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燕之家 / 问答 / 详情

审评茶叶应包括哪两个项目

2023-06-25 10:03:51
nicf

审评茶叶应包括(外形和内质)两个项目。

第一项、外形审评(干评):

指干茶的外形审评,简称“干评”。主要看:形态、色泽、整碎、净度、老嫩度。

后面四项归为内质审评,是指茶叶冲泡后的审评,简称“湿评”。

第二项、汤色审评(湿评):

包括茶汤的色度、亮度和清澈度。一般在10分钟内观察汤色较好,因茶汤会受温度和时间影响,导致汤色有所变化。鲜叶中主要的呈色物质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青素、花黄素等几类。

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是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所以其保留量与干茶和叶底色泽有关。但是,叶绿素受热后,一部分转变为脱镁叶绿素,参与干茶色泽的构成;少部分会产生水解,转变为亲水性,进入茶汤影响茶汤色泽。花黄素、花青素为鲜叶中的主要水溶性色素,易被氧化而变成橙、红色,甚至褐色等各种氧化产物,直接影响绿茶的色泽。

决定茶汤色泽的主体物质还有茶多酚。鲜叶中的茶多酚是无色或近于无色的,在制茶与存放过程中,茶多酚因氧化导致颜色由浅变深,最后变得暗沉。

第三项、香气审评(湿评):

指嗅闻冲泡后茶叶散发的香味状况,包括纯异、香型、浓淡、鲜陈、持久性等。

最适合于人闻茶香的温度是45℃—55℃,温度过高会烫伤鼻腔,温度太低香气会变的微弱,难以鉴别香气。审评时,将整个鼻部探入杯内,使整个鼻部充分感受香气的变化。闻香的时间是2—3秒。

第四项、滋味审评(湿评):

审评茶汤滋味,是用舌头不同部位充分感受茶汤滋味,以此来辨别茶汤的纯异、浓淡、醇涩、鲜陈、爽滞等。

品尝茶汤的适宜温度也是45℃—55℃。茶汤入口后,需停留3—4秒,味觉不灵敏者,可尝味2-3次。茶汤审评中,由于冲泡时间较长,茶味有所加重,这对于初学者和喝茶较少的人来说,刚开始会难以接受,所以要慢慢体会。

第五项、叶底审评(湿评):

叶底指的是茶叶经冲泡后的茶渣。叶底审评包括茶叶嫩度、色泽、整碎、大小、净度等。

对于发酵类的茶,还要看发酵度是否均匀;对于采大叶的茶,主要看叶片的肥厚度。茶叶类型不同时,叶底的标准稍微有所差异。叶底的评判,可将茶叶的原料展露无疑,原料标准如何,大部分决定了茶叶的等级。

根据五项因子,对茶叶等级的高低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就有了正确的答案。每一款茶的审评,无非是跟原料、工艺、存放时间有关。对于初学者,一定要具备专业知识,这样,审评时具有正确的感官,就不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茶叶审评方法

是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通过茶叶审评实验室的干评台如LF-200GP型干评台用精度为0.01的电子称取出500g茶样放置在“样茶盘”上在通过扦取的方式在“评茶盘”上摇匀再对茶叶的外形进行综合评分按条索的外形、色泽、整碎、净度来综合审评茶叶的外形得分约占20%左右另外是通过在湿评台如LF-260SP型湿评台上进行茶叶冲泡不同的品种,按不同的数量用电子称如(LF-165DZC电子称)一般为3-5-7g等放置国家标准茶叶审评杯再进行水温为90-100度冲泡先拿盖或半开盖闻香约占20-30%再倒出茶汤国家标准茶叶审评碗再看汤色色泽约占5-10%再用品茗杯尝滋味约占30-40%再把叶底倒在叶底盘(如LF-480型叶底盘)用LF-960型网匙捞出叶底,看叶底约占5-10%
2023-06-25 03:45:571

茶叶审评的重要性有哪些?

(一)对茶叶生产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 从鲜叶采摘毛茶成品的每一环节都需审评,及时发现问题,反馈到生产环节。 (二)对科学研究起着一个客观评定的作用。 新品种的选育,栽培措施的确立,新工艺的研究都离不开审评。 (三)茶叶贸易,必须用审评与检验手段来确定品质及价格。 正确的审评检验,能准确无误地执行国家好茶好价、次茶次价的价格政策。
2023-06-25 03:46:211

茶叶审评时最先评价的是

茶叶审评时最先评价的是:外形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进行审评,确定茶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的主要方法。感官评茶是评茶师根据标准样茶对各类茶的品质特征和规格在“比较”的基础上衡量茶叶的品质。审评室内要求光线明亮、柔和、稳定、环境清静、空气新鲜。标准的审评室,地处北半球的,采光设施要朝北,地处南半球的要朝南。外形审评台漆成黑色,内质审评台漆成白色。茶叶品质评审分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项目。条形红绿茶的外形审评又分松紧、老嫩、整碎、净杂四项因子,乌龙茶则分条索、色泽、净度三项因子。茶叶审评通常先评外形,样茶投入样匾或样盘后,摇动样匾或样盘使茶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毛茶先看上段茶,后看中段茶,再看下段茶;精茶先评上段和下段茶,后评中段茶。秤取样茶3g,投入审茶杯,以新鲜开水约150ml冲泡5分钟,将杯内茶汤滤入审茶碗,先评茶汤汤色、嗅香气,再评滋味,辨别汤味特征。茶汤吮入口内吸入空气,在舌面上振动循环三次而同时产生茶叶香气的感觉,尝味时可同时辨别香气的纯度与高低,俗称“三口气”者为上品。最后将审茶杯内茶渣取出置于叶底盘或审茶杯盖反面评比叶底的嫩度、匀度和色泽。
2023-06-25 03:46:291

茶叶审评的审评技巧

如下是建立在严谨的基础上通过茶叶审评实验室的干评台如LF-200GP型干评台用精度为0.01的电子称取出500g茶样放置在“样茶盘”上在通过扦取的方式在“评茶盘”上摇匀再对茶叶的外形进行综合评分按条索的外形、色泽、整碎、净度来综合审评茶叶的外形得分约占20%左右另外是通过在湿评台如LF-260SP型湿评台上进行茶叶冲泡不同的品种,按不同的数量用电子称如(LF-165DZC电子称)一般为3-5-7g等放置国家标准茶叶审评杯再进行水温为90-100度冲泡先拿盖或半开盖闻香约占20-30%再倒出茶汤国家标准茶叶审评碗再看汤色色泽约占5-10%再用品茗杯尝滋味约占30-40%再把叶底倒在叶底盘(如LF-480型叶底盘)用LF-960型网匙捞出叶底,看叶底约占5-10%
2023-06-25 03:47:212

