言的晦涩难懂,使得她的作品荣上了阴森恐怖的面纱,然而杜拉斯的黑色小说却带给人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杜拉斯的小说认可了人类不可逃避孤独的宿命,她认为孤独是个具有吸引力的老东西,积极乐观的面对它。使得被动的感受转换成为积权主动的生命体验。杜拉斯让一群身处孤独中的人们在精神上颠覆了孤独,使得那被认为是压抑的孤独感受转变成主动感知生命的内驱力。人在孤独中变得赋有生命力和战斗力,孤独像兴奋剂,刺激人们努力去寻求和接近生命的本质。 殖民,战争,种族歧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直是杜拉斯关注的焦点。杜拉斯虽然很早就退出了法国共产党,但是她从来不忘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向世界上所有不公正的现象发出正义的谴责。

杜拉斯在哪里

法国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奥(Margaret Tauradio),法国作家、电影导演。 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 [1]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出生于法属印度支那。 十八岁时定居巴黎 1942年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杜拉斯凭借《太平洋上的水坝》一举成名。 这一时期的作品是自传性的。 从1953年的《塔基尼亚的小马》开始,杜拉斯探索新的叙事语言,逐渐抹去小说的情节,更加强调主观感受和心理变化。 1955-1965年是她写作的巅峰。她的代表作有小说《歌之歌》《副领事》和话剧《广岛之恋》。 1984年发表《情人》,获得当年的贡格尔文学奖。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创作生涯

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1944年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当法国掀起新浪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她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她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打破了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1959)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1961年她为亨利·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雅尔洛合作的结果。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1965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岸派”的成员。1974年创作《印度之歌》,该作品于1975年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科克托奖。1984年,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了她最著名的小说《情人》,该作品于1986年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1985年发表《痛苦》。书中记录了她在‘二战"期间的个人经历以及对战争问题的思考和她如何等待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丈夫的归来。1991年发表《华北情人》。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

杜拉斯她到底爱谁?是李云泰吗?

或者已经移居他还有找过杜拉斯吗?后来就一直跟他当时娶的老婆在一起了吗?还有相关的一切 他有一天在一个公共场所看见她说 :“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

杜拉斯情人“你年轻的时候很美丽,不过跟那时相比,我更喜欢现在你历经了沧桑的容颜”这句话的英文原版

原版是法语……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文学特点是什么?

玛格丽特·杜拉斯(10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她四岁丧父,童年的苦难和母亲的悲惨命运影响了她的一生。 杜拉斯十八岁时来到巴黎求学,获巴黎大学法学学士和政治学学士学位,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移民部担任秘书,并与罗贝尔·安泰尔姆结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泰尔姆曾被关进集中营,后来他娶莫尼克为妻,直到1990年去世。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立即被译成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后来在得知她的初恋情人死去的消息以后,她又把《情人》改写为《北方的中国情人》(1991)。尽管小说中与她有关的人都已去世,她的回忆已无所顾忌,笔触也更为大胆,用在情人的生理方面的笔墨远比《情人》要多,对乱伦、同性恋的描写也达到了赤裸裸的程度,但是她始终没有说出她的初恋情人的名字,只是用“她”来代表少女,用“中国人”来指她的情人。

请介绍一下杜拉斯的写作风格

反正我是真不喜欢杜拉斯自我感觉特良好~

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一生有过几个情人?能介绍一下吗?

包括少女时代在越南与30岁的中国情人为世界所共知的爱情故事在内,杜拉斯一生的每一段时间,都在欲望、爱情、激情和写作这几样内容上迂回、旋转着上升。 1935年,21岁的杜拉斯在巴黎的法学院读书时就浪漫史不断,她当时正是个漂亮而放荡的少女。 1939年,杜拉斯与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对方是她前一个情人的好朋友,也是她一生信赖的兄长和朋友。 1942年,她认识了迪奥尼·马斯科洛,对他一见钟情,觉得他是“美男子,非常美的美男子”。她施展全身魅力征服他。最后两个人都爱上了对方。半年后,玛格丽特引见迪奥尼认识了昂泰尔姆,三个人的关系明朗化,从此和平相处了段时间。 接下去的10年之内,这两个男人先后离开了她,而她依旧过着自己渴望的、充满爱情、欲望和激情的矛盾的生活。直到70岁依然如此。那一年她认识了不到30岁的大学生杨·安德烈亚,他很快成为她最后的一个情人,一直陪她走完了82岁人生。 杜拉斯当时年近古稀,昔日风韵荡然无存,酗酒,怪癖,乖戾,当然也有可爱的时候,但人人都是敬而远之。扬·安德烈亚,27岁,身材瘦高,同性恋,有种病态的羞涩,不声不响。杜拉斯把他养在家里,给他买圣罗兰衣服,要他打字,洗碗,开车,陪她上电影院,到海边兜风。两个人在一起时,杜拉斯使用的也是杜拉斯式的语言,爱他的时候,她说:扬,你跟我一起走了吧;恨他的时候就说:我的东西你一点也得不到,别痴心想要什么了。她反对他的一切交往,不许他多看一眼男人(扬是同性恋),也不许他多看女人一眼(因为是扬的异性),扬的母亲到巴黎看扬,扬也是偷偷去见面,还要掐准了时间回去。扬一时在她身边,一时宣告失踪,不留一句话,不打一个电话,杜拉斯竟日辗转不安。但每次扬还是回来了。就这样,两个人一起生活了16年。是爱情吗?不是爱情吗?至少像爱情吧,像一首法国歌曲唱的。当杜拉斯带了扬·安德烈亚到处抛头露面时,有一名记者提问:“这总是您最后一次爱情了吧?”她笑着回答:“我怎么知道呢?”到了1996年3月,杜拉斯长眠在巴黎巴那斯公墓里,全世界知道杜拉斯的人终于可以说,这确实是杜拉斯的最后一次爱情了。

介绍一下法国作家玛格丽特 杜拉斯拜托各位了 3Q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 - Duras 杜拉斯。 杜拉斯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后来作品中,她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杜拉斯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斯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杜拉斯的文学魅力

198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写出了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情 人》并凭此获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其时,她已70岁了。 对于15岁半在印度支那湄公河的渡船上与中国情人相识相爱 的那段经历,70岁的女作家仍写得饱含激情。因为时间的尘 封、记忆的积压以及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这激情被 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这种非线型的、把故事寓于情 绪之中的如泣如诉的写法对传统的文学阅读是当头一棒,全 世界的读者都惊奇于这种杜拉斯式的写法。爱情故事之中交 织着在殖民地家族创业失败的背景、对母亲与兄弟的爱与恨, 青春的希望与绝望……所有的这些形象这些感情都以极端而 惨痛的语言来表现,悲怆而低沉。它们使人想到当作家年轻 时,或者盛年时,未必能获有如此表达悲剧的力量。一个女 人在她白发苍苍时回首她的青年时代,对爱的恨的可能都付 之平静而温厚的一笑,时间打磨、削平了一切极端化的情绪。 如果是一位女作家就不一样了。爱的更爱,恨的更恨。玛格 丽特·杜拉斯的写法其实就是诗。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使这诗 显出一种隧道般的幽深与霹雳般的亮度来,简直能杀人。

杜拉斯是谁,?爱之于我全句是什么?它的意思又是什么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玛格丽特·杜拉斯 To me, love which isn"t just kissing and touching or eating for survive, is the desire not to die and a kind of heroic dream in the exhausted life. --Marguerite Duras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等奖项。她写作别具一格,一度成为许多女作家模仿的对象。

杜拉斯的作品风格和作品主题

这个杂形容喃 你看了不就知道了

杜拉斯有哪些作品及生平介绍

  玛格丽特·杜拉斯简介 Marguerite Duras  1914年玛格丽特u2022多纳迪厄生于交趾支那(现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  1921年她父亲去世。  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她母亲在波雷诺(柬埔寨)买了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  1939年她同罗贝尔u2022昂泰尔姆结婚。  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u2022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在书业俱乐部工作,《塔纳朗一家》遭到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 她第一个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去世。同迪奥尼斯u2022马斯科洛相识。  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u2022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参加莫尔朗(即弗朗索瓦u2022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  1944年R.昂泰尔姆被捕并被放逐到布亨瓦尔德,然后放逐到达豪(参见《痛苦》)。她加入法国共产党,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成立寻人处,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  1945年R.昂泰尔姆回来。同R.昂泰尔姆一起成立万国出版社。  1946年她夏天在意大利。同R.昂泰尔姆离婚。  1947年她的儿子让u2022马斯科洛出生。  1950年她发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  1957年同D.马斯科洛分居。  1958年发表《琴声如诉》。她从1955年起反对继续进行阿尔及利亚战争,后又反对戴高乐政权。为各种周刊和杂志撰稿。  1959年为阿兰u2022雷内写《广岛之恋》电影剧本。  1960年当选为美第奇奖评委,但于几年后辞职。“如果存在一个否定的评委会,我就参加。”  1961年她为亨利u2022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u2022雅尔洛合作的结果。  1968年她参加了五月风暴的那些事件。在《绿眼睛》中可读到关于大学生和作家行动委员会诞生的政论文,该文被委员会否定,委员会也在不久后解散。  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  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u2022科克托奖。  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  1984年《情人》获龚古尔奖。  1985年发表《痛苦》。 7月 17日在《解放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玛格丽特u2022杜拉斯在“魏尔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场引起一部分读者的敌对情绪和好几位女权主义者的论战。  1986年《情人》获里茨——巴黎——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  1988年~1989年严重昏迷。住院。 1990年R.昂泰尔姆去世。  1991年发表《华北情人》。  1996年玛格丽特u2022杜拉斯逝世。  作品目录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琴声如诉》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  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 V·斯坦茵的迷狂》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水和森林——广场——音乐之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苏珊娜·安德莱尔——树上的岁月——是的,也许——莎伽王国——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8年 伽利玛  《毁灭吧,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吧,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1977年 子夜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 1977年/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子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信天翁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加莎》 1981年 子夜  《阿加莎或无限的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自《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丛林猛兽>,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詹姆斯·洛德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合作改编;<阿斯珀恩文件>,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杜拉斯和罗伯特·安泰尔姆合作改编;<死亡的舞蹈>,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小说改编,杜拉斯改编》  1984年/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杜拉斯的所有作品

杜拉斯的作品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关于杜拉斯

我只知道杜拉斯说过一句话:除非你非常爱这个男人、否则男人都是难以忍受的

杜拉斯是谁?有何作为?

玛格瑞特杜拉斯,作家.幼时生活在越南后移居法国.代表作<情人>,因被拍成电影而走红.时至今日,杜拉斯热依旧未退去.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人物评价

她的作品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作家王小波生前曾对法国文学大师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推崇:“现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者是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莫迪亚诺,还有玛格丽特·杜拉斯”。杜拉斯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斯很难: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 文学界认为,“杜拉斯与日本的村上春树和中国的张爱玲同为“时尚标志”,她具有富于传奇色彩的经历、惊世骇俗的叛逆性格和与米兰·昆德拉一样响亮的名字。她是一个令当代法国骄傲的作家,和通往法国当代文化的一条重要通道”。有评论称,“如果将一部电影定位西方电影从古典时期转为现代时期的里程碑,那无疑就是杜拉斯的《广岛之恋》——《广岛之恋》以暧昧多义的主题,令人震惊的手法,多纬度地开创了现代电影。作家孙甘露说,“中法两国文化相契的地方比较多,可以说杜拉斯和罗兰·巴特是其中的通道。”法国的评论家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尔称“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是形成杜拉斯作品风格的魅力之所在:意指的震颤波动。”“意指的震颤波动”,它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灵魂附属于一个特定的肉体,老天,它怎么可以被随意模仿。”

请问杜拉斯是谁?他的情人又是谁?