六大茶类审评的克数与时间

克数为3g,浸泡时间为5分钟。于茶叶的等级判定,国家有其专业的审评标准,六大茶类审评的克数为3g,浸泡时间为5分钟。克数用英文字母g表示,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
2023-06-25 03:47:462

茶叶审评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什么

茶叶的品质审评不是易事,要想得到好茶叶,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各类茶叶的等级标准,价格与行情,以及茶叶的审评、检验方法等。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这里粗略介绍一下鉴别干茶的方法。干茶的外形,主要从五个方面来看,即嫩度、条索、色泽、整碎和净度。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符合外形要求(“光、扁、平、直”)。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所以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六级 细紧有锋苗 紧细尚有锋苗 尚紧实 尚紧 稍松 粗松 可见,以紧、实、有锋苗为上。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整碎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叶片茶汤色泽。所以如果允许,购茶时尽量冲泡后尝试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互相比较一下,这样次数多了,就容易很快掌握关键之 所在了。国内茶叶品种车载斗量,非专业人士,不太可能每种茶都判断出好坏来,也只是取自己喜欢的几种罢了。产地的茶总的来说较纯正,但也由于制茶技艺的差别,使得茶叶质量有高低之分。香气茶叶经开水冲泡五分钟后,倾出茶汁于审评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受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滋味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汤色审评水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叶底审评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2023-06-25 03:47:521

茶叶审评室的要求

茶叶审评室的要求。那你必须得茶叶质量过关了,不做关关怎么行?消费者怎么引用啊?必须的茶叶质量好这样消费才能更高一些。
2023-06-25 03:48:002

茶叶审评的目的和意义

  茶叶审评与检验,对茶叶生产起着指导和促进作用,对科学研究起着一个客观评定的作用,一向被看成茶叶生产的中枢。茶叶生产的特点在于茶鲜叶不是最终产品,而需要经过加工,塑造品质,才能进入市场。因此,每个加工环节都存在着品质问题,每个工序都要经过品质鉴定才能进入下工序,成品要对照国家(或地方)标准进行品质检验,才能进入商品市场。从中又可以发现各加工工序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改进办法,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鉴定中,往往要经过审评检验来确认成果的可靠性及评定其等级高低。
2023-06-25 03:48:291

审评用水温度一般为多少度

审评用水温度一般为100℃。这是因为任何的茶叶都有不同于自己的温度,有些茶叶适合98度,有些茶叶适合100℃,而最好的茶叶应该就是属于白茶了,它在100℃的水温下5分钟就可以冲泡开,而且在这个时候无论是香气还是口感是最好的。第一、水温100℃,白茶够香。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温度高可以帮助挥发香气物质。沸水可以激发白茶中的芳香物质,让喝茶的人能够充分感受到茶叶的香气。可别浪费了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花香,毫香还有青草香哦。第二、水温100℃,白茶够醇。高温能够舒展身体,打开毛孔释放出体内的元素。不仅仅是芳香物质会被析出,茶多酚等元素也会跟着被释放。第三、水温100℃,白茶够真。质量真正良心的白茶是真金不怕火炼,水温100℃根本不算什么,就算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不在话下。好白茶还要耐泡,得受得起一轮又一轮沸水的冲击。绿茶的评审我们通过茶叶感官审评确定茶叶的品质优劣,价值高低,从而划分等级。感官审评分为干评和湿评,常以湿评内质为主,因产销要求,偶有以干评为主。审评时,依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而行,顺序如下:把盘:将茶样放入样盘里,持边沿,前后左右顺势回旋转动,使茶叶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不同次序分布,后反转收拢成馒头状。此后,茶叶可分成上段茶(面装茶)、中段茶(腰档或货肚)、下段茶。看茶时,顺序而下,需因比重分析评定干茶等级。在精茶审评时,要查看三档茶拼配比例是否恰当相符,平伏匀齐不脱档。开汤:取3g投入审评杯(150mm),以滚沸适当的开水慢快慢冲泡,水量与杯口要保持一致。五分钟时将茶汤过滤至审评碗内,要完全滤尽。开汤后先嗅香气,次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绿茶则应先看汤色再嗅香气。嗅香气:依靠嗅觉辨别香气。此时,一手拿住审评杯,另一手揭开杯盖,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也有将鼻部深入杯内接近叶底以增加嗅感。每次所嗅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S左右。:嗅香气要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进行。
2023-06-25 03:48:361

茶叶的内部审评包括?

茶叶的审评有两大部分:干评(外形)与湿评(内质)。你所说的“内部审评”应该就是内质审评。内质审评又分有: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四项审评。在乌龙茶的审评中,这四项内容占了整个茶叶品质的80%。
2023-06-25 03:48:471

茶叶感官审评应注意什么

感官审评,是对各类茶品进行评价时比较常见的方式。引申到普洱茶,我们也可以充分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对茶品的品质作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从拆开茶饼(砖或沱)开始,对普洱茶的打分也就随之开始了。在撬茶之前,在视觉的范畴,可以先观察茶饼的外观,是否干净匀整,紧压是否适度,饼面油润度等;正式开始冲泡后,前三泡就是对普洱茶综合品质进行评价的关键。以熟茶为例,味觉项包括观察汤色(红浓明亮为优)、叶底含芽率(确定活性高低);嗅觉项包括陈香气息是否显著、渥堆味轻重、是否有异杂气息等;味觉项包括是否有异杂味、回甘、茶汤浓强度等;触觉项包括茶汤黏稠度、顺滑度、融合度,生津、涩感、锁喉感、刺舌感等。
2023-06-25 03:48:541

绿茶审评的操作程序包括哪些步骤和要求

绿茶审评应该是看汤色在嗅香气前进行的
2023-06-25 03:49:163

乌龙茶审评的杯碗规格是多少

杯碗呈倒钟型,高5.2厘米,上口径为8厘米,底径为1.5厘米,杯碗容量为110毫升,杯碗带盖。审评方法为,用成品茶审评杯碗,称取茶样3.0克,按茶水比为1:50冲泡,颗粒型乌龙茶按6分钟,其他类型按5分钟出汤,再按香气、汤色、滋味、叶底顺序进行审评。盖碗审评法:审评所有的茶类,都是用100℃的热水直接冲满审评杯或审评碗中。注水以后,让茶叶在杯碗中浸泡5分钟。值得一提的是,审评乌龙茶的审评碗一般都倒不满,其中水量大约为100ml。而且其他茶类只需要审评一泡,乌龙茶则需要分三泡进行审评,三次的出汤时间依次是2分钟、3分钟和5分钟。
2023-06-25 03:49:231

茶叶审评四项因子是什么

形、色、香、味。
2023-06-25 03:49:324

你知道“茶叶感官审评”怎么理解吗?