一位越南出生、家境贫寒的法国女孩遇见了一位华侨巨贾之子,双双堕入爱河,演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极端爱情。 杜拉斯在《序言》中说这部小说完全可以命名为《再写情人》,实际上这部重写的《情人》,成就更富于《情人》,是更深情的描写,更缠绵的叙说,不愧为杜拉斯的顶峰之作。

玛格丽特·杜拉斯经典语录

杜拉斯<情人>相信许多女人.羙丽的或不羙丽的.不太年轻的或太年轻的都幻想过这样一个场景——当紧张而忙碌的生活将疲惫和无奈涂抹到她们的脸上.渗透到她们的内心的时候.一个陌生的抑或是熟悉的声音穿过现实生活的喧哗.眞切地停留在她们的耳畔:“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羙.对我来说.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羙.舆你那时的容貌相比.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经典语录大全精选59句

一.身在洞里,在洞底,处于几乎绝对的孤独中而发现只有写作能救你。没有书的任何主题、没有书的任何思路,这就是一而再地面对书。无边的空白。可能的书。面对空无。 二.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 三.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四.人一经长大,那一切就成为身外之物,不必让种种记忆永远和自己同在,就让它留在它形成的地方吧。 五.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确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六.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七.正是这样,他们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你。 八.我总想保留一个地方,让我独自待在那儿,让我可以在那里爱,不知道爱什么,既不知道爱谁,也不知道怎么爱,爱多久。但要自己心中保留一个等待的地方,别人永远都不会知道,等待爱,也许不知道爱谁,但等的是它,爱。 九.一个人如果连灵魂也没有,只是任凭一副驱壳游荡在这个人世,那么他真是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这样的人,谁也不知道他的灵魂去了哪里。是被自己抛弃?还是被生活剥离?我们对此无从而知,但这样的人,我们在对他痛恨之余,我想更应该可怜一下他。 十.太阳消失在山丘后面,河谷折射着阿尔诺河的光芒。这是一条小河,水面闪亮而平静,河湾多而舒缓,河水是绿色的,这一切给它一种睡意朦胧的野兽的姿态。它慵懒地卧在陡峭的河岸,快乐地流淌着。 十一.他们将要分手。她记得,当时开口有多难,多残忍。他们的欲念太强烈,找不到话来表达。他们已经不再相视。他们避免用手和目光接触。是他不想说话。她说过,光是这沉默本身,以及由于沉默而没有说出来的话,乃至其顿挫,其不经意,还有这个躲躲闪闪的游戏,这番幼稚的欲言又止和她的眼泪,这一切本应该使人想到,这就是爱情。 十二.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十三.这一切就在一笑之间,说笑竟变成了**,就像是痛苦必起于**,所以抵抗运动对于投敌合作,饥馑对于严寒,烈士殉难对于卑鄙无耻,都是事出有因的。 十四.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和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 十五.在利益的斗争中,坚持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你得时刻紧绷自己的神经,时刻准备着想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一样,这样的事无论是于身体还是心灵都是极为痛苦的事,所以,或许退出才是最好的选择。 十六.为了在你走后还能见到他。为了跟他交朋友,为了谈论你、保罗和我们的母亲,为了由于对你的爱而一起流泪。 十七.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 十八.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 十九.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干吗要介绍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二十.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 二十一.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二十二.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二十三.她再次转向窗外,对窗外的雨水微笑。 二十四.的确孩子们是扰人的,有孩子时你既不能睡又不能读也不能说,孩子们几乎和生活一样可怕。 二十五.孤独总是以疯狂为伴。这我知道。人们看不见疯狂。仅仅有时能预感到它。我想它不会是别的样子。当你倾泻一切,整整一本书时,你肯定处于某种孤独的特殊状态,无法与任何人分享。你什么也不能与人分享。你必须独自阅读你写的书,被封闭在你的书里。 二十六.对于罪人的定义,我想律法给的还是太过简单,如果一个人伤害了他人,打乱了他人的生活,而这些人甚至是他最亲的人,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和罪人了,我想是这样的。 二十七.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它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二十八.从我一见到他,我便明白我会再一次失去他。 二十九.你永远无法忍受一个男人,除非你很爱很爱他。 三十.你无时无刻不是我身边的那个完整的你。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是离我遥远还是在我近旁,你都是我的希望。 三十一.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三十二.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 三十三.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三十四.她相信,她知道在哪里,在这场外景里,由于他们对于彼此的欲望灵犀相对,他们才变成情人。 三十五.你会认识这世界上所有的孩子,就是永远不会认识这些孩子。 三十六.我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我爱你如今凋残的容貌胜过你夕日的红颜。 三十七.我常常忆起这个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形象。它一直在那里,在那昔日的寂静之中,令我赞叹不止。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惬意、也是我最熟悉、最为之心荡神驰的一个形象。 三十八.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 三十九.当你正在经历一生中最年轻、最受赞美的年华时,这段时光的突然推进有时会使你感到吃惊。 四十.当生活中没有了“沙漠”,不用去考虑那些生活和生存的问题,或者说吧这些都搁置在不是太重要的位置的时候,生活也可以很愉快,但这样难免也说得太过无奈。 四十一.我希望心里的夏季和身外的夏季一样完美,让我忘记终年终日的等待。可是心灵没有夏季。我望着夏季走过,自己却留在了冬季。必须走出这个焦躁难耐的季节,在欲望的阳光下老去。 四十二.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 四十三.我在世界上最爱的是你。胜过一切。胜过我所见过的一切。胜过我所读过的一切。胜过我所有的一切。胜过一切。 四十四.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 四十五.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间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的目标。 四十六.在这地方,人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张望着森林,空空等待、哭泣。 四十七.那个孤独的孩子穿着白色泳衣,瘦弱,是的,可以清楚看见他的身体,他太高了,仿佛是玻璃制成的。已经可以想见这身体将会变成什么样,完美的比例,连接点,纤长的肌肉,每个关节令人惊叹的脆弱,脖颈,双腿,双手上的褶痕,还有那保持得如精确的出射点一般的头,一盏指路明灯,一朵花的果。 四十八.懦弱的爱情本就不可能有结果,但就算是强权使得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我想,他也不可能阻隔爱情,所以,爱情便可以永远在一起。 四十九.在广岛,她把她所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她现在表达的**本身,内韦尔的爱情夭折后幸存的爱——献给了这个日本人。 五十.我长得太矮了,太平庸了,大街上永远也没有人回头看我了! 五十一.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五十二.我处在生与死的爱情之中。我在丢失的感情中发现了你的优点,你令我欣赏的优点。我自认为我是那个唯一的情系你生命的人。然而你在我身边生活的那段时间却使我感到无所谓。它没有使我对你有任何了解。它只是使我更接近死亡,更容易接受死亡,更期盼死亡的到来。你就是这样在一片温柔之情里,在一种永恒的、无辜的而无法接近的**之中站在我的面前的。而你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五十三.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五十四.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五十五.我从未想到中国人会死去,他的身体、肌肤、阳具、双手都会死亡。整整一年,我又回到昔年乘坐渡船会湄公河的时光。这一次,在叙述过程中,清的面容以炫目的光辉突然显示——还有小哥哥,那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我与这些人一起,只和他们一起停留在故事里。 五十六.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 五十七.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五十八.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五十九.这或许根本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蓦然回首的刹那中,光影交错的瞬间,爱情就已悄然来临,然而这爱情到底是偶然间的邂逅,还是无数次刻意之后的相遇,爱本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经常在别人的书上看到杜拉斯这个名字,他是谁?

写那么长每人看简单的说是个法国女作家,可以说是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有兴趣的可以看那些长的

杜拉斯的资料,著作,名言?

姓名:玛格丽特·杜拉斯 出生日:1914年4月4日 星座:白羊座 生日密码 性别:女 血型:未知 地区:越南 出生省:未知 出生市:胡志明市 身份:作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 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1914年生于法国统治越南时代西贡市北郊的朱登地方。18岁首次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在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脸皮的人们》,接着又出版《静静的生活》、《太平洋的波堤》、《吉尔布达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潮热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扁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电影。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 (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左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 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代表作品1943:《厚颜无耻的人》(小说)1944:《平静的生活》(小说)1950:《太平洋大堤》(小说)1952:《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小说)1953:《塔尔基尼亚的小马》(小说)1954:《林中的日日夜夜》(小说)附:《蟒蛇》、《多丹太太》《工地》(小说)1955:《广场》(小说)1958:《如歌般的中板》(小说,中译本题为《琴声如诉》)1959:《塞纳-瓦兹的旱桥》(剧本)1960:《夏夜十点半》(小说)《广岛之恋》(电影剧本)1961:《长别离》(电影剧本,与钱拉·雅罗合作)1962:《昂代斯玛先生的午后》(小说)1964:《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小说)1965:《戏剧第一集》:《河流与森林》、《广场》、《音乐喜剧》;《副领事》(小说)1966:《音乐》(电影剧本)1967:《英国情人》(小说)1958:《英国情人》(剧本)《戏剧第二集》:《苏珊娜·安德雷》、《林中的日日夜夜》、《是的,也许是这样》、《萨加语》、《一个男人来看我》。1969:《她说毁灭》(小说)《她说毁灭》(电影)1970:《阿巴恩,萨巴纳,大卫》(小说)1971:《爱情》(小说)《黄色的,太阳》(电影)1972:《娜塔丽·格朗热》(电影)1973:《印度之歌》(电影剧本)《恒河的女人》(电影)《娜塔丽·格朗热》附:《恒河的女人》(电影剧本)1974:《说话的女人》(同扎维埃·戈蒂耶谈话录)1975:《印度之歌》(电影)1976:《巴克斯泰尔,维拉·巴克斯泰尔》(电影)《她在威尼斯时的名字在荒凉的加尔各答》(电影)1976:《林中的日日夜夜》(电影)1977:《卡车》(电影)《卡车》,附:《同米歇尔·波尔特谈话录》(电影剧本)《玛格丽特·杜拉笔下的地点》(同米歇尔·波尔特合作写成的谈话录)《电影伊甸园》(剧本)1978:《夜船》(电影)1979:《夜船》,附:《凯撒城》、《反面的双手》、《奥雷丽亚·斯代内》(电影剧本)《凯撒城》(电影)《反面的双手》(电影)《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丽亚·梅尔布尔纳说》(电影)《奥雷丽亚·斯代内,奥雷亚而·旺库韦说》(电影)1980:《维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滨》(小说)《坐在走廊里的男人》(小说)《80年夏》(随笔)《绿眼睛》(电影剧本)1981:《阿加塔》(小说)《阿加塔与没完没了的阅读》(电影)《外界》(随笔)《年轻姑娘与男孩》(录音磁带,扬·安德烈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朗读)《大西洋人》(电影)1982:《罗马对话》(电影)1982:《大西洋人》(小说)《萨凡纳海湾》(剧本)《死亡的疾病》(小说)1984:《戏剧第三集》:《丛林困兽》、《阿斯贝尔思的证件》、《死之舞蹈》;《情人》(小说)1985:《痛苦》(小说)《音乐续集》(剧本)《契诃夫的海鸥》(随笔)《孩子们》(电影,与让·马斯科洛和让-马克·蒂里纳合作)1986:《蓝眼睛黑头发》(小说)《诺曼底海边的妓女》(小说)1987:《埃米莉·L.》(小说)1987:《物质生活》(随笔)1990:《夏雨》(小说)1992:《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小说)《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电影剧本)

杜拉斯的全部作品?

一个散发经久魅力的新当代经典小说家  一个二战以后成名的多能多艺型作家  一个具备世界影响的电影艺术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富于个人魅力的女作家之一。在读者心目中,她俨然已成为"法国味"的一部分。她的作品包揽小说、剧本和电影三种叙事方式,雅俗共赏,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杜拉斯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在印度支那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1932年,杜拉斯回到法国,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和数学,毕业后成为法国政府殖民部的秘书,著书立说,宣扬殖民帝国的伟大与完美。战争期间,她与丈夫参加了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后来丈夫不幸被捕,遭到流放,险些命丧黄泉。但杜拉斯却从未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她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甚至将自己的寓所变成了党小组的聚居地。在被驱逐出党后,她依然宣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积极介入法国时政大事: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直到生命的尽头,她也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希望,不停地把希望放在无产阶级身上。  作为一位作家,杜拉斯的创作态度是相当严谨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之中,她的个人风格日渐明朗,语言富有乐感,“在叙事的力量中蕴藏着一种颠覆的力量”(阿兰·罗伯-格里耶)。1943年,她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她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小说和十多部剧本。1984年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情人》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情人》为杜拉斯带来了巨大声誉,却也让读者误以为她是一个只热衷于卿卿我我的通俗作家。其实,杜拉斯风格独特,断裂、急促、重复的词语在她的笔下充满了美丽与震撼,蕴涵着诗歌的力量。杜拉斯在晚年用忧伤的语气说:"尽管绝望,还要写作,是带着绝望的心情写作,那是怎样的绝望啊,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法国的评论界说:"杜拉斯的作品不是女人的作品,它们是如此的强悍有力。"  杜拉斯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尽管如此,杜拉斯的作品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注。读过《劳儿之劫》之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撰文《向写了<劳儿之劫>的杜拉斯致敬》,展开对这部小说的精神分析解读。女性批评家、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瓦也在专著中对杜拉斯作品的主体进行总体考察。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专门研究机构, 如由法兰西研究院资助成立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协会,它每年举行两次专题研讨会,并出版专著讨论杜拉斯作品。  杜拉斯不仅是法国的,也是世界的。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其中多部被改编成电影,如《情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夏夜十点半钟》等。她自己也创作了许多剧本,1960年为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写就的剧本使她扬名世界,该片参选了当年戛纳电影节,获国际影评家协会大奖,还荣获了第1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联合国家奖。她创作的剧本《英国情人》则获得1970年易卜生奖。  1996年,杜拉斯去世,举国哀悼,法国外交部网站上专门刊文悼念。  如今,杜拉斯可称当代作家中得到国际译介和研究最多的作家之一。时值中法文化年,法国文化部和外交部首次大规模挑选中国合作者,合作出版百种翻译图书,杜拉斯作品系列得到高度关注,十种入选其中,作家的地位与影响可见一斑。

谁是杜拉斯

  一个散发经久魅力的新当代经典小说家  一个二战以后成名的多能多艺型作家  一个具备世界影响的电影艺术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富于个人魅力的女作家之一。在读者心目中,她俨然已成为"法国味"的一部分。她的作品包揽小说、剧本和电影三种叙事方式,雅俗共赏,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杜拉斯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在印度支那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1932年,杜拉斯回到法国,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和数学,毕业后成为法国政府殖民部的秘书,著书立说,宣扬殖民帝国的伟大与完美。战争期间,她与丈夫参加了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后来丈夫不幸被捕,遭到流放,险些命丧黄泉。但杜拉斯却从未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她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甚至将自己的寓所变成了党小组的聚居地。在被驱逐出党后,她依然宣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积极介入法国时政大事: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直到生命的尽头,她也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希望,不停地把希望放在无产阶级身上。  作为一位作家,杜拉斯的创作态度是相当严谨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之中,她的个人风格日渐明朗,语言富有乐感,“在叙事的力量中蕴藏着一种颠覆的力量”(阿兰·罗伯-格里耶)。1943年,她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她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小说和十多部剧本。1984年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情人》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情人》为杜拉斯带来了巨大声誉,却也让读者误以为她是一个只热衷于卿卿我我的通俗作家。其实,杜拉斯风格独特,断裂、急促、重复的词语在她的笔下充满了美丽与震撼,蕴涵着诗歌的力量。杜拉斯在晚年用忧伤的语气说:"尽管绝望,还要写作,是带着绝望的心情写作,那是怎样的绝望啊,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法国的评论界说:"杜拉斯的作品不是女人的作品,它们是如此的强悍有力。"  杜拉斯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尽管如此,杜拉斯的作品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注。读过《劳儿之劫》之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撰文《向写了<劳儿之劫>的杜拉斯致敬》,展开对这部小说的精神分析解读。女性批评家、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瓦也在专著中对杜拉斯作品的主体进行总体考察。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专门研究机构, 如由法兰西研究院资助成立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协会,它每年举行两次专题研讨会,并出版专著讨论杜拉斯作品。  杜拉斯不仅是法国的,也是世界的。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其中多部被改编成电影,如《情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夏夜十点半钟》等。她自己也创作了许多剧本,1960年为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写就的剧本使她扬名世界,该片参选了当年戛纳电影节,获国际影评家协会大奖,还荣获了第1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联合国家奖。她创作的剧本《英国情人》则获得1970年易卜生奖。  1996年,杜拉斯去世,举国哀悼,法国外交部网站上专门刊文悼念。  如今,杜拉斯可称当代作家中得到国际译介和研究最多的作家之一。时值中法文化年,法国文化部和外交部首次大规模挑选中国合作者,合作出版百种翻译图书,杜拉斯作品系列得到高度关注,十种入选其中,作家的地位与影响可见一斑。

关于杜拉斯。越详细越好。

情人啊

杜拉斯作品有哪些?

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颜无耻的人》,接着又出版《平静的生活》《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潮热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电影。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的人》(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

杜拉斯是谁啊?

  一个散发经久魅力的新当代经典小说家  一个二战以后成名的多能多艺型作家  一个具备世界影响的电影艺术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富于个人魅力的女作家之一。在读者心目中,她俨然已成为"法国味"的一部分。她的作品包揽小说、剧本和电影三种叙事方式,雅俗共赏,在法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广泛的读者。  杜拉斯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在印度支那度过生命最初十八年的时光。炎热杂乱的殖民地,窘迫变迁的家境,忍耐偏执的母亲,放荡骄纵的大哥,温情落寞的“小哥哥”,如此种种影响了杜拉斯一生,在她日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  1932年,杜拉斯回到法国,进入大学学习政治、法律和数学,毕业后成为法国政府殖民部的秘书,著书立说,宣扬殖民帝国的伟大与完美。战争期间,她与丈夫参加了抵抗运动,并加入法国共产党。后来丈夫不幸被捕,遭到流放,险些命丧黄泉。但杜拉斯却从未放弃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她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甚至将自己的寓所变成了党小组的聚居地。在被驱逐出党后,她依然宣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积极介入法国时政大事: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直到生命的尽头,她也没有放弃共产主义的希望,不停地把希望放在无产阶级身上。  作为一位作家,杜拉斯的创作态度是相当严谨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之中,她的个人风格日渐明朗,语言富有乐感,“在叙事的力量中蕴藏着一种颠覆的力量”(阿兰·罗伯-格里耶)。1943年,她以杜拉斯为笔名发表第一部小说《无耻之徒》,从此步入文坛。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广受好评,入围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被改编成电影。她一生创作了四十多部小说和十多部剧本。1984年荣获龚古尔文学奖的小说《情人》为她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情人》为杜拉斯带来了巨大声誉,却也让读者误以为她是一个只热衷于卿卿我我的通俗作家。其实,杜拉斯风格独特,断裂、急促、重复的词语在她的笔下充满了美丽与震撼,蕴涵着诗歌的力量。杜拉斯在晚年用忧伤的语气说:"尽管绝望,还要写作,是带着绝望的心情写作,那是怎样的绝望啊,我说不出它的名字……"法国的评论界说:"杜拉斯的作品不是女人的作品,它们是如此的强悍有力。"  杜拉斯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尽管如此,杜拉斯的作品一直深受学术界的关注。读过《劳儿之劫》之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撰文《向写了的杜拉斯致敬》,展开对这部小说的精神分析解读。女性批评家、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瓦也在专著中对杜拉斯作品的主体进行总体考察。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专门研究机构, 如由法兰西研究院资助成立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协会,它每年举行两次专题研讨会,并出版专著讨论杜拉斯作品。  杜拉斯不仅是法国的,也是世界的。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其中多部被改编成电影,如《情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夏夜十点半钟》等。她自己也创作了许多剧本,1960年为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写就的剧本使她扬名世界,该片参选了当年戛纳电影节,获国际影评家协会大奖,还荣获了第14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联合国家奖。她创作的剧本《英国情人》则获得1970年易卜生奖。  1996年,杜拉斯去世,举国哀悼,法国外交部网站上专门刊文悼念。  如今,杜拉斯可称当代作家中得到国际译介和研究最多的作家之一。时值中法文化年,法国文化部和外交部首次大规模挑选中国合作者,合作出版百种翻译图书,杜拉斯作品系列得到高度关注,十种入选其中,作家的地位与影响可见一斑。

请问,杜拉斯是什么?谢谢

一个散发经久魅力的新当代经典小说家 一个二战以后成名的多能多艺型作家 一个具备世界影响的电影艺术家

玛格丽特·杜拉斯一共写了几本书?书名分别是什么?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玛格丽特·杜拉斯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玛格丽特·杜拉斯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杜拉斯爱情名言

杜拉斯爱情名言1、 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2、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颓败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3、 我的生活像一只果子,我漫不经心地咬了几口,但没有品尝味道,也没有注意自己在吃。活到这个年纪,长成这个模样,不是我的责任。这个模样得到认可,它就是我的模样。我欣然接受,也别无选择。我就是这个女孩,一经确定永不改变。 ——杜拉斯 《平静的生活》4、 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 ——杜拉斯5、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 貌相比,我 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杜拉斯 《情人》6、 每一本打开的书,都是漫漫长夜。 ——杜拉斯7、 经历过孤独的日子,我终于喜欢上自己的无知,与它们相处我感到惬意,如同那是一炉旺火。这时就该听任火焰缓缓燃烧,不说一句话,不评论任何事。必须在无知中自我更新。 ——玛格丽特·杜拉斯8、 若我不写小说,不是作家,那么我应该是一个妓女。 ——杜拉斯 《情人》9、 我在世界上最爱的是你。胜过一切。胜过我所见过的一切。胜过我所读过的一切。胜过我所有的一切。胜过一切。 ——玛格丽特·杜拉斯 《萨瓦纳湾》10、 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11、 你无时无刻不是我身边的那个完整的你。无论你在做什么,无论是离我遥远还是在我近旁,你都是我的希望。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12、 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杜拉斯 《情人》13、 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确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是不是用她所未曾见过的爱情去爱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玛格丽 特·杜拉斯 《情人》14、 当初,您很美,但如今,我更爱您饱经风霜的容颜。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15、 他的微笑不带一丝惭愧,而且没有任何悲伤,只带着一份难以抑制的纯真。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16、 从我一见到他,我便明白我会再一次失去他。 ——杜拉斯 《直布罗陀水手》17、 如果爱,请深爱,爱到不能再爱的那一天。 ——杜拉斯 《情人》18、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她的【情人】里写道: 我变老了,我突然发现我老了。 他也看到这一点,他说,你累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情人》19、 我处在生与死的爱情之中。我在丢失的感情中发现了你的优点,你令我欣赏的优点。我自认为我是那个唯一的情系你生命的人。然而你在我身边生活的那段时间却使我感到无所谓。它没有使我对你有任何了解。它只是使我更接近死亡,更容易接受死亡,更期盼死亡的到来。你 就是这样在 一片温柔之情里,在一种永恒的、无辜的而无法接近的诱惑之中站在我的面前的。 而你对这一切却一无所知。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男人》20、 的确孩子们是扰人的,有孩子时你既不能睡又不能读也不能说,孩子们几乎和生活一样可怕。 ——玛格丽特·杜拉斯 《80年的夏天·3》21、 再过几年,等我忘记了你, 等习惯的力量使我又有了其他的相同经历, 我会想起你,就像想起遗忘的爱情一样。 我会回忆这段经历,如同回忆可怕的遗忘一样。 我现在就知道我会那样做的。 ——杜拉斯 《广岛之恋》22、 你仿佛集千名女子于一身 ——玛格丽特·杜拉斯 《广岛之恋》23、 “压抑的感情总会让人有扭曲的快感” ——玛格丽特·杜拉斯 《中国北方的情人》24、 大家说盛夏开始了,这可能。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公园里面的玫瑰花已经开了。我不知道在它们盛开时没有人看见,而它们就那样花香四溢开了好几天以后就凋谢了。这些花从来没有让那个忘性大的女人看过,我还根本没见到它们时,它们就凋零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 《大西洋的 男人》25、 爱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 ——杜拉斯