通过茶叶审评实验室的干评台(如LF-200GP型干评台)用精度为0.01的电子称取出500g茶样放置在“样茶盘”上在通过扦取的方式在“评茶盘”上摇匀再对茶叶的外形进行综合评分按条索的外形、色泽、整碎、净度来综合审评茶叶的外形得分约占20%左右通过在湿评台(如LF-260SP型湿评台)上进行茶叶冲泡不同的品种,按不同的数量用电子称如(LF-165DZC电子称)一般为3-5-7g等放置国家标准茶叶审评杯(如LF-450型茶叶审评杯碗套组)再进行水温为90-100度冲泡先拿盖或半开盖闻香约占20-30%再倒出茶汤到国家标准茶叶审评碗(如LF-450型茶叶审评杯碗套组)再看汤色色泽约占5-10%再用品茗杯尝滋味约占30-40%再把叶底倒在叶底盘(如LF-480型叶底盘)用LF-960型网匙捞出叶底,看叶底约占5-10%构成了综合评分就产生的茶叶的品质与等级了。
2023-06-25 03:49:513

按福建省乌龙茶审评方法标准

福建省乌龙茶审评方法标准如下:1、嫩度: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而且芽头的条形也比较均匀。此外,还要特别留意茶叶里是否有老叶或死叶,如有,则茶叶品质一般。2、条索: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 、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 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3、色泽: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 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 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 一般来说,绿茶干茶色泽为墨绿色或翠绿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是悦鼻的板栗香;乌龙茶外形一般是条形或颗粒状,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带有自然的花香。红茶有碎茶和条形茶之分,红碎茶外形是匀度好,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且鲜,条形红茶在外形上是紧结显毫,汤色红艳明亮,滋味浓且鲜。这些特征都是好茶的体现 。4、整碎: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 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 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 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5、净度:主要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和制作过程中混入的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的多少。 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 ,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如果茶叶看起来不错,那你可以接着把茶叶拿起来闻一闻。一般好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扑鼻的清香;而品质不佳的茶叶闻起来会有一股霉味,像焖过似的
2023-06-25 03:49:581

茶叶审评时最先评价的是

茶叶审评时最先评价的是;外形。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对茶叶的形状、色泽、香气、滋味进行审评,确定茶叶品质优次和级别高低的主要方法。感官评茶是评茶师根据标准样茶对各类茶的品质特征和规格在“比较”的基础上衡量茶叶的品质。审评室内要求光线明亮、柔和、稳定、环境清静、空气新鲜。标准的审评室,地处北半球的,采光设施要朝北,地处南半球的要朝南。外形审评台漆成黑色,内质审评台漆成白色。茶叶品质评审分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项目。条形红绿茶的外形审评又分松紧,老嫩,整碎,净杂四项因子,乌龙茶则分条索,色泽,净度三项因子。茶叶审评通常先评外形,样茶投入样匾或样盘后,摇动样匾或样盘使茶叶分出上中下三个层次。茶叶的审评可分干评和湿评2道程序。所谓干评即为看干茶的外观,湿评则为冲泡审评,又称;开汤。五大审评项目包括;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八大审评因子包括;茶叶的老嫩,条索,色泽,整碎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
2023-06-25 03:50:471

称样是茶叶外形审评的流程之一对吗

称样是茶叶外形审评的流程之一。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茶叶审评的操作流程前面几步分别是:取样、外形、称样等,所以称样属于外形评审的范畴。审评外形般是将适量茶叶放入样茶盘中,双手持样盘的边沿,运用手势作前后左右的回旋转动,使样茶盘里的茶叶均匀地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等有次序地分布,并通过“筛”与“收”的动作使茶叶分出上中下三层次。茶业外形评审的概念:嫩度是外形审评因子的重点,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应符合该茶类规格的外形要求,条索紧结重实,芽毫显露,完整饱满。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是区别商品茶种类和等级的依据。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等。整碎是指茶叶的匀整程度,好的茶叶要保持茶叶的自然形态。色泽是反应茶叶表面的颜色、色的深浅程度以及光线在茶叶面的反射光亮度,各类茶叶均有其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净度是指茶叶中含夹杂物的程度,净度好的茶叶不含任何夹杂质。
2023-06-25 03:51:151