玛格丽特 杜拉斯 生平简介 著作

杜拉斯 资料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台港澳地区译为玛格丽特·杜拉, 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拉斯。 杜拉斯的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在她后来的作品中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的故事。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杜拉斯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她不停的创作的正是这部小说。这个故事里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杜拉斯很难描述,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她自己写的:“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 为了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忘掉纠缠我们的烦恼。可是写作既能掩盖也能曝露。所以杜拉斯在试探,重复,在寻找恰当的词语,“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杜拉斯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的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杜拉斯的作品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玛格丽特·杜拉斯都有哪些作品

  代表作品 《情人》《广岛之恋》。  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等奖项。她写作别具一格,一度成为许多女作家模仿的对象。

求杜拉斯的资料与作品(最好提供网站)

杜拉斯简介 Marguerite Duras1914年玛格丽特u2022多纳迪厄生于交趾支那(现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 1921年她父亲去世。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她母亲在波雷诺(柬埔寨)买了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1939年她同罗贝尔u2022昂泰尔姆结婚。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u2022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在书业俱乐部工作,《塔纳朗一家》遭到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 她第一个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去世。同迪奥尼斯u2022马斯科洛相识。 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u2022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参加莫尔朗(即弗朗索瓦u2022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1944年R.昂泰尔姆被捕并被放逐到布亨瓦尔德,然后放逐到达豪(参见《痛苦》)。她加入法国共产党,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成立寻人处,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 1945年R.昂泰尔姆回来。同R.昂泰尔姆一起成立万国出版社。 1946年她夏天在意大利。同R.昂泰尔姆离婚。1947年她的儿子让u2022马斯科洛出生。 1950年她发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 1957年同D.马斯科洛分居。 1958年发表《琴声如诉》。她从1955年起反对继续进行阿尔及利亚战争,后又反对戴高乐政权。为各种周刊和杂志撰稿。 1959年为阿兰u2022雷内写《广岛之恋》电影剧本。1960年当选为美第奇奖评委,但于几年后辞职。"如果存在一个否定的评委会,我就参加。"1961年她为亨利u2022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u2022雅尔洛合作的结果。1968年她参加了五月风暴的那些事件。在《绿眼睛》中可读到关于大学生和作家行动委员会诞生的政论文,该文被委员会否定,委员会也在不久后解散。 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u2022科克托奖。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 1984年《情人》获龚古尔奖。 1985年发表《痛苦》。 7月 17日在《解放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玛格丽特u2022杜拉斯在"魏尔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场引起一部分读者的敌对情绪和好几位女权主义者的论战。 1986年《情人》获里茨一巴黎一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1988年-1989年严重昏迷。住院。 1990年R.昂泰尔姆去世。 1991年发表《华北情人》。 1996年玛格丽特u2022杜拉斯逝世。作品目录《《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琴声如诉》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 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 V·斯坦茵的迷狂》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水和森林-广场-音乐之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苏珊娜·安德莱尔-树上的岁月-是的,也许-莎伽王国-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8年 伽利玛 《毁灭吧,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吧,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1977年 子夜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 1977年/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子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信天翁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加莎》 1981年 子夜 《阿加莎或无限的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自《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丛林猛兽>,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詹姆斯·洛德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合作改编;<阿斯珀恩文件>,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杜拉斯和罗伯特·安泰尔姆合作改编;<死亡的舞蹈>,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小说改编,杜拉斯改编》 1984年/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杜拉斯的后代是谁

杜拉斯的后代是:让·马斯科罗是他唯一的儿子。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作家、电影编导。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十八岁时定居巴黎。自1942年开始发表小说,1950年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使杜拉斯成名。这段时期的作品富有自传色彩。

杜拉斯名言

1、写作是走向bai死亡,身处死亡之中。2、如果我不是du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zhi3、太晚了,太晚了,在我dao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4、我在想,人们总是在写世界的死尸,同样,总是在写爱情的死尸。5、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6、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7、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8、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9、干吗要介绍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10、我长得太矮了,太平庸了,大街上永远也没有人回头看我了!关于衰老11、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12、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13、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杜拉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一)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这是法国传奇女作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人生格言,也是她情感的真实写照。 写作,是杜拉斯奔放的生命;爱情,是杜拉斯绚丽的人生。写作和爱情在她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她惊世骇俗的叛逆,坦荡荡的胸襟,备受争议却又令人迷恋。她温柔,却也暴躁,是天才,也是自恋狂,一切都不再重要。她是法国文化的骄傲,她是文化时尚的先导,她是世界读者的情人,她是玛格丽特·杜拉斯。 1914年4月,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酷热的越南西贡。她出生的地方充斥着烦躁不安、酒精和闪电般的爱情。就像她的人生命运一样,注定了大起大落。在她30岁的时候,她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拉斯。 杜拉斯的童年,充满了苦难。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抛弃了她的母亲、她和两个哥哥。她母亲的霉运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幸、贫穷和无休止的争吵。 她的母亲根本无力支撑这个家庭,有时他们甚至无法填饱肚子。对杜拉斯来说,更糟的是,她的母亲偏爱她的两个哥哥,对她根本不屑一顾。因为她是一个女孩子,在她的母亲看来,总有一天,时间一到,女儿就非走不可了。 生活总有醉人的甘甜,也许是穷则思变的缘故吧,上学时代,杜拉斯就特别渴求上进。 有些记忆片段时常浮现眼前,不容易忘记,特别是那些底色灰暗的记忆。有一次,校长告诉她的母亲说:“太太,你的女儿法语考试第一名。”她的母亲什么也没说,她一点儿也不满意,因为法语考试第一名的不是她的儿子。杜拉斯愤慨地说:“这是我的母亲,我所爱的母亲,卑鄙!卑鄙!” 杜拉斯的童年是苦难的、绝望的。在杜拉斯的记忆中,她的母亲一天到晚板着脸,神思恍惚,衣服穿得乱糟糟的,一看就知道她疲惫无力,心情烦躁。她的母亲每天都挣扎在沮丧和失望之中。那绝望的心情绵绵不断,从没有消失过。从她母亲那绝望的神态可以看出,她的母亲没有勇气活下去。 有这样一个绝望的母亲,她反而觉得是她的幸运。她的母亲绝望得越彻底,她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热情就越强烈。日复一日,杜拉斯和她的母亲越来越疏远。 (二) 内心的情欲世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永不枯竭。酗酒、纵欲,杜拉斯的自残来源于一种与生俱来的毁灭感。这种毁灭感源于她的家庭,她的童年经历。她的精神家园———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亲情的信心,早已不复存在。她的内心世界已被重重灾祸彻底毁灭,而带给她这种颠覆性灾难的,是她的母亲,是当时的殖民环境。杜拉斯一生对于情欲的饥渴,在这个缺乏爱的环境中已经初具雏形。 在15岁的时候,漂亮的杜拉斯就一身风尘女子的打扮,站在码头等待着她的情人。一个身体羸弱、意志残疾的纨绔子弟,一位三十来岁的中国男人胡陶乐。他是杜拉斯的第一个情人,是她一生难忘的情人。 这个中国男人从老式汽车中走出来,将烟盒递给跷起一只脚放在栏杆上卖弄风情的杜拉斯。他面对这个漂亮又风情的女孩内心横生出一种欲望,颤抖不已。 杜拉斯的眼神,瞟过他的豪华汽车和他手指上硕大的黄金戒指。那些困扰她已久的、因贫穷而生的羞耻,烟消云散了。 在学校,她唯一的白种女友对她说,宁可做妓女卖身,也不去照顾麻风病人。终于,杜拉斯来到富丽堂皇的大屋里,说:“我来找你是为了钱,你觉得我值多少钱?”她满脸的微笑,一滴痛楚的泪珠从她抽搐的面颊上滑落。没有人了解她心里的苦楚,没有人帮助她摆脱生活的残酷,她只能独自思索,独自心碎。 杜拉斯并没有爱上她的第一个情人,至少这时还没有。情欲完全是出于利欲和性欲的一拍即合。杜拉斯希望情欲可以把她从生存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一个一无所有的青春期叛逆女孩,能够向社会交换的,除了肉体,没有其他。 在他的资助下,杜拉斯回到法国。前往法国的渡轮在印度洋的星空下漂浮,肖邦的钢琴曲从热闹非凡的大厅流溢而出。 此时此刻,他对她的所有恩惠和深情,像上帝的福泽一般浮现,感召她、融化她、碾碎她、摧毁她。她就像后知后觉般,情欲突然消泯,爱情突然觉醒。她为了和他的这场生离死别失声痛哭。 18岁的杜拉斯在这一刻剥开利欲、情欲的茧,找回了真正属于那个年纪的自己。她的眼泪,就是这场爱情的证明。杜拉斯也许明白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45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三) 杜拉斯从小就迷恋写作,童年的不幸给了她创作的灵感和源泉,她的作品都是她隐秘生活的再现,她用严肃而充满尊严的文字,表白她对情欲的渴求。她曾说:“我在做其他任何事情之前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作,此外什么也不做。”杜拉斯的作品都是以抒发自我的痛苦,死亡与毁灭开始的。她每次心灵的倾诉,都有关于爱和恨的沉重足音。 1935年,杜拉斯在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和政治学。杜拉斯却立志要做小说家:“写作,玛格丽特·杜拉斯。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我有的只是用来写作的铅笔和水笔。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我越写作,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字里。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杜拉斯漂亮,却放荡,她深谙对付男人的方法:必须非常地爱他们。杜拉斯从不掩盖对情欲的渴求,与生俱来的毁灭感令她自甘堕落。 在杜拉斯看来,“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1939年,杜拉斯与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罗贝尔是她前一个情人的好朋友。但是,婚姻阻挡不了杜拉斯对情人的渴望。 1942年,她遇到了迪奥尼·马斯科洛,对他一见钟情。她施展全身的魅力征服了迪奥尼·马斯科洛,并将迪奥尼·马斯科洛引见给丈夫认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和两个男人生活在一起。 杜拉斯过着心中充满爱情、欲望和激情的矛盾生活。她不放过哪怕一次和情人约会的机会。“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 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爱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直到70岁依然如此。她曾经对最亲密的女友说:“真奇怪,你考虑年龄,我从来不想它,年龄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说同样的话,但那只是一句话罢了。对于杜拉斯来说却不。她说的和做的,真的是同一回事。 “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的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时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杜拉斯却恰恰是这样一个女人。 年近古稀的杜拉斯认识了二十来岁的大学生扬·安德烈亚,一个同性恋者,她的最后一个情人。杜拉斯昔日风韵已荡然无存,她的面容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 (四) 晚年的杜拉斯酗酒更厉害、脾气更暴躁。杜拉斯把扬·安德烈亚养在家里,给他买名牌衣服,给他钱花,像宠物一样宠爱着他。扬·安德烈亚帮杜拉斯打字、帮她收拾家务,给她开车、陪她上电影院,陪她出席各种宴会,他们形影不离。两个人在一起时,杜拉斯使用的是杜拉斯式的语言,爱他的时候,她说:“扬,你跟我一起走了吧”;恨他的时候就说:“我的东西你一点也得不到,别痴心想得到什么。” 她反对他的一切交往,不许他多看一眼男人,也不许他多看女人一眼,扬的母亲到巴黎看扬,扬也是偷偷去见面。扬一时在她身边,一时宣告失踪,不留一句话,不打一个电话,杜拉斯就会辗转不安。就这样,两个人一起生活了16年。是爱情吗?不是爱情吗?至少像爱情吧。 1996年3月3日,杜拉斯完成了她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是全部》后悄然离世,就像书的名字一样,预示着她带着全部的情感走完了人生。全世界知道杜拉斯的人终于可以说,这确实是杜拉斯的最后一次爱情了。 你可能无法接受,甚至无法理解杜拉斯的纵欲多情,但是你必须承认她是一个出色的作家。她一生完成了六十多部小说,《厚颜无耻之人》、《情人》、《广岛之恋》、《长别离》等成为不朽的经典。 那些经历过令人心碎的感情折磨和痛苦摧毁的女性深深地迷恋着杜拉斯的文笔与独特风格,她们甚至把她的作品当作《圣经》一样,无法自拔,沉浸其中。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到,这个形象,我却从不曾说起。它就在那里,我无声无息之中,永远使人为之惊叹。在所有的形象之中,只有它让我感到自悦自喜。只有在它那里,我才认识自己,感到心醉神迷。” 这就是玛格丽特·杜拉斯,“我的一生都在与异于常人的感觉作斗争。”一个放荡的躯壳里承载着一个伟大作家的灵魂,使岁月无憾,让生命永远。

杜拉斯是哪个国家的

杜拉斯是法国的。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等奖项。她写作别具一格,一度成为许多女作家模仿的对象。

玛格丽特 杜拉斯 生平简介 著作

杜拉斯 资料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台港澳地区译为玛格丽特·杜拉, 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3日),法国作家。 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杜拉斯。 杜拉斯的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 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在她后来的作品中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的故事。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 杜拉斯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她不停的创作的正是这部小说。这个故事里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杜拉斯很难描述,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首先我们应该相信她自己写的:“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 为了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忘掉纠缠我们的烦恼。可是写作既能掩盖也能曝露。所以杜拉斯在试探,重复,在寻找恰当的词语,“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杜拉斯作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的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 玛格丽特·杜拉斯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杜拉斯的作品 《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出版社,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 《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 《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 《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 《树上的岁月》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 《慢板如歌》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 《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 《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 《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 《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 《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劳儿·维·斯坦茵的迷醉》 1964年/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 《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 《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 《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 《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 《戏剧——卷二》 1968, 伽利玛 《毁灭,她说》 1969年 子夜 《毁灭,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 《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 《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 《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 《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 《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 《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 《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 《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 《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 《卡车》 1977年/电影 《卡车》1977年/剧本 子夜 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1977年 子夜 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 《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 《塞扎蕾》 1979年/电影 《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 《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阿尔巴特罗斯出版社 《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 《80年夏》 1980年 子夜 《绿眼睛黑头发》 1980年 《电影日志》 《阿伽达》 1981年 子夜 《阿伽达或无限阅读》 1981年/电影 《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 《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根据《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 《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 《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 《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 《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 《戏剧——卷三 1984/戏剧 伽利玛 《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 《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 《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 《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 《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 《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 《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 《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 《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 《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 《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 《写作》 1993年 伽利玛 《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 《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一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

杜拉斯的资料,著作,名言?

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籍贯:法国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1914年生于法国统治越南时代西贡市北郊的朱登地方。18岁首次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在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颜无耻的人》,接着又出版《平静的生活》《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潮热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电影。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的人》(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   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691.htm

杜拉斯是哪个国家的

法国人本名叫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在印度支那《广岛之恋》 《印度之歌》 以《情人》小说获得1984年龚古尔文学奖

杜拉斯是哪个国家的?

法国

杜拉斯个人简介?

玛格丽特·杜拉斯,生卒: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籍贯:法国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另有同名《机动战士高达》机体——杜拉斯 目录 简介 个人概述 个人经历 写作风格 爱情历史 生平概况 个人荣誉 作品目录 出版信息 杜拉斯经典语录 《机动战士高达》机体——杜拉斯 简介 作者介绍: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个人概述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年4月4日-1996年3月 3日),法国作家。 又译玛格丽特·莒哈丝。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印度支那嘉定市(即后来越南的西贡/胡志明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人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在印度支那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成了她创作灵感的源泉。 1943年她自己把自己的姓改成了父亲故乡的一条小河的名字 - Duras 杜拉斯。杜拉斯在大学里学过数学、法律和政治学。毕业后从1935年到1941年在法国政府殖民地部当秘书,后来参加过抵抗运动并加入共产党; 1955年被共产党开除党籍。她的成名作是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年)。后来作品中,她通常描写一些试图逃脱孤独的人物。她早期的作品形式比较古典,后期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并赋予心理分析新的内涵,给小说写作带来了革新,常被认为是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但遭到作者本人的否定。 1984年,她的《情人》获得龚古尔文学奖。杜拉斯的文学作品包括40多部小说和10多部剧本,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如《广岛之恋》(1959)《情人》(1992)。同时她本人也拍摄了几部电影,包括《印度之歌》和《孩子们》。杜拉斯的一生,就是她不停创作的一部小说。这个故事充满着酷热、暴风雨、酒精和烦躁不安,对话和失语、闪电般的爱情等等。描述杜拉斯很难: 温柔还是暴躁?天才还是自恋狂?(参看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玛格丽特·杜拉斯》)她自己写到:"我是作家。其它的都尽可忘掉”。她在作品中叙述了“说”的需要、艰难和恐怖。“试着”写作,就像“试着”去爱一样,心里明知道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不可能的爱情和对爱情的追求,是她作品的重要主题。 她的小说经常围绕着一个爆炸中心,通常由一个瞬间的暴力场面引起叙述。广岛与爱情,死亡和肉欲象征地糅合在一起。“毁灭,她说”。这种语言又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这是一种大海一样的音乐,围绕一个主题无穷的变幻,倾诉和欢庆,控制和失控。玛格丽特·杜拉斯与1996年3月3日逝世,葬于蒙帕纳斯公墓。 个人经历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教师。1914年生于法国统治越南时代西贡市北郊的朱登地方。18岁首次返回祖国法国。在巴黎在大学攻读法律、数学、政治学。但却立志要做小说家。1942年出版处女作《厚脸皮的人们》,接着又出版《静静的生活》、《太平洋的波堤》、《吉尔布达的水手》等小说。当法国掀起新潮热潮后,法国文坛也随而产生了新小说运动。他也因在1958年出版的小说《麾狄拉特干达毕业》而被誉为新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曾获文学奖。1959年名导演亚兰勒纳请她为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广岛之恋》撰写电影剧本。这部作品在法国大受欢迎,创下很高的票房纪录,而她的名字也传遍世界。之后她编剧的另一部片又获大奖,她的名气更响了,她的小说纷纷被改为电影。1966年她开始了导演生涯。 杜拉斯以小说《厚颜无耻之辈》(1943)开始她的文学天涯,她的作品不仅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而且尤其注重文体,具有新颖独特的风格。她早期的小说《太平洋大堤》(1950)充分反映了童年时代的贫困生活,还有不少作品也是以印度支那的社会现实为题材的。《直布罗陀海峡的水手》(1952)等充满了镜头般的画面和口语式的对话,因此,大都被改编成影片;后来的小说如《塔吉尼亚的小马》(1953),《琴声如诉》(1958),《洛尔·V.斯坦的迷醉》(1964)等则善于打破传统的叙述模式,把虚构与现实融为一体,因而使她一度被认为是新小说派作家,其实她的小说只是在手法上与新小说类似,重视文体的诗意和音乐性,但在构思方面却大不相同,她在作品中描绘贫富对立和人的欲望,是在以独特的方式揭露社会现实。杜拉斯在戏剧和电影方面同样成就卓著,她分别在1965、1968和1984年出版了三部戏剧集,在1983年还获得了法兰西学院的戏剧大奖。 作为法国重要的电影流派“岸派”的成员,她不仅写出了《广岛之恋》(1960)、《长别离》(1961)这样出色的电影剧本,而且从1965年起亲自担任导演,从创作优秀影片《印度之歌》(1974)开始,每年都有一两部影片问世,而且有不少获得了国际大奖。 杜拉斯的六十余种作品始终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其中最著名的是杜拉斯在七十岁时发表的小说《情人》(1984)。在这部十分通俗的、富有异国情调的作品里,她以惊人的坦率回忆了自己十六岁时在印度支那与一个中国情人的初恋,荣获了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并且被译成40多各种文字,至今已售出250万册以上,使她成为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法语作家。1996年3月3日,星期天。深受欢迎的法国当代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走完了81年的生命旅程。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具有一个预言般的名字--《这是全部》。

情人杜拉斯txt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鹿柴(王维)

杜拉斯是哪个港口

阿尔巴尼亚

杜拉斯的内容提要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有魅力的作家、戏剧家和电影编剧。杜拉斯出生在法属印度支那,十九岁回到法国。殖民地的生活经历成为她的创作源泉。七十岁那年,其自传体小说《情人》荣获198折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从此,杜拉斯名声大振,赢得了全世界的读者。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构成了杜拉斯美丽而传奇的一生。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难以归类的作家、一个现实生活中难以模仿的女性。有评论说,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而作为一个作家,她的艺术魅力则无可抵挡。杜拉斯是一位永远可以被阅读的作家,她的文字和她的面容一样,留给我们的是一种苍茫而恒久的美。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介绍

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陶拉迪欧,法国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编导。她的成名作是1950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代表作有《广岛之恋》《情人》等。曾获龚古尔文学奖、法兰西学院戏剧大奖等奖项。她写作别具一格,一度成为许多女作家模仿的对象。