茶叶的审评器具都有哪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感官审评的术语与定义,操作环境,器具与用水,审评员,审评内容,试验方法和评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茶叶[camellia sinensis{L}K]产品的感官审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 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T10220 GB/T14487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茶叶感官审评;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程序与方法,通过检验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使用规定的评茶术语,或参照实 物样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特性进行的评定。 4 操作环境 4.1光线明亮柔和,光度一致,采用来自北面自然光或标准合成光源。地板和墙壁不反光,色泽浅淡。 4.2室温保持20度~25度。 4.3室内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流通,无异味干扰。 4.4室内安静,无操音干扰。 4.5干,湿审评台高度适合审评需要,台面不反光。 5 器具与用水 5.1评茶杯;瓷质,高65mm,外径66mm,内径62mm,容量150mL,具盖,盖上有一小孔,在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小缺口,乌龙 茶可使用110mL的钟形杯。 5.2评茶碗;瓷质,色泽一致。高55mm,上口外径95mm,内径92mmm,容量150mL。 5.3评茶盘;用胶合板或木板制的方形盘,涂以白色,无异气味,长, 宽各230mm,边高30mm,盘的一角有缺口。 5.4叶底盘;白色搪瓷盘或黑色[长]方形小木盘。 5.5网匙;铜丝网制,底圆形。 5.6吐茶桶。 5.7称量工具;感量0.1克天平,速溶茶审评使用感量0.01克的天平。 5.8计时钟或沙时计。 5.9茶匙。 5.10电水壶。 5.11紧压茶分解工具。 5.12评茶用水;符合国家饮用水规定,清洁无味,PH值5.5-7,硬度小〈10。 6 审评员 应符合GB/10220中相关规定的要求。 7 审评内容 7.1茶叶感官审评按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审评因子进行,并分别用GB/T14487中规定的评茶术语表述。某些茶类的审评可只 进行其中部分因子。 7.2外形审评;审评试样的形态,嫩度,色泽,匀整和净度等。 7.3汤色审评;审评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及清浊程度等,以及速溶茶的速溶性。 7.4香气审评;审评香气的类型,纯异,浓淡,高低,持久性及新陈等。 7.5滋味审评;审验评茶汤浓淡,醇涩,纯异,鲜钝等。 7.6叶低审评;审评叶低的老嫩,色泽,明暗及匀杂程度等。 8 试验方法 8.1通用感官审评方法 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及黑茶等采用,乌龙茶的通用感官审评方法为仲裁法。 8.1.1外形审评 用分样器或四分法从待检样品中分取代表性试样100克~150克,置于评茶盘中,将评茶盘运转数次,使试样按粗细,大小顺序分层,审 评外形。对紧压茶,先审评整块茶的外观,再用分解工工具解块后,分取试样100克~150克,置于评茶盘中,审评其内部茶叶状况。 8.1.2内质审评 称取评茶盘中混匀的试样3克,置于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冲泡5MIN后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依次审评汤色,香气和滋味,最后 将评茶杯中的茶渣,移入翻置于评茶杯上的杯盖或叶低盘中,检视其叶低。 8.2花茶双杯审评方法 外形审评同8.1.1,内质审评时分别称取3克茶样2份,剔除茶干,置于两只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一杯冲泡3MIN后,将茶汤沥入 评茶碗中,审评香气的鲜灵度和汤色,另一杯审评操作同8.1.2,其中香气审评侧重浓度和纯度。 8.3乌龙茶盖碗审评方法 外形审评同8.1.1,内质审评时称取5克茶样置于110ML钟形杯中,以沸水冲泡并加盖。审评冲泡三次,冲泡时间依次为2分3分5分钟。 每次均应在茶汤未沥出评茶碗中时,嗅闻杯盖内侧附着的
2023-06-25 03:51:334

在茶叶感官审评中,干评与湿评各是什么意思?

通过茶叶审评实验室的干评台(如LF-200GP型干评台)用精度为0.01的电子称取出500g茶样放置在“样茶盘”上在通过扦取的方式在“评茶盘”上摇匀再对茶叶的外形进行综合评分按条索的外形、色泽、整碎、净度来综合审评茶叶的外形得分约占20%左右通过在湿评台(如LF-260SP型湿评台)上进行茶叶冲泡不同的品种,按不同的数量用电子称如(LF-165DZC电子称)一般为3-5-7g等放置国家标准茶叶审评杯(如LF-450型茶叶审评杯碗套组)再进行水温为90-100度冲泡先拿盖或半开盖闻香约占20-30%再倒出茶汤到国家标准茶叶审评碗(如LF-450型茶叶审评杯碗套组)再看汤色色泽约占5-10%再用品茗杯尝滋味约占30-40%再把叶底倒在叶底盘。(如LF-480型叶底盘)用LF-960型网匙捞出叶底,看叶底约占5-10%。构成了综合评分。就产生的茶叶的品质与等级了。
2023-06-25 03:52:201

以下哪项不属于茶叶审评的内质审评

匀整度。食品掺伪鉴别检验显示,以下项不属于茶叶审评的内质审评的是匀整度。茶叶,茶树的叶、叶芽及节间,经加工焙制可作饮料。
2023-06-25 03:52:261

茶叶审评结果的正确与否,主要受评茶人员的什么影响

对茶叶审评的掌握和自身舌头的敏捷性来决定的,当然,也有是跟个人的道德情操有一定的关系。
2023-06-25 03:52:343

茶叶审评时使用的工具有哪些

荣誉奖抛潞影射滥范
2023-06-25 03:52:432

如何评审鉴定龙井茶

  品质好的龙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内质清香味醇,泡在杯中,芽叶色绿。然而市面上经常会出现品质不好的龙井,这样就需要进行一番评审鉴定。龙井茶的评审鉴定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龙井茶的评审鉴定是如何进行的。   首先我们应该从外形上来评审鉴定,取具有代表性的茶叶100g左右,放在茶样盘内评外形,主要评定形态、色泽、茸毛等项因子。通过外形评定,可以判定其属于西湖龙井还是浙江龙井。   其次是茶汤色泽的审评,高档茶的汤色显嫩绿、嫩黄的占大多数,中低档茶和失风受潮茶汤色偏黄褐。从汤色不易判别龙井茶的产地,也不必硬加区分。   然后就是香气和滋味的审评,产于西湖区梅家坞、狮峰一带的早春茶叶,如制茶工艺正常,不带老火和生青气味的特级西湖龙井和产于浙江省的特级浙江龙井在香气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别。西湖龙井嫩香中带清香,滋味较清鲜柔和;浙江龙井带嫩栗香,滋味较醇厚。   最后是叶底的.评定叶底审评,主要是评色泽、嫩度、完整程度。有时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长方形的搪瓷盘中,再加人冷水,看叶底的嫩匀程度,可作为定级的参考。   综上所述,龙井茶的评审鉴定主要是干评外形,湿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以及龙井茶产地的区分等。
2023-06-25 03:53:021

茶叶审评与检验的内容简介

《茶叶审评与检验》经过1979年第一版、1985年第二版、2000年第三版修订后,现在进入了第四版修订。本次修订扩大了修订队伍,参加编写的学校有湖南农业大学(主编单位)、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主编由施兆鹏教授担任,副主编由黄建安教授担任。本次修订结构上未作大的更动,有些章节技术较规范,并已达到程序化、标准化,因此内容上未作大的修改,只是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鉴于目前全国茶叶实物标准向茶文字标准过渡的时期,因此把原茶叶标准样和茶叶检验标准两章合并,第七章茶叶化学检验中,增加茶叶农药残留检验和重金属检验两节。附录中选录了一些茶叶产品和茶相关标准,以便查阅。并适当增加一些茶外形彩色照片。
2023-06-25 03:53:091

专业的茶叶审评使用的是什么材质类型的茶具

瓷杯
2023-06-25 03:53:246

茶叶审评时扦样的目的是什么?