杜拉斯作品中的绝望和欲望

杜拉斯说,“爱之于我们,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的英雄梦想。”但杜拉斯作品中的爱情并不是只有爱情,爱情总是伴随与其有关联的其它一些事物的出现,才会在最大程度趋向爱情和世界的本真。比如无尽的欲望和激情,比如挥之不去的悲剧气息和苍凉意味。《情人》里,绝对爱情似乎完全被性爱、肉欲所取代,但整个过程又都笼罩在痛苦和绝望的气氛中。 几乎所有杜拉斯的作品都有对个人以及时代的痛苦进行的细致体察和不断反抗。比如《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这部同样有着自传色彩的小说里,母亲带领子女在太平洋岸边修筑堤坝抵挡大海侵蚀土地,妹妹却对哥哥产生了隐匿而狂热的感情,最后哥哥与一个富有的女人走了,痛苦的妹妹站在路边面对可怕的现实,陷入无望的等待中。《广岛之恋》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一对无论从各方面都相距极为遥远的男女,却在广岛相遇并相爱了,并且爱得深切,这种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最终以法国女人的最终离开为结局。而女主人公的初恋发生在多年前的战争期间,她曾与一位德国士兵相恋,他们同样是有着很大差距的一对,狂热地相爱使他们难舍难分,她几乎要留下来。作品中这种受阻的爱情,荒凉无奈的人生,虚无绝望的状态,或者面临毁灭的境地,都跟她生活的大背景以及印度童年的环境有关。 大背景,二战摧毁了无数生命和物质文明,人类经历了精神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这种危机直接导致了战时及战后一段时期内人们价值信仰的动荡,人类进入到一个“困惑的年代”,对人和人的存在产生了怀疑,并且在失去上帝和理性的归属后,深切地感受到了人存在于世的荒诞性。逐渐发达的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社会问题。当时的文学哲学都染上了浓厚的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 杜拉斯在印度支那的童年环境:法国为了稳固殖民统治,号召大家到遍地黄金的殖民地开辟新的人生,《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杜拉斯写道:“母亲是法国北部老资格小学教师,不久前嫁给了一位小学教师,两人均受到了宣传广告和皮埃尔·洛蒂的书的诱惑,急不可耐地来到殖民地探险。”印度支那的生活景象充满着原始、野性和死亡的气息,有可怕凶猛的热带季风,有吃了太多芒果而死亡并被抛尸荒野的一个个小生命,有因海潮来袭在炎热的七月份划船背井离乡的当地人。 “河水从洞里萨、柬埔寨森林顺流而下,水流所至,无论什么都被卷去。无论遇到什么,都让它冲走了,茅屋、丛林、熄灭的火烧余烬,死鸟,死狗,淹在水里的虎、水牛,溺水的人,捕鱼的饵料,长满风信子的泥丘,都被大水裹挟而去,冲向太平洋,连流动的时间也没有。”巨大的自然之力充满了未知,生存和死亡都没有方向。 杜拉斯的家庭生活状况在殖民地的大环境下也非常尴尬,比起那些白人殖民地统治阶层,她们过的日子远远无法企及,并且经常遭受到这些殖民者的鄙夷和排斥,但是与当地的原住民的生活比较而言却又是相对优越的,是当地人眼中的上等人。这样漂浮于上下两个极端的状态使杜拉斯的家庭并不能完全归类于其中的哪一种。给杜拉斯一种身份的焦虑。 “人们常说我是在烈日下长大的,我的童年是在骄阳下度过的,我不那么看。人们还常常对我说,贫困促使小孩多思。不不,不是那样。长期生活再地区性饥馑中的‘少年--老人",他们是那样,我们不是那样,我们没有挨过饿,我们是白人的孩子,我们有羞耻心,我们也卖过我们的动产家具之类,但是我们没有挨过饿。” 父亲在她7岁的时候就得了重病去世了,母亲在暹罗海弯旁边购置了一份200公顷的地产,但这是一块无法耕种的盐碱地,一年的时间里有一半都是浸泡在海水中的,只有等到海水退潮,才可以用河水去种植水稻,第一年的收成只是几包稻谷。母亲决定借贷30万法郎修建一条可以一劳永逸的堤坝来拦截太平洋的海水。结果历时七年,在几次的修修补补,终于即将喜获丰收时,“河水淹没一切,淹没了母亲的大坝,摧毁了她的希望,就像是世纪初的大水,神秘而强大,人类的任何意志都无济于事。” 童年的杜拉斯就生活在沉闷、躁动、没有希望的生活气氛里。就像《情人》里写的:“我才十五岁半,在那个国土上,没有四季之分,我们就生活在唯一一个季节之中,同样的炎热,同样的单调,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一个狭长的炎热地带,既没有春天,也没有季节的更替嬗变。” 《情人》里的母亲有对儿女前程的期盼,盼着女儿“读完中学,然后再正式通过中学数学教师资格会考”,“每时每刻都在为他的儿女、为她自己的前途奔走操劳”,她办过法语专科学校、利用古堡孵养小鸡、修筑堤坝抵挡海水,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带来家庭团圆和生活改善的希望。但就像西西弗一样,不停奋斗却又屡战屡败,儿子们“也算是尽到了他们的责任,他们把摆在他们面前的时机都一一给堵死了”,钱都被大哥败坏光了,“五十多岁的大孩子,依然不事生计,不会挣钱”,小鸡也全死了,田地因为没有行贿分到盐碱地,堤坝也被海水摧毁。在现实这个巨人下存在十分渺小,最后只能面临欲望破灭的无力。“前后整整持续了七年。后来,到了最后,是不抱希望了。希望只好放弃。围海造堤的打算,也只好放弃。”“母亲终于平静下来,像是被封闭起来一般。” “这个家庭的各种事情已经到了终点,她不停的去去来来四处奔波,这时以告结束,就在这个时候,我才第一次真正弄清楚那种疯狂”,“她并没有因为疯狂而成为病人,她只是疯狂的活着,就像过着健康生活一样。” 生存的欲望就像辛苦构建起的堤坝,一夜间消失不见,当自己始终坚信的即将到达的欲望终点被击碎时,这种心理创伤是巨大的,但是这也未能阻止生存本能所带来的前行的力量。于是欲望转换了方式,希望在爱情和肉体中得到释放和满足。 爱情在杜拉斯作品中总包含着无尽的欲望与激情。杜拉斯从欲望出发来确立了女性的性别身份,她说:“女人就是欲望,女人不能男人写什么便跟着写什么,女人若不从欲望入手,那她就不是在写作,而是在剽窃”。在杜拉斯笔下,欲望的主题常常通过爱情的形式呈现,爱情是她的人物的生存状态,而欲望和爱情的等值在她的书中是一种原则:“每次我有欲望,我就有爱情”。 不可遏止的、甚至疯狂致命的情欲涌动在杜拉斯的文字间,她将激情的瞬间每一细节融入到作品当中,也融入到生命的灵魂深处。因此,她的情也就幻化为生命本身。同时在她的精神世界里,爱情能够照亮人的精神和感官,能够通过“我”对他者的开放,最大限度地张扬自我。于是在这种欲望的宣泄中,人能掌控自己生命的方向,能暂时抛弃现实的迷茫和荒谬,感受到最原始的快乐和最真实的存在。 就像中国的情人“身体是瘦瘦的,绵软无力,没有肌肉,或许他有病初愈,正在调养中,他没有唇髭,缺乏男性的刚劲”,“人很瘦弱,看来经受不起那种使人痛苦的折辱”,但“只有生殖器是强有力的”;“他在我大哥前已不成其为我的情人。他人虽在,但对我来说,他已经不复存在,什么也不是了。他成了烧毁了的废墟”,甚至于家人对他的评价大意是“类似于沙漠上发现的腐尸”,毫无生机可言,对于他父亲的阻挠,他也只是哭,但在最后一次的做爱中却像“一个年轻的谋杀犯”,或者“一个年轻的猎手”,他的皮肤,他的性器官,都“有着无可言状的温柔甘美”,而我此时也像“他的孩子一样”,一切都在迎合他的欲望,让他把我捕捉而去。贫穷的家境、强权的家长、孱弱的身体,此时都被奔腾的爱欲打破,生命的力量强壮的生长,成为对抗绝望的武器。 但是杜拉斯的爱情和欲望的隐喻,就像小说《黑夜号轮船》里男女主人公无意中通过电话相识,然后在一次次黑夜中漫长的通话,虽然未曾谋面但乐在其中,那种思念、期盼、等待交织成的痛苦的爱情令他们疯狂。“只有爱情之爱情存留,只要不停的感到燃烧的欲望,这种爱情便会在长时间的无拘无束中,在充盈与虚无的漫无尽头的追寻中得以增强”,爱情总是具体的、有限的,欲望是本体化的、无限的,所有的欲望在被诱惑激发出来不久,就被欲望的无法满足一一断裂,而正是这种断裂反过来凸显了诱惑的永恒性。 然而激情不可能长时间存在,新鲜感终将逝去,爱情注定要消逝,欲望注定不能满足,欲望的真正对象是匮乏。而人生的悲剧就在于欲望是不死的,它将纠缠一生,欲望可以被无数次的摧毁,但却并不能阻止欲望的再次产生,并且它还会以多种不同形式、不同情态得以体现,甚至也会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欲望的满足,只是一种永无归期的流放,因而性爱终究无法拯救爱情。《情人》中,情人产生发自内心的爱情后,却不得不面临即将永远离去的残酷现实,于是“离别的日期尽管为时尚早,但是分别一经确定下来,他对于我,对于我的肉体,就什么也不能了”,身体孕育性欲,它也许让在性爱中亲密无间的双方感到最大程度的接近爱情,但终究不能拯救爱情在尘世间的坠落,性爱的激情背后仍是失落,身体的片刻欢愉也融入了化不开的悲哀和毁灭的疯狂气息。 杜拉斯对欲望的追寻最终走向了虚无,但她深刻之处,在于将人从紧紧束缚欲望的道德中解放出来,交还给绝望却永恒的欲望本身,使人退却、惊惧的犯罪感被纯洁而自然地打碎,人得以回归原本属于自己的欢乐,无拘无束的继续生命的探求,真正的痛苦不是欲望,而是人类把恶赋予了欲望。杜拉斯笔下的欲望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美,确实人首先是具有肉身实在的人,而生命的存在首先且一直是肉身的存在,控制生命之欲,只会让生命枯萎,灭绝肉身的欲望便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杜拉斯作品《广岛之恋》全文是什么?

1957年,一个30来岁的法国女演员,来到广岛参加拍摄一部宣传和平的影片.在片中,她饰演一个护士.回国的前一天,她在咖啡馆里遇到了一个日本男子.他曾经参加过日本侵略战争,战后来到广岛,当了建筑工程师.偶然的相遇产生了短暂的爱情.然而他们一个是有妇之夫,另一个则是有夫之妇. 这个日本男子使女演员想起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他也是一个异国青年,一个德国士兵.恍惚中,两个人混为一人. 早晨,他们恋恋不舍地分手了.但是,日本男子很快又在拍摄外景的现场找到了她.他们一起来到日本男子的家.晚上又一起走进咖啡馆.女演员神情迷乱,语无伦次,向对方叙述了自己的往事.那是14年前,在自己的家乡——法国的小城市内韦尔,她和一个德国占领军的士兵相爱.当时,她18岁,德国士兵20岁.他们疯狂地相爱,但不能公开,只能偷偷地到一些断壁残垣处幽会.他们准备结婚,打算逃往国外.但是,在内韦尔光复前,她的情人被法国抵抗运动战士的冷枪打死了.她伏在尸体上痛哭,几近疯狂.内韦尔的居民把她当作内奸来对待.她被剃光了头,关进了地窖. 时光流逝冲淡了她的记忆.然而,此时此刻在广岛,另一个异国男子却使她深深地陷入痛苦的追忆之中.酒,不能实现的爱情,即将到来的离别,广岛的惨剧,她个人的痛苦……一切都混淆在一起了.她把今日的他,当成昔日的他,向他倾诉当时发生的一切,歇斯底里地喃喃自语. 日本男子打了她一记耳光,使她清醒过来. 夜深了,他们分手了.女演员困惑,痛苦地回到旅馆,然而始终不能平静,于是又走上街头徘徊.而日本男子也同样不能安宁,又来到街头追随她,一直到天明…… 最后,他们又在旅馆见了面.日本男子要求女演员留下,她回答说不.他们彼此相视,却又视而不见.他们互相呼唤着对方:广岛——内韦尔. 女人说:广岛,这是你的名字. 男人说:是的,这是我的名字.你的名字叫内韦尔,法国的内韦尔! 我听到有人说:凡是不能实现的爱情就叫做广岛之恋,这是一首永恒的悲伤的歌

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一蔬一饭,他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出自玛格丽特杜拉斯哪一本书