从大样茶的中部提取一小部分样茶,来进行对样,目的是保持与原来的样茶品质与外观一致。如图从表层提取也是不合格的,一定要从中部扦取。
2023-06-25 03:54:302

大宗绿毛茶审评标准中精制绿茶是取多少克茶叶

大宗绿毛茶审评标准中精制绿茶是取多少克茶叶?答:审评内质时,称取样茶4克于200毫升审评杯,或称取样茶3克于150毫升审评杯,沸水冲泡5分钟,茶汤倒入审评碗,然后看汤色、嗅香气、尝滋味、评叶底。
2023-06-25 03:54:497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有哪些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是 专业的评茶器具或评茶设备包话:湿评台、干评台、和评茶器具湿评台如:LF-260SP型湿评台LF-400SP型湿评台干评台如:LF-200GP型干评台评茶器具如:国家标准茶叶审评杯碗套组、评茶盘、样茶盘、计时器、称量器、叶底盘、网匙茶匙等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特产城中心广场B座二楼力夫商贸有限公司有。
2023-06-25 03:55:181

茶叶审评的干评台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吗?

【职能定义】 茶叶审评师是以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来评定茶叶品质(色、香、味、形)包括高低优次的专业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 ① 首先是取样,即从一批...
2023-06-25 03:55:272

茶叶审评室的朝向一般要求

茶叶感官审评室1室内外环境茶叶感官审评室应设在地势干燥,北向空旷,周围无公害污染的安静场所。室内要求干燥、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噪声不超过45 dB。严禁与办公室混用。2 朝向和面积2.1 朝向坐南朝北。2.2 面积茶叶感官审评室一般分一、二、三三个级别,最小不得小于13 平方。l 一级:不小于30 平方;l 二级:不小于20 平方;l 三级:最小不得小于15 平方。3 室内色调3.1 墙壁很浅的灰色,要求蒙赛尔中性色8.5,不深于蒙赛尔中性色8.0。3.2 天花板白色或接近白色,不深于蒙赛尔中性色8.5。3.3 地板浅灰色,相当于蒙赛尔中性色7.0,或较深灰色。4 采光要求光线柔和、明亮、无阳光直射、无杂色反射光。4.1 光源利用来自北面的自然光,一般采用北向斗式采光窗。采光窗高2 m,斜度30度,半壁涂以无反射光的黑色油漆;顶部镶以无色透明平板玻璃,向外倾斜3度~5度。4.1.2 人造光当自然光线昏暗时,应使用人造昼光标准光源。安装在干看台上方,与台面距离(1~1.2)m,可灵活调节光源高度。4.2 照度4.2.1 天然采光干看台工作面照度不低于1 000 lx;湿看台工作面照度不低于750 1x。4.2.2 人造光源干看台工作面照度约1 000 lX5 小气候应有通风和冷热空调设施。评茶时,室内温度保持(15~26)℃。风速以(0.2~0.3)m/s为宜。6 审评室辅助设施A1 制样间供缩分试样以及制备和分装成交样、贸易样和标准样的工作间。制样间应整洁、干燥、明亮。A2 样品库A2.1 靠近评茶室,面积依样品量而定。 A2.2 门窗应挂暗帘。样品架排列整齐,保持道路通畅,便于取放样品。A2.3 配备温、湿度计、空调机和去湿机,空调机和去湿机交替使用,维持库内温度不高于20℃,相对湿度不大于50%。A2.4 电器布线和照明设施应符合防火要求;配备灭火器材;电器设备应保持清洁,定时检修;库内不堆放杂物和易燃品。A3 休息室供评茶员休息用。休息室要求整齐、洁净,有条件的应配备冷暖空调器,使休息室内气温与评茶室保持相近
2023-06-25 03:55:451

普洱茶的审评术语-普洱茶知识

普洱茶的审评术语-普洱茶知识   你喝普洱茶,对普洱茶知道多少呢?是否有细细品饮过,还是随便喝喝而已?下面,我为大家分享普洱茶的审评术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甘韵   甜质:是甘与甜的表达方式。   水性   指茶汤带给口腔的每种不同的感觉,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层次感   层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喉韵   品茶后,茶汤带给喉咙的感觉,如甘、润、燥。   苦、涩   苦是一种味道,涩是一种感觉。苦是由茶叶内含物中的茶碱产生,涩是口腔细嫩组织收敛的表现。   回甘   指苦味在口中转化后产生甘甜的过程。   茶水分离   茶汤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气。   入口即化   茶汤入口,不用有意识的吞咽,自然入喉。   爽朗   经岁月的.陈化仓储优良的茶汤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齿有清晰感。   舌底鸣泉   生津的最高境界,重点在“鸣”字,接连不断之意。   生津   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的涌出。   收敛性   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饱满   指茶汤物质丰富而带给口腔的一种充实感。   果酸味   品茶汤时带有鲜味,像新鲜的酸果味。   酸味   在揉捻后未晒干,压制时所含水分过高而产生。   水味   在储藏中产生,带有植物腐烂的气味。   锁喉   品茶后,咽喉过于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茶气   是由茶叶中有机锗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有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
2023-06-25 03:55:531

茶叶感官审评外部环境条件要求应该怎样

茶叶感官审评室应建立在地势干燥、环境清静、向北无高层建筑及杂物阻挡,无反射光,周围无异气污染的地区。室内环境应空气清新无异味,温湿度适宜,室内安静、整洁、明亮。
2023-06-25 03:56:191

审评用水温度一般为( )℃

审评用水温度一般为100℃。这是因为任何的茶叶都有不同于自己的温度,有些茶叶适合98度,有些茶叶适合100℃,而最好的茶叶应该就是属于白茶了,它在100℃的水温下5分钟就可以冲泡开,而且在这个时候无论是香气还是口感是最好的。第一、水温100℃,白茶够香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温度高可以帮助挥发香气物质。沸水可以激发白茶中的芳香物质,让喝茶的人能够充分感受到茶叶的香气。可别浪费了那些令人心旷神怡的花香,毫香还有青草香哦。第二、水温100℃,白茶够醇高温能够舒展身体,打开毛孔释放出体内的元素。不仅仅是芳香物质会被析出,茶多酚等元素也会跟着被释放。第三、水温100℃,白茶够真质量真正良心的白茶是真金不怕火炼,水温100℃根本不算什么,就算是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不在话下。好白茶还要耐泡,得受得起一轮又一轮沸水的冲击。绿茶的评审我们通过茶叶感官审评确定茶叶的品质优劣,价值高低,从而划分等级。感官审评分为干评和湿评,常以湿评内质为主,因产销要求,偶有以干评为主。审评时,依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而行,顺序如下:把盘:将茶样放入样盘里,持边沿,前后左右顺势回旋转动,使茶叶按轻重、大小、长短、粗细不同次序分布,后反转收拢成馒头状。此后,茶叶可分成上段茶(面装茶)、中段茶(腰档或货肚)、下段茶。看茶时,顺序而下,需因比重分析评定干茶等级。在精茶审评时,要查看三档茶拼配比例是否恰当相符,平伏匀齐不脱档。开汤:取3g投入审评杯(150mm),以滚沸适当的开水慢快慢冲泡,水量与杯口要保持一致。五分钟时将茶汤过滤至审评碗内,要完全滤尽。开汤后先嗅香气,次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绿茶则应先看汤色再嗅香气。嗅香气:依靠嗅觉辨别香气。此时,一手拿住审评杯,另一手揭开杯盖,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深嗅,也有将鼻部深入杯内接近叶底以增加嗅感。每次所嗅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S左右。:嗅香气要热嗅、温嗅、冷嗅相结合进行。嗅香气以55℃最适宜,超65℃感到烫鼻,30℃茶香太低沉。看汤色:依靠视觉审评。茶叶开汤后,茶叶的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汤色,又称水色,俗称汤门或者水碗。茶汤中的成分和空气接触后易发生变化,审评需及时,按汤色性质及深浅、明暗、清浊以及沉淀物多少等评比优次。尝滋味:滋味是由味觉器官来区别。舌头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茶汤入口要在舌头上循环滚动,从而体味各种味感。舌尖感受甜味,舌两侧前部易为咸味,后部为酸味所兴奋,舌心对鲜涩味最敏感,近舌根为苦味所影响。审评前,尽量吃得清淡,少吃刺激大的食物。审评滋味时,按浓淡、强弱、鲜滞和纯异评定优劣,汤水温度以50℃为宜。尝味后的茶汤一般不宜咽下,尝第二碗时,匙中茶液应倒尽,或是在白开水中漂净,防止相互影响。评叶底:依靠视觉和触觉来判别,根据叶底的老嫩、软硬、匀杂、整碎、色泽和开展与否来评定优次。将杯中冲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者放入审评杯的反面,用叶底盘将茶叶拌匀、铺开、揿平,如果感到不够明显时,可在盘里加茶汤揿平,再将茶汤徐徐倒出,使叶底平铺看或反转。用漂盘看,则可增加清水漂叶,使叶张漂在水中观察。可用手指按揿叶底的软硬、厚薄,再看芽头和嫩叶含量、叶张卷摊、光糙、色泽以及均匀度等区别好坏。茶叶审评过程中,每一环节都无法单独反映出茶叶整体品质。每个审评环节需相辅相成,综对比才能得出结论。感官审评的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评茶操作程序和规则进行,并做好记录,取得最好的结果。
2023-06-25 03:56:251

在莓茶评审中多采用什么的方式来进行评审

在莓茶评审中多采用茶叶感官审评国家标准来进行评审。茶叶感官审评国家标准即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对所有参评产品以密码编号的方式进行审评,保证客观、公正、准确。
2023-06-25 03:56:401

各位茶仁,我现准备给一个培训班讲课,因为之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特请教——如何上好一堂“茶叶审评”

应该是碧螺春吧。喝起来是不是有点绿豆的香味
2023-06-25 03:56:513

为什么白茶的标准审评法采用100℃的水温,5分钟冲泡时间?

标准的审评法所用的温度都是统一的100℃,目的就是为了放大茶叶的优缺点,而冲泡时间则是根据每类茶叶的特性所调整,5分钟时浸泡时间,能够让白茶的茶叶物质完全浸出想要了解更多,建议到专业培训机构怡臻原学习或者到院校深造
2023-06-25 03:57:205

乌龙茶审评的杯碗规格是多少

杯碗呈倒钟型,高5.2厘米,上口径为8厘米,底径为1.5厘米,杯碗容量为110毫升,杯碗带盖。审评方法为,用成品茶审评杯碗,称取茶样3.0克,按茶水比为1:50冲泡,颗粒型乌龙茶按6分钟,其他类型按5分钟出汤,再按香气、汤色、滋味、叶底顺序进行审评。 杯碗呈倒钟型,高5.2厘米,上口径为8厘米,底径为1.5厘米,杯碗容量为110毫升,杯碗带盖。审评方法为,用成品茶审评杯碗,称取茶样3.0克,按茶水比为1:50冲泡,颗粒型乌龙茶按6分钟,其他类型按5分钟出汤,再按香气、汤色、滋味、叶底顺序进行审评。 盖碗审评法: 审评所有的茶类,都是用100℃的热水直接冲满审评杯或审评碗中。注水以后,让茶叶在杯碗中浸泡5分钟。值得一提的是,审评乌龙茶的审评碗一般都倒不满,其中水量大约为100ml。而且其他茶类只需要审评一泡,乌龙茶则需要分三泡进行审评,三次的出汤时间依次是2分钟、3分钟和5分钟。
2023-06-25 03:57:351

红茶审评水与茶的比例是

红茶审评水与茶的比例是一比三。 1、一般来说,茶和水的比例随茶叶的种类及嗜茶者情况等有所不同。 2、嫩茶、高档茶用量可少一点,粗茶应多放一点,乌龙茶、普洱茶等的用量也应多一点。 3、家庭中常用的白瓷杯,每杯可投茶叶3克,水250毫升,一般的玻璃杯,每杯可投放茶2克,水150毫升。
2023-06-25 03:58:011

选修课茶叶品质鉴评是学什么的

茶树起源、文化、种类、栽培、采制、了解茶叶类别、名茶特点等基础知识
2023-06-25 03:58:114

红条茶感官审评几大因子权重

红条茶感官审评几大因子权重:一般采取八因子法。首先干看外形四个因子,即看干茶的条索、色泽、整碎、净度,这四个因子合计占百分制的30分。其中条索的满分为10分。色泽的满分为10分,整碎和净度各占5分。然后开汤冲泡,品鉴大红袍的内质。内质分为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四因子。开汤时茶与水的比例为1:22,用lOO度的沸水冲泡,冲泡后加盖,第一泡2分钟出汤,第二泡3分钟出汤,第三汤5分钟出汤。内质四因子中,其中香气是茶叶品质的灵魂,占30分。滋味是茶叶品质的风骨,占30分。叶底和汤色各占5分。内质合计70分,与干评30分相加,总共100分。
2023-06-25 03:58:181

光大银行十克阳光金砖值多少钱?

光大银行十克阳光金砖值多少钱?按斤数的克数来说,肯定就是几千块钱。如果是照一些古董来说的话,那就是不知道值多少钱。
2023-06-25 03:46:451

社区腊八节送温暖活动心得【四篇】

【 #心得体会# 导语】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以下是由 考 网为您带来的《社区腊八节送温暖活动心得【四篇】》,供您品鉴。 【篇一】社区腊八节送温暖活动心得   为关心辖区居民,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今天上午,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钟楼社区党委,钟楼青年五星社举办了党员冬训“腊八送温暖,送光明”活动,为辖区居民、保洁员、老党员、残疾人、低保户等送上了暖心的腊八粥。   派粥现场气氛热烈,早上八点多排队的人已经把现场的摊位围了好几层,来往路过的居民、保洁员都会停下脚步喝上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很多居民表示,寒冬腊月喝上一碗腊八粥既暖了胃又暖了心。摊位的另一边,现场安排了专业验光师为现场58周岁以上的居民验光,并为他们定制适合的老花镜,为老人送上光明。   社区还安排了几个小分队,把腊八粥和老花镜送到独居在家行动不便、家庭困难的老党员家中。老党员们都表示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带来的温暖和关心,心里很幸福。   活动结束时,社区已派发腊八粥三百多份,登记验光配镜三百余人,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居民的好评。 【篇二】社区腊八节送温暖活动心得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1月x日是传统节日腊八节,每到这一天,人们总要吃上一顿香甜可口的“腊八粥”。珠海路街道联合辖区内的阳光暖情服务社、泉林家政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和街道的志愿者一道在汕头路老年食堂和泉林家政服务中心煮起了腊八粥,开展“浓情腊八节、送福送温暖”活动。   1月x日一早,珠海路街道汕头路社区老年食堂热闹非凡,食堂的师傅们将一早熬出来的八宝粥送到了老人面前,温糯、香醇的腊八粥为他们带去温暖的新年祝福,老人们都觉得这腊八粥甜在嘴里暖在心头……   在泉林家政服务中心,40多名刚刚结束工作的环卫工人也喝上了热气腾腾的八宝粥。在这数九寒天,一杯香甜的八宝粥为这些远离家乡的人驱除了寒冷与疲惫,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和政府的关爱。   同时,老年食堂还另外准备了50份八宝粥,与社区志愿者一起,送到辖区部分独居、空巢老人家中,让这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也能喝上暖暖的八宝粥。一同送去的还有珠海路街道为老人准备的红红的福字,让老人甜甜蜜蜜、红红火火迎新年。 【篇三】社区腊八节送温暖活动心得   草草地吃过早饭,匆匆地上市场买菜。有人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节。我一个人都过糊涂了,听后,才有了点离年傍近的感觉。   回到家里,楼室空空。一股怀旧的情思便萦绕心头。记得小的时侯,一进腊月,便期盼新年的到来。我们几个孩子几乎一有时间就翻看日历,将春节那天的红页折叠,一遍遍倒记时数。一天,两天,三天……恨不得春节即刻来临。我们的母亲见我们渴盼的样子,便笑着说起了童谣: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听着母亲那慈爱的吟诵,便感觉春节真的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   腊月初七晚上,家里开始热闹起来。父亲将黄米、糯米、红枣、和红豆用温水泡上,接着就用砂锅在火炉上煮板栗。父亲说,做腊八粥得要用五种材料,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我们哥几个围在父亲身边,象几只没扎翅的小鸟,等鸟妈妈喂食。栗子煮好,父亲用干裂的手剥开褐色的硬壳,将又甜又面的果肉,一颗颗轮流送进我们的嘴里,可他一颗也舍不得尝。这时,母亲盘腿坐在炕头,在明亮的罩子灯下,为她的这几个儿女赶制新年的衣裳。橘红色的罩子灯光柱直映用白纸糊的顶棚,顶棚便出现一轮圆圆的小月亮。小月亮下面就是我们幸福快乐的一家。腊八节的早晨鸡还不叫,爸爸就起床了,他顶着星星抱进柴草。轻轻的开门、关门声,他咕哒,咕哒的拉风匣声,现在好象还响在我的耳畔。我们也都醒来,卷缩在温暖的被窝里听着风匣发出的有节拍的响声,象在聆听马头琴上优美昂扬的《步步高》曲。粥做好了,父亲呼唤着我们起床,笑着说:“快吃!快吃!谁家烟囱先冒烟,谁家谷子先黄尖。咱们家早吃。”于是我的眼前又浮现了一片金黄。 【篇四】社区腊八节送温暖活动心得   腊八是一个传统佳节,有自己传统的节日习俗和美食。在我儿时的饮食记忆中,一个叫“腊八”的日子,简直就是弘扬味觉的宏大叙事。还记得那些有关于腊八节的回忆。   20世纪的成都平原,既未受到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也没有“暖冬”一说。只要进入“三九”,川西坝子尽管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胜景,结结实实的寒冷却叫人神清气爽。   那时我在一个名叫“新繁”的小县城上小学,学校与东湖公园仅一墙之隔,学生们在课间操也能溜进东湖公园玩一会儿。只有30亩大小的东湖,为唐朝西川节度使、着名宰相李德裕开凿。我国现在仅存两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新繁东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处为山西新绛县绛守居园池):“宋莲”则指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王安石的父亲王益任新繁县令时,曾以东湖并蒂莲为祥瑞大事,写长诗《东湖瑞莲歌》以资纪念。   精巧玲珑的东湖,景物美得叫人心醉。纪念古代先贤的“怀李堂”、“三贤堂”和“四费祠”,掩映在大片古柏贞楠中,荷塘曲水环护20多处楼台亭阁,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还有许多楹联匾额,常让初识字的我平添思古幽情。最让我喜爱的,是“三贤堂”的那副楹联:“何物荐馨香,西蜀繁田,东湖清水;前贤有遗爱,唐封翠柏,宋咏红莲”。记得大哥曾用朗诵诗歌的语调对我解释那副楹联——什么事物的芬芳比祭祀焚香更为悠长?只有川西繁江的沃土和东湖的清澈流水;唐代圣贤留下的苍翠古柏和宋代诗人吟咏过的红莲芙蕖,都是先哲留给我们的深厚仁爱呀!   东湖是我和三弟儿时最爱玩儿的所在。初春时节,我们在城墙根一带摘“狗蒂芽”(有清热解毒等药用价值的野菜),还有一种鲜红色的野草果叫“蛇苞果”,据说那是蛇的最爱,我们总要狠下决心,才能拒绝它那水灵灵红艳艳的引诱。盛夏之中,桤木树林是我们捉蝉子和“牵牛郎”的胜地,慈竹林则是我们捉“笋壳虫”和蜻蜓的好去处。到了深秋,我们跳到干涸的荷塘里,几乎不费力气就能挖菱角和莲藕。   即便进入隆冬,顽童眼中的东湖也是去处。一个阴霾弥漫的下午,天冷得出奇,坐在教室里百无聊赖的我朝窗外望去,只见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操场旁那株高大铁树的墨绿色针状叶子上就积满白雪,看上去格外赏心悦目。放学铃声还在耳畔萦绕,我已叫上三弟,一边背诵新学的课文“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边拉着他奋力朝东湖跑。   东湖城墙上,几大片盛开的腊梅被积雪压弯了枝头,那雪松软而洁净,伸出舌头尖舔而食之,冷丝丝、甜丝丝,差不多堪与街头艺人卖的棉花糖媲美,却又胜在多出几分馥郁。我们采集腊梅上的积雪打雪仗,弄得满身都散发着腊梅沁人心脾的幽香,眼见天色已晚,这才意犹未尽地回家。   未进家门,老远就闻到一股诱人的喷香——有腊肉的醇香、蔬菜的清香、干果的脆香,还有若干莫可言状的馨香。来不及放下书包就直奔厨房灶头,揭开锅盖,只见一大锅五颜六色的稀饭。问及外婆此为何物,答曰“腊八稀饭”。再问“何为腊八”?外婆再答“农历十二月初八就是腊八”,接下来的“佛成道节”等语我则完全听不明白。   且不管“腊七饭”、“腊八饭”,只要可口就是好饭——好像有点儿“英雄不问来路”的意思。待到晚饭时,对吃喝问题一贯喜欢刨根问底的我再度提出质疑,外婆讲的那些话我仍然一头雾水。让人喜出望外的是,平素严厉有余和蔼不足的父亲居然给了答案:“腊八”古称“腊日”。早在先秦,人们就在“腊八”这一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云云。咦,一碗稀饭竟然有如此久远的来历和神奇作用,想不肃然起敬也难啊。   以吃喝为载体缅怀先人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的事情,倘若套用IT业内人士的术语,就是“程序运行正常”。可是,怎么也没料到,今年我煮“腊八稀饭”的既定程序,却因笔记本电脑莫名其妙染上“熊猫烧香”病毒而毁损殆尽。忙完重装操作系统、安装新买正版杀毒软件等烦心事儿,“腊九”也要按“腊八”来过。至于将“腊八粥”刷新为“腊八饭”,不是_传统,不为炫酷,不想显摆厨艺,只因自己立志“把日子过成厨子”嘛——糯米、大米以及红豆洗净、分别煮至半熟沥起;腊肉、火腿肠、四季豆、胡萝卜、猕猴桃、红杏果脯、大枣、花生仁、核桃仁均切颗粒,铁锅烧热调和油烧熟,先炒红豆等辅料,再以米饭均匀覆盖,扣上锅盖小火焖之,一刻钟就成。   外婆当年做的“腊八稀饭”,一直是我私人食谱中的一个难以消解的块垒,一种值得永远珍藏的情愫。每年开始“数九”,我都会在潜意识里默默期待“腊八”的到来。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好吃”德行所致,还是味觉记忆使然,抑或生活原本就是一个圆圆,圆周的起点其实也是终点?   思来想去,似乎豁然开朗——生命其实是一个过程。即便走到那个“终点”,人生也应该像江河那样激扬奔流,绝对不能冻结为冰山山,在上面刻下“孤独”、“冷寂”、“漠然”等字样。何况长路上总会有关注的目光、友好的笑靥、温暖的双手和亲切的语言,引导我们一直向前行;何况镌刻在心灵深处的亲情、爱情、友情,早已谱就明媚的乐曲——那是一首无字咏叹调,只要在心底低吟浅唱着它,我们就会依然寄情于初春菜花、仲夏芙蕖、深秋桂蕊,还有那隆冬傲然开放的腊梅。
2023-06-25 03:46:501