一直以来的误传改纠正了,不是杜拉斯说的,它出自于陈丹燕的《鱼和它的自行车》

杜拉斯的个人评价

玛格丽特·杜拉斯,生卒: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籍贯:法国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一个坦荡走入通俗读者群体的严肃作家,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杜拉斯经典语录1..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2 如果我不是一个作家,会是个妓女.   3 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4 我在想,人们总是在写世界的死尸,同样,总是在写爱情的死尸。   5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6 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7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   8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9 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传体小说《情人》荣获198折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从此,杜拉斯名声大振,赢得了全世界的读者。写作与爱情,是杜拉斯生命的全部。七十多部作品、近二十部电影、诸多的情人,构成了杜拉斯美丽而传奇的一生。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难以归类的作家、一个现实生活中难以模仿的女性。有评论说,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而作为一个作家,她的艺术魅力则无可抵挡。杜拉斯是一位永远可以被阅读的作家,她的文字和她的面容一样,留给我们的是一种苍茫而恒久的美。

玛格丽特·杜拉斯:真正的故事,是我

我们总以为人生像一条路,从起点延伸到终点;就像一本书,以为人生是一本编年史。这是不对的。亲身经历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并不自知。然后,经由记忆,我们自以为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眼中所见的是余光,是表象。事情的其余部分被死死地、不由自主地掩盖了玛格丽特·杜拉斯简介,无法触及。当死亡临近,这种感觉尤其强烈,看着吧,我期待那一刻。 真正的故事,是我 【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艾尔维·勒马松 1984年9月28日,《新观察家》刊发了艾尔维·勒马松(Hervé Le Masson)对杜拉斯的访谈。访谈中,杜拉斯谈到了小说《情人》是如何写成以及自己的家庭和经历对于创作的影响。访谈收录在《1962-1991私人文学史:杜拉斯访谈录》一书,该书中译本即将由中信出版社于近期出版。 《新观察家》:《情人》来源于一个形象、一张照片…… 玛格丽特·杜拉斯:对。《情人》中的文字最早应该叫《绝对的形象》。这些文字贯穿了一本有关我的电影和我本人的影集。这个形象、这张没有拍下的照片被写进了书里。 它原本记录的是一次横穿河流的渡轮航行。这个中心形象——和这艘渡轮一样,或许,已经不在了,还有这片风景、这个国家,也毁掉了——以至于它们只有我认识,只能随我和我的死亡而消逝。可它们一直都在,永远醒目,呈现在这本书里。 在影集中,我本想谈论另一张也许已经消失的照片——为了其他人——为了绝对的形象。照片摄于河内的一个下午,我母亲与她的三个孩子在一起。当然,这本书并不是源于这张照片,但是每当提到母亲与她的绝望时都会指向它——她与生俱来的绝望那么纯粹——我引用书上的句子。 在《堤坝》中,我向她致敬,她没有看到,也没有读到。对她而言,我在书中指控了她的失败,我否认这一点。她的不理解始终是我人生的一大遗憾。《情人》这本书不一样,它是假的。我的情人是中国人,这样的说辞,即便在一本书里,在我母亲的有生之年都是不可能出现的。一个中国男人——她女儿的情人——即便富得咋舌,也是一个污点,也许比堤坝毁掉还要严重,因为损害了她赖以生存的东西,在这里,就是她的种族、她的白人身份。 玛格丽特·杜拉斯 《新观察家》:您在《情人》中写道:“我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从来就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有些广阔的场所会让人们以为那里有人存在,这不是真的,那里一个人也没有。” 玛格丽特·杜拉斯:我们总以为人生像一条路,从起点延伸到终点;就像一本书,以为人生是一本编年史。这是不对的。亲身经历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并不自知。然后,经由记忆,我们自以为知道发生了什么。然而眼中所见的是余光,是表象。事情的其余部分被死死地、不由自主地掩盖了,无法触及。当死亡临近,这种感觉尤其强烈,看着吧,我期待那一刻。有些散落的点、闪烁的点,或者发光的线,通向阴暗难辨的区域。我们看着自己向前,却不知前方是什么。或许生命中的每个瞬间要真的经历过才能留下点什么去回味和思考。你们的历史、我的历史,都是不存在的,顶多是词汇的 *** 。可以说我的人生故事、我们的人生故事,但不能说历史。从想象中回溯时间的长河方能赋予其生命。勒鲁瓦-古尔汉最可信的研究成果是他从前辈史学家的正统研究中发展出的个人理论。他把自己当成拉斯科野人,想象他在河边会做什么。他会涉水,穿过那条河,寻找通往浅滩的路,他会穿过那条河。向着韦泽尔河的浅滩,他一路寻找,最终发现了原始时期最早的房屋。 《新观察家》:读完这本书,我们发现它很难定义。既不是小说,也不是自传,甚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它是如何写就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我是按小节、按时间段写就的,从来没有试图找出各个时间段之间或深或浅的呼应。我听任其间的联系在我不自知的情况下发生,顺其自然。写作的考验在于每天要回到这本正在写成的书,跟随它的步调,听它的指挥,让自己适应它,适应这本书。只有音乐式的创作。不管怎样,与这本书合拍的过程是音乐性的。如果不这样写,总会写出其他的书,可它们的主题不是写作。这些东西不是书,而是另一些人,另一种消费,另一种道德,另一个社会,彼此孤立,没有传承,也没有融合,在历史的夹缝中承载其主题,走向注定的结局,并且在别处,在思想史和权力的运转机制中存在过。可这些不是写作,不是自由。 《新观察家》:下笔之前,有没有具体激发写作的因素? 玛格丽特·杜拉斯:我想是一些字眼。也许。我看到它们,把它们排列起来,句子接踵而至,紧紧抓住它们,被它们包围,它们自行生长。这些字眼一成不变,从未失手。有些在句子中;有些贯穿全书。“荒凉”一词标注了整本书的节奏,“情人”亦然。还有“白”和“白色”,丛林中的白色小屋,白墙在河水中的倒影,白人的别墅,以及孩子与白人少女晶莹洁白的皮肤。“中国”同样占据了这本书。一个朋友对我说:“你写的不是那个中国男人,你写的是中国。”的确,中国甚至虏获了埃莱娜·拉戈内尔,而她的身体也充斥着整本书。我是在重读的时候发现的。《情人》中运用了一贯且连续的借代手法。我是后来才发觉孕育这本书并为其定调的人不是现在的我,而是内心的另一个我。这个我不受控制,有独立的意志。总之,我认为伟大的小说和“真正”的小说不能脱离自我。真正的故事,是我。 杜拉斯和母亲 《新观察家》:您在《情人》中运用的叙事方法通过激发想象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是将之束缚在传统的叙事结构中。 玛格丽特·杜拉斯:我想是因为自我中独特的部分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在这里,乡愁已经不在,怨恨也消散了。遗忘中出现了这些画面。一切都过去了。政治风云也过去了,无论在世界还是在这片幻灭的土地上。我远走法国。我喜欢在那儿停留,在法国,在北部平原,在卢瓦尔河。我从不觉得需要再看看印度支那。倒是我懵懂年岁时不了解的法国,我一直想看看它的样子。 《新观察家》:您能具体解释一下“流动的写作”的含义吗? 玛格丽特·杜拉斯:当我从哥哥的恶行写到赤道的天空,从深不可测的丑恶写到深不可测的蓝天,从挑唆做坏事写到无限的形成,就是在进行流动的写作。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流动的写作就是这样,没有指向,游走于词语的波峰,转瞬即逝。它永远不会打断阅读,不会越俎代庖。没有给出说法,也不解释。 《新观察家》:在永隆,一个寡妇独自带着三个孩子。你们是怎样的家庭? 玛格丽特·杜拉斯:我们家和所有家庭一样,只是更为开放、更加粗鲁。我们看起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不会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这种野性,是我们的骄傲。至于其他的,我们所受的教育与法国甚至欧洲的教育毫无关系。如果你孩提时的房间正对着赤道森林,20岁时读到波德莱尔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家庭关系中总有令人厌恶的地方。在我们家,它是公开的。就像是一条生物界的法则。如果一个家庭中的关系是好的、友善的、令人愉快的,那么它的自然生态就经过了人为的扭曲。家庭首要的天性是一种可怕的动物本能。人们不是注定在一起生活的。家庭是由共享食物和驯养行为联系起来的一段共同生活的状态。父母们总说,生活“以后”会好的,“要放眼未来”。只有以后我们才能好好生活,在我们彼此分开的时候。活着,就要忘记法则。 《新观察家》:您提到您兄长的恶意。您对读者说他是《猎人之夜》中的杀人犯。可以解释一下原因吗? 玛格丽特·杜拉斯:可以。他永远不会感到内疚,向来厚颜 *** 。他大概从来没有在做完坏事后考虑别人的处境。我称之为:恶意。他掌控着这个家,令人畏惧。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把他和《猎人之夜》中的父亲作比较,那是一个介于罪犯和父亲之间的摇摆不定的人物。 玛格丽特·杜拉斯 《新观察家》:三个孩子中,他总能得到您母亲全部的爱?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的。毋庸置疑。她应该知道他为什么变成这样。她应该知道她给他添了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她应该会觉得是自己害他受尽折磨,所以有责任保护他。她对待大儿子就跟对待宗教信仰一样。他是上帝。 我父亲去世的时候,她对我说我父亲总是偏爱小哥哥,他“不爱大儿子”。父亲死了,可另外两个孩子还在,他一直都耿耿于怀。 《新观察家》:您这样写道:“我15岁时就有了一张耽于逸乐的脸,尽管我还不懂什么是逸乐。这张脸看起来十分触目。”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的,我当时还不懂,可我准备好了。因为我已经有了系着黑色宽边饰带的玫瑰木色男帽、金丝皮鞋和让妈妈的连衣裙更修身的皮带。那是我哄母亲买来的,在某一个绝望的日子里。 这张照片拍下的一刻,没有人知道这次乘船渡河的意义。它开启了我的人生。随后,有关这场爱情,即我自身的欲望,我头一次向母亲撒了谎。 有件事我从未说过。那是我第一次见到一个女人能有多美:女人的身体和脸庞蕴含的美感。那是1926年。事情发生在西贡,沙内大街和卡提拿街的转角。我当时在沙内大街。对面走来一个女人,向卡提拿街转去。一切只持续了几秒钟。 她穿着一条黑裙子,飘逸,轻盈,如丝般顺滑。裙子及膝,腰部收起。她的个子很高,身材苗条、健美。一头亮丽的黑发剪成男孩子的样式。裙子很合身,和她的身体融为一体,配上优雅的步伐,令人惊心动魄。上身和裙子一样是丝绸质地,由暗灰色和黑色方格拼接而成。领口开得很大,没有袖子。那个女人穿着高跟鞋。没戴任何首饰。她的美令人无法忘怀。她从我身边经过时,我有一种被灼伤的感觉,我在原地愣了许久。 现在我知道那抹高挑瘦削的身影依然是安娜-玛丽·斯特雷特。因而也是贝蒂·费尔南代斯(Betty Fernandez)和玛丽-克洛德·卡彭特(Marie-Claude Carpenter)。 《新观察家》:您还有别的什么想说的? 玛格丽特·杜拉斯:我想再说一点。出书总要经历一段艰难的日子。即便反响很好,这段日子也不好过,有点像一个葬礼。把这本书置于一种有罪的境地。作者不得不维护它。谈论这些让我感到害怕,仿佛戒酒治疗后穿过一片空地。为写作辩护就有点像在承认写作是件坏事,这点令人难以忍受。我没什么好辩解的,人们总会遗忘,无论是我还是别人玛格丽特·杜拉斯简介,忘得一干二净。 (黄荭、唐洋洋、张亦舒译) 本文发表于《文艺报》2018年3月9日7版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杜拉斯的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巴黎的《情人》第二章 走不出的印度支那一殖民地之梦二 异乡的母与子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四 湄公河畔的爱与恨第三章 情系法兰西一魂归故里二 她,已经出发三初涉文坛四 不平静的生活第四章 为自由,为和平一《痛苦》二 理想,选择,沉默第五章 写作与激情一时光流转,才情依然二 杜拉斯的迷狂——沉沦三部曲三 音画时尚——电影十年第六章 爱情不老,生命永驻一“这份爱情”二 穿越生命的文字三苍茫恒久的美第七章 尾声致杜拉斯(跋)注释参考书目杜拉斯作品年表