贵州古坛神酱金砖银砖酒多少钱一瓶?

查看我们官方价格,茅家村酱醋厂官网
2023-06-25 03:46:542

第四套人民币一角钱百钞金砖有收藏价值吗?现在值多少钱

我有100张,值多少钱?
2023-06-25 03:47:035

过腊八为什么要喝腊八粥,这个习俗起源于什么时代?

好象是很久以前,生活很困难,然后到了这天,母亲便把收集的地瓜,土豆,以及一些坚果混在一起煮粥,因为那天是腊月初八,所以就叫做腊八粥。至于为什么这天要喝腊八粥,可能就是要忆苦思甜吧
2023-06-25 03:47:125

朋友有一块金砖,正面写的是双龙黄金而且是繁体字 背面貌似是双龙戏珠,请问这值多少钱呢?

金会锈吗?
2023-06-25 03:46:383

祖传留下清朝金砖,大清金库上上赤足,500克,当今能值多少钱?

自三国鼎立局势渐渐形成后,人民转而因统治者或战争而被迫迁移。曹操攻击张鲁时及攻下后,共迁部份的川东汉中居民入关中。曹丕建都洛阳后,迁冀州五万户士家以实河南。魏灭蜀后迁蜀人三万家至洛阳和关中。刘备领有益州,多次迁民于成都平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也迁陇西居民以实汉中。孙权在早期即击败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他建国后为了提升人口数,平定山越并以其“羸者充户,强者补兵”,并且骚扰淮南来获得人口。根据史料记载,公元263年,蜀国有1082000人 [67] ;魏国有4432881人 [68] ;公元280年,吴国有2562000人 [69] ,总计郡县编户人口为7672881人 [70] 。现代学者考虑到被世家门阀荫庇的佃客、部曲还有屯户、兵户、吏户、逃户、漏户、隐户以及居于汉地的少数民族等等不纳入户口统计的人群,故认为三国末期约有3000万人,而东汉末年自曹操统一北方后,魏蜀吴三方势力的战争限于局部,如魏蜀交界的祁山、秦岭一带及魏吴相交的江淮之间,不再有波及全国并持续多年的战争,魏蜀吴又纷纷在其统治境内推行屯田、兴修水利、招徕流民等措施以此恢复社会经济,人口逐渐开始恢复,至三国初年约有2224万~2361万人左右,仅有东汉人口峰值的40%。 [1]
2023-06-25 03:46:194

传奇里一根金条等于多少钱

100万 但是将金条拆开需要付2000手续费,所以就是998000
2023-06-25 03:46:122

慈禧太后的金砖值多少钱

这玩意不值钱 几百块吧
2023-06-25 03:46:022