情人杜拉斯名句(2)

  27、我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我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你比年轻时还要美,我爱你如今凋残的容貌胜过你夕日的红颜。——杜拉斯《情人》   28、我希望心里的夏季和身外的夏季一样完美,让我忘记终年终日的等待。可是心灵没有夏季。我望着夏季走过,自己却留在了冬季。必须走出这个焦躁难耐的`季节,在欲望的阳光下老去。——玛格丽特·杜拉斯   29、正是这样,他们喜欢你是因为你是你。——杜拉斯   30、他说他爱她直到他死——杜拉斯《情人》   31、他们很小的时候,母亲有时候会带他们去看旱季的黑夜。她要他们好好看这天空。它在黑夜与白天一样碧蓝,看这明晃晃的大地,一直看到它的尽头。还要他们仔细聆听黑夜的响声,人们的呼唤,他们的歌声笑语,以及同受死亡困扰的犬类哀怨的吠声,还要倾听所有这些呼喊,它们同时诉说难以承受的孤独,和诉说这分孤独的歌声的瑰丽。她说,人们通常对孩子隐瞒的东西,相反应该告诉他们,如劳动,战争,离别,不公正,孤独,死亡。是的,生活的另一面,既苦难深重又无从补救,也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就像应该教会他们仰望天空,欣赏黑夜世界的壮美一样。孩子们常要求母亲解释,她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母亲总是回答孩子们说,她不知道,谁也不知道。而且你们必须知道这一点。首先知道这一点:我们一无所知。——玛格丽特·杜拉斯《中国北方的情人》   32、我长得太矮,太平庸了,大街上再也没人看我了。——杜拉斯   33、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至死不渝。——杜拉斯《情人》   34、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和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容颜。——杜拉斯《情人》   35、比起你年轻的美貌,我更爱你那饱受岁月摧残的容颜——杜拉斯《情人》   36、爱情之于我。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不死的欲望。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杜拉斯   37、她相信,她知道在哪里,在这场外景里,由于他们对于彼此的欲望灵犀相对,他们才变成情人。——玛格丽特·杜拉斯《中国北方的情人》   38、有谁知道我生命的真相。——杜拉斯   39、与你年轻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杜拉斯《情人》   40、不久后,太阳升起来了。一只小鸟飞过平台沿着房屋的墙壁逝去。它以为屋子是空的,它离屋子很近,碰到了一只玫瑰,一只被我称作凡尔赛宫的玫瑰。它迅速抖动了一下。这是花园里唯一一朵被余光照亮的花。我听到玫瑰被小鸟飞翔时柔美的羽毛碰撞时发出的哀怨,我看着那朵花。开始它像是充满生机地颤抖着,渐渐地又恢复到平常的样子。——玛格丽特·杜拉斯《大西洋的男人》   41、太阳消失在山丘后面,河谷折射着阿尔诺河的光芒。这是一条小河,水面闪亮而平静,河湾多而舒缓,河水是绿色的,这一切给它一种睡意朦胧的野兽的姿态。它慵懒地卧在陡峭的河岸,快乐地流淌着。——杜拉斯《直布罗陀水手》   42、我们到了圣罗马诺,天色呈赤褐色。路上已经不见太阳,但有一会儿山丘顶上还能见到。从山脚到山顶,种满了橄榄树。房屋跟土地一色,很好看。没有一户的边上不矗立着柏树,这是一种甜美得腻人的景色。——杜拉斯《直布罗陀水手》   43、他说他知道她此时的感受,这种绝望,这种难受。他说这不奇怪,有时候,在夜里某一时刻,人会感到慌乱不安,说他知道人那时没着没落的。——玛格丽特·杜拉斯《中国北方的情人》   情人杜拉斯名句2   1、当生活中没有了“沙漠”,不用去考虑那些生活和生存的问题,或者说吧这些都搁置在不是太重要的位置的时候,生活也可以很愉快,但这样难免也说得太过无奈。   2、当你不能控制别人,就要控制你自己,赛车和做人一样,有时要停,有时要冲。   3、后来他不知再和她说什么了。后来,他把这意思也对她讲了。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4、多少春秋风雨改,多少崎岖不变爱,多少唏嘘的你在人海。   5、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命运,然而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性格。我们无法改变所有人的环境,无法保证所有人都是处在那样一个能培养出良好性格的环境,所以,请不要轻易地去评论每一个人的好坏。   6、我发现,要他违抗父命而爱我娶我、把我带走,他没有这个力量。他找不到战胜恐惧去取得爱的力量,因此他总是哭。他的英雄气概,那就是我。他的奴性,那就是他的父亲的金钱。   7、在利益的斗争中,坚持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你得时刻紧绷自己的神经,时刻准备着想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一样,这样的事无论是于身体还是心灵都是极为痛苦的事,所以,或许退出才是最好的选择。   8、人们身上似乎都沾染了某种古怪的特征,我们也是那样,我母亲身上那种疏懒迟钝,在我们身上也出现了。在这个地方,人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张望着森林,空空等待,哭泣。   9、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   10、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意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时候的你更美,与你那时的容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11、恨之所在,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   12、那时候你还年轻,人人都说你美丽。   13、在我很年轻时,一切已经太迟。   14、泪水既安慰了过去,也安慰了未来。   15、向往生活的幸福尽管那么强烈,也不可能完全分散她的这种绝望。   16、这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该有的想法吗?诅咒自己的兄长、母亲,并且想把他们杀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生才能把她炮制得如此不可理喻?   17、如果那个男人爱你,他的眼睛里就有疼惜。如果不爱就只有欲望。   18、或许爱情当时并不存在,只因为有了回忆的描摹,爱才以情窦初开的美丽面目示人。   19、恨之所在,就是沉默据以开始的门槛。只有沉默可以从中通过,对我这一生来说,这是绵绵久远的苦役。我至今依然如故,面对这么多受苦受难的孩子,我始终保持着同样的神秘的距离。我自以为我在写作,但事实上我从来就不曾写过,我以为在爱,但我从来也不曾爱过,我什么也没有做,不过是站在那禁闭的门前等待罢了。   20、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倍受摧残的面容。   21、今天这份悲哀,我认为它是与生俱来来,我几乎可以把我的名字转给它,因为它和我那么相像,那么难解难分。   22、这一切就在一笑之间,说笑竟变成了战争,就像是痛苦必起于战争,所以抵抗运动对于投敌合作,饥馑对于严寒,烈士殉难对于卑鄙无耻,都是事出有因的。   23、我们本就不应该把围困住我们的沙漠看成是生活的唯一,就算是生活得贫穷,过得拮据,我们也还是可以享受生活得快乐的,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只是需要大家开开心心地在一起罢了,或一次大扫除,或一次聚谈,或一次小小的节日活动,甚至每一次的晚餐。生活,本就不应该考虑得那么复杂,简单而贫乏的生活,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24、突然之间,她知自己深爱着他。一份她从不承认的爱情。那份曾经流失的爱情,就像流水过细沙般,瞬间消失。这段情,终被她重新发现。在大海上,在音乐飘扬时,被发现。   25、与你年轻的时候相比,我更喜欢你现在备受摧残的容颜。   情人杜拉斯名句3   1.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时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人们总是要你相信在哪些地方曾经有过怎样一个人,不,不是那样,什么人也没有。   2.你被看就不能回看。看就是一种好奇的行动,表示对什么感到兴趣,在注意什么,只要一看,那就表明你低了头了。被看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去看。看永远是污辱人的。   3.少女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好像这次轮到她也纵身投到海里自杀,后来,她哭了,因为她想到堤岸的那个男人,因为她一时之间无法断定她是不是曾经爱过他,因为,他已经消失于历史,就像水消失在沙中一样,因为,只是在现在,此时此刻,从投向大海的乐声中,她才发现他,找到他。   4.她说,他们应该继续一如既往地生活,身处荒漠,但心里铭记着又一个吻,一句话,一道目光组成的全部爱情。   5.事情就在这时发生了,我没对你说起过的爱情,就在那儿,我在那儿永远永远地看见了一个蓝眼睛黑头发的外国小伙子,为了他,那天晚上我想在海滨酒吧间当着你的面去死。   6.她说:忽然间在世界这片经纬密布的织物上,你面积很小的脸部有一根纬线突然变得脆弱易断了,那情形差不多等于一根手指勾住一根丝线,丝线将断未断。她说她的错乱是从那晚他熟睡时开始的,当时她发现了——同时也察觉出这张脸和世界万物的终点有所不同——他俩有着一样的归宿,那就是他俩已被双双卷走,被运动着的时间用同一种方式研烂磨碎,直到世界重新获得那根光滑的纬线。   7.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   情人杜拉斯名句4   1、当我越写,我就越不存在。我不能走出来,我迷失在文里。   2、我的面容已经被深深的干枯的皱纹撕得四分五裂,皮肤也支离破碎了。它不像某些娟秀纤细的容颜那样,从此便告毁去,它原有的轮廓依然存在,不过,实质已经被摧毁了。我的容颜是被摧毁了。   3、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   4、干吗要介绍作家呢?他们的书就已足够。   5、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   6、我在想,人们总是在写世界的死尸,同样,总是在写爱情的死尸。   7、写作是走向死亡,身处死亡之中。   8、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9、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   10、我生活的故事是不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个什么人,其实什么人也没有。   11、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   12、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   13、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象的。   14、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相互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   15、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   16、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   17、杜拉斯,我烦透你了。   18、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的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时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   19、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那是因为她不喜欢。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20、我长得太矮了,太平庸了,大街上永远也没有人回头看我了!关于衰老   21、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22、太晚了,太晚了,在我这一生中,这未免来得太早,也过于匆匆。才十八岁,就已经是太迟了。在十八岁和二十五岁之间,我原来的面貌早已不知去向。我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变老了。

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

<<广岛之恋>>看了一遍,搞不明白它要表现什么

杜拉斯情人主要写什么故事?

《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杜拉斯重新写的《情人》。《情人》发表于杜拉斯70岁那年(1984年),引起巨大轰动,后来得知自己的初恋情人逝世的消息,她又重写了《情人》,改名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1991年)。《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一位越南出生、家境贫寒的法国女孩遇见了一位华侨巨贾之子,双双堕入爱河,演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极端爱情。然而这爱情却遭到各方面的阻挠。女孩所在的中学在家长的压力下几乎把她从学校赶出运河。女孩的寡母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因对方是中国人而心存芥蒂,而中国情人的父亲更因对方是洋人,门不当户不对,不予应允,甚至以死相逼…… 杜拉斯在《序言》中说这部小说完全可以命名为《再写情人》,实际上这部重写的《情人》,成就更富于《情人》,是更深情的描写,更缠绵的叙说,不愧为杜拉斯的顶峰之作。《情人 乌发碧眼》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一个杜拉斯小说合订本。这本册子里是杜拉斯的两篇小说《情人》和《乌发碧眼》。这两篇小说没有什么关系。《乌发碧眼》的笔法较为晦涩难懂,有浓重的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特征,比如意识流和支离破碎的叙述结构等。